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康熙,是一个硬汉。他少年即位,智擒鳌拜,降服吴三桂,三打噶尔丹,一统台湾,打败俄罗斯,最终迎来太平盛世。
历史上的康熙,也是一个情圣。他谈过姐弟恋,妻妾成群,有四个正牌皇后……
百家讲坛学术明星、麻辣名嘴纪连海再度开讲! 颠覆性点评康熙帝的双面人生!
野史正说、去伪存真,纪连海告诉你一个重磅头条:《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
| 书名 | 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纪连海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康熙,是一个硬汉。他少年即位,智擒鳌拜,降服吴三桂,三打噶尔丹,一统台湾,打败俄罗斯,最终迎来太平盛世。 历史上的康熙,也是一个情圣。他谈过姐弟恋,妻妾成群,有四个正牌皇后…… 百家讲坛学术明星、麻辣名嘴纪连海再度开讲! 颠覆性点评康熙帝的双面人生! 野史正说、去伪存真,纪连海告诉你一个重磅头条:《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 内容推荐 康熙不但是诸位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也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之—。康熙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黄金时代。《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作者纪连海通过诙谐的语言对康熙帝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给读者呈现出一位性格鲜明、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的千年一帝的丰满形象。 目录 第一章 少年天子 第一节 即位真相 一份神秘的遗嘱 曹雪芹掺和了进来 太监、和尚和死人 皇家疾病史 第二节 天花不死 身世那叫一个惨 多亏有个“姑” 清代《大长今》 生死姐弟恋 第三节 最重要的女人 三个要回答的问题 四个突出的作用 一个不寻常的女人 第二章 智擒鳌拜 第一节 战神诞生 老子英雄儿好汉 出生时间要推算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第二节 走上权力顶峰 押注成功 好事多磨 人生转机 巅峰时刻 第三节 鳌拜专权 这个天下不太平 “三面红旗” 埋了三个雷 民族问题很重要 杀了一个洋人 这个地主当不得 第四节 职务被解除 早就被盯上了 害人也有大学问 十几比一的胜利 《鹿鼎记》里的高手 第三章 三藩之乱 第一节 吴三桂抗清 清初“四人帮” 吴三桂让人搞不明白 也是个有背景的人 不是学文的料 冲动不是魔鬼 有胜也有败 吴三桂升职记 当上了军队高干 第二节 降清谜案 三年拉锯战 三封“邀请函” 投降做“农民” 一个女人引发的叛局 当红女演员陈圆圆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谍中谍 第三节 三藩叛乱 怎么又反了 赌徒失算 第四节 朱三太子之谜 太子和三太子 真假朱三太子 第五节 平定三藩之乱 腹黑的王辅臣 终于折腾完了 那个女人去哪儿了 第四章 收复台湾 第一节 郑成功抗清 康熙皇帝的“三个代表” 郑成功他很成功 清政府眼中的刺头 第二节 死对头 千万不要得罪下属 一个巴掌两颗枣 收复台湾没得商量 没一点省心的事儿 第三节 四海归一 软的不行来硬的 坏人坏到骨子里 终于做对了一件事 生死两冤家,去留一台湾 第五章 三打噶尔丹 第一节 噶尔丹叛乱 又总结出一项功绩 蒙古族的分布 可真不是凡人 西北一孤狼 第二节 亲征噶尔丹 第一次亲征,让老狐狸溜了 第二次亲征,老狐狸又跑了 第三次亲征,老狐狸死了 第六章 打败俄罗斯 第一节 北极熊也是纸老虎 饿极了的北极熊 对俄自卫反击战 打服了再谈判 第七章 治理天下 第一节 经济政策 很人性的土地制度 不加税的好皇帝 慈善做得也不错 水利工程得民心 第二节 文字狱 吃人的文字 《明史》案 《南山集》案 王锡侯案 第八章 情满后宫 第一节 皇帝好色 老婆确实有点儿多 令人无语的辩护文章 第二节 妻妾成群 亏谁不能亏老婆 康熙老婆大盘点 第三节 正牌皇后 女人有时挺可怜 强扭的瓜也甜 红颜薄命 第四节 递补皇后 老二也是短命鬼 老三转正一天就挂了 老四死了才转正 附录:康熙大事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少年天子 第一节 即位真相 讨论康熙的即位问题,离不开顺治的去世之谜之分析。