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精)》是法国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本书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索尔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 书名 | 局外人(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法)阿尔贝·加缪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局外人(精)》是法国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本书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索尔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内容推荐 《局外人(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之作,被让-保罗·萨特称赞为“一部经典之作,一部理性之作”。书中讲述了一个对世事冷漠、麻木的年轻人,偶然被卷入一场冲突,并犯下杀人之罪,最后竟因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遭到法庭的处决。作者通过第一视角冷静而客观地叙述,营造出一种孤独、绝望的气氛,深刻揭示和探讨了荒谬、虚伪的社会现实。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局外人》写作后记 《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 试读章节 第一部分 一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它说得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 养老院在马朗戈,离阿尔及尔八十公里。我明天乘两点的公共汽车去,下午到,赶得上守灵,次日晚上即可返回。我向老板请了两天的假。事出此因,他无法拒绝。但是,他显得不情愿。我甚至对他说:“这并不是我的过错。”他没有搭理我。我想我本不必对他说这么一句话。反正,我没有什么需请求他原谅的,倒是他应该向我表示慰问。不过,到了后天,他见我戴孝上班时,无疑会做此表示的。似乎眼下我妈还没有死,要等到下葬之后,此事才算定论入档,一切才披上正式悼念的色彩。 我乘上两点的公共汽车,天气很热。像往常一样,我是在塞莱斯特的饭店里用的餐。他们都为我难过,塞莱斯特对我说:“人只有一个妈呀。”我出发时,他们一直送我到大门口。我有点烦,因为我还要上艾玛尼埃尔家去借黑色领带与丧事臂章。几个月前他刚死了伯父。 为了赶上公共汽车,我是跑着去的。这么一急,这么一跑,又加上汽车的颠簸与汽油味,还有天空与公路的反光,这一切使我昏昏沉沉,几乎一路上都在打瞌睡。当我醒来的时候,正靠在一个军人身上。他冲我笑笑,并问我是不是从远方来的。我懒得说话,只应了声“是”。 养老院离村子还有两公里。我是步行去的。我想立刻见到妈妈,但门房说我得先会见院长。由于院长正忙,我就等了一会儿。这期间,门房说着话,而后我就见到了院长,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见我的。这是个矮小的老头,佩戴着荣誉团勋章。他用那双明亮的眼睛打量打量我,随即握着我的手老也不松开,叫我不知如何抽出来。他翻阅了一份档案,对我说:“默尔索太太入本院已经三年了。您是她唯一的赡养者。”我以为他有责备我的意思,赶忙开始解释。但他打断了我:“您用不着解释,我亲爱的孩子,我看过令堂的档案。您负担不起她的生活费用。她需要有人照料,您的薪水却很有限。把她送到这里来她会过得好一些。”我说:“是的,院长先生。”他补充说:“您知道,在这里,有一些跟她年龄相近的人和她做伴,他们对过去时代的话题有共同的兴趣。您年纪轻,她跟您在一起倒会感到烦闷的。” 的确如此,妈妈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总是瞧着我,一言不发。刚来养老院的那段时问,她经常哭,但那是因为不习惯。过了几个月,如果要把她接出养老院,她又会哭的,同样也是因为不习惯。由于这个原因,自从去年以来我就几乎没来探望过她。当然,也由于来一次就得占用我的一个星期天,且不算赶公共汽车、买车票,以及在路上走两个钟头所费的气力。 院长还在说个不停,但我几乎已经不留心听了。最后他对我说:“我想您愿意再看看令堂大人吧。”我什么也没说就站了起来,他领我出了办公室。在楼梯上,他向我解释说:“为了不刺激其他的老人,我们已经把她转移到院里的小停尸房去了。这里每逢有老人去世,其他人两三天之内都惶惶不可终日,这给服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我们穿过一个院子,那里有很多老年人三五成群地在聊天。我们经过的时候,他们就不出声了。我们一走过,他们又聊起来了,就像是一群鹦鹉在聒噪。走到一幢小房子门前,院长跟我道别:“默尔索先生,我失陪啦,我在办公室等您。原则上,下葬仪式是在明天上午十点举行。我们要您提前来,是想让您有时间守守灵。再说一点,令堂大人似乎向她的院友们表示过,她希望按照宗教仪式安葬。这件事,我已经完全安排好了。不过,还是想告诉您一声。”我向他道了谢。妈妈虽说不是无神论者,可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宗教。 我走进小屋,里面是一个明亮的厅堂,墙上刷了白灰,顶上是一个玻璃天棚,放着几把椅子与几个X形的架子,正中的两个架子,支着一口已盖合上了的棺材。棺材上只见一些闪闪发亮的螺丝钉,拧得很浅,在刷成褐色的木板上特别醒目。在棺材旁边,有一位阿拉伯女护士,身穿白色罩衫,头戴一块颜色鲜亮的方巾。(P1-5) 后记 《局外人》写作后记 阿尔贝·加缪 1955年1月8日 毛昆仑 译 很久以前,当我试图用一句话来概括《局外人》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句非常吊诡的话:“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一个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都不哭泣的人是会被谴责到死的。”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之所以被谴责、被判刑,只是因为他没有遵循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他即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在生活边缘徘徊,孤独而又感性。正是如此,一些读者会误认为默尔索是个反面典型。但是,如果你想更准确地了解他的个性或者想更接近我心中的那个默尔索,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默尔索不遵循这个社会里所谓的潜规则。答案显而易见:他不愿意扯谎。 扯谎并不一定是说假话。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扯谎是在主动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这使得一件事情远远超过了它的本来面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这样的事,纯粹只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一些。但是,默尔索跟我们不同,他并不在意方不方便。是什么他就说什么,他拒绝掩饰自己的感受,这种不加掩饰的真实让我们这个社会感到害怕。在书中,他被问到这个亘古不变的问题——是否后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回答说相比后悔,他更觉得烦。就这也成为他被问罪的理由。 对我来说,默尔索不是一个反面典型,他只是一个可怜人,一个赤裸裸的人,一个喜欢不带任何阴影的太阳一般的人。他并不是一个麻木的人,他的内心被一种坚决而深刻的情感所驱使,他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真实。这种真实并非负面,它是一种存在于我们生活和感知中的真理,如果没有对这种真理的追求,人类就不可能战胜自我,更不可能战胜世界。 所以读者这么理解《局外人》就不会跟我想的差太远:这是一个没有英雄主义,为了绝对真实而情愿去死的人的故事。我以前说过,现在再矛盾地说一次,我试图将我笔下的人物塑造成我们社会里应该出现的“救世主”。在解释了这些之后,我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我没有任何亵渎的意思,只是稍带一点讽刺,我认为这是一个作家对他所创造的人物可以有的一种权力吧。 书评(媒体评论) 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1957年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纪德唤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他死于一九六〇年,他的死让整个文学界感到是一种个人损失。 ——苏珊·桑塔格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