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2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2卷)》是第42卷。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2卷)》共收14篇传记。林枫、谢怀德、龙大道、吴先民、毛福轩、徐策、谢台臣、许光达、晁哲甫、欧阳钦、唐铎、吴觉、刘俊秀、王以哲。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林 枫

谢怀德

龙大道

吴先民

毛福轩

徐 策

谢台臣

许光达

晁哲甫

欧阳钦

唐 铎

吴 觉

刘俊秀

王以哲

试读章节

从7岁起,林枫进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他的四叔。四叔名郑元臣,字品三,是一个为人正直、颇有旧学根底的士子。他痛恨贪官污吏,不愿参与政界混事,决心从事教育,愿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他在众侄儿中,发现林枫待人忠厚,聪慧爱学,便加意培育。林枫11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的主要篇章,而且能够熟练地出口成诵,善写会讲,深受师长和同窗学友的赞赏夸奖。品三先生的严肃和善,诲人不倦,也给林枫以良好的影响。

1918年,郑家这个拥有108口人的大家庭,为了缩小目标,以图减轻官府的苛征暴敛,分成七股,各立门户。林枫的父亲郑元良决心弃农经商,便带着他的妻儿迁居望奎县城,买了几间房子,与人合股开设了“金大钱号”,维持一家生计。就在这年,12岁的林枫考人了望奎县第一高等小学校(简称“南高等”)高级班。这所学校共设初等、高等二部,六个年级。高级班的学生来自全县城乡,年龄较大,多是在念过几年私塾后考进来的。高级班两年毕业,开设六门课程:国文、算术、地理、历史、音乐、体育。当时国文课教的是文言文,对林枫来说并不生疏;其他课程都是先前没有接触过的。但他学习的兴致很高,刻苦钻研这些新学的课程,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在校中专长于文史,喜读《左传》、《史记》,深受书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感染,逐渐萌发了朴素的爱国思想。

1920年,林枫从“南高等”毕业的时候,父亲经营的钱庄岌岌可危,手头拮据,打断了他升学的希望。第二年,金大钱号就被“大鱼”吃掉了。林枫是这个家庭中的长子,父亲托人在县邮政局给他找了个差事,盼望他能赚几个钱补贴家用。这“差事”名义上是学习电报生,实际是让他整天给邮政局局长扫地、倒水、沏茶、点烟……同邮政局的业务根本不沾边。他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法实现,又得担负这份不顺心意的“差事”,动辄还会受到局长的斥骂,内心十分痛苦。干了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愿继续给邮政局长当奴仆,为此常同父亲争执。他想继续求学的要求,没有得到父亲的应允。他很气愤地说:“宁可到市上摆个书摊,卖报纸笔墨,也不当这个差事!”不久,他便毅然辞掉了这份差事,设法寻找到一些书籍,蹲在家里苦读。

这个时候,他父亲在商界的一些朋友常来家里做客。这些走南闯北的客人,在同父亲闲谈中,时常带来关内各大城市的各种消息,其中许多是林枫爱听的新鲜事儿。使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北京爆发的五四风暴,以及由此蔓延全国的学生爱国运动。这些消息使他兴奋,使他深思,在他心头点燃起希望的火焰。他下定决心要离开闭塞的家乡,前往关内继续读书。

1923年春天,父亲终于同意了林枫的请求,筹措了学费,让他同一位商人到了天津。他决心要进南开中学,但他的数学基础较差,英语从来没有学过,只是国文根底较厚,便先进南开中学新生考前补习班补习了一年。第二年夏天,终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他在这时由郑永孝改名郑伯桥。

进南开中学后,林枫学习更加勤奋,课余时间大部分在图书馆里度过,星期日常常也不休息,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外书报。他读书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李大钊、鲁迅和郭沫若等人的著作,是林枫经常的读物;《小说月报》、《语丝》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文学丛书》等,也是他经常阅读的书刊;他还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等著作;也读过一些鼓吹无政府主义的书刊。通过读书,林枫打开了眼界,他更加注意时局的发展,关心国家的前途,寻求民族的出路。他与同寝室的同学鲍永瑞、张文佑以及同乡同学綦书功等,自发地结成了学习小组,相互切磋琢磨,各抒己见,有时还会进行热烈的争论,毫无拘束地抨击时政,大胆提出各种主张。经过学习和讨论,林枫逐渐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救国救民的真理,决心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林枫的文章写得出色,又善于演说,深受大家称赞,在同学中颇有威望。初中二年级时,他就被选为校刊编辑,后又当选为校学生会会长。

P3-4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