在周玉洁著的《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列传卷1)》中,将出现叔齐、伯夷、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孙膑、伍子胥、子路、子贡、商鞅、苏秦等历史人物。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影响着历史格局,留下了可歌可叹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将出现“转败为胜”“洋洋得意”“三令五申”“围魏救赵”“因势利导”“日暮途穷”“以貌取人”“庶民同罪”等我们可能听说过却不了解其典故的成语。还有“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管鲍分金”“人微权轻”“徙木为信”“前倨后恭”等我们可能觉得比较生疏的成语。
| 书名 | 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列传卷1)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周玉洁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周玉洁著的《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列传卷1)》中,将出现叔齐、伯夷、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孙膑、伍子胥、子路、子贡、商鞅、苏秦等历史人物。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影响着历史格局,留下了可歌可叹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将出现“转败为胜”“洋洋得意”“三令五申”“围魏救赵”“因势利导”“日暮途穷”“以貌取人”“庶民同罪”等我们可能听说过却不了解其典故的成语。还有“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管鲍分金”“人微权轻”“徙木为信”“前倨后恭”等我们可能觉得比较生疏的成语。 内容推荐 周玉洁著的《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列传卷1)》以司马迁的《史记·列传》为蓝本,详解出自“列传”的经典成语,挖掘成语的典故出处,以历史人物故事诠释成语内涵。通过简明易懂的《史记》成语故事,梳理历史脉络。让小读者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了解相关国学知识、理解成语、走近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精粹。本书不仅是一本让小读者领略《史记》精妙,为中小学生打好历史知识基础的工具书,还是一本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集。 目录 《史记》 伯夷列传篇 叩马而谏叔齐和伯夷劝谏武王 不食周粟、以暴易暴叔齐伯夷宁死不吃周朝的粮食 管晏列传篇 管鲍分金管仲和鲍叔牙分红 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被传为佳话 因祸为福、转败为胜齐桓公因祸得福 洋洋得意宰相的车夫 司马穰苴列传篇 人微权轻司马穰苴临危受命大获全胜 孙子吴起列传篇 三令五申孙武为吴王演习兵法 围魏救赵孙膑初胜庞涓 因势利导、添兵减灶孙膑再胜庞涓 杀妻求将吴起为求官杀掉妻子 伍子胥列传篇 日暮途穷、倒行逆施伍子胥鞭尸报仇 悬门抉目伍子胥怀恨自刎 仲尼弟子列传篇 冠鸡佩猳喜欢武士打扮的子路 利口巧辞口才出众的子贡 顿首再拜子贡游说四国拯救鲁国 以言取人、以貌取人孔子错看过两个弟子 结驷连骑安贫乐道的子思 商君列传篇 疑事无功秦孝公对变法犹豫不决 徙木为信商鞅借一根木头取信于民 庶民同罪商鞅处罚太子的老师 千夫诺诺赵良劝商鞅急流勇退 作法自毙商鞅之死 苏秦列传篇 前倨后恭苏秦荣归故里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苏秦游说魏王加入合纵联盟 恫疑虚喝苏秦说服齐王加入合纵联盟 心旌摇曳苏秦劝说楚王加入合纵联盟 抱柱之信燕王错怪苏秦 试读章节 围魏救赵孙膑初胜庞涓 ·听故事 孙武去世一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齐国又出了个在军事方面颇具才能的人——孙膑。 孙膑和魏国的庞涓都曾拜在当时著名的兵家高人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学。 作为同窗,庞涓本该和孙膑在学成后携手并进,但嫉妒心很强的庞涓却对孙膑在兵学上的造诣高于自己而耿耿于怀。 庞涓学成后在魏国谋职成功,他取得了魏国君主魏惠王的信任,当上了魏国的将军。但他心里仍旧有个挥之不去的阴暗念头,他想要迫害军事才华高于自己的孙膑,让孙膑永无出头之日。 庞涓派人把孙膑请到魏国,将孙膑拘禁起来。不久后又捏造罪名,对孙膑处以了残酷的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脚,还在孙膑的脸上刻下了罪犯标志的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号。 庞涓的这些做法不仅使孙膑成为了一个失去双脚的残疾人,更使孙膑陷入了被埋没、被冤枉的屈辱中。 孙膑遭此不幸,却没被庞涓打倒。他关注着天下局势,等待着逃离魏国、摆脱庞涓的时机。 有一次,孙膑打听到齐国的使者出使到了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孙膑立即设法秘密拜见了齐国来的使者,向使者讲述了自己被陷害的遭遇。 齐国使者对孙膑的遭遇十分同情,他见孙膑虽身为有残疾的刑徒罪犯,却谈吐不凡,对兵学很有建树,他就偷偷用车把孙膑带回了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收留了孙膑,还把孙膑举荐给了齐国的君主齐威王。 