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跃/大益文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大益文学”是强调先锋气质的大型文学出版物。

陈鹏主编的《跃/大益文学》是“大益文学”系列的第五辑,本期主题是“飞跃”,寓意文学应该跨越国界,包容多元。《跃/大益文学》集合了勒克莱齐奥、尤迪特·海尔曼、周洁茹、寇挥以及丹增等国内外著名作家的作品。

内容推荐

大益文学院成立至今,秉承原创作品“文学性”“深刻性”及“探索性”之先锋精神,创办了《大益文学》,并成功推出“大益文学”书系《慢》《城》《寓》《戏》四部原创作品合辑。

大益文学院在“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开创一份对全人类有大益的文学事业”的愿景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文学品牌”的宗旨下,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书为陈鹏主编的《跃/大益文学》。

目录

序言

 倾听心脏跃动的声音

记录

 播种——在首届益友节·大益文学之西安论坛上的演讲

对垒

 马尔特

 蓝绣球

 “善良的上帝在细节中”

小说

 雀跃

 抽烟的时候买一颗药

随笔

 谈天说茶(外一篇)

 请书上座

观点

 谈谈法国文学

摄影

 美好的瞬间记录

跨界

 海,或一个人的时间简史

首届大益国际(法国)写作营作品专辑

 短小说四则

 小孙子

 一个我没写下的故事

 梦想与现实

 没想到的选择

 看!那些熊!

试读章节

在那个雨天,爱丽丝见到了弗雷德里克,那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会面。雨不大,但一直下个不停——条条倾斜的细线布满了冬日的天空。时值十一月中旬,弗雷德里克说他要来柏林。他不是特意选在这种天气和爱丽丝见面的,爱丽丝也一样,虽然她觉得这种天气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的死气沉沉,恰到好处地需要一把伞。像往常一样,她的车停在街区边缘,她总是把车停得非常远,需要走好几条街才能到达。爱丽丝很早就出门了——带着伞,穿着高跟鞋和灰色外套,手提包挎在肩上——她觉得自己的装束有点过于正式了。弗雷德里克一时兴起订了旅馆的房间,就在市中心河边的位置。这肯定是他一时的古怪念头,爱丽丝想,但也可能只是出于便利,毕竟是在市中心。那个房间应该可以看到河水和钢铁大桥——鸽子在桥架上筑巢,火车在桥上来往驰行;河水是浊绿色的,上面漂着闪闪发亮的油纹。这美丽的施普雷河,锈迹斑斑的货船,短程的游船,破旧的拖船,一切都和四十年前一模一样。也许弗雷德里克是因为这个才选择这里的。

十一点左右,爱丽丝打算去旅馆接他。

“在你的房间见?”

“在大厅见。不用到房间来。到时我下楼。”

她并不知道弗雷德里克的确切年龄。大概七十岁——他还活着,这可真是个奇迹;其实他很可能已经不在了,那真的是非常有可能的。最初是她先打的电话,而他接了。爱丽丝当时吓了一跳,她已经准备挂断电话了。他的声音听起来低沉而温和——不是虚弱,而是温和——她深深地吸了口气。“你好,我叫爱丽丝。”她说,“我们不认识,但我是马尔特的侄女。”

弗雷德里克一时间怔住了。随后他问她是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他的声音既不友善也不冷漠,几乎不带感情色彩。

“从电话簿上,”爱丽丝说,“是真的。”

就在那一刻,在弗雷德里克沉默的瞬间,在那极为短暂的时间间隙,爱丽丝知道,她唤起了弗雷德里克四十多年前的记忆——不论他愿不愿意。他或许会追溯所有的盛衰浮沉,直至回到那一天,回到他的好友马尔特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一天。这对他来说残酷吗?因为这通电话,爱丽丝把弗雷德里克搞得一团糟,打乱了他的安排,打破了他日常生活里的平静。这么做有点过于轻率和唐突了,但爱丽丝不过是说出了一个名字——她的发音吐字已经尽量轻柔。

“噢,”弗雷德里克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弗雷德里克又重复了一遍:“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爱丽丝有点庆幸,他的语调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悦。她说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期盼些什么,但她想见他。

