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喇嘛和才情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对西藏的政治、宗教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作的诗歌,被称为道歌,意即可以咏诵的宗教唱词,却蕴含着对绵绵不绝的男女情爱的赞美,同时,从他在诗歌中不断提及西藏地名、动植物和物产中,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怀恋。爱情、故乡和信仰互相纠缠在仓央嘉措的诗歌意象之中,成就了他的诗歌的生命和意义。仓央嘉措离开我们已经300年了,他的诗歌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人类倾吐衷肠的一种途径或者一种模式。如今,他的诗歌作为流行藏族音乐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网络、媒体和各种音像制品在广泛传播,许多歌手以能够演绎他的情歌而感到光荣。
掩映在情爱中的故乡
一个生长在山野中的孩子,被认定为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的转世灵童,本来在他两三岁时,就应该把他迎请到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继续前世活佛的生命和事业,成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最高统治的领袖,受到万民景仰,可是他被滞留在山野中一直到了15岁,在这期间,他和这山野中的其他孩子一样,在充满阳光的大自然中健康地成长着。他生活在西藏山南一个简朴勤劳、笃信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普通农民家里。他就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西藏山南,史称雅砻,这片在高耸入云的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护佑下,在素有藏族的母亲河之称的雅鲁藏布江干流和众多支流的滋养下的广大土地,是西藏自治区最富庶、历史文化渊源最深厚的地区。曾经称雄世界的吐蕃王朝便是从这里兴起的,因此这里又被称为藏族文明的发祥地。
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和拥有独特的地理形态,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茂盛的森林资源是这里最突出的自然特色,这里的森林种类几乎涵盖了从海拔1000米的热带常绿雨林和半常绿雨林到海拔4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冷杉林和林芝云杉亚高山针叶林带,栖息在这一林带的动植物资源也同样丰富。这里不但有着高原风光的壮阔和雄奇,也有着江南水乡的妩媚和清丽。
仓央嘉措生活在西藏山南一个叫纳拉沃域松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沛,物产丰富,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靠着这些优良的自然条件,门巴族和藏族先民很早就在这里开始耕耘劳作,兴修水利,把这片土地造就成了村落相连、人烟稠密的富庶之地。
这里是西藏最美的地方之一,在阿旺洛珠达吉所著的藏文版的《仓央嘉措秘传》中,是这样描写这一地区的:说到(仓央嘉措)诞生之地,原来是乌仗那第二佛祖曾经加持过的宝地,那里遍布秘籍宝藏……年稔谷粮十三种,林木瑞草花果数不清。
仓央嘉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整天游荡于家乡的山水之间,被那里的青山绿水以及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花草和鸟兽所迷醉。他喜欢上了在那里流传甚广的藏族和门巴族民歌,最喜欢那些表现男女情爱内容的山歌野曲。行走在故乡的山路上,看到不远处的田野或者牧场上闪动的姑娘的身影,他总要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他甚至和一位叫达娃卓玛①或者仁增旺姆的姑娘谈起了恋爱。
仓央嘉措就这样无拘无束地生活在这片山野之中。
这期间,在远离他的家乡的圣地拉萨,这个似乎跟他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却与他的生命紧紧维系在一起的高原古城,发生了一件与他此生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事件:他的前世活佛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圆寂后,大权在握的摄政王第斯桑结嘉措却密不发丧,封锁了活佛圆寂的消息。当远在北京紫禁城里的清朝康熙皇帝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这个让他始料不及的事件时,时间已经过去了13年!
后来,在康熙皇帝的质问和干预下,第斯桑结嘉措不得不派人把滞留在山野中的活佛转世灵童匆匆接到西藏拉萨。
如此,还迷恋于故乡的山水自然,沉醉在男情女意之中的仓央嘉措被迎请到了布达拉宫,对他来说,这个事情来得有些突然。
剃度受戒仪式、坐床典礼,以及许许多多繁琐复杂的礼仪终于结束了。几天过去,仓央嘉措有些疲累。此刻,他坐在布达拉宫一问装饰得古色古香的房间里,几个侍从站在他的身后。他有些好奇地看着房间里的陈设,看到在他前方的那只雕刻着吉祥八宝图案的藏式木柜上放着一面铜镜,便叫身边的侍从把它拿了过来。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