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嵩山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嵩山著的《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记叙林彪率领四野主力以金戈铁马的雄姿、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挥师南下,解放安阳、新乡,发动宜沙、湘赣战役,解放南昌、武汉,促成长沙和平起义,浴血奋战青树坪,全胜衡宝战役,飞兵广州,挺进广西,大战粤桂边,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壮丽的战争画卷。

本书重点刻画林彪和白崇禧之间的斗智斗勇。白崇禧善用战术,伪装布阵,忽进忽退,虚与委蛇,与四野主力巧妙周旋于鄂湘之间,力避决战,致使林彪数次诱敌深入、近距离围歼的计划落空,反遭敌于湘境青树坪伏击,部队损失800余人。

然而,此时统兵百万的林彪仍渴望在湖南与白崇禧部决战。谁都没料到,四野第135师帮了他的大忙。该师师长丁盛与总部失去联络,却意外地在湖南衡宝一带缠住桂系第7军。林彪获悉,显示出了他非凡的紧急应变能力,迅速调集12个师围了上去。第7军为桂系绝对主力,北伐时与“铁军”第4军齐名,号称“钢军”,战斗力不输于蒋介石的嫡系“五大主力”。经几天激战,四野部队全歼敌第7军。桂系因此元气大伤,全线溃退广西,悉数落入林彪亲自部署的包围圈中。尾追入桂的四野与二野陈赓兵团发起广西战役,全歼白崇禧集团,桂系也就此覆灭。

内容推荐

张嵩山著的《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是军事纪实文学,描写毛泽东和蒋介石都要消灭桂系。桂系何系?国民党内最顽强的政治派别,杂牌军中最能打的地方部队;反蒋,更反共。两次逼蒋下野,数笔反共血债。蒋、桂打了多年冤家,谁也没扳倒谁。蒋介石手下战将如云,毛泽东却认定桂系二号头目“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蒋、桂无输赢,最后一起败给了共产党。蒋介石丢掉了大陆,广西成桂系死地。毛泽东为白崇禧这个国民党军头号名将挑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林彪。算死白崇禧的是毛泽东、林彪,埋葬桂军的是四野。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革命胜利的困惑

第二章 桂系何系

第三章 蒋介石的党内死敌

第四章 划江而治的梦呓

第五章 渡江,渡江

第六章 南京上空最后的盘旋

第七章 战争进入诗眼阶段

第八章 四野泰山压顶

第九章 关于林总的林林总总

第十章 一场战斗两座空城

第十一章 渴望决战

第十二章 鄂赣两线同时打响

第十三章 毛泽东的大迂回大包围

第十四章 休整的烦恼

第十五章 影响最大的长沙起义

第十六章 青树坪失利

第十七章 最能打的杂牌军

第十八章 膨胀的大捷

第十九章 守乎?退乎?

第二十章 10月1日这天

第二十一章 一个师走活这盘棋

第二十二章 意外打出个衡宝战役

第二十三章 三步走,两步在广东

第二十四章 端白崇禧老窝子去

第二十五章 粤桂边大围歼

试读章节

第1章 中国革命胜利的困惑

3月20日7点整,那个从小就黎明即起的杜鲁门,准时走出坐落在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的白宫,以每分钟120步的速度穿过拉斐特广场。作早餐前的保健散步。

这个因罗斯福脑溢血猝然去世而入主白宫的第33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让人们最缺乏思想准备的一个总统,即便他自己也没有思想准备。当上总统的第一天,一位白宫的新闻记者叫他“总统先生”时,他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说:“我希望你不必这样称呼我。”

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位新总统笨拙的笑话。在美国人眼里,他像个纸糊草扎的家伙。他身材中等,戴一副普通眼镜,说话的声调高而平板,缺乏他前任那种一听就显出高贵的特别预科中学生有教养的腔调。

