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荷塘月色(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谦谦如君子,温润如美玉 ,清新如芙蓉,读朱自清的散文,体味真正的散文之美。

《荷塘月色(名师导读美绘版)》是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代表作,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杂文随笔。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是代表朱自清散文最高成就的经典作品,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

内容推荐

《荷塘月色(名师导读美绘版)》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名篇。既有抒情写景的美文,绘景状物的游记,也有真挚感人的回忆。其文风细腻委婉,语言精雕细琢,构思新颖别致,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温和之美,堪称中国白话美文的典范。

目录

第一辑 人生的风景

 匆匆

 歌声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绿

 荷塘月色

 春

 我是扬州人

 看花

 蒙自杂记

第二辑 生命的轨迹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威尼斯

 瑞士

 荷兰

 莱因河

 潭柘寺 戒坛寺

 南京

 乞丐

第三辑 难忘是故人

 背影

 儿女

 给亡妇

 我所见的叶圣陶

 白马湖

 阿河

 刘云波女医师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第四辑 哲理人生

 女人

 文物·旧书·毛笔

 《谈美》序

 刹那

 论气节

 论诚意

 论做作

 论青年

试读章节

乞丐

“外国也有乞丐”,是的;但他们的丐道或丐术不大一样。近些年在上海常见的,马路旁水门汀上用粉笔写着一大堆困难情形,求人帮助,粉笔字一边就坐着那写字的人,——北平也见过这种乞丐,但路旁没有水门汀,便只能写在纸上或布上——却和外国乞丐相像;这办法不知是“来路货”呢,还是“此心同,此理同”呢?

伦敦乞丐在路旁画画的多,写字的却少。只在特拉伐加方场附近见过一个长须老者(外国长须的不多),在水门汀上端坐着,面前几行潦草的白粉字。说自己是大学出身,现在一寒至此,大学又有何用,这几句牢骚话似乎颇打动了一些来来往往的人,加上老者那炯炯的双眼,不露半星儿可怜相,也教人有点肃然。他右首放着一只小提箱,打开了,预备人往里扔钱。那地方本是四通八达的闹市,扔钱的果然不少。箱子内外都撒的铜子儿(便士);别的乞丐却似乎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画画的大半用各色粉笔,也有用颜料的。见到的有三种花样。或双钩To Live(求生)二字,每一个字母约一英尺见方,在双钩的轮廓里精细地作画。字母整齐匀净,通体一笔不苟。或双钩Good Luck(好运)二字,也有只用Luck(运气)一字的。——“求生”是自道;“好运”“运气”是为过客颂祷之辞。或画着四五方风景,每方大小也在一英尺左右。通常画者坐在画的一头,那一头将他那旧帽子翻过来放着,铜子儿就扔在里面。

这些画丐有些在艺术学校受过正式训练,有些平日爱画两笔,算是“玩艺儿”。到没了落儿,便只好在水门汀上动起手来了。一九三二年五月十日,这些人还来了一回展览会。那天的晚报(The Evening News)上选印了几幅,有两幅是彩绣的。绣的人诨名“牛津街开特尔老大”,拳乱时做水手,来过中国,他还记得那时情形。这两幅画绣在帆布(画布)上,每幅下了八万针。他绣过英王爱德华像,据说颇为当今王后所赏识;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时候。现在却只在牛津街上浪荡着。

晚报上还记着一个人。他在杂戏馆(Halls)干过三十五年,名字常大书在海报上。三年前还领了一个杂戏班子游行各处,他扮演主要的角色。英伦三岛的城市都到过;大陆上到过百来处,美国也到过十来处。也认识贾波林。可是时运不济,“老伦敦”却没——个子儿。他想起从前朋友们说过静物写生多么有意思,自己也曾学着玩儿;到了此时,说不得只好凭着这点“玩艺儿”在泰晤士河长堤上混混了。但是他怕认得他的人太多,老是背向着路中,用大帽檐遮了脸儿。他说在水门汀上作画颇不容易;最怕下雨,几分钟的雨也许毁了整天的工作。他说总想有朝一日再到戏台上去。

