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说新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南朝宋)刘义庆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日:“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日:“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日:“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十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

十二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日:“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十三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日:“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日:“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逐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十四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十五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十六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十七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伸雄日:“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日:“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十八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日:“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十九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二十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日:“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溶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二十一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二十二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二十三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日:“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二十四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日:“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P3-5

目录

卷上之上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卷上之下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卷中之上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卷中之下

赏誉第八上

赏誉第八下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卷下之上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入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卷下之下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序言

所谓“古典小说”云者,其义有二焉:一日,但凡古代之小说,皆可谓之“古典小说”;一日,但凡技法未受泰西影响之小说,亦可谓之“古典小说”。然此特就今人之观念言之耳。

揆诸坟典,“小说”一词,出自《庄子·外物篇》,其言日:“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由此观之,庄子所谓“小说”,不过琐屑之言,以其无关道术,故以小说名之耳。

炎汉成、哀之世,刘向、刘歆父子典校秘书,检讨百家学说,取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冶家,有可观之辞”之意,把《伊尹说》《鬻子说》诸书,归为“小说家”之书,而《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继之。夷考其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语出《汉志》),此亦非后世之小说也。

唐修《隋书》,其《经籍志》立论本诸《汉志》,以小说为“街谈巷语之说”(《隋书·经籍志》语)。当此之时,小说之名虽同,而其类目稍广,举凡《燕丹子》《世说》《迩说》之属,皆可入诸小说名下。

后晋修《唐书》,其《经籍志》立论与《隋志》无异,以《博物志》隶小说,此为“神异志怪之书”入小说之始。

天水一朝,欧阳文忠公撰《新唐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新唐志》),以《列异传》《甄异传》《续齐谐记》《感应传》《旌异记》等“史部·杂传类”之书移于“小说类”。至是,小说之部类日棼。

及元脱脱修《宋史》,《艺文志·小说类》承《新唐志》之旧而增广之。

明胡应麟以小说繁夥,派别滋多,于是综核大凡,分小说为六类:一日“志怪”,一日“传奇”,一日“杂录”,一同“丛谈”,一日“辩订”,一日“箴规”。至此,小说一一类已蔚为大观,脱《汉志》“街谈巷语”之成规。

清修“四库”,《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别小说为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辑琐语”,而又损益之。考诸《提要》,则损益可知:一日,进“丛谈”“辩订”“箴规”为“杂家”;一日,隶《山海经》《穆天子传》诸书于小说。小说范围,至是乃稍整洁矣。其分目虽殊,而论述则袭诸旧志。

曩者宋元明清之史志,难觅“平话”“演义”之书,此特士夫习气,鄙其为末流所使然也。史家成见,一至于斯。今人刻书,自当脱古人窠臼。

说部诸书,以文体分,有“白话”“文言”之别;以体裁分,有“话本…‘传奇”“演义”之别;以内容分,有“佳话”“世情”“侠义”“家将”“神魔”之别。细玩其文,既有劝世之良言,亦有“诲淫诲盗”之糟粕,而抉择去取,转成读说部书之第一要务。以此之故,我社特于说部诸书择其精者,辑之而为“中国古典小说丛书”,凡百余种:

然说部之书浩如烟海,其精者又何限于区区百十之数?此次出版,难免遗珠之憾。然能俾读者因之而省择取之劳,进而得窥说部精耍,示人以津梁,则尚不违出版“中国古典小说丛书”之初心。

说部之书,多出自书坊,脱误错乱,在所难免,故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尚需广施校雠,始得成其为可读之书。以此之故,我社多方搜罗以定底本,精排其版以美其观,躬自校雠以正讹误,然后付诸枣梨,装订成书,以飨读者。

限于编者学力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准免,尚祈广大方家、读者诸君不吝批评斧正:凡能指出书中一二谬误者,皆为吾师,吾人不胜感激之至!

华文出版社编辑部

2017年10月26日

内容推荐

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编辑推荐

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