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1卷)》是第81卷。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1卷)》共收11篇传记。程子华、王任重、刘子厚、章乃器、孙大光、饶漱石、段苏权、罗生特、马永顺、彭泽湘、刘建中。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少年壮志
程子华,1905年6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解州(今运城市)一个姓苏的贫民家庭,是苏家第四个儿子。因家境贫寒,兄弟姊妹太多,他自幼过继给姨母家,改姓程,取名程世杰。
程世杰7岁上私塾,12岁人模范国民小学。
程家生活也不富裕,1919年秋天,程世杰小学毕业后,家里就不打算让他上学了,让他学经商,挣钱养家。程世杰不愿放弃学业,便自作主张考人官费第三贫民高小。这里吃、住、学习用品全是公费,每年还发一套单制服和一双鞋,因而使他得以继续读书。其时,正值五四运动高潮,校长张春华受爱国主义影响,在教室里挂起了岳飞、关羽、戚继光等名人画像,让每个同学选一个人做自己的学习榜样。不少同学选了关羽,他却选了戚继光。老师和同学们问他,关羽是武圣人,又是你的同乡,你为什么不选?他回答说:日本想灭亡中国,关羽再能也只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戚继光是打倭寇的,应以他为榜样,打日本、救国家。
1922年秋,程世杰高小毕业,家里再一次劝他不要上学而学做买卖。程世杰认为没有学问是不能救国的,他要想办法继续学习。他听说太原国民师范实行官费,吃饭、住宿都不要钱,便决定前去报考。程家出不起路费,幸亏生母给他凑了几元钱,他才靠这有限的钱到了太原,考上了太原国民师范。
太原国民师范是阎锡山1919年创办的一所培养小学教员的学校,其目的是网罗一批青年当教员,通过他们控制全省的小学教育。这所学校在教学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重实践,二是重军事。学生除学习一般文化课外,都得学习劳动技能和军事知识,包括野外军事演习、打靶等。这恰好符合程世杰的志趣,他认为,要立足社会就得学会劳动技能;要抗侵略、救国家就得学会打仗。因此他学得非常起劲,除正课外还阅读了许多军事书籍、政治书籍和进步报刊,为他以后投笔从戎打下了基础。
1924年,阎锡山创办了进山中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和穷苦学生可以申请官费。程世杰听说进山中学水平较高,便不惜牺牲国民师范的两年学历,前去报考。考生约2000人,只录取40人,他考上了。可是,入学后学校不批准他申请官费。无奈,他只好再返回原学校。谁知,原来的班主任借口“这个学生难管理”,拒绝他返校。后来,由于他足球踢得好,经体育教员出面说情,才回到国民师范。
1925年春,阎锡山扩军备战,增加军费,把开支以“增收房税”之名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弄得全省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中共太原支部彭真等人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房税运动。第一中学、进山中学、山西大学等相继行动,带动太原各大中学校举行游行示威,大批工人、市民也上街呐喊助威,运动呈燎原之势。 运动开始时,国民师范学生因学校管束很严,没能参加。5月18日晚上,国民师范学生、共产党员纪秀川和梁其昌召集各班学生代表开会,揭露阎锡山派总干事到学校与班主任一起监视学生,不让学生搞政治活动的阴谋,激起大家的义愤。学生代表们一致要求,联合起来与反动校方作斗争,走出校门去参加群众运动。在这次会上,程世杰被选为学生会副会长,决定驱赶总干事和班主任。几十年后,程子华回忆说:“我领导四十一班同学驱逐了班主任,鼓励了各班同学反班主任压迫的斗争。我成为闹抗税学潮的领头人之一。成立学生会时,纪秀川被选为会长,我被选为副会长。”①
由于太原学潮高涨,阎锡山被迫答应学生们的要求,取消了总干事和班主任制度。P2-3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