画丐外有乐丐。牛津街见过一个,开着话匣子,似乎是坐在三轮自行车上;记得颇有些堂哉皇也的神气。复活节星期五在冷街中却见过一群,似乎一人推着风琴,一人按着,一人高唱《颂圣歌》——那推琴的也和着。这群人样子却就狼狈了。据说话匣子等等都是赁来;他们大概总有得赚的。另一条冷街上见过一个男的带着两个女的,穿著得像刚从垃圾堆里出来似的。一个女的还抹着胭脂,简直是一块块红土!男的奏乐,女的乱七八糟的跳舞,在刚下完雨泥滑滑的马路上。这种女乞丐像很少。又见过一个拉小提琴的人,似乎很年轻,很文雅,向着步道上的过客站着。右手本来抱着个小猴儿;拉琴时先把它抱在左肩头蹲着。拉了没几弓子,猴儿尿了;他只若无其事,让衣服上淋淋漓漓的。

牛津街上还见过一个,那真狼狈不堪。他大概赁话匣子等等的力量都没有;只找了块板儿,三四尺长,五六寸宽,上面安上条弦子,用只玻璃水杯将弦子绷起来。把板儿放在街沿下,便蹲着,两只手穿梭般弹奏着。那是明灯初上的时候,步道上人川流不息;一双双脚从他身边匆匆的跨过去,看见他的似乎不多。街上汽车声脚步声谈话声混成一片,他那独弦的细声细气,怕也不容易让人听见。可是他还是埋着头弹他那一手。

几年前一个朋友还见过背诵迭更斯小说的。大家正在戏园门口排着班等买票;这个人在旁背起《块肉余生述》来,一边念,一边还做着。这该能够多找几个子儿,因为比那些话匣子等等该有趣些。

警察禁止空手空口的乞丐,乞丐便都得变做卖艺人。若是无艺可卖,手里也得拿点东西,如火柴皮鞋带之类。路角落里常有男人或女人拿着这类东西默默站着,脸上大都是黯淡的。其实卖艺,卖物,大半也是幌子;不过到底教人知道自尊些,不许不做事白讨钱。只有瞎子,可以白讨钱。他们站着或坐着;胸前有时挂一面纸牌子,写着“盲人”。又有一种人,在乞丐非乞丐之间。有一回找一家杂耍场不着,请教路角上一个老者。他殷勤领着走,一面说刚失业,没钱花,要我帮个忙儿。给了五个便士(约合中国三毛钱),算是酬劳,他还争呢。其实只有二三百步路罢了。跟着走,诉苦,白讨钱的,只遇着一次;那里街灯很暗,没有警察,路上人也少,我又是外国人,他所以厚了脸皮,放了胆子——他自然不是瞎子。

P93-96

序言

有真情,自有美感

李镇西

放眼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灿若星河的名家大家中,有一个清新唯美的名字——朱自清。提到“朱自清”,自然而然便是他的散文。若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成就,应以“五四”时期为最高;而若论这一时期谁的散文成就最高,朱自清先生应是当仁不让吧。

在热热闹闹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中国现代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一一脱去古文的桎梏,尝试着用现代白话文来抒发,从稚嫩生发到成熟完善,为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朱自清先生在散文领域所进行的探索,所树立的典范,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散文的发展。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先后共有七本,其中有抒情写景的美文,也有绘景状物的游记,也有真挚感人的回忆叙事性散文,也有夹叙夹议的论述性散文。本书精选朱自清先生的诸篇散文经典,以“人生的风景”“生命的轨迹”“难忘是故人”“哲理人生”为主题,串联起朱自清先生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其散文发展的脉络。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真情与美感是贯穿始终的两大特质。

