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飞了/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黄蓓佳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我飞了》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作品自选集,从中你能看到一位作家温暖细腻的内心和五彩缤纷的生活。作者在青春岁月中笑过、哭过,有欢乐也有哀愁,就像一个诱人的青苹果一样,甜美而又略带酸涩。一盆鲜花、一片落叶、一句乡音,都能轻轻地触动她的内心。一次异乡偶遇、一位老友新朋、一场春雨秋风都让她感受到生活与生命的真谛。她带你行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看一看别处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我飞了》由黄蓓佳编著。

内容推荐

小学高年级男生单明明热情、仗义,酷爱中长跑,却过早地失去了母爱。生活任沮丧中的他一心盼望生活中能有奇迹发生。他与新来的男生杜小亚无意中成为邻居和朋友,可是杜小亚却因病离他而去。那个关于“飞”的理想和对杜小亚的深切怀念,伴着单明明成长,伴着六(3)班成长。在毕业前夕,单明明终于在同学们关切的目光中“飞”起来了。今后,还会有更高、更远、更美的飞翔,在等着单明明和他的同学。

由黄蓓佳编著的《我飞了》整部小说激情荡漾,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描绘,又结合了浪漫的魔幻手法,在作家以住的写作风格上有大胆的突破和成功的尝试。

目录

一、生日的早晨

二、我想看看你

三、鸽子能不能飞

四、体育课

五、给兔子妈妈的信

六、乐极生悲的事

七、站在舞台上的是我吗?

八、比生命更重要的

九、我们的帽子

十、太阳和月亮

十一、飞翔的天使

十二、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十三、石破天惊的一瞬

十四、穿曼联队球衣的狗

一、生日的早晨

二、我想看看你

三、鸽子能不能飞

四、体育课

五、给兔子妈妈的信

六、乐极生悲的事

七、站在舞台上的是我吗?

八、比生命更重要的

九、我们的帽子

十、太阳和月亮

十一、飞翔的天使

十二、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十三、石破天惊的一瞬

十四、穿曼联队球衣的狗

十五、月亮的光辉

十六、爸爸和妈妈的孩子

十七、我飞啦

飞翔的灵魂(代后记)

试读章节

班主任文一涛紧跟在杜小亚身后进来,他的手小心翼翼地搭在杜小亚的后脑勺上,仿佛手底下是一个随时都可能爆炸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敢用力似的。走到讲台正中的位置上,在紧抓住裤腰的单明明和气红了面孔的李小丽之间,文老师站住了,就手把杜小亚的脑袋轻轻地一拨。杜小亚很自然地领会了他的意思,跟着止步,然后把身体转向了全班同学,脸上泛出一丝红晕,很快地又消退不见,回复到苍白。

文一涛先对李小丽介绍:“新来的同学。”跟着目光扫过全班,“他叫杜小亚。”

文一涛在讲台上拣一支粉笔,回身往黑板上刷刷地写了几个大字:杜小亚。文老师的板书一向写得漂亮,所以他每说一句什么,都喜欢即刻在黑板上写出来。

杜小亚跟着回头看他的名字。很自然地他的目光溜到旁边,顺便看了一下那道积肥的数学题。日光再收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瞥见了单明明的窘态,弄懂了单明明和李小丽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局势。

杜小亚低下头,眼睛不看单明明,看他那双断了一根带子的鞋,嘴里轻轻地说了几个字:“用除法。再通分。”

声音轻得像蚕儿吐丝,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音量,仅仅是唇语。但是单明明听见了。他读懂了。其实单明明真是个很灵醒的男孩子。

文一涛吩咐杜小亚:“你上座位。坐第一排的那个空位子。”回头又对李小丽,“李老师你继续。”说完话他就背着双手走出教室。任课老师的早读时间都不希望被人耽误或打扰,这一点他懂。

李小丽的面孔依旧愤怒地红着,而且越来越红,像熟透的番茄一样。她的眼睛瞪得溜圆,一只手慢慢地抬起来,伸向单明明,手心里用劲地握着一截粉笔头。每次她愤怒到极点的时候,就喜欢用粉笔头掷人,一次掷不中再掷第二次,直到对方中弹。当然粉笔头打在身上不算很疼,尤其在距离稍远的时候,那简直就是蚊虫叮咬的触感。问题是被掷中的一刹那多少有些难堪,挺丢面子。

李小丽的手臂已经抬伸到前胸,眼见得粉笔头就要出手。全班同学都已经意识到了,座中一片寂静,每个人的目光中都流露出了紧张和兴奋,等待着白光闪过之后那一声“啪”的轻响。千钧一发之际,单明明急急忙忙地大叫一声:“用除法!再通分!”

李小丽的手臂突然垂了下去。她挑起眉毛,惊讶地盯住单明明,充满喜悦而又不敢相信地问:“是你说的吗?你在说什么?”

单明明不无心虚地小声重复一遍:“用除法。再通分。”

李小丽深吸一口气,激动得好像要扑上去把单明明搂进怀里。“你看看!”她说,“数学有什么难的?只要用心,只要钻进去了,差生也照样能学好,木鱼脑袋也能够开窍。”她忽然意识到这话说得不太到位,赶快补充一句:“当然我们班里没有差生,单明明也不是木鱼脑袋。”她柔声地吩咐单明明,“你到座位上去吧。”

单明明如获大赦,张大嘴巴,深深地吐出一口气,一溜烟地逃离讲台,滑进座位。

路过杜小亚座位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瞬间的停留,想要说一句什么,终究又想不出该说的话,没说。但是他闻到了一种特别的气味,若有若无的,像青草又像木屑的。苦涩中带着一缕奇妙的异香。

