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路遥何日还乡(精)/赵德发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德发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赵德发的小说一向根植大地,无论乡土,都市,还是宗教,都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痛感,和对信仰的近乎执迷的追溯。他对一种历史的雕刻,正和塔可夫斯基一样,他们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而且是生命的探索者,是大地的心灵歌者。

赵德发著的《路遥何日还乡(精)》刊于《时代文学》2011年9期,小说写爷爷去世的第三个年头。作品原型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展现出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时代命运相表里。

内容推荐

赵德发著的《路遥何日还乡(精)》,所选收的短篇小说大多以胶东半岛为背景,描写胶东半岛的渔民和村民的生活。比如《冰障》描写海上捕鱼,遭遇结冰和涨潮,渔民们与大自然的搏斗;比如《选个姓金的进村委》描写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再比如《思想者人说叔》,写了一位农村的思想者人说叔,作为道德的化身和精神的代表,从他的遭遇中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目录

总序 山东文学的功勋人物/张炜

琴声

海悼

我来呼你

冰障·鬼潮

选个姓金的进村委

羞仙

结丹之旦

狮子座流星雨

思想者人说叔

附:拿一根苇草给你看——《思想者人说叔》创作札记

故里人物

高空营救

杀了

生命线

留影

发动

学僧

被遗弃的小鱼

激惹

针刺麻醉

路遥何日还乡

附:一连深情回望,一连随波逐流——《路遥何日还乡》创作谈

今天是个好日子

晚钟

摇滚七夕

担架队

试读章节

关明慧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她觉得,就学习的用功程度讲,她与上小学时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上课她是认真听的,自习她是认真学的,就是课间,她也是上过厕所便急忙回到教室趴到书本上。然而她学不好,该记的老记不住,不该做错的题老错。尤其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历史、地理她最头疼,只要一离开书本,她便再也弄不清楚哪个朝代有哪些狗屁人物狗屁事件,哪个国家有哪些狗屁城市狗屁特产。有一回老师向她提问:南北朝时精确计算圆周率的大数学家是谁,她回答是王莽,让历史老师笑得直拍自己头顶,把一个秃头拍得成了糖葫芦的颜色……

关明慧当然着急。上学不就是想上出个名堂么?还是在小学期间,爹娘就经常对她讲:小慧你好好学,只要能考上,不管是中学,大学,还是留洋,俺们都供着你!关明慧知道爹娘说的不是假话,他们都只上过小学,因为家庭困难没能继续念书,心里揣了一辈子的遗憾。爹娘供孩子上学不光有决心,也是有能力的。爹十年前发现本地没有钉驴掌的匠人,钱都叫外乡一个老陈挣去了,便决定也干这行。那回老陈又来,他悄悄看了半天,便去外地买来了铁掌与专用切刀,在自己家的驴蹄子上做实验,终于摸索成功,从此周围十几个村子的驴掌全由他换。收入自然是丰厚的,家里的存款供她上学绝对没有问题。爹娘望女成凤心切,关明慧也不是不想成凤。她老早就想着自己能有一天像村里的几个大中专学牛一样,通过考学离开这个山村,毕业之后到城里工作,在每次回家时引来全村人羡慕的目光。关明慧想,留洋咱不敢想,大学咱不敢想,咱就等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个“小中专”吧。考上“小中专”,也是能转户口分配工作的,虽然学历低难以进城,却也能在乡里干点差使高出老百姓一头。

想不到的是,她的学习成绩竟是这样每况愈下。根据乡中学历年的升学概率,只要在班里居二十名以下,除非考试时出现奇迹,那么无论是考高中还是考“小中专”,都是李双双死了男人。

事到如今,关明慧也对自己的大脑产生了怀疑。她想,我的大脑肯定是脑细胞数量不足,不然就是脑细胞不够成熟。想到这里,那个大脑便隐隐作痛,似在为她的推测做着证明。她想,我生了这么个次品大脑,还想占高名次?还想考学?痴心妄想吧!

那么,如果上完初中考不上学,我还上个什么劲儿?还有必要上完吗?在初二下学期的第八、九两周里,关明慧每逢上课虽然还坐在教室里做听课状,但大脑一直进行着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那些数量不足并且不够成熟的脑细胞分成对立的两拨,一再进行激烈搏斗。最后有一拨占了上风,它们形成决议:不上了,回家吧,不再浪费煎饼啦。听从了它们的决议,关明慧想,我回家。我回家帮爹锄地,帮娘喂猪,过上几年找个婆家,想养一个小孩就养,想养两个就攒好罚款超生一个。怎样还不是一辈子,对不对?  决心下定,关明慧便暗暗收拾东西准备退学。把借同学的书还了,把自己的书与作业本拿回宿舍与铺盖卷儿放在一起。这是在星期五。她想,我今晚就去跟班主任雷老师说这事,说了这事明天就可以走人了。

P2-3

序言

山东文学的功勋人物

1990年初,我正染疴住院。朋友探望时热情推荐,说山东大学作家班学员赵德发刚刚发表了短篇小说《通腿儿》。我找来作品,一边输液一边翻阅,竟一口气读完。我当时就想:这会是齐鲁文学的一员骁将。