“人生的风景”侧重于朱自清先生内心感悟的抒发,这部分散文绝对称得上美文小品。在如诗一样的语言中,他轻诉着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匆匆》,聆听着百花沉醉的《歌声》;他在一片朦胧淡月中觑见“海棠红”,也在如酒如玉的梅雨潭中醉了“女儿绿”;颇不宁静的心在《荷塘月色》的轻柔中得到安抚,也在《春》的盼望中重获力量;他“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是扬州人》,但也从扬州到北平到杭州辗转《看花》,朱自清是个深情的人,他到过的地方不会忘,他看过的风景不会忘,就连只短短待过五个月的蒙自,他也有深情的《蒙自杂忆》。朱自清先生始终是充满感情的,他用一颗细腻善感又无比善良的心,慢慢走在这一路风景中。

“生命的轨迹”侧重于游记,从秦淮河到莱茵河,从潭柘寺到威尼斯,从瑞士到荷兰,从伦敦到南京,朱自清先生足迹所到之处,锦绣山川、风土人情无一不美,无一不具有深深的魔力。《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美得让他歉窘而怅惘,内心满蕴“幻灭的情思”;到了《莱茵河》这里,他却放开了怀抱,能直面它的天然与古迹;他在《威尼斯》看着碧波和教堂,心里却惦记着江南水乡和秦淮夜景;他在《伦敦》看卖艺的乞丐,心里却想着北平乞丐的不同;他在《南京》像逛古董铺子,新旧名胜都走遍,到了《瑞士》则“逛山”,看那山山水水,到了《荷兰》则逛建筑,看他们的电车和绘画;而去往《潭柘寺戒坛寺》似乎才最像是“游”,逞能的行走使得“回到长辛店的时候,两条腿几乎不是我的了”。到这个阶段,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已自觉在语言、结构、技巧方面有意规范和提炼,艺术臻于完善。

“难忘是故人”侧重人物叙事,他的亲人、朋友、与他有过难忘交集的人,都在这深情绵绵中永生。父亲蹒跚的《背影》,永远留在了那个月台上;《儿女》的琐事,总也令他歉然而割舍不下;而前妻早逝,他在《给亡妇》的丝丝回忆中依然温情缱绻,默默感伤;他写朋友叶圣陶,回忆着他的种种故事;他写《白马湖》,却意在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和夏丐尊,那是他不能忘记的友情;到了可怜的《阿河》,对这女孩子卑微命运的无能为力,只能寄情于文;好在还有一位仁心仁术的《刘云波女医师》,他的不会厌倦的同情和不辞劳苦的服务,在这乱世之中像一盏明灯温暖着世人。写人记事,篇篇读来都真挚感人,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最大特点。

“哲理人生”侧重于表达观点,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又一种类型。他有对生命的态度,《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表达对“生命真太贱了”的悲愤,《刹那》是劝诫人们“活在当下”的智慧;他有对艺术的理解,《女人》表达的是对女人和艺术的相关性,《<谈美>序》表达的是他与作者共同的美学理念;他有对于旧事物态度鲜明,《文物·旧书·毛笔》便表达了“应该过去的总是要过去的”;他也有对立身处世之道的坚持,《论气节》《论诚意》《论做作》三篇皆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慕和对当下世风的规劝;而对于青年人,他也寄托了殷切的希望,《论青年》便历数了青年人的种种优缺点,希望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指引。

有真情,自有美感。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总有一种在温和的美感中得到感染和涤荡的感觉。他为散文开拓了多种类型的题材,也给后世树立了典范,写景、抒情、记人、叙事,无一不带着他特有的美感,即使是类似于杂文的议论性散文,也是温文尔雅,谦和有礼。这份美,旁人学不来。

常说“文品即人品”,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常常会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文风之中,独有的气质才会形成独有的烙印。从早期的清新隽永到后期的深沉内蕴,朱自清先生始终没有脱去谦谦君子的风度,他的文章总是被真诚、善良、光明、柔软、同情、悲悯、博爱、自尊所充满,在那个风云激荡的乱世里,正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以一己之热忱为现当代文学做了创造性的贡献,也为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朱自清的散文,你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之美。

书评(媒体评论)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郁达夫

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8: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