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七条猎狗(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沈石溪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第七条猎狗(名师导读美绘版)》荣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曾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家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图文结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至真至趣至美的心灵画卷,让孩子们在优美的语言和清新的图画中自由徜徉,快乐成长,透过这些经典的作品和精致的插图,实现与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交流,从中学到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和最珍贵的品质,让孩子们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巨大的审美满足。

内容推荐

《第七条猎狗(名师导读美绘版)》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经典代表作。神秘的丛林,忠诚的猎犬,惊人的冒险,沈石溪用精湛的文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让人沉迷,令人惊叹。

《暖心美读书》(名师导读美绘版)是专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经典美绘阅读文库。百年经典名作温暖相伴,百名特级教师倾情导读,百位优秀画师精心绘图,呈现在广大青少年读者面前的,是一道培育生命、启迪智慧、助力成长的阅读盛宴。阅读决定高度,经典滋养心灵。愿这套丛书给青少年朋友们带来温暖与向上的力量。

目录

狼妻

狼“狈”

白狼

动物小档案·狼

牧羊犬阿甲

灾之犬

第七条猎狗

藏獒渡魂

动物小档案·狗

逼上梁山的豺

苦豺制度

动物小档案·豺

闯入动物世界

试读章节

一、捕兽铁夫夹死了大公狼

我们放置在小路上的捕兽铁夹夹住了一只大公狼。沉重的铁杆正好砸在它的脑袋上,我们看见它时,它已经死了。我们把它拖回野外动物观察站,将狼皮整张剥了下来。

入夜,我和强巴坐在用牦牛皮缝制的帐篷里,点起一盏野猪油灯,喝着醇酽的青稞酒,天南海北地闲聊。

我在省动物研究所工作,专门从事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这次到高黎贡山来,就是想搜集有关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撰写博士论文做准备。强巴是当地的藏族猎手,是我雇来当向导的。

我们正聊得高兴,突然,外面传来“(口欧)——(口欧)——”的狼嚎声,声音高亢凄厉,让人毛骨悚然。

“狼来了!”我紧张得叫了起来。

“还远着呢,它在五百米外的乱石沟里,因为顺风,所以声音传得远。”强巴轻描淡写地说。

狼嚎声一阵紧似一阵,如泣如诉,叫魂哭丧,很不中听。我说:“难怪有句成语叫鬼哭狼嚎,果然是世界上最难听的一种声音。”

“普通的狼嚎没那么刺耳。”强巴说,“这是一只马上就要产崽的母狼,公狼不在身边,所以越叫越凄惨。”说着,他瞟了一眼晾在帐篷上的那张狼皮,不无同情地说:“它不知道它的老公已经死啦。唉,这只母狼要倒霉了,它产下狼崽后,没有公狼陪伴照顾,它和它的儿女是很难活下来的。”

强巴不愧是在山林闯荡了三十多年的经验丰富的猎人,不仅能听懂不同的狼嚎声,而且对狼的生活习性有很深的了解。

很多研究资料表明,分娩期和哺乳期的母狼,是无法像雌性猫科动物那样,独自完成产崽和养育后代的过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猫科动物以埋伏奇袭为主要猎食方式,而犬科动物习惯长途追击捕捉猎物;刚刚产下幼崽身体虚弱的母狼,没有足够的体力去远距离奔袭获得食物。因此,狼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单偶家庭制,公狼和母狼共同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

我又喝了满满一大碗青稞酒,酒酣脸热之际,突然冒出一个怪念头:如果我把大公狼的皮裹在身上,跑去找那只即将分娩的母狼,会怎么样呢?冒名顶替成功的话,我就能走进狼窝,揭开狼的家庭生活的秘密,获得极其珍贵的科学研究资料!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强巴。他吓了一大跳,结结巴巴地说:“这……这行得通吗?它不是瞎眼狼,它……它一眼就能认出是真老公还是假老公的。”

“不会的。”我很自信地说,“狼主要是靠嗅觉来识别东西。动物行为学有一个著名论断:哺乳类动物是用鼻子思想的。对狼来说,鼻子闻到的比眼睛看到的重要得多,也真实得多。我身材瘦小,和一只大公狼也差不了多少,我裹着公狼皮,浑身都是它所熟悉的公狼气味,能骗过它的。”

“万一它朝你扑来怎么办?”

“我有这个。”我拍拍插在腰间防身用的左轮手枪,“对付一只大肚子母狼,还不是小菜一碟?”

我从小就喜欢冒险,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在青稞酒的助兴下,我荒诞的念头变成了一种无法抑制的渴望和冲动。

我把外衣外裤脱了,将还没晾干的狼皮胡乱缝了几针,像穿连衣裙似的套在身上。时值初秋,在身上穿一件狼皮衣裳,冷暖还蛮合适的。

二、我披着狼皮走进狼窝

乌云遮月,山道一片漆黑。我提着一只鸡,作为“丈夫”馈赠妻子的礼物,循着狼嚎声,朝前摸去。

走了约五百米,果真有一条乱石沟,怪石嶙峋,阴森恐怖。我一踏进乱石沟,近在咫尺的狼嚎声戛然而止,四周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一股冷风吹来,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肚子里的酒全变成了冷汗。

我清醒过来,哎呀,我怎么那么愚蠢,揣着小命往狼窝里钻?哺乳类动物是用鼻子思想的,这话能当真吗?说不定是哪个伪学者胡诌出来沽名钓誉的。母狼干吗非得用鼻子思想?难道它的眼睛就不能帮助它思考问题吗?就算这个论断是正确的,万一它上呼吸道感染鼻子堵住了呢?