但美国人,首先是白宫的官员们很快便发现,他们的新总统工作起来,具有中部边界人那种骡子般劲头;他头脑敏锐,对世界历史的理解,比之大多数美国总统都要深刻,连罗斯福也比不上他;将军们的汇报只说一遍,他就记住了那一大堆繁杂的数字:部队番号、军舰吨位、编制人数、后勤补给量……大多数美国人改变了看法,觉得杜鲁门干得不错,1948年大选继续投他的票。

8点,他坐到摆有水果、烤面包片、腌熏肉、牛奶和咖啡的餐桌前,一边往早餐里撒着胡椒粉,一边喋喋不休地跟他的夫人贝丝、女儿玛格丽特唠叨着他那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办公大楼爆炸案、满嘴脏话的女大学生、黑人权力运动、中东问题、冒风险的经济计划、劫持飞机……但最近餐桌上又多了个蒋介石私人代表蒋夫人宋美龄访美的内容。

他用鄙夷的口吻挖苦说:“她到美国来是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的。我不愿意像罗斯福那样让她住在白宫。我认为她也不喜欢住在白宫,但是对她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我是完全不在意的。”他抓起餐巾擦了擦嘴角的奶沫,接着说道:“我让她说了半个小时,然后告诉她,我不能满足她再提供30亿美元的要求……玛格丽特,你知道的,我说话不喜欢别人打岔。我要这个唇膏涂得过厚的女人明白,美国只能付给已经承诺的援华计划的那40亿美元,直到耗完为止。昨天下午我告知报界,美国提供的对华援助总额已超过38亿美元,美国不能保证无限制地支持一个无法支持的中国。”

尽管他极其鄙视那个腐败无能的光脑袋总统,但他不能轻易抛弃那个政府,因为国会不会答应他坐视红色共产主义漫过长江,赤化整个中国。

早餐后,杜鲁门走进他的椭圆形办公室,邀集顾问们研究了一上午,向参议院提交一份关于将1948年4月3日的《援华法案》延期至1950年2月15日的议案,继续支付该法案40亿美元拨款中所剩的5400万美元,给那个摇摇欲坠的政府再注上最后一针强心剂。

议案于3月25日获得通过。同一天里,美国经济合作总署拨款1600万美元给国民党政府。

这对经济已近崩盘的国民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克里姆林宫却对胜利挺进到长江北岸的中国共产党人,暖昧地沉默着。

被美国人戏称为“约瑟夫大叔”的斯大林站在办公大楼二楼的办公室里。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宫内广场那边象征大俄罗斯的炮王和嵯峨的伊万大帝纪念钟楼。这间陈设简洁的长方形办公室不大,写字台上方挂着一幅列宁的彩色照片;房间中央一张条形会议桌,两边的墙上分别挂着镶在橡木花纹框里的苏沃罗夫和库图佐夫的画像。库图佐夫的画像下贴着幅世界地图。

这位穿着软底靴,身高只有1.65米的世界眼中的巨人,驼着脊背,后脖颈上一褶褶皮皱,堆积在元帅服僵硬的领子上;他左胸襟上终年佩戴一枚金星勋章,嘴里咬着个英国邓希尔公司生产的带白点标记的大烟斗,眼神复杂地凝视着蜿蜒在挂图上的那条世界第三大河。

他正在为这条已经成为世界敏感神经的河流而忧虑。他预感中共的军队倘若打过长江,势必会引起美国的军事干预,从而致使中国问题国际化。为避免出现这种政治局面,借鉴划分东西德国的办法,或许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佳途径。毛泽东应该满足于以长江为界,与国民党政府南北分治。

一想到那个教书先生出身的中共领袖,斯大林微微有些不悦。他讨厌奸诈无信的蒋介石,也不大喜欢狂放不羁的毛泽东。他甚至曾怀疑那个向来自行其是,不听苏联招呼的毛泽东领导的政党,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二次大战以后,他一直期待着苏联南方有个统一稳定的邻国,并认为这个国家的统一,只有蒋介石将军才有实力完成。这种公然漠视同一信仰的中共力量存在的态度,连美国人都大惑不解。

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