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霞,别那样畏畏缩缩,他不会咬人!”
她微微一笑,过了一会儿就自己和我说起话来。我没见过比她更好动的人。她没有老老实实地坐过一会儿;她站起来,跑进屋,重又跑回来,轻声地哼着歌,常常笑出声来,而且是一种奇特的方式:似乎她不是笑她听到的事情,而是笑进入她脑子里的各种思想。她的一双大眼睛望得坦率,明亮,勇敢,但有时她的眼皮微微眯起来,那时她的目光突然变得深邃而又温柔。
我们聊了近两个小时。白天早就过去了,而黄昏——起初整个是火红的,而后是明亮和鲜红的,再后是暗淡和朦胧的——也悄悄地融汇在夜色里。可我们的谈话还在继续,安详而温和,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哈金吩咐拿一瓶莱茵葡萄酒来,我们不急不忙地把它喝完了。乐曲依然飘到我们这边来,它的声音显得悦耳、柔和多了;城里的灯亮了起来,河面上也有了灯光。阿霞突然垂下了头,卷发落到她眼睛上,她默不作声,叹了口气,然后对我们说,她困了,就到屋里去了。然而,我看到她没有点蜡烛,久久地站在关着的窗前。终于,月亮爬了上来,照在莱茵河上。一切都照亮了,朦胧了,变化了,甚至我们带棱角的玻璃杯里的酒也闪着神秘的光泽。风停了,犹如收起了翅膀,一动不动;从地上吹来一股夜间的芬芳的暖流。
“该走了!”我高声说,“否则,可能摆渡工也找不到了!”
“该走了!”哈金重复说。
我们沿着小路往下走。石子突然从我们身后纷纷滚下来。原来是阿霞在追赶我们。
“你难道没睡觉?”哥哥问她,但她一句话也没回答,从我们身边跑了过去。
大学生在旅馆花园里点燃的最后几个快熄灭的油盏,从下面照亮着树叶,增添了一种节日的、奇异的景象。我们在岸边找到了阿霞。她正在和摆渡工说话。我跳上小船,和我的新朋友告别。哈金答应第二天来看我;我握了握他的手并把手伸给阿霞,但她只是朝我看了看,点了点头。小船离开岸边,驶向急流。摆渡工,一位精力充沛的老人,用力地把桨插入黑暗的水中。
“您走进了月亮光柱,您把它打碎了。”阿霞朝我喊着。
我垂下了眼睛;小船周围,波浪滚动,泛着黑色。
“再见!”又是她的声音。
“明天见。”哈金跟在她后面说。
小船靠岸了。我下了船,回头望去。对岸已看不见人影。月亮光柱又拉得长长的,像在整条河上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似乎是道别,传来了古老的朗纳∞圆舞曲的声音。哈金是对的:我感觉到,我全部的心弦都和着那些婉转动听的曲调在颤动。我穿过黑压压的田野,慢慢地吸着芳香的空气往家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整个人沉浸在无对象、无休止期待的甜蜜苦闷之中。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人……但为什么我是幸福的?我什么也不企盼,什么也不想……我是幸福的。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