P11-12

后记

两年前,我的女儿曾经在一所管理严格的寄宿高中读书。

星期天,我从南京坐汽车去看她。同宿舍的女孩子们都回家了,因此我们有一个母女独处的空间。那是一个阴冷的冬日,房间里光线很暗,敞开的气窗里飘进来厕所和盥洗室淡淡的异味,几架双层床铺上的被子叠得军营一样整齐,牙杯、牙刷和饭盆、脸盆在靠墙的木架上排列成士兵的阵势,女儿背后窄小的书桌上全是教科书和练习册:数学的,物理的,英语的,政治的……它们全都卷起了边角,封面被手指摸得毛毛糙糙,一本摞一本沉甸甸地堆积在“文曲星”和计算器旁,让我感觉有透不过气的压抑。只有窗外飘扬的女孩子们五颜六色的胸衣内裤,给这个暗淡的冬日带来些许亮色。

女儿那时十五岁,介于孩童和成人之间。轮廓尚未成形的脸上既有稚气的懵懂,又有过于成熟的冷漠,是一种相当奇特的神情组合。当时她很不在意地看着我,跟我说话的声调也是似是而非、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她告诉我说,她想写这样一篇作文,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主人公早晨出门,一抬头,看见了落在树上的天使……”她接着又说,不行的,不行不行,老师肯定要说她胡编乱造,判她“不及格”……作文不可以这样写,哪里能够这样随心所欲啊。

女儿就这样自言自语着。她脸上的皮肤在幽暗中泛出一种毛茸茸的透明,目光越过我的头顶,不知道投向了天外的什么地方,显得那么空洞又那么渺茫。她的身体坐得笔直,穿牛仔裤的双腿微微地并拢,显示出处事不惊的沉稳,与她十五岁的年龄很不相称。

可是。就在那一刻,我被女儿深深地感动了。在那一瞬间,我已经触摸到了她的灵魂,一个渴望高高飞翔的灵魂,一个身处凡俗和压抑之中、却又从平地腾空跳起、自由自在飘扬舞动的灵魂。那一瞬间里,她的人性和人格是分离的、矛盾的、裂变的。她在今天和未来之间,在现实和梦幻之间,在大地和天空之间,摇摆,寻觅,冲撞。

两年过去了。如今我的女儿已经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游刃有余了。她肯定忘记了十五岁的那个冬日,她在一间阴冷、整洁的高中女生宿舍里对我说过的话——她想像之中的一篇作文的开头。世界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魔筒,时刻幻化出五颜六色的镜像。而孩子的心灵永远是个漏斗,不断地填充进新的事物,然后一点也不可惜地淘汰掉不那么新的东西。她能够在一天当中冒出十个念头,睡一觉之后又统统将它们忘光。有什么关系呢?她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可以继续构建,继续梦想,继续忘掉旧的、招来新的。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生命化蛹成蝶而后一飞冲天的过程,她必须这样选取、舍弃和建设。

可是我,我不是女儿,我是母亲,所以常常弯腰弓背跟在孩子的身后拣拾“垃圾”。我愿意珍藏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步脚印,每一句有口无心的呓语。“主人公早晨出门,一抬头,看见了落在树上的天使……”真的是一个好美的作文开头啊。

两年中,这个简短的开头始终在我心里盘旋,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经意的一个抬头,眼前就好像跳出一个长翅膀的天使,有一点像拉斐尔笔下漂亮的安琪儿,但是没有那个时代的红润和健康,它应该是柔弱的,敏感的,苍白和忧郁的,就像一棵过于美丽的极品玫瑰,本来应该开得人见人爱、香气扑鼻,可是一不小心被人栽到了高楼之下的瓦砾堆里,先天生长不足,后天缺水少肥,它就那么瘦精精地在世上孤独挣扎。但是,这个柔弱无助的孩子碰到他生命中的守护者——顽劣、皮实、善良而且忠诚的男孩单明明。像正负电荷的相引相吸,像天空和大海的相配相衬,像黑夜和白天的相包相融,这是一种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相互守望,是人世间最最无私无欲单纯朴实的友谊,它只能存在于童年之间,在互助、互补、互吸的两种性格之间。

但是,生命永远无常啊,柔弱多病的杜小亚终于因为不可抗拒的命运劫数随风而逝。他死后变成了一个小小天使,只存在于单明明的听觉和视觉之中。两个孩子的角色忽然间发生逆转,杜小亚反过来成了单明明的守护者,他忠实地伴随好朋友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来来往往,影响、帮助、改变着单明明的一切,使他不断地校正生活轨迹,朝着理想的目标一步步奔跑,最终,他的灵魂在跑道上高高地飞翔起来,他触摸到了天使杜小亚,他的生命可以到达一个自由无羁的状态……

就这样,我写完了我的第三本儿童长篇小说《我飞了》。最后一天在电脑上点击了“存盘、打印”字样的时候,我坐在冬目的窗前,心中感受着一种无边无际的纯净和光明。我忽然很舍不得离开我的这两个孩子:单明明和杜小亚。他们像我笔下无数的人物一样,只是我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且哭且笑地陪伴我两三个月之后,倏忽而去,从此便无影无踪。我心里留下来的全都是快乐,那种带着忧伤带着想念带着祝愿的快乐,就像两年前我在机场告别我女儿的时刻一样。有一首我最最喜欢的歌,歌者是莎拉布菜曼,歌名就叫《告别的时刻》,每次听这首歌,心里涌出来的就是这种海潮一样淹没我头顶的情绪。

我的孩子们就这样一个一个地离开了我,从金铃,到肖晓,到杜小亚和单明明……他们的姿态是同样的:我手一松,就像乌儿一样扑棱棱从我身边飞起来,眨眼间不见了踪影。我永远都不知道他们最终会飞到谁的家里,和哪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结为好友。这也是写作对我的诱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6: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