“我想见你,仅此而已。我给不出一个很好的理由。”

P19-20

序言

编完本辑“大益文学”,二〇一七年匆匆掠过,就像球场上那只倏忽来去的黑白色足球。

文学和足球颇多相似之处,这不是本人踢球出身非要生拉硬扯,而是除了足球的黑、白,白纸、黑字也是文学的标配。白、黑,人类的书写不约而同选择世界的两极,它们最日常又最神秘,最简单又最繁复,最深邃又最直接,人用它们书写面对上帝的心声——那噗通噗通的心脏跃动的声音,有时宛如天籁,有时粗暴无我。人心的黑白变奏恰恰是这个世界真实的隐喻:善的,恶的;人的,非人的;可说的,不可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大道中,黑白亦是阴阳,亦是祸福,是我们对待自身和外物应该秉持的平和之态,是提醒我们好坏交替的自然辩证法。当然,我个人看来,最重要的黑白也许是“计白当黑”或“执黑守白”吧。

文学的力量,往往在这“执”和“守”之间腾挪转换;文学有大美,须通过这执和守实现洞彻灵魂的漫漫旅程。所以我们呼唤更深的,直击心脏的文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我们遭遇越来越多直奔故事而忘掉汉语之流畅、之精约、之丰美的各类文本,总是如鲠在喉,有话要说,总想大喊一声:嘿,哥儿们,写作可是你必须执守的阵地啊!

也许是最后的阵地。世界变化太快,标准和誓言贬值了,朝闻道,人好好活着,道却“夕死而已”;书也发黄褪色,买得越多越未必翻开;时间给了影视、网络和手机,用一种守黑而忘白之态匆匆娱乐一把速死。这似乎是不再需要文学的人间了,也不再需要执守。换言之,执守之心和执守之道又有多少人赞同,还有多少人相知?

但文学,特别是严肃文学非执守不可为,那些难料的世事人心,莫测的离愁别绪,恰恰需要文学家们的慧眼和双手牢牢抓住,至少这些“执”能为这个时代留下点什么,就像莎士比亚留下奥赛罗,麦尔维尔留下莫比·迪克,托尔斯泰留下安娜·卡列尼娜,海明威留下杰克·巴恩斯,博尔赫斯留下玫瑰街角的汉子,马尔克斯留下布恩迪亚少校……知不可为而为之,勇也!人类的心跳声从来没有停歇,也轻易不会改变,缺少的正是时代托付文学家们的执和守,甚至,偏执的守。

勒克莱齐奥当然是这个时代偏执的守护人之一,“文学大益人类”的激励,与我们“文学有大益”异曲同工,这位反复奔波于中国、法国之间的诺奖得主一直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审视人类,笔下涌动着深深的悲悯情怀;他捕获的心跳声不乏人自我交战的喁喁低语和疲乏如哈姆雷特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他深知,没有比文学更能抚慰这个看似差别越来越小实则鸿沟越来越深的世界了,没有比文学更好的在聆听之后还能开出药方的良医了,所以,他正告我们:好好坚守,世界需要文学。

但执守并非守着窠臼不放,更不是抱残守缺裹足不前,执守,是执之后以更开放的视野和更阔大的胸怀拥抱世界,是我们既不放过身边的凡人小事更不放下远方的鹰击长空与孤烟落日,不放下我们人类那些终极的命题:从何来,欲何往?我,是谁?我来,何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积极回答,在刚刚过去的二。一七年不仅开办了大益文学国际(法国)写作营,还认真整理、集纳了各国作家在写作营里留下的作品。与法国真是有缘呐,前有勒克莱齐奥拔刀襄助,后有写作营二十天的耳闻目濡,文学,因其聆听着自己和他人的心的跃动而魅力无穷,我们,更因为这胆大包天的“跃”——跃出国门,跃向高点的努力而颇感自豪。但这一跃,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的表演,而是为了中国文学昂扬丰沛的未来。

看见吗?黑字在白纸上的跃动是我们留下的证词,是那些滚烫的心脏深陷暗夜和光明的噗通噗通的声音,它们悲伤无限,也快乐无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