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翰墨书香传新风(家学篇)/家风和畅系列
分类
作者 姜正成主编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侯瑾燃薪夜读

东汉时期的侯瑾是个知名人物,他写的《皇德传》为世人所推崇,人们都称他为“侯君”。

侯瑾从小刻苦好学,只要有书读,他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不幸的是,在侯瑾幼年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先后去世了,只留下他孤单单一个人,无依无靠,被家族中的一位长者收养。由于长者家中人口多,生活也不富裕,大家都不欢迎他,认为家中又多了一个吃饭的,因此对他总是冷嘲热讽,做事稍有不慎,便遭到家人的白眼和谩骂。吃饭时,他得等别人吃完了才能吃,饭多了就有他的吃,饭少了,他只好眼睁睁地看别人吃。他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十分困苦。一天,他看到兄弟姐妹都吃完饭了,便慢慢走过去,拿起筷子刚要吃饭,一个堂弟走过来叫道:“我还没吃哪,哪儿有你吃饭的份儿,去!去!去!”侯瑾顿时面红耳赤,悄悄地躲到一边一句话也不说。这还不说,家中要是谁在外边受了气,都拿他当出气筒,轻则骂他,重则对他拳打脚踢,他忍受着世人难以忍受的不平。

逆境造就了他顽强的性格,点燃了他不屈的奋斗意志,也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没有怨自己的出生环境,更没有怨自己生不逢时,他总以宽大的心包容一切。在他看来,他所受的苦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有书读,无论让他做什么,受什么样的气,过怎样的苦日子,他都能承受。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侯瑾白天帮人家打柴、卖东西、当苦力、背粮食、扛麻包,只要能挣钱,什么活都干,他舍不得给自己买吃的、用的、穿的,把挣的钱全部拿来买书和笔墨纸砚。每当他拿着这些买来的书本文具时,就像拿着宝贝一样,爱不释手,眼里放射出快乐的光芒。为使自己的学习每天都有收获,他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什么时间读书,什么时间练字,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一天内要读几篇文章,背几篇古文,习几篇字,一一作了详细的安排。有时因家中活多,一干就是一天,挤掉了他学习的时间,他第二天就会千方百计地补上落下的功课。

一年寒冬,北风呼啸,侯瑾蹲在柴火旁读书,突然一阵狂风把门吹开,火熄灭了,屋子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这可急坏了侯瑾。风猛烈地刮着,柴火怎么也点不着,没有光怎么看书写字呀?他急得团团转,怎么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只好硬着头皮躺下了。他虽然睡在床上,但心里一直想着读书的事,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急忙穿好衣服,顾不上洗漱,拿起昨天没有看完的书看了起来,随后又拿起笔把昨天没有练的字补上,直到把昨天的功课补完,才安心地去做别的事。

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多少个风风雨雨的夜晚,侯瑾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长久的努力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览群书使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由于他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因此很快名扬四方,许多学者纷纷慕名而来,与他探讨学问、研讨问题。他的地位高了,家人对他的态度也与以前大有不同,以前对他不好的亲戚,生怕他会报复他们,就托人向他赔礼道歉。他听后,笑笑说:“过去都小,不懂事,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现在大家只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做人、专心读书就行了。”亲戚们听了他的话,都惭愧地低下了头,为他宽广的胸怀所感动。

侯瑾不但为人坦诚高尚,诗赋也写得非常好,求他题字赋诗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他人品正、学问高,一些州、郡官吏来聘他去幕僚,但都被他拒绝了。他潜心于学问,对仕途毫无兴趣,为表明自己的志向,他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文章《矫世论》,对当时那种虚伪世俗的社会风气进行了讥讽。后来,侯瑾毅然离开了市侩之地,来到偏僻的乡下,过起了隐居生活。他一边劳动,一边著书立说,直到去世,他先后写了三十篇《皇德传》,文章数十篇,受到后人的大力追捧。

P6-7

后记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还要书香不绝,坚持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自己的经历时,曾经多次谈及自己的淳朴家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家风家教的缺失,一些人走上社会之后容易失去底线,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导致家风缺失、世风日下。现在重提“家风”,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

端正家风,弘扬传统教育文化,传承优秀的治家处世之道,正是我们策划本套书的意图所在。

本套书从历代各朝林林总总的家训里,摘取一些能够表现中国文化特点并且对于今天颇有启发意义的格言家训,试做现代解释,与读者共同品味,陶冶性情。

在本套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文学系的众多老师、教授的大力支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多位教授、博士尽心编写,在设计现场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特别感谢安徽省濉溪中学的一级教师田勇先生在本套书编写、审校过程中给予的辛苦付出和大力支持!

