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人上前点她数处穴道,取过画卷拿在手中。他身周众人如释重负,“我们追了这女贼两日,都徒劳无获,还是二爷厉害,手到擒来。”
那青衣人生得顿为年轻,身形潇洒,衣着不凡,倒是个少见的清俊公子。
那名叫阿福的少年上前低声道:“二爷,少主已到后院。”青衣公子点点头,在众人簇拥下离去。
君海棠此时已无心吃食,欲招小二结账,却发觉自己银钱已告罄。看着掌柜和伙计渐渐变黑的脸色,她只得低头将鞋上一颗拇指大的珍珠解了作为食资抵押。末了,君海棠不忘加上一句:“过些时日我拿银子来赎回。”她心中颇为是忐忑,只因那是母亲遗物,翠姨还特意叮嘱过,鞋上的黑珠珍贵无比,还隐藏着本门一个极大的秘密,万万不可将之丢失。自己此举若被翠姨得知,只怕要糟。
客房内,君海棠在镜前仔细验查脸上的易容面具,以确保万无一失。这易容术传自翠姨,加上有娘亲留下的手卷,她学成之后竟胜过翠姨数倍。君海棠望着镜中那张平凡的圆脸,忍不住暗自得意,心道,就算翠姨亲自来追,站在自己面前也未必能认得出来。
等天色落暗,君海棠方摸出客房,攀檐走壁直往后院去。只是她越走越心惊,一路上驻扎的众多黑衣守卫,人人眼内精光聚敛,武功必定不俗。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中庭廊下,更立着日间湖边的那几名少年,正在议论今日之事。那阿福告诉众人:“二爷今日抓的女贼便是逍遥宫余孽。奇的是,她潜入堡内,独独只将少主书房里的一幅画盗走。”
余下人道:“逍遥宫是武林公敌,这回被我们擒住,不知少主会对她如何发落?我们这便瞧瞧那女贼去。”
暗处的君海棠点头,紫衣女子果然是逍遥宫弟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隐约中,另一人却奇问:“小康去了何处?”
阿福低声笑说:“你们可记得日间我们在湖边遇到的另一个小姑娘?小康不知中了什么邪,只是扶了人家一把,竟是念念不忘了。恰巧那小姑娘也住进了前头客栈里,只怕小康此时已是去寻访佳人踪影了。”
众人恍然了悟,嬉笑开来。阿福却语气一转,“那小姑娘轻功有些古怪,小康前去,探查出些眉目也好。”
君海棠却心道,他们家那什么少主,似是跟逍遥宫擦上了劲,自己可须得小心行事。
而后众人行至后院深处,忽听前侧屋里传来紫衣姑娘的怒喝:“姓君的,你要杀便杀,休要这般羞辱我。”
一把低沉的男声旋即响起,“既然姑娘不配合,那恕君某得罪了。”
只听紫衣姑娘发出惊叫:“你……你这淫贼,要做什么?”
屋内一阵衣风拂动,男子又说了句:“君某得罪了,还望姑娘见谅。”那语气竟是难掩失望。随后房门大开,人已旋风而出。
那男子前走几步,却骤然停下,似在侧耳聆听。君海棠隐在暗处,大气也不敢出。须臾,男子低声吩咐过两名侍卫,这才领着前来的三名少年没入黑暗中。
君海棠松了一口气,趁黑衣侍卫踱步走远,她便闪入屋内,旋即拍开紫衣女子身上的穴道。紫衣女虽已认出了君海棠,却仍坐在地上,满脸戒备。
“姑娘快走,他们一时半刻便会回转。莫说你,到时候连我也走不了。”君海棠焦急相劝,不料紫衣姑娘竟飞身跃起,举掌朝她劈来。
君海棠一惊,提气向后猛滑,“姑娘何故如此?”她身形不变,转瞬已立于桌上。
紫衣女子脸色一变,立即收手,“迷踪幻影,踏水无痕?你怎会这套身法?”
此时屋外喧哗四起,君海棠哪顾得上回答,急道:“有人来了,快走!我日后再跟你解释。”自己先施展步法蹿出。
紫衣姑娘亦朝相反方向奔逃,待她跳上屋顶,转身朝着底下追来的人骂道:“好个君惟明,好个君家堡少主,却是个卑鄙登徒子。”说话间身形已去得远。
众人喝骂欲追,一名全身着黑的高大男子忽道:“放她走!”