长期以来,一直有所谓的清宫四大疑案这样一个说法。清宫四大疑案是指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和乾隆身世。也就是说,这个清军入关以来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皇帝死亡的原因、时间和地点,是清宫四大疑案中的第二个疑案。关于顺治出家与死亡原因的问题,我们将在其他书中详细介绍。 一份神秘的遗嘱 顺治皇帝死了之后,按照孝庄皇太后的懿旨和顺治皇帝的遗嘱,由顺治皇帝年仅不足8岁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年号康熙。康熙王朝真的来临了!问题在于,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他年仅不足8岁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呢? 这就引出了顺治皇帝的遗嘱问题。 相传,临死前的顺治皇帝是让爱新觉罗·玄烨的师父魏承谟记录的遗诏。 但事实上呢?是魏承谟记录的遗诏吗? 曹雪芹掺和了进来 在查证所有相关的记载后,我们可以知道:绝对不是魏承谟记录的遗诏。 那么,在历史上,记录遗诏的到底是谁呢? 在历史上,记录遗诏的是两个人,一个叫张熙,另一个叫麻勒吉。那怎么就会出来个魏承谟呢?到底有没有魏承谟这个人? 在查证所有相关的记载后,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根本没有魏承谟这个人。 那么问题又来了,康熙皇帝的师父是谁呢? 我查了查,康熙皇帝的师父叫范承谟。 也就是说,不但魏承谟这个人没有,而且在历史上也没有魏承谟的儿子魏东亭这个人——没有爹,哪里会有儿子呢? 但是,在很多影视剧中,魏东亭这个角色是陪着幼年康熙皇帝读书的。在历史上,陪着幼年康熙皇帝读书的这个角色到底是谁呢?那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的祖宗。谁啊?曹雪芹的爷爷曹寅。 网络上一直存在一个争论:这个曹寅到底是曹雪芹的父亲,还是曹雪芹的爷爷?我认为这个曹寅应该是曹雪芹的爷爷。 不管怎么说,您可以看到,人家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来?那是人家家学渊源,人家祖上是陪皇上读书的人。 而且曹寅他们家是江宁织造,就是管理南京进贡的丝织品的。那时候南京的丝织品都是给皇帝用的,所以曹寅家也应该是有点儿钱的,再加上曹寅在皇宫里,因此,曹雪芹描述的《红楼梦》里面的那些奢华的生活应该是有的。 太监、和尚和死人 另外,还要提到一个登基大典——在电视剧里面,顺治皇帝死了以后,康熙皇帝即位的时候有一个登基大典,这个登基大典是由吴良辅主持的。其实,历史上,真正的登基大典是完全不可能由吴良辅来主持的。 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吴良辅是个太监。 您听说谁家登基大典由太监来主持?这不等于说大清朝到这儿就没后代了吗? 此外,在电视剧中,当时吴良辅还有个更加特别的身份,也挺有意思的,他还是鳌拜的干儿子。 这在历史上其实是完全不可能的,鳌拜给吴良辅当干儿子还差不多。您听说过谁家找太监当干儿子的?这不是诅咒人家绝后吗? 您看人家魏忠贤,手下好几十个干儿子,您听说魏忠贤是哪个正常人的干儿子了?不可能的。何况,在当时,吴良辅还是很红的一个人——比鳌拜要红多了。 吴良辅在当时是极红的一个人,但他的红不是因为他是鳌拜的干儿子,而是因为他很受皇帝的赏识,皇帝宠他比宠别人都厉害。皇帝最听他的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前朝的太监——吴良辅伺候过明朝的皇帝。 到清朝入关以后,他又伺候清朝的皇帝,他知道怎么讨皇帝的欢心——当时整个清朝宫廷里所有的太监都归吴良辅一个人管。 由此可见吴良辅权力之大!而且那一阵子,顺治皇帝跟明朝学了不少陋习——明朝皇帝设置的东厂、西厂、锦衣卫之类,顺治皇帝也设置了类似的特务机构。而且上述衙门统统都归吴良辅管辖。谁家有一点儿风吹草动,比如鳌拜今儿个说皇上什么坏话了,吴良辅马上就可以知道。 第二个原因:吴良辅出家了。 吴良辅为什么会出家呢?吴良辅是替顺治皇帝出家的。您想想,您听说过登基大典找和尚主持的吗?因此,这也不对。所以,已经出家做了和尚的吴良辅是不可能主持登基大典的。 