我越想越害怕,趁现在母狼还没发现自己,三十六计走为上。

我刚要转身溜之大吉,突然,我前方七八米远的一块磐石背后,出现两点绿光,闪闪荧荧,就像乱坟岗上的磷火。

现在,想不干也不行了。我浑身觳觫,学着狼的模样,趴在地上,暗中拔出手枪,上了顶膛火,为自己壮胆。

“(口欧)——”传来一声悠悠长长的嗥叫,微型灯笼似的两点绿光飘也似的向我靠近。

月亮从两块乌云间的空隙里露出来,借着短暂的光亮,我看见,这是一只高大健壮的黑母狼,唇吻很长,露出一口尖利的白牙。它腆着大肚子,一面缓慢地朝我走来,一面抻长脖子,抖动尖尖的耳郭,耸动发亮的鼻吻,做出一副嗅闻状。它这是在验明正身呢!

我的一颗心陡地悬吊起来。我身上除了公狼的气味,还有人的气味和酒的气味,我担心它会闻出蹊跷,闻破秘密,闻出我是杀害它丈夫的真正凶手。这样的话,它不同我拼命才怪呢。P1-4

序言

与“原生态的生命”对话

袁灿英

沈石溪曾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他的小说,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通过对动物社会的描写,揭示了动物之间情感纠葛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从中引发联想,体会其中的内涵,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动物世界尚且如此,我们人呢?

《第七条猎狗》是沈石溪的成名作,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里面收录了《狼妻》《第七条猎狗》《苦豺制度》等9个故事,这些故事基本按照动物的特征来描写角色的行为,并且能沉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住让读者可信的动物心理特点,着力反映动物主角的性格命运。

《狼妻》讲述的是“我”为了揭开狼家庭的秘密,披着狼皮乔装成公狼来到即将分娩的母狼身边。让人惊讶的是,母狼竟然接纳了“我”。“我”履行公狼职责,为母狼和刚出生的狼崽提供食物。并且当小狼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像“父亲”一样保护了小狼。但是,母狼还是发现了“我”的秘密,向我发起了攻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母狼似乎念起了旧情,放过了“我”,并且当“我”受到狼群的袭击时,还巧妙地救了“我”一命。小说表现了狼其实并不像我们认知的那样是忘恩负义的动物,相反它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也有自己的原则。

《第七条猎狗》说的是老猎人钟爱自己的第七条猎狗——赤利。可是在一次狩猎中,老人遭遇一头野猪攻击时,赤利却藏在草窠里,不来解围。侥幸躲过一劫的老人十分痛恨因胆小而背叛自己的赤利,狂怒之下,准备把它杀死。和赤利一起长大的孙子放走了它。赤利逃走后,成为了一群豺狗的首领。大约半年后,当饥饿的豺狗群向老人疯狂地发动袭击时,赤利赶来了,它与豺狗群拼死厮杀,并在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旧主人。其实老人不知道,赤利当初并不是因为胆小而躲在草窠里,那时的它正在与一条毒蛇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搏斗。赤利不会人语,它无法为自己辩白,它只会用本能的忠诚去保卫主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小说用一种不动声色的讲述刻画了一个偏执的猎人、一条英勇的猎犬的形象,带给人深长的感动。

《苦豺制度》讲述的是豺群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隐秘的野猪洞,但是洞里的母野猪一直守在洞口防止豺群伤害她的小猪仔。因为洞口太窄,一次只能容一只豺通过,因此豺王只好在豺群里选一只苦豺引诱野猪。为了豺群的发展,挑选年龄最大的老豺是最好的选择。目光落在了豺王母亲的身上,可是,豺王怎么忍心让他的亲生妈妈去当苦豺呢?他决定顶替妈妈去当苦豺,可是妈妈却把儿子撞到一边,自己跑进洞中与母野猪搏斗……文中残酷的丛林法则与伟大的母爱激烈碰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既惊心动魄又有温情的动物世界。

书中的几个故事各有侧重,分别表现了动物的不同特点,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细读:

首先,关注动物形象。黑母狼、猎狗、豺王和它的母亲等,大多具有聪明、智慧、忠诚、知恩图报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我们平时了解的动物特点有什/z,相同与不同之处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比,一是动物的实际生活习性与小说中描写的是否一一吻合;二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同一动物特征相比有何区别。

其次,体会细节描写。例如在《狼妻》中,当母狼识破了“我”的真面目后,用一种混合着仇恨、感激、憎恶、谅解的十分复杂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叼起在“我”身上裹了两个月的狼皮,冲出洞去。如此复杂的情感,怎样通过肢体、表情与目光来准确表达呢?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再创作。

最后,思考生命内涵。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是人类思考自身生存状态的永恒主题,文学艺术为人类探寻这一主题提供了一个视角。置身于动物小说的世界里,人类能够跳出自身的局限,更深入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生存处境。小说中对动物生命状态的展现,使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懂得了关注人类之外的生命,从而对生命内涵的理解也变得丰富而深刻。

于一朵花窥见天国,一滴露水参透生命,作家沈石溪正是用自己的生命之笔,借助动物的语言,幻展层层世界,幕幕人生。而于每一位读者而言,对于生命却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解释与表白。

书评(媒体评论)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大都有很强的故事性,这些故事多以动物的传奇遭遇,非凡的能力和毅力,在逆境中的英勇或感人行为而取胜。——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

沈石溪是一位说故事的好手。他懂得如何在自然流畅的叙述中将读者一步步逗引到故事情节的深处,知道怎样的一个转折、一句说笑,会给故事增添比文字空间多得多的趣味。——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