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跨越中西的桥梁(燕平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燕平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周燕平著的《跨越中西的桥梁(燕平随笔)》全书共分中西文化、留学、社交/生活、职场、子女教育五部分,文章包括《如何让你的海外生活更精彩》《从炸酱面到肉酱面——谈中餐和“美”食》《美式闲聊》《也谈中美文化》《美国中餐馆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对美国安全知多少》《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剩女现象》等。

内容推荐

周燕平著的《跨越中西的桥梁(燕平随笔)》通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生活工作感悟。通过列举例子从文化,职业,教育,留学等多角度阐述中西文化异同。

目录

第一部分 中西文化

 如何让你的海外生活更精彩

 从炸酱面到肉酱面——谈中餐和“美”食

 美式闲聊

 也谈中美文化

 美国中餐馆不是你想的那样

 你对美国安全知多少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剩女现象

 直接,还是婉转

 纽约印象

 为什么橄榄球只在美国流行

第二部分 留学

 第一轮还是第二轮

 托福、GMAT为什么考不好

 从奥巴马到MPP、MPA申请——MPP、MPA到底要

 招什么样的人

 会计职业发展

 如何选择MPP、MPA项目

 如何选专业

 我眼中的“选校”

 文书到底应该写什么

 中国人多了好不好

 从对文书的认识到对留学咨询的思考

 你在走谁的路

 学好英语的障碍到底是什么

 什么阻止了美国留学生来中国

 出国留学越早越好吗

 金融——爱它还是恨它

 也说排名

 留学生有什么优势

 去美国留学一场学什么

 如何选择申请专业

 一位没有政治倾向的中国人如何看待特朗普变革

 从中国留学生被学校开除说起

 如何选择专业(升级版)

 三个背景一样的闺蜜如何选择专业

 学校选择

 招生官是何许人也

第三部分 社交/生活

 你爱你的唱歌,我爱我的火车

 有效冲突

 早起

 减肥

 死亡

 如何学会慢生活

 离开

 老生常谈——工作生活平衡

 台上台下

 彩票

 我的奇妙韩国之旅

 对与错,还是好玩不好玩

 做一位“苦行僧”

 新时代的“门当户对”

 TED:如何做选择

 数数的快乐

 如何做选择

 我的2016

 说说“激情”这件事

第四部分 职场

 再谈职业精神

 小谈求职面试

 吐槽还是正能量

 互联网思维

 内向

 给在纽约实习的同学的建议

 如何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

 职业伦理——一个不起眼儿的话题

 海归回国求职需要注意什么

 创业是什么感受

 如何在面试中做一个有趣的人

 如何在面试中把自己“卖”出去

 领导力——“行为榜样型”

 漫谈工作感触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如何在面试中回答你的缺点

 如何有一个完美的面试

第五部分 子女教育

 从儿童早教说开去

 父母之爱

 积极思维

 给儿女平等期待真的实现了吗

 不要让教育成为你的绊脚石

 如何引导孩子去对待嫉妒

 言传身教

 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单纯”

 怎样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夏令营

 女孩要富养吗

 你是“虎妈”吗

 养儿家庭的福气

 如果一周只能和你的孩子相处一小时

试读章节

也谈中美文化

1995年,我初次去美国留学,到今年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这期间不断往返于两国之间,让我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了很多个人感受。这些感受促使着我一直想写点什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两国之间文化差异的话题。当然了,我对文化的观察并不专业,也不像许多专门做跨文化研究的人那样,有很多的理论依据。这些观察完全是基于我的个人感受和经历之上的,因而是分享,仅供参考。

在提到文化差异之前,我想说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文化差异呢?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各国文化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多误解是由对彼此之间的差异不了解而导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差异,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的产生。并且,我始终认为文化所带来的不同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人类的很多本质都是相同的。比如,一个人是否勤劳,是否善良,是否助人为乐,这在每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又或者诸如懒惰、自私、拖延等某些缺点也是作为“人”的品质而超越社会文化的。在这一意义上,不管你身在什么样的国家,说什么样的语言,处在什么样的文化下,信奉什么样的宗教信仰,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总是可以沟通的。

提到文化,我还想说一说我对文化的几点认识。首先,文化不是绝对的。拿“守时”来说,很多人知道美国人办事守时,但在实际中,我也知道一些美国人是不守时的。只不过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们认为美国文化更倾向于“守时”,而中国文化更倾向于“守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要知道,文化并不能以一概百,一个国家的文化怎么样,并不代表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是那样的。第二,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区别不同特点的一种概括。就比如说“守时”,“守时”就一定比“不守时”好吗?在很多国家,虽然人们都不守时,但事情还是一样可以办成,并不会被耽误。况且人家可能更喜欢这种灵活性,觉得在自由的氛围下工作更有效率呢。所以,文化不分优劣,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中美文化差异也不是要分出好坏。最后,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文化是变化的。从前,人们都说中国人不喜欢“守时”,吃个饭都要晚几分钟到,人总是陆陆续续才能来齐。但是现在,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也越来越看重“守时”这一点了。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有时候变化速度还挺快。

那么,我所看到的中美文化之间究竟都有哪些差异呢?

首先,美国人非常重视计划。可以说,他们的一生都在做计划。大的方面,比如他们很早就开始做“退休计划”或者“教育计划”;小的方面,比如一次“度假旅游计划”或者一次“生日派对计划”。这种文化也影响着美国人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买保险”。保险也是计划的一种。为什么保险业在美国非常流行而在中国不被重视呢?我觉得中美文化对计划不同的重视程度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美国,普通人都有“买保险”的意识,他们甚至觉得没有保险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而在中国,保险业还得不断努力推广自己,去让大家了解这个新兴事物。另外,美国人做计划是非常细致的。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你要在美国为孩子办一个生日派对,光这一件事,要做的汁划就很多了。派对的主题是什么?要邀请谁,不邀请谁?生日蛋糕是什么样的?照相由谁来负责?生日过后的感谢信怎么写等,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现在还流行给每个参加派对的孩子一个礼品袋,那么这个礼品袋中装什么东西,也是要提前想好的。我记得我婆婆给我办个准妈妈派对,就是在生孩子之前的聚会,来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一个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地址,这样派对结束之后我们寄感谢卡片时就不用自己写信封了(不过派对结束之后手写几十封感谢信也是把我累了个半死)。不过我当时想计划到这份儿上是不是都失去了派对的意义了?计划各种派对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为一场婚礼做的准备简直就是难以想象了。我记得当时在德勤工作时,身边很多同事都是在订婚之后、结婚之前的半年就开始做婚礼准备工作了。不过,近些年,中国人在婚礼上的投入也是相当可观的。(P14-16)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5: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