本套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资料,谨对这些资料、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资料因为无法一一联系作者,希望相关作者来电来函洽谈有关资料稿酬事宜,我们将按相关标准给予支付。

联系人:姜正成

邮箱:945767063@qq.com

目录

第一章 劝学:以学风带家风

 人不学,不知道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人不读书,其犹夜行

 活到老学到老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大才非学不成

 立志为国家努力学习

 读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第二章 治学:端正学风从我做起

 不要不懂装懂

 端正读书态度

 要学有专长

 学会爱护书籍

 欲速则不达

 以理智的态度认真学习

 学习要克服浮躁

 心态要欲而不乱

 读书穷理识趣为先

第三章 求学:他山之石可攻玉

 生命不止,求知不断

 专注求学,心静处世

 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就人问,求确义

 谦虚地向别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兢业之心思,潇洒之趣味

 道随人接引

 一苦一乐相磨炼

第四章 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习中华勤劳精神

 明王圣帝,犹须勤学

 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

 犬守夜,鸡司晨

 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有功,戏无益

 学道须努力,得道任天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

第五章 思考: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学而不思则罔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思之自得者,真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举一反三,通达创新

 观察深思才是真学问

第六章 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黑发不知勤学早

 寸金难买寸光阴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学贵惜时

 学习上早起步

 活到老,学到老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人生短暂不可虚度

第七章 持恒:万事从来贵有恒

 坚定信念,善始善终

 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收拾精神,并归一路

 用心专一才有成就

 专注于一件事

 磨砺如炼金,施为勿轻发

第八章 践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知而要能“行”

 要“学”也要“行”

 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要会读“无字书”

 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第九章 智学:工欲成事必有利器

 读书要讲究方法

 读书之法在乎循序渐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读书的好习惯

 如何学习写文章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如何专心学习

第十章 教化:金秋硕果满园香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要重视家庭教育

 让子女成为有知识的人

 子不教,父之过

 圣人施教,各因其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不严,师之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详训诂,明句读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重学劝学的传统。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曾出现过一些人品与学品俱佳的大师。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学子,造就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重教崇学”。可以说,泱泱数千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重教崇学”功不可没。

在古代,关于学习的意义、方法、目的以及学习的境界,就多有论述。《论语》一开篇就首先讨论“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沦语》中有66次谈到“学”,由此即可见孔子对“学”之看重。比如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对于他本人,孔子也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在孔子看来,一辈子的进步特别是人的修养德行没有终点。从学习的方法上讲,一方面孔子看重多闻多见,反对不懂装懂、装腔作势,认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另一方面孔子主张闻见之外还须兼重思索,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需要“九思”、要举一反三。更富新意的是,孔子竟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作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上,孔子这种近乎学习本位的思想,对日后中国人“重教崇学”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本领恐慌处处显现。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新增加的词汇近万个。很显然,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新世纪、新阶段,一个人如果不学新知识就跟不上新形势,思想就要落后蜕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科盲、法盲、电脑盲、外语盲“四盲”之人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还要认识到不学新知识、不探索,精神就要窒息。在我们前进的征途上,还存在许多的未知领域。未知,是一种诱惑,一种智慧的挑战、人格的挑战。只有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才能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人。

本书从学习出发,全面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及其治学方法。每篇文章都配有学习格言,尽可能引用相应的历史典故进行阐述讲解,与读者共同品味。

内容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翰墨书香传新风(家学篇)》从学习出发,全面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及其治学方法。每篇文章都配有学习格言,尽可能引用相应的历史典故进行阐述讲解,以适应新时代广大读者的需要。

编辑推荐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重学劝学的传统。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曾出现过一些人品与学品俱佳的大师。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学子,造就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重教崇学”。可以说,泱泱数千年文明,所以能绵延至今,“重教崇学”功不可没。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还要书香不绝。坚持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姜正成主编的《翰墨书香传新风(家学篇)》从学习出发,全面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及其治学方法。希望书中格言以及典故能让您的家庭刮起一阵书香之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