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燕飞主编的《读者文摘精华(原创女生版我以一首歌温暖你的人生)》分为四章,分别以亲情、友情、爱情和梦想为主题,精选了一些以歌词展开讲述有关亲情、友情、爱情和青春梦想的散文和故事。本书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每篇文章都结合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展开描述,让人顿感亲切。
| 书名 | 读者文摘精华(原创女生版我以一首歌温暖你的人生)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宋娜燕飞主编的《读者文摘精华(原创女生版我以一首歌温暖你的人生)》分为四章,分别以亲情、友情、爱情和梦想为主题,精选了一些以歌词展开讲述有关亲情、友情、爱情和青春梦想的散文和故事。本书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每篇文章都结合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展开描述,让人顿感亲切。 内容推荐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宋娜燕飞主编的《读者文摘精华(原创女生版我以一首歌温暖你的人生)》通过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有音乐相伴的如歌岁月。在这些故事里,音乐治愈了创伤,音乐承载着甜蜜,音乐鼓舞着梦想。 目录 第一章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就护送你到这里,一路小心 时间都去哪儿了 回到很久以前 真的爱你 你是我的眼 烛光里的妈妈 背影 酒干倘卖无 第二章 友情是人生最美的意外 甜马天尼陪伴的漫长岁月 那些花儿 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 不能跟情人说的话 思念是最漫长的享受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瓶中沙咖啡馆 第三章 爱是永恒的旋律 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 幸福没有捷径,只有经营 沙漏记得,我们的约定 你从远方赶来 把心血种成红豆的孩子 三寸日光 为你,我想做更好的人 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爱,在原地等候 第四章 可否再继续发着青春梦 我有属于我的天 给未来的自己 唱给自己的歌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青春里,玫瑰色的你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那年夏天风在吹 风光在险峰 试读章节 就护送你到这里,一路小心 清君侧 每一个女孩在爱情里都是公主,期冀着那些关于王子与白马、承诺与永恒的爱情故事。而每一个父亲都是默默守护公主的侍卫。当公主穿越重重阻隔,遇到了命中的王子后,侍卫便可以功成身退了。他把忧虑和不舍藏在身后,把祝福轻轻放在公主手上,看着公主和王子牵手离开的背影,心中默念:一路小心。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上一世没有宠够,这一世,便成了掌心里的公主。如果在芃芃(pénɡ)面前说这句话,她估计会爆炸。在她看来,女儿绝对是父亲前世的债务人,上辈子欠的钱没还上,这辈子继续被追债。 关于芃芃和她爸爸,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仿佛两个属性完全不同的人强行被血缘关系牵扯在了一起。而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芃芃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当芃芃还是一个胚胎的时候,她爸就给她想好了名字,芃芃。出自《诗经》里的句子“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可这个看起来很美的名字却没有给这个名字的主人带来应有的自豪感,因为实际上,她从小到大都被叫作“凡凡”。芃芃非常感谢《太子妃升职记》,因为这部剧火了之后,其中的人物“张芃芃”让大家认识了“芃”这个字,就没有人再叫她“凡凡”了。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只要别人一叫起她的名字,听到的人总会在脑海里闪过两个“鹏”字,然后脑补出一个彪形大汉的模样来。因为这个原因,芃芃讨厌极了这个寓意美妙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又是爸爸给取的,于是芃芃便将一腔怨气都撒在了爸爸身上。这是这对父女间的第一个矛盾点。 芃芃两个字本身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芃芃也“不负所望”,长成了一个野草般的女汉子。但女汉子属性显然不符合芃芃爸爸的期许。芃芃的爸爸是一位杂志社的编辑,他在工作之余也会给各地的报刊写写稿子,算是个业余撰稿人,年轻时候是个文艺青年,现在是个文艺中年。他希望女儿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做一个安静、有艺术气息的女孩。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女儿。