P10-11
作家、编剧:殿前欢
非常具有武侠的韵味,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场面铺得极开,很早就埋下各种伏笔,前后连贯,环环相扣。一口气看下去,情节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作家:紫微流年
十一鸾文笔清丽,将一个波谲云诡的故事娓娓道来,由武林恩怨至朝堂深谋,主人公从互许倾心至爱恨两难,情节奇巧曲折,系人心弦。简直迫不及待想知道结局,愿有情儿女逍遥行,比翼共长飞。
《侠之大者,亦武,亦情,亦诡》
读者:逸水
所谓武侠的定义,其本身就包括武和情,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武而少情,只会写成武打小说,而只有情而少武,则只能和网上众多泛泛言情千篇一律之缠绵悱恻相提并论,不免落于俗套。
大家常认为武侠与言情是相对的,殊不知武侠的概念中包括言情在于其中,武侠所涵盖的范围之广,区区言情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因此武侠之难写实非那些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言情穿越文所能比的,这也应该是《逍遥宫主》作者为何要把后文设计得如此宏大的原因与难处。
纵观武侠小说之大成者,梁羽生武写得好,古龙则重之于情,金庸则是古往今来武与情相交融得极好的典范,金庸许多巨作中的情不知不觉在人们心中早已上升为情之经典,荡气回肠得让后世多少言情小说为之失色;而武也已成为人们交往评说抑或戏言中的典故。如此的文章方可为武侠。
且来说说曲折的经历与阴谋故事。既然武侠要包括极广,组织篇章推动情节,非曲折经历阴谋故事莫属,打个比方,如果一武一情是两个轮子,那么曲折经历阴谋故事就是连接着两个轮子的链条,如果没有链条,这两个轮子自然难以转动。《逍遥宫主》正因有了魔教的阴谋嫁祸,白道武林才会攻入逍遥宫,江湖仇杀,恩怨难平,此之为武;海棠自然有了这如许的曲曲折折;而海棠的曲折江湖路上必会遇上数个翩翩佳公子,与之共克敌人的阴谋暗算,情缘纠缠,缠绵起伏,此之为情。
作者要在武侠界中另辟蹊径,独创以女子为主线的武侠风格,难度是很大的。并非没有人尝试创作此类武侠,但由于创作的女作者们一心向情,导致最后的风格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变成古装版的言情,未进入武侠的大门,早已被言情吸纳。《逍遥宫主》是地道的武侠,伏笔打得恰到好处,并没因情误事,吻戏确实很缠绵,英雄相惜自有一分豪迈气概。
另外,武侠中的阴谋诡计每一位名家写来都是各有风格的,曾看古龙的文章,感叹人性本恶,除却几位主角不谈,大多配角都是艰险狡诈之徒,文势走向奇诡惊心,变幻无方,结局总有一种惊艳而又惨烈的感觉,委实震撼人心。而读梁羽生的文章,则不必思考太多,善恶分明,如棋盘上的黑白二子,正邪永不两立,偶有的设计陷阱读者亦能猜个大概。从阴谋诡计的风格方面看《逍遥宫主》,其集两家之所长,奇谋不断,铺垫多多,使读者需要周密联想,费尽思量地去猜测后文。
《逍遥宫主》印象
读者:ker
之所以说印象,只是想记录下萦回在我脑中的某些片断感想。
(一)情节
我常常认为,一个长篇小说,最需要出彩的地方不一定是人物、语言,但是情节的发展一定要到位。故事的情节贯穿始终,就好比一个人的骨架,举足轻重,缺少了它,即使皮肉再华美,始终软绵绵的无法撑起来。
《逍遥宫主》一文情节流畅,悬念迭起。从一个逃出家门玩耍的女孩子身上,作者向我们徐徐展开了一个大江湖的画卷,上至庙堂,下到乞儿,有名门正派,有三教九流。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繁复的大环境,人物纷杂,作者竞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地描述,人物性格栩栩如生,一路看过来,其脉络极为清晰。
作者的场面描写亦是出色的。单说夺回君家堡一役,来来往往牵涉的人物,不下于二十个。涉及的场景,包括了厅堂、花园、湖心、甚至城堡以外,却没有给人一丝繁乱的感觉,更没有顾此失彼,使得哪个人物失了颜色。
不得不赞一下情节的逻辑性,作者总能够恰到好处的埋下伏笔,往往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偌大的一个长篇,基本上没有不合情理的情节,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认真与心细。
(二)人物
文章的人物描写也是一个亮点。