第三个原因:吴良辅这个人没了。 什么叫没了啊?没了就是死了的意思。好好的一个人,一个刚刚成为和尚的吴良辅怎么会没了呢?他是被谁弄死的呢?那当然是孝庄皇太后了。可是,孝庄皇太后为什么要弄死他呢?那是因为孝庄皇太后恨吴良辅。 在孝庄皇太后看来,就是因为你吴良辅天天陪着我儿子,最后让我儿子出家当和尚了;就是因为你吴良辅没照顾好我儿子,天天让我儿子跟董鄂妃泡在一起,最后董鄂妃得天花而死,导致我儿子也因天花而死。你是干吗吃的?没你,我儿子不会有今天这么惨,弄得我们原来是孤儿寡母,现在不是了,现在我们是孤孙寡奶了——这个大清朝真是一场危机连着一场危机啊,这些危机都是你吴良辅造成的。所以她恨吴良辅。 因此,在顺治皇帝去世之后,孝庄太皇太后马上派人处死了吴良辅。您想想,这个时候的吴良辅已经没命了,他还怎么主持康熙皇帝的登基大典呢? 现在的问题是,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他年仅不足8岁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呢?P2-7 序言 自1985年著名军旅作家二月河先生创作的《康熙大帝》第一卷出版以来,这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二代帝王——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的故事和传说,就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地上的几乎所有媒体上一浪高过一浪地蔓延开来。 影视剧方面,先是1997年~2007年播出的由宋文扬执导,张国立、邓婕等主演的古装剧情题材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至五部,接下来则是红遍2001年的由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兰村、胡天鸽等主演的《康熙王朝》。连带着红起来的,还有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儿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年号“雍正”)和孙子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娱乐节目方面,来自中国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康熙来了》从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持续播出到2016年元月才暂告一段落。不过,这里的“康熙”可不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而是分别取自台湾的两个主持人的名字中的第二个字——蔡康永的“康”和徐熙娣的“熙”。 至于历史普及读物,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这其中,尤以阎崇年先生的《康熙大帝》最为闻名。 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影视剧也好,历史普及读物也罢,貌似在所有有关康熙皇帝的各种描述里,康熙皇帝都没有犯过错误——真是天生贵胄,真是千古一帝! 一个人,从打记事起一直到死,很难做到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被后人称赞,都被后人传扬。这样的人,我们在身边从来没有见到过,在历史上也应该从来没有存在过,但康熙皇帝居然就被一些史学、文学和艺术创作者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成功地创作成为这样的一个千古伟人。明明霸占着三妻四妾七十二嫔妃,居然史学有人都专门为此撰文辩护说,康熙其实真的不好色! 不服不行! 那么,问题来了:康熙皇帝到底何德何能,才能让后人如此高看他一眼呢? 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康熙来了》走了,我的这本《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来了。 但愿您看了本书之后,能有点儿感悟。 2016年6月26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