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0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0卷)》收录毛泽东、许世友、邓拓、张体学、巩天民、仲曦东等6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0卷,共收6篇传记。毛泽东、许世友、邓拓、张体学、巩天民、仲曦东。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毛泽东

许世友

邓拓

张体学

巩天民

仲曦东

试读章节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字润之)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毛泽东的祖辈世代务农。父亲毛贻昌,字顺生,读过两年私塾,原是贫苦农民,年轻时曾因负债被迫到湘军里当兵多年。他为人精明,克勤克俭,善于经营家务,积攒钱把先父典卖出去的土地赎了回来。这时他拥有15亩地,成了中农。后来他在种地之外兼做贩运谷米等生意,又买进7亩地,生活富裕起来,成了富农。他性情暴躁,教子苛严,常打骂孩子,给他们吃最差的饭菜,并且看不得他们闲着,督责他们在家里和地里干活。这种过严的家教,使毛泽东的幼小心田里,滋长了抵制父亲专制的反抗性。他对父亲只顾自己发财,不顾他人死活,在荒年都不愿平粜谷米的行为,极为不满。母亲文七妹,没有读过书,是一位勤劳节俭、聪明贤惠、心地善良、待人慷慨、乐于助人的农村妇女。每逢灾荒岁月,她常把家里节余的粮食悄悄周济挨饿受饥的乡亲,深受邻里的称道。毛泽东非常敬爱母亲,母亲的优良品德对他影响很大。由于当时农村缺医少药,毛泽东父亲和母亲早逝,分别享年50岁和52岁。毛泽东有两个弟弟,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都在毛泽东的熏陶和教育下投身革命,后来大弟在敌人的监狱里惨遭杀害,时年47岁;小弟在作战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毛泽东幼年大部分时间,在湘乡唐家蚝以务农为业的外祖父家度过。他从6岁开始就参加田问零星劳动;上学后常利用早晚和假期,从事些农业辅助劳动。13岁至15岁,他辍学在家务农,白天要在地里做一个成年人所做的工作,晚上还要帮父亲记账。经过劳动锻炼,毛泽东掌握了多种劳动技能,犁田、插秧、踩田、割稻等田问农活件件会干,养牛、喂猪、种菜等副业生产也样样在行。由于是农家子弟,少年毛泽东和农民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并同情农民的疾苦,支持贫苦农民的反抗斗争。一年秋收时节,暴雨欲来,毛泽东丢下自己家的谷子不收,而去帮助邻居佃农抢收晒在坪里的谷子。父亲责怪时,他解释说:“人家很苦,还要交租,损失一点就不得了;我们家里的,自然不大要紧些。”当时韶山有个农民反抗地主豪绅,封建族长同地主相勾结,以“破坏族规”的罪名,将这个农民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沉潭。毛泽东挺身而出,和贫苦农民一起冲进祠堂,同族长进行说理斗争,迫使族长释放了这个“造反者”。毛泽东在私塾读书时,得知长沙饥民起义被清朝政府残酷镇压的消息,和同学们讨论了许多天,对惨遭屠杀的饥民寄予无限的同情,对他们受到冤屈愤愤不平。后来他回忆说,那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始终忘不掉”,“影响了我的一生”①。毛泽东少年时代的这些活动,使他参加革命后,深知中国农民的痛苦和要求,最早懂得了中国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学生时代

毛泽东8岁开始上学,在韶山先后进六所私塾读了六年书。他勤勉好学,天资聪颖,熟读了《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和《诗经》等四书五经。毛泽东不喜欢读经书,觉得这些书枯燥无味。他爱看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有时在课堂上把小说放在经书底下背着老师看,曾读过《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精忠传》、《隋唐演义》等。他后来回忆说:“几乎背得出”这些书的许多故事,还能给人们“讲述”。

在私塾里,毛泽东开始接触时事,读了些时务策论文章和进步书籍;辍学在家务农时,还向亲友借阅了一些新书。有一本是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作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方的铁路、电话、电报、轮船等器械;批评顽固派泥古不化,甘心愚陋;指责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而不从事本国政治改革;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主张。

P3-4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