女主角君海棠,是这么久以来在我所读过的文章中,难得遇见的一个始终在成长的主角。起初心思单纯莽撞,随着几年的江湖生涯,日渐成熟。这样的一个小菜鸟逐渐成长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很真实。
配角的描写尤为精彩,作者很擅长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哪怕只是一个随便露脸的小配角,出现以后也会让人难以忘记。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小蝴蝶小蜜蜂,可爱机灵调皮,深入人心。
结语:《逍遥宫主》的的确确让我找回了当年看武侠的许多感觉。
武侠小说爱好者必读——《逍遥宫主》
读者:cvnthia
我虽是个女生,但从小就是一个武侠小说爱好者。小小年纪就开始读武侠小说,虽然家里管得很紧,一些容易找到的经典武侠,像《萍踪侠侣》《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等,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已一览无余。大学时,脱离了家里的管束,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把所有金庸、梁羽生、古龙、卧龙生等知名、不知名作家的武侠小说来了个一网打尽,到如今许多作家、作品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但对于其中一些喜欢的小说还能倒背如流,如数家珍。
也许是看了太多的武侠小说的缘故,渐渐地我发现后来的一些小说内容对我已经失去了吸引力,牵强附会的故事情节,固涩难懂的武打场面,加上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好像任何一部武侠小说只要我看了开头,认识了里面的各位主人公,我就能把故事的结尾猜出来,还能判断出其中的那些章节是借用或模仿了以前的哪部小说。我感到无限凄凉,我已经无书可读了!
来到了美国后,独自生活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城镇里,无意在网上看到了《逍遥宫主》,随手点了鼠标,没想到一读之下竞手不释卷,让我欣喜异常。这是一种久旱逢甘雨的感觉,我废寝忘食地读完了已刊登的部分,又回去再读。至此,我成了糖蜜(海棠迷),遥饭(江遥迷),明米(君惟明迷)……
可惜我文笔太差,纵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表达,在此只对《逍遥宫主》略作点评:1、文笔细腻,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很精彩,让人感到栩栩如生;2、作者涉猎广泛,博采众长,对风景、武功,武打场景甚至兵书的描述都很精彩,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真实可信;3、作者思维缜密,逻辑性强,故事情节虽跌宕起伏,却往往事先有铺垫,事后有交代,既出人意料,细思之下又在情理之中;4、在每个章节的题目处理上是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短短两个字就写出了章节重点;5、作者的写作态度非常认真,对众粉丝们也很负责任,更新及时,有问必答。
我相信在读了一、两个章节的《逍遥宫主》之后,不需要别人多说一个字,各位武侠小说甚至包括言情小说爱好者都一定会爱上这部作品的。
点评《逍遥宫主》的几处亮点
读者:插羽破天骄
女作者写的武侠本来就少,精品也不多,总的来说《逍遥宫主》语言生动流畅,人物群像多姿多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文风也比较清新,而人物的刻画非常不俗,性格饱满,心理描写也相当到位,可以算得上近年来少见的武侠佳作。
1、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逍遥宫主》的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奇巧,令人回味无穷,而且故事场面铺得相当宏大,人物众多。从一开头女主角君海棠的出场,就带出了她如谜一般的身世和上一代错综复杂的恩怨,埋下了许多伏笔。故事节奏相当紧凑,情节环环相扣,随着正面反面大批人物一个接一个的出场,牵引出了魔教和君家堡的恩怨,君家上一代的恩怨,逍遥宫和君家堡的恩怨等等。而且女主在这几重恩怨中,似乎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还隐隐暗示着庙堂与江湖的交错。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2、群像的刻画和运用