这是一篇好作品。德发用简洁的文字勾画出一段复杂的历史,让沂蒙风情与人性、命运交融在一起,读来令人慨叹。此作很快在文坛引起反响,成为他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此开始,他的中短篇小说接连问世,让人进一步看到了他不凡的才情。

德发的创作实力,是通过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全面展现的。这三部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前两部还发表于重要的文学刊物,很快在阅读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德发几乎每完成一部作品都让我先看,令我阵阵惊喜。他毕十年之功,完成了对中国近百年农民生活、农村现实的广泛观照和深沉反思,气势恢宏,视野阔大,底蕴深厚,“农民三部曲”在当代长篇之林中显得十分突出。我从德发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就写农村生活而言,他的根扎得更深,更了解农村、农民和土地,在表达上也更有内容。

对乡土小说的自觉突破,是德发创作的一大特点。谈到乡土小说,大家就会想到农村题材的作品。其实乡土小说主要还不在于表达的内容,而在于表达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熟悉的当代文学,从农村题材到城市生活的创作,也包括一二线城市的写作与表达,基本上还是乡土文学。这里面包含了观念、方式、对一个时期审美传统的继承。乡土文学是了不起的,但也有局限性。随着文学的世界化和现代化,乡土文学必将得到突破,而德发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从“农民三部曲”即可看出,他在探求新的叙述形式,从结构到其他,保持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齐鲁大地是乡土文学的根据地,在这里出现一个勇于探索、自我挑战的作家,就显出了特别的意义。

山东是儒学发祥地,“文以载道”是一代又一代作家源于文化基因的自觉行为,更何况新儒学的当代流脉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学者们一直在讲新儒学的现代性转化,这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古老的儒学面对了很多新问题,要对接现代,要有更新和转化。但无论怎样它仍旧是入世的,是关怀重大事物的。从关心社会问题来讲,很少有谁比德发更为迫切、更为扎实地诉诸文字。他以新儒家的情怀,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文学发力。这方面许多作家在减弱,而他在增强,这就是勇气。更让人赞叹的是,德发系统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详细了解儒、释、道在当今的流风余韵,出入意料地完成了几部“文化小说”。在他的笔下,传统与现代、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出世与入世,都得到生动而精准的表达。毫无夸张地说,在传统文化的文学书写方面,德发是当今中国文坛的出类拔萃者。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作家,德发一直在开拓新的文学疆域。他从经验之内到经验之外,从“乡土”到“文化”,直至人类的终极关怀,踏出了一串深长的脚印。其长篇新作《人类世》更体现了他的努力。他以超乎常人的敏感,让一个历史地质学新概念引发创作激情。类似的表达实际上很容易形成一个人的文学障碍,如主题先行、大而无当和面面俱到、浮浅的思考,而这部新作既表达了严重的关切,具有世界性和前沿性,又避免了一些易犯的毛病,回避了诸多弊端。

德发的创作引人思考一个创作问题:由“宽门”到“窄门”。年龄稍大一点的作家,在创作上很愿意借鉴“史诗性”的作品,这固然好,但由于陈陈相因,或许已经属于“过去式”了。现在的杰作已不太可能出现19世纪前后那种大泼墨、恣意、多头并进的写法了。现代生存和阅读已经把文学的入口改变了,变成了一个“窄门”。这就好比一座建筑,很大的府邸,门却不一定留得很大。“窄门”有利于对府邸的保护,也更有魅力和吸引力,它不是大敞的,“城府”却很深,所谓的“侯门深似海”。大多数乡土文学作家的门开得比较宽,后来就一点点变窄了。从“窄门”进入很重要,这里包含着人物与情节设计,更有语言调度技能。德发的近作始终把主要人物关系放在聚光灯下,场景的移动跳跃也相当节制,线索少有并置和纠缠,力求单纯,这样其实更有叙述的挑战性。现代读者很忙,精神涣散,容易迷路走丢。门开得很宽,读者不是被吓住就是很快失望了,根本不想往里走。由“窄门”直入,这对于乡土作家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习惯上很容易讲气势,场面铺排得很大,其实这样做的时候,错误已经犯下了。“窄门”自语言开始,德发的语言比过去更结实也更自觉了。文学是语言艺术,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随便找出一个局部来看都是锦绣文章,但又不会因过分精致而丧失了空间感和立体感,而是仍旧能够保持一种浑然的力量。

德发在20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现在已经过了六十岁,写了三四十年,积累了包含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在内的大量作品,而且能够持续跑好自己的文学马拉松。这当然需要耐力、才华、生活积累和人的品格。品格会决定很多东西,决定意志力、追求真理的赤诚与炽热。对文学艺术竭尽全力的追求、不计得失的探索显然需要人格的力量。他的作品的积累夯实了齐鲁文学的基础。50年代前后出生的作家承上启下,继承了老一辈,启示了新一代。他一步一步往前走,往高处迈,留下了丰硕的创作果实。如果山东文学队伍中抽掉了德发,就变得大为不同了,底气会差许多。他给许多作家提供了文学营养,提供了经验。

安徽文艺出版社寒冬社长决定出版“赵德发文集”,从而让读者看到一位优秀作家的创作全貌,展示了一条长长的文学河流。这套文集当视为德发的阶段性总结。我相信德发会走得更远,写得更多。

祝贺德发,一起向前。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