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8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8卷)》是第68卷。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8卷)》共收9篇传记。杨秀峰、王秉璋、邱创成、张连奎、平杰三、薛六、杜式哲、董健吾、孟泰。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杨秀峰

王秉璋

邱创成

张连奎

平杰三

薛 六

杜式哲

董健吾

孟 泰

试读章节

1916年,他到了北京,考入了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先在预科学习一年,次年升人本科史地部。当时,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进步势力很强,民主空气、学术空气很浓。杨秀峰从偏僻的农村来到这所高等学府,眼界大开。由于在史地部所学的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他的思想解放和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了基础。杨秀峰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刻苦攻读,学业成绩很好,被同学们选为班长。1917年,他辍学一年,返乡执教于迁安县师范讲习所,筹集学习费用,以减少对家庭的依赖。1918年,他在迁安县师范讲习所讲授卤族元素之一的“氯”和“氯化钠”过程中,学生反映这些抽象的理论很难理解。杨秀峰就到天津,找到任直隶省工业试验所化学工业课技士的叔父杨十三,从那里借来一套搞氯化实验用的用具,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一次,他在做化学实验时,突然发生爆炸,外耳道受伤而致耳聋。当时有人对他说,何必冒风险,找苦吃,险些搭上性命,太不值得。杨秀峰听后严肃地说:“教好课是每个教员的天职,只要学生能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让我付出什么代价都心甘情愿。”

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杨秀峰被推选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代表,负责学生游行示威的组织工作。五四那天,杨秀峰和同学们一起从曹汝霖住宅中搜出章宗祥,将他痛打一顿。这时,曹宅突然起火,北京市警察总监带大队军警赶来镇压,学生们同军警展开了激烈搏斗,在搏斗中,杨秀峰门牙被打掉两颗。当时,北京大学学生许德珩等30余人被捕。杨秀峰参加北京大学联合会,营救被捕同学。为了争取全国学生的支持,北京高等院校派出了一些代表到外省市联系。杨秀峰以北京学联代表的身份来到天津,深入河北工学院等高等院校报告北京学生爱国示威情况。5月中旬,天津十多所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万余人罢课,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同年夏季,杨秀峰回到家乡,把五四爱国运动的火种传播到迁安城乡。他在迁安教育界讲演,号召广大师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同时,他发动迁安师范学校学生上街游行,到县城集市上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搜查曰货,教群众唱抵制日货的歌曲,掀起了迁安第一次反帝爱国高潮。

1921年,杨秀峰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到江西省立鄱阳中学任教,开始了教书生涯。1922年秋,到直隶省立河间中学任教。执教期间,他利用假期同在天津河北工学院任教授的叔父杨十三一起回到家乡,在杨团堡村小学举办农民讲习班,宣传三民主义,评说国际形势,宣传新思想,倡导新文化。农民讲习所持续丫3年,办了6期。他们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将本村小学改建为乙种工业职业学校,设置染织厂,同时在家里延聘教员,成立了“立三私立女子初级学校”,提倡男女平权,开创了本县女子念书的新风气。

1925年,正当杨秀峰在直隶省立第六女子师范(即通县女师)任教时,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他无比愤慨,向同学们讲述惨案经过、背景和掀起反帝运动的意义,并亲自组织领导了通县师生声援上海反帝爱国大会和游行示威,指导成立了“沪案后援会”,在通县燃起了反帝怒火。他还两次在北京《晨报》上发表文章,呼吁教职员“起来参加运动,作学生的指导者”。他在女师任教两年,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在他要离开学校时,学生们执意挽留,竟连续三天关闭校门,唯恐他悄然离去。这一时期,他又先后在北京京兆中学、北京平民中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大附属中学任教。

1927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政府杀害,杨秀峰无比悲愤。他决心像李大钊那样要立“千秋之功”,不怕承担一切横加的“罪”名。当时,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红色互救会”,他不顾白色恐怖的威胁,挺身而出,和北京师范大学史地教授白眉初一起积极为李大钊发动募捐活动。

1928年杨秀峰到河北省教育厅供职,任第三科科长。

P3-4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