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的《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详细诠释工业4.0的主要特征、支撑体系,准确定位中国制造业在工业4.0坐标系中的位置,明确指出借鉴工业4.0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路径,全面提炼“边练内功、边抓机遇”总体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破关键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加速已有先进技术的扩散和应用、突出示范应用和“以点带面”等,是一本指导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权威指南。
| 书名 | 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 作者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的《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详细诠释工业4.0的主要特征、支撑体系,准确定位中国制造业在工业4.0坐标系中的位置,明确指出借鉴工业4.0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路径,全面提炼“边练内功、边抓机遇”总体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破关键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加速已有先进技术的扩散和应用、突出示范应用和“以点带面”等,是一本指导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权威指南。 内容推荐 在新的形势下,能否尽快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直接决定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和进入高收入国家目标的顺利实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的《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德国工业4.0做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整体思路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篇 总报告 第二篇 主题报告 第1章 工业4.0的国际经验 1.1 国际上有关工业4.0的概念和定义 1.2 工业4.0发生的国际背景 1.2.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生变革 1.2.2 制造强国希望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 1.2.3 工业4.0有着巨大经济潜力 1.2.4 工业4.0是应对一些全球性挑战的关键 1.3 工业4.0的战略框架与基本特征 1.3.1 工业4.0的战略框架 1.3.2 工业4.0的基本特征 1.4 工业4.0的核心技术 1.4.1 物联网 1.4.2 云计算 1.4.3 大数据 1.4.4 机器人 1.4.5 3D打印 1.4.6 自动化 1.4.7 软件 1.4.8 网络安全 1.4.9 虚拟现实 1.4.10 人工智能 1.5 推进工业4.0的有关国际经验 1.5.1 加大市场培育,推进工业4.0战略 1.5.2 构建有利于工业4.0的良好创新体系 1.5.3 工业4.0需要高度重视标准的制定 1.5.4 工业4.0需有高技能的人力资源支撑 1.5.5 工业4.0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1.5.6 工业4.0要注重商业模式创新 1.5.7 着力消除工业4.0发展的政策障碍 第2章 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 2.1 中国制造业在总体规模和竞争力方面的持续进展 2.1.1 总体规模持续增长,迅速完成追赶并保持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2.1.2 新常态以来,中国制造业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 2.1.3 制造业内部出现技术升级的特征 2.1.4 中国制造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2.2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1 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带动制造业升级需求是制造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2.2.2 在信息化和互联网等方面中国具有天然的规模优势 2.2.3 传统规模扩张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是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2.4 中国制造还面临后发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的双重挑战 2.2.5 新一轮产业革命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可能形成重要挑战 2.3 中国制造业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 2.3.1 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诸多引导和支持措施 2.3.2 不少企业紧跟世界先进潮流,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进展 2.3.3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近年来获得了蓬勃发展 2.4 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呈现巨大的差异性 2.4.1 少数企业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2.4.2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2.4.3 使用智能设备的企业比重快速上升,但智能制造生产企业仍然很少 2.4.4 中国制造总体上正处于从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 第3章 以工业4.0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与路径 3.1 中国制造业的“数字深化”战略:战略定位与战略形成 3.1.1 驱动力与战略定位 3.1.2 战略形成——“战略两分法” 3.2 把准中国工业4.0战略取向 3.2.1 误区1:工业4.0只是未来制造业理想蓝图,中国当下最迫切需要的是“补课” 3.2.2 误区2:中国应采用先模仿跟随再竞争超越的战略捷径 3.2.3 误区3:工业4.0只适用于大型工业企业 3.2.4 误区4:工业4.0应主要靠企业自下而上地自发推动 3.2.5 误区5:工业4.0将进一步强化机器替代人工的进程,从而减少工业就业岗位 3.3 中国工业4.0战略框架的基本构想 3.3.1 宏观战略——基于CPS的结构优化升级 3.3.2 微观战略——基于CPS的效率提升 3.3.3 中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与时序安排:“三步走”路线图 第4章 借鉴工业4.0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4.1 中德制造业智能化战略比较:技术经济范式 4.1.1 数据将成为核心投入 4.1.2 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将超过交通基础设施 4.1.3 制造智能发挥先导产业的作用 4.1.4 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的兴起 4.1.5 中德智能制造范式对比 4.2 德国工业4.0计划的政策演进脉络及实施机制 4.2.1 德国工业4.0计划政策演进脉络 4.2.2 实施机制与主要措施 4.3 德国工业4.0对推动我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借鉴意义 4.3.1 完善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战略体系 4.3.2 优化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机制 4.4 政策保障体系研究专题 4.4.1 专题:以“示范工厂”建设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 4.4.2 专题:加强中德两国智能制造合作方式 4.4.3 专题:加强服务内容建设 4.4.4 专题:加快促进智能制造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 专题报告之行业篇 第5章 行业专题——汽车产业 第6章 行业专题——电子信息产业 第7章 行业专题——家电产业 第8章 行业专题——装备制造业 第9章 行业专题——石化产业 第四篇 专题报告之支撑体系篇 第10章 支撑体系——工业互联网 第11章 支撑体系——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12章 支撑体系——工业云平台 第13章 支撑体系——人才资源和人才培养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