齐威王对孙膑在兵学方面的见解大为赏识,他不仅没在意孙膑的残疾,还拜孙膑为兵学老师。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把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包围了,赵国在走投无路之下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主将,让他带兵去救援赵国。孙膑说自己受过酷刑而残疾,行动不便,不适合作主将。齐威王就任命了田忌为主将,让孙膑坐在战车中给田忌当军师,为战事出谋划策。 在救赵之战中,田忌原打算带军直奔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增援赵国,但孙膑却出计让田忌带兵去围攻魏国的国都大梁。 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主力在庞涓的带领下正在邯郸与赵国苦战,魏国后方的都城大梁留守兵力不足,只要乘虚而入去攻打大梁,庞涓肯定会放弃对赵国的围攻,把主力部队撤回来保卫国都。这时,在庞涓回魏国的途中设下埋伏,就能既救了赵国,又给予庞涓的部队以沉重的打击。 田忌依计带军去袭击魏国的都城大梁后,魏国的君主魏惠王感到留守城中的兵力不足以抵御齐军,就火速命令正在攻打赵国的庞涓撤兵回国自救。庞涓接到命令后,立即放弃了对赵国的围攻,撤兵回国。 田忌和孙膑指挥齐军在庞涓回撤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下了埋伏,当疲惫不堪的魏军行军到桂陵时,埋伏在那里的齐军突然出击,魏军大败。 孙膑在桂陵之战中,以“围魏救赵”的计谋不仅重重地打击了庞涓的部队,报了庞涓陷害自己的私仇,也圆满地完成了救赵的任务,让齐威王对孙膑更为赏识。P50-54 序言 亲爱的朋友,在《周姐姐讲成语故事》趣味国学历史系列图书已经推出了“诸子百家卷”“《诗经》《楚辞》卷”“《史记·本纪》卷”“《史记。世家》卷”后,从这一本开始,我将为你讲讲出自《史记》“列传”篇的成语和典故故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花了十余年时间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中有帝王、诸侯、将相,还有英雄侠客等人物,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之间的历史。 《史记》里有七十篇列传。在这些列传中,蕴藏着许多经典成语及典故,涉及到很多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在各自的历史舞台上,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给予我们分辨的智慧,带给我们以史为鉴的启迪。 出自《史记。列传》的成语和典故很多,我把关于“列传”的成语故事分为好几卷来讲,这一本是第一卷。 为遵循《史记》原貌去传承历史,既让你在读故事时,学到相应的成语和历史知识;又让每个成语故事相对完整、易懂。我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以遵循司马迁的《史记》原文为前提,进行了适度的演绎。为了使每个成语故事能独立成篇,我对有些典故进行了必要的裁剪和组合。 在这本书中,将出现叔齐、伯夷、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孙膑、伍子胥、子路、子贡、商鞅、苏秦等历史人物。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影响着历史格局,留下了可歌可叹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将出现“转败为胜”“洋洋得意”“三令五申”“围魏救赵”“因势利导”“日暮途穷”“以貌取人”“庶民同罪”等我们可能听说过却不了解其典故的成语。还有“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管鲍分金”“人微权轻”“徙木为信”“前倨后恭”等我们可能觉得比较生疏的成语。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有其各自的代表性。我把它们挑选出来,围绕它们讲述典故和故事,把我认为比较重点和重要的知识与信息传递给你们。 一个成语学完了,要尝试去使用它,只有这样,这个成语才属于你。 一个典故故事读完了,我们应不仅仅停留在阅读的乐趣中,还该顺着人物和故事去思考。 “叔齐和伯夷宁死不吃周粟的作法值得肯定吗?” “子贡用什么办法阻止了齐国对鲁国的攻打?” “残疾的孙膑靠着什么计谋战胜了庞涓?” “商鞅为什么会死于他自己制定的律法?” “苏秦游说六国的目的是什么?他最终完成了他的计划吗?’’ 读完这本书,想必你会给出属于你自己的答案。希望这思考的过程,能带给你启迪,为你带来分析历史事件,形成你独到观点的思想乐趣! 当我们能自如地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变得善于思考而精神丰富。这不仅会让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多些可写的素材,也不仅是让我们的知识得到增长,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所获取的知识养分,能把我们滋养成为比不读书、不学历史时更加聪慧、明智、理性,心胸更加博大,眼界更为开阔的人。 为了能为亲爱的你写出好看易懂的成语故事,我在努力。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 很高兴继续讲故事给你听,祝亲爱的小读者快乐! 周玉洁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三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