除了故事情节,在武侠小说中最能抓住读者的就是作者在文中描绘的人物群像图。金庸是塑造武林群像图的高手,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中都有一群形象性格各异的人物。反观古龙的楚留香系列,除了一个似有若无的胡铁花,浩浩几大本文字仿佛只是香帅的个人传记,其他人物形象都不够鲜明。
《逍遥宫主》的作者在文中似乎有意大面积地塑造群像,书中人物群像个个血肉丰满,各有精彩之处。君家堡、丐帮、逍遥宫、魔教、峨嵋各门各派的人物都各不相同,人物个性描画都符合个人的身份和际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魔教十大长老,作者将魔教人物的心狠手辣、行事乖张刻画得入骨三分,但又不完全脸谱化,坏人就得一定坏到底。反而有几个长老的个性十分可爱,似乎亦正亦邪,让人不禁对这个感觉有些“出众”的魔教心生向往。
而正面人物群,君家堡这一方除了君天魁这样的高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铁衣卫。一般在武侠小说中,如果要突出主角如何义薄云天,武功高强的大侠风范,除了在文中描写,在各种矛盾的冲突中体现出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在他身后有一批支持拥护者,或者说手下,都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存活的。比如说萧峰有丐帮、燕云十八骑,虚竹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部众,张无忌有明教教众等等。《逍遥宫主》里的君惟明貌似是一个经商的堡主,却有二十四名训练有素的铁衣卫士,不但武功高强,最厉害的是相互间配合默契,天衣无缝,比之训练有素的军队更为精锐。这一群像的设立和运用,让人忍不住对君家堡和君惟明侧目相看,到底是怎样的人才能培训出这么一支精英队伍?
读者:ZZ
发现这本精彩的书,一下就被吸引,它扣人心弦,遐想无限,让人牵挂。细细回味一下,有以下几点:
1、文笔清新,条理清楚,引人入胜。没有花哨的语言,但每一个情节的描写,让人感觉如身临其境,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让人感觉有玄机在里面。
2、暧昧情节描写恰到好处,让许多反感乱伦、又有专一情结的人都希望男女角有个好的结局,其实太顺利的感情也就没什么让人值得回味了。
3、书中的谜太多了,有身世的困境,有感情的迷茫,有江湖的追杀,有重重的阴谋……让人恨不得全部探究清楚。
读者:飘零的叶子
一直以为武侠故事是男孩子的专利,却未想到此小说是出自一女子之手,且笔锋锐利,对于武打场面的描写并不亚于任何男子,更何况关于感情的把握,描写的极为深刻和细腻。
读者:何曾相识
无论是行文、文笔还是构思和布局都是没得说的,可以说此文是一部集武侠、言情、悬疑于一体的佳作。一个字,“赞”,伏笔很多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无论是对环境、人物还是武打场面的描写都非常的到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其对里面各个角色衣着颜色的描写?其实颜色也可以作为一种标志,比如,君惟明喜着黑色,海棠喜着白色……而魔教教主和其两个义子均着青衫。
深秋之夜,苍穹内星辰寥落。
惨白月色下,洛阳城外原本巍峨雄壮的大堡此时也隐透出孤凄肃杀之意。
城墙上数卷猩红大旗被西风猎猎吹动,其内绘着的四爪巨兽随即张牙舞爪。周遭一片谧静,唯有大旗随风拂动之声,透着莫名的诡异。
塔楼内矗立着身形高大的一人,正是君家堡堡主君天雄。衣发被风吹起,他却巍然不动,只双眉紧蹙,眯眼静眺远方……
请看由十一鸾著的长篇小说《逍遥行之逍遥宫主(上下)》。
十一鸾著的长篇小说《逍遥行之逍遥宫主(上下)》讲述了:
身中寒毒的逍遥宫主遗孤君海棠走出避世十多年的山谷,查探母亲被杀之谜。为跟踪一幅传言藏有宝藏秘密的母亲画像,她遇上了同父异母的兄长君惟明,但却被人告知二人的父亲竟是十八年前联合六大门派夷平逍遥宫的仇人。
沉寂多年的魔教又开始在中原掀起腥风血雨,君惟明被一系列事件引到杭州,这才发觉自己已落入未婚妻和结义兄弟林渊(实为魔教教主义子)所设下的圈套。他历尽九死一生后,逃至君海棠隐居的山谷。二人一同回长安联合旧部,乔装成夫妇潜入堡内。几方会战时,魔教教主和君家二叔同时现身,令当年的恩怨更加疑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