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您是这样的人--我心中的周恩来总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令人高山仰止,他的英名在每个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人心中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书中的作者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或者通过长辈的感人讲述,或者自己有过与周总理亲身交往的经历。

邓在军主编的《您是这样的人--我心中的周恩来总理》收录了63篇与周总理有过亲身交往的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的采访记录,多侧面、多角度地呈现了周总理的动人风采。

内容推荐

邓在军主编的《您是这样的人--我心中的周恩来总理》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一书的续编,收录的是与周总理有过接触的第二三代人的回忆文章,计34篇。他们有的是高干子弟,有的是文艺工作者,有的是普通百姓。但他们都有一段对于周总理的难忘回忆。共同表达了他们对于周恩来总理的怀念之情。

本书内容生动感人,再现了周恩来公而忘私的革命精神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对于老年读者是一种怀念,对于青年读者是一种教育。本书一部分文章由责编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一部分文章为作者受邀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而作,还有少部分文章之前已发表过,经主编挑选后收入本书。本书还附录了11段怀念周总理的珍贵视频。

目录

出版说明

乔良:这个人

贺捷生:“虫声唧唧不堪闻”——父亲和周总理的一首诗

陈吴苏:周总理的品德,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孔丹:周总理和我们一家

万伯翱:周总理的一次讲话改变了我的命运

章百家:在周总理的关爱下成长

钱文忠:思念的泪花依然晶莹而年轻

廖心文:“铁3号”的记忆——一座洒满周恩来温暖的院落

吴欢:周总理给了我生命

徐焰:周恩来,正气的精神丰碑不倒

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

唐双宁:诗,靠什么去写……

周国镇:在七爷爷身边的那些难忘时光

周强:何其有幸,在我的年代依然有您

杨先让:我创作木刻《怀念周总理》的经过

李光羲:从周总理听我唱歌到我歌唱周总理

赵忠祥:怀念,无尽地缅怀

瞿弦和:唱片·照片

陈铎:周总理真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伟人

王铁成:演周总理.重塑我的灵魂

侯隽:周总理最关心我们下乡知识青年

赵玉嵘:永远的怀念——忆我与周总理几次见面的难忘经历

魏渭康:周总理鼓励我学好乌尔都语

王若芳:永远牢记周总理叮嘱我的话

宋亚芬:永别难忘

刘武生:我聆听周总理关于外语教学改革的五次谈话

栗在山:周恩来总理与基地

高中:一个小学生眼中的周总理

王振国、王鑫鲲:周总理家的“小客人”——东风剧团的回忆

马云庆:周恩来的绍兴乡情

萨苏:在北京饭店就餐的周总理

梁秉垄:一位特殊的成员——记周总理与北京人艺

王显:回忆周总理关心话剧《北京人》

清水正夫、松山树子:我们把周总理当作真正的父亲一样看待

后记

试读章节

有一次,父亲同我谈到他与周恩来总理的患难之交,突然问我,你知道历史上有个张嗥如吗?我一时搜肠刮肚,怎么也答不上来。我知道他又想起了某件往事,但真是遗憾,在我当时的涉猎中,确实没遇到过这个名字。这似乎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他马上说,不怪你女儿,这个叫张嗥如的人,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老师,蛮有学问的,也蛮有骨气。然后父亲说,那是在民国初年,张勋复辟帝制,给所有希望国家进步的人泼了一瓢冷水,就像天空刚出现阳光又被乌云遮住了。为此,张嗥如公开在报端上发表了一首诗,题目叫《伤时事》。诗写得很好,你想办法找来看看。

父亲大概觉得,要说清这段历史,先必须找到那首叫《伤时事》的诗,并要了解写这首诗的张嗥如是个什么样的人,否则这种交谈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回到学校,我立刻向近代史老师请教,然后又钻进学校图书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从故纸堆里查到那首诗。原来是首七绝,我至今还能背出来。诗前面有段附言:“九月二十八日阅报,见徐州会盟,祸已近眉睫,政府犹用敷衍主意。国命运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遂成口号。”诗如下:太平希望付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