这是这对父女间的第二个矛盾点。 除此之外,芃芃和爸爸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看什么电视、穿什么衣服、饮食口味、本科志愿……大到人生方向,小到生活喜好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两人怎么看对方,怎么觉得不顺眼。 芃芃的爸爸深谙“爱到深处自然黑”这个道理,芃芃是他永恒的创作主题。虽然说起来,“我爸是作家”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可要是自己从小到大的所有糗事都被白纸黑字登在报刊上,被全国各地的人看到,这种感觉可一点都不“高大上”了。 芃芃向爸爸抗议过很多次,可每次的结果都是抗议无效,隔一段时间,又会在报纸上看到爸爸华丽丽的笔名下,缀着自己那些灰溜溜的事迹。而当芃芃抱怨的次数过于频繁的时候,爸爸总是晃着手里的一沓稿费单,斜睨着芃芃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的生活全是你,我不写你写谁?” 在芃芃和爸爸互相呛声互相嫌弃的时候,是没有温柔的女主人出来站队的。因为这个家没有女主人。芃芃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身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芃芃三观很正,这都是爸爸的功劳。 虽然很不想承认,不过芃芃的心里很明白,爸爸是爱她的。这个有些酸腐气息的文人,硬是摆脱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帽子,努力用笔下的一字一句为她换来更好的生活。他的双手不仅能写出一篇篇故事,还能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所以芃芃这些年的生活,并不像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那样糟糕。 P2-4 序言 母亲是个泡在苦水里的人。没有担当的丈夫、苛刻严厉的婆婆、刁钻计较的妯娌,这些足以让当时才十九岁的新媳妇每天以泪洗面,而那种困顿的境遇在她生下我之后一度跌至最低谷。我是个女孩,被重男轻女的奶奶嫌弃的女孩。父亲作为最小的儿子向来最是听从自己母亲的话,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里大部分的时候只有母亲一个人操持的身影。她种田、喂猪、卖菜,还要整理家务、做饭、给我喂奶、换尿片……一个倔强、坚强的女人,宁愿沉默地埋头苦干,也不愿哭泣着抱怨牢骚。 这么一个命苦的女人喜欢听歌,尤其喜欢邓丽君的甜歌。邓丽君那悠扬的温柔嗓音,似乎寄予了母亲那少女的绮思和对生活的憧憬。彼时还在襁褓的我,每次夜哭都会听到母亲的哼唱“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母亲的歌声似乎有一种魔法,听她说我每次都能很快安静下来听她唱歌,直至在她怀里睡着。 后来,我长大一些了,就被母亲用一种婴儿布背篼绑在后背上,跟着她一起下地。她弓着腰,一起一伏地锄地。有时我有点吵闹,她就轻轻地晃晃伏在她背上的我,然后给我唱“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或是“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清灵的歌声随着母亲起起伏伏的背填满了我整个童年。 再后来,我上小学了。母亲还是那么劳碌,日出之前做好我的早饭和便当就出门了,等我放学回来她还在地里劳作。那时候,我就自己写作业,然后洗碗、挑水,把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好,再煮好饭等母亲回来炒菜。我在做家务的时候,也习惯像母亲那样哼着邓丽君的歌,带着懵懂天真,自得其乐。 1995年,邓丽君逝世的消息震惊全国,在那个没有发达网络的年代,连在偏僻乡村的母亲都知道了。她有好几天都心情低落,也再没哼唱邓丽君的歌,只是一遍遍地放着邓丽君的卡带,听着那甜腻的女声无忧地唱着“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现在,母亲老了。可她依然爱听邓丽君的歌。还记得我第一次给她买智能手机的时候,她本来是坚决不同意的,“已经有个手机了,干嘛还要买。那个要用手划呀划的,我用不来……”絮絮叨叨的就是不同意。“这个容量大,可以下载很多歌,拍很多照片,你那个手机空间太小了。”母亲听了后,终于犹豫地答应了,说:“那我这个手机里存的歌也可以弄到新手机里面去吧?”她的旧手机没有内存卡,只能装两首歌,《甜蜜蜜》和《我只在乎你》,从她用手机开始一直存留至今。“可以的,还可以下载很多其他的歌。”我对她说。“那你再帮我下几首邓丽君的歌吧,《又见炊烟》《南海姑娘》《在水一方》……”她如数家珍般地报出一长串邓丽君的歌。 年华已逝,音乐留存。那些音乐铭刻着我们的记忆,愉快的,悲伤的;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圆满的,破碎的……直至多年后,再去听那一首首有故事的音乐,心中总会涌起怀念和释然,似乎在那些歌声里,过去的一切苦痛达成了和解。我很庆幸那些歌长久地温暖着我的母亲,让她能在坚韧地与苦难争斗后,听着那些歌,脸上漾起微笑。我也庆幸自己同样爱着那些歌,并在那些歌声中向过去问好,进而获得一种更为坚定的力量。 一首歌,唱着唱着就到了结尾;一辈子,走着走着就到了尽头。你们会如何聆听那首心底里的歌呢?以沉默?以眼泪?希望我们的故事可以给你带来感动的共鸣,送去前行的动力!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