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终结生命中的冲突(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被誉为20世纪最卓绝、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其思想在全世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终结生命中的冲突》是克里希那穆提系列作品之一,在“冲突”这一主题下,克里希那穆提带领读者思考毫无冲突的生活,认真探寻心的本质,当心灵不再冲突,我们才能进一步去探讨上帝是否存在、真理是否存在、美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内容推荐

“在当今的世界上,有没有可能过一种毫无冲突的生活,完全没有社会架构中的那些紧张、斗争、压力和影响?这才是真正的活着,才是在认真探询的心的本质。只有当心灵不再冲突,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才能去探讨上帝是否存在、真理是否存在、美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克里希那穆提在《终结生命中的冲突》中如是说。他在讲话、著作和对谈中多次深入论述了“冲突”这一主题,本书则将该主题下最重要的篇章集于一体呈现给读者。

目录

前言

欧亥 1945年5月27日

欧亥 1945年6月17日

孟买 1948年3月7日

班加罗尔 1948年7月11日

浦那 1948年9月1日

孟买 1950年2月19日

在拉杰哈特学校给学生们的讲话 1954年1月22日

拉杰哈特 1955年1月9日

欧亥 1955年8月6日

新德里 1963年10月27日

马德拉斯 1965年12月22日

罗马 1966年3月31日

拉杰哈特1967年12月10日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0年9月8日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4年8月31日

欧亥 1975年4月13日

萨能 1978年7月30日

孟买 1981年1月31日

欧亥 1982年5月2日

孟买 1983年1月23日

《克里希那穆提独白》节选 欧亥 1983年3月31日

萨能 1983年7月26日

旧金山 1984年5月5日

拉杰哈特 1984年11月12日

孟买 1985年2月7日

《克里希那穆提笔记》节选 1961年9月31日

试读章节

欧亥,1945年5月27日

提问者:我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从电影和杂志上看到过反映集中营的真实画面,里面有着各种恐怖野蛮的暴行。在你看来,对那些延续了这些可怕暴行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他们难道不应受到惩罚吗?

克里希那穆提:谁来惩罚他们呢?难道审判者通常不是和被告一样有罪吗?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强了如今的文明,助长了它的不幸,每个人都对它的种种行径负有责任。我们就是彼此的行为和反应的产物,这个文明就是集体合作的结果。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与其他的国家或民族是分开的,我们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是一个整体。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当一场不幸降临在一个民族身上,我们都在共同分担,就像一起分享幸运一样。你不能把自己分离开来去谴责或者褒扬他人。

压迫的力量是邪恶的,而每一个组织完备的庞大集团都会变成潜在的罪恶之源。借由对别国的残忍行径大声叫嚣,你以为就可以忽略自己的那些行径了。并非只有战败国,而是所有的国家都要对战争的残酷负责。战争是最惨重的灾难之一,最严重的恶行便是残杀别人。一旦你允许恶魔进入内心,你就放任了不计其数的大小灾祸。你不谴责战争本身,而只是谴责那些在战争中残暴无情的人。

你对战争负有责任,你借由你日常贪婪、恶意、狂热的行为催生了战争。我们每个人都加强了这个争强好胜、残忍无情的文明,人与人在其中相互倾轧。你想要根除他人身上战争和野蛮的根源,而你自身却沉湎其中。这导致了虚伪和更多的战争。你必须清除自己身上战争和暴力的根源,这需要耐心和温柔,而不是对他人加以血腥的指责。

人类不需要更多的苦难来醒悟,需要的是你觉知自己的行为,需要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愚昧和悲伤,进而在自己内心唤起慈悲和宽容。你关心的不应当是奖惩,而是根除你自己身上那些表现为暴力、仇恨、敌对和恶意的根源。去杀害凶手,你就会变得跟凶手一样,你也变成了罪犯。错误不可能通过错误的手段得到纠正,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才能实现正确的结果。如果你想要拥有和平,就必须使用和平的方式,而大规模的屠杀、战争,只能导致更多的杀戮、更多的苦难。流血无法带来爱,军队也不是和平的工具。只有善意和慈悲才能为世界带来和平,而不是强权和诡计,也不是单纯的立法。

你对现存的不幸和灾难负有责任,你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是残忍、暴虐、贪婪、野心勃勃的。除非根除你自己身上那些导致狂热、贪婪和无情的肇因,否则苦难还将继续。让你的心中充满和平与慈悲,你就会为你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P1-3

序言

吉度·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出生于印度,13岁时被“通神学会”(The Theosophical Society)领养,后者之前已经预言了“世界导师”(world teacher)的到来,认为克里希那穆提就是“世界导师”的载体。克里希那穆提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强大有力、毫不妥协而又无法被归类的导师,他的讲话和著作与任何特定的宗教都毫无关联,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克里希那穆提坚拒被冠以救世主的形象,并于1929年骤然解散了那个围绕他建立起来的庞大而富有的组织,同时宣称真理是“无路之国”,借助任何形式化的宗教、哲学或者派别都无法达到。

此后的一生,克里希那穆提始终拒绝接受别人试图强加给他的古鲁地位。他不断吸引着全世界的庞大听众,却从不宣称自己是权威,也不想要任何门徒,而是始终作为一个个人在对另一个人讲话。他教诲的核心即是教导人们领悟这一点:社会的根本改变只能通过转变个人的意识来实现。他一直强调自我认识的必要性,强调需要对宗教和民族制约所产生的局限和分裂性影响加以了解。克里希那穆提不断指出保持开放的紧迫性,指出迫切需要“大脑中那个有着不可思议能量的广袤空间”。而这似乎就是他自身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他对世界上如此广大的人群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关键所在。

克里希那穆提持续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讲,直至1986年去世,享年90岁。他的讲话、对谈、日志和信件在60余册书籍和数百卷录音带中得以保存。这套主题丛书就是从他浩瀚的教诲中采集汇编而成的,其中的每一册书都集中讲述了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又十分紧迫的话题。

书评(媒体评论)

从冲突和悲伤的根源中解脱出来难道不正是首要问题吗?我们必须全身心关注这个首要问题,不要被次要问题所迷惑。

只要我们心中还有冲突,还在寻求权力、地位等等,无论这些东西构建得多么牢靠、多么漂亮而又秩序井然,我们内心的混乱都始终会将它战胜。因此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注重内心,而非仅仅寄望于外在。

——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的话带给人一种非比寻常的亲切感:优美、富有诗意,其博大精深犹如浩瀚的虚空一般。

——禅修大师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leld)

克里希那穆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意义是:人必须独立思考,而不是被外在的宗教或灵性上的权威所左右。

——民谣教父范·莫里森(Van Morrison)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6: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