读着这首诗,我感到一种彻骨的忧伤跃然纸上,当然是忧国忧民。透过悲愤而又低沉的诗句,仿佛能看见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男人,以歌当哭,正在烟云飞渡的天空下独自徘徊,泪雨纷飞。面对军阀当道,枭雄窃国,他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失望和悲伤,但他无所畏惧,敢于痛斥窃国者的倒行逆施,表达对他们的不满。

这首七绝刊登在1916年天津出版的《敬业》杂志上。杂志可能发行量不大,发行范围也有限,我在北大图书馆并没有查到它的原刊,只查到《伤时事》最早刊登于这本杂志。但看到1916年这个年份,我蓦然想到,正是在这一年的2月,我父亲贺龙在故乡桑植带领他的12个弟兄,揭竿而起,用两把菜刀(其实是两把柴刀)砍了芭茅溪盐局,夺了官府的12枝枪。难道这是一种巧合?接下来,我开始追踪张嗥如先生的足迹,希望能更清晰地找到他写下《伤时事》的前因后果。我想,父亲文化不高,也没有诗词方面的造诣,可他在几十年后仍然记得这首诗,记得写这首诗的张嗥如先生,其中必有原因。

后来我获得了如下资料:张嗥如,名穆熙,字嗥如,1878年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大许孝子村,卒于1934年,享年56岁。张先生从小天资聪慧,颖悟过人,青年时应童子试考中秀才。因亲眼看到清皇室的昏聩无能,丧权辱国,对列强赔款割地,屈膝投降,深感欲图强必维新,非维新不能救国,遂确立了“读书救国,学以致用”的宏大目标。但他很快发现当时的教育制度腐朽而陈旧,以八股文束缚人们的思想,害人子弟,随即改换新学,于1905年离家赴保定深造。由于他进取心强,成绩优异,不仅受到同学的推崇,而且受到美籍英语教师麦迦利先生的器重。学习期满后,张先生回家乡办教育,先在盐山县创办“劝学所”,自任所长;后又在县里创办许孝子高等学校,自任校长。一时声名鹊起,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留美回国后,曾在保定大学任课,经美籍教授麦迦利推荐,对张嗥如的才华和学识倍加赏识。(P6-7)

序言

2013年,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一书。书中收录了63篇与周总理有过亲身交往的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的采访记录,多侧面、多角度地呈现了周总理的动人风采。该书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

201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他、纪念他,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了解他、敬仰他,知道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好总理,我们再次编辑出版《您是这样的人——我心中的周恩来总理》一书,作为《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的续篇。

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令人高山仰止,他的英名在每个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人心中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书中的作者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或者通过长辈的感人讲述,或者自己有过与周总理亲身交往的经历。在本书中,他们把珍藏于个人心中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通过他们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回忆,让广大读者感受周恩来总理跨越时空的不朽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接续和传承周恩来精神,弘扬周恩来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让周恩来精神成为重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得到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这就是我们编辑本书的初衷。

编者

2018年元月

后记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忙碌,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之际,这本《您是这样的人——我心中的周恩来总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编者深感欣慰。

本书在筹划和编辑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方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孔丹、章百家、万伯翱、吴欢、周国镇等人士在百忙之中接受专访,向读者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周总理往事:陈铎先生不仅亲自为本书撰稿,还向编辑推荐了几位作者,丰富了本书内容;北京金蔷薇广告公司特为本书制作了10段怀念周总理的精彩视频;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也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对所有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士和单位深表感谢!

作为出版单位的人民出版社,从选题策划到每一篇稿件的落实,以及最后本书的出版,严谨认真,体现了一个国家大社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此深表敬意!

思念无涯,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讲出自己心中珍藏的周总理的故事。

编者

2018年3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