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状告美联储(金融反垄断的崛起)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李震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状告美联储(金融反垄断的崛起)》在记录了起诉关联储量化宽松和举报世界知名金融机构操纵国际利率严重侵害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同时,还揭露了现实金融世界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本书中比较吸引眼球的还有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为由状告美联储。李震的学术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本书中有大量金融时评,都曾发表在一些高端财经类报刊上。其特点是专业性强,主要集中于金融法务,尤其是金融反垄断领域。

内容推荐

李震编著的这本《状告美联储(金融反垄断的崛起)》以金融反垄断为主题,锁定公平与效率,以时间序为主线,在记录了起诉关联储量化宽松和举报世界知名金融机构操纵国际利率严重侵害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同时,还揭露了现实金融世界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为不断融入世界金融圈的中国金融作出客观、务实、前瞻的分析判断。

目录

前言: 金融反垄断的“中国梦”!

醒示前瞻篇

 第一章 金融反垄断规制初探

一、反垄断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

三、金融反垄断法律体系

 第二章 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

一、反思通存通兑遇冷

二、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

三、中国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基础

四、中国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思路

 第三章 金融监管与反垄断立法30年

一、前言

二、改革开放至“入世”前的反垄断立法回顾

三、“入世”过渡期的反垄断立法回顾

四、“入世”过渡期届满后反垄断立法回顾

五、反垄断执法机制与金融业正式对接

六、结语

 第四章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规范

一、危机引发全球金融监管变革

二、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及规范

三、产业投资基金规范与金融反垄断制度

四、产业投资基金体现金融反垄断制度的建议

 第五章 劳埃德银行集团并购案

一、制度缺失与金融危机

二、劳埃德TSB集团并购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

三、借鉴与反思

四、结语

 第六章 完善制度破困局

一、中国应对危机后的“喜”与“忧”

二、美国金融制度大地震

三、欧盟捍卫金融市场竞争

四、完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迫在眉睫

 第七章 改进我国市政债发行制度

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对市政债的探索

二、美国市政债垄断案

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际操纵案

四、我国市政债竞争性发行的制度建议

五、结语

 第八章 创新金融改革视角

一、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二、金融发展存在瓶颈

三、以金融竞争制度破局

四、维护金融竞争尚有制度缺失

五、执法机制构想

 第九章 国际利率垄断操纵案

一、前言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述

三、Libor垄断操纵案

四、启示

五、结语

探秘起底篇

 第十章 人民金融

一、 “人民金融”的价值回归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三、从通存通兑费率谈起

四、确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五、应注重金融消费的重要价值

六、创新成品油定价的配套机制

七、扫雷理财产品

 第十一章 垄断透视

一、破量化宽松实现中国梦

二、农村金融改革保障

三、回应欧盟对华新政策

四、中国金融信息产业准入之诉

五、如何执行金融反垄断

六、世贸裁决助推银联改革

七、比特币在美国获准的根本原因

八、英国否认操纵黄金定价深藏隐情

 第十二章 前沿评解

一、依宪治国背景下创新金融改革视角

二、全球金融变革主旋律

三、护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四、金融反垄断势在必行

五、抓紧对金融业进行“竞争性监管”

六、从“暴利”争论看我国金融改革

七、设立温州金融试验区为金融改革探路

 第十三章 制度改革

一、银行控股股东监管规范

二、证券登记结算管理规范

三、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规范

四、垄断民事纠纷审理规范

五、金融竞争制

六、利率市场化保障制度

七、金融竞争战略制度

八、新型金融法制

谏言献计篇

 第十四章 向国际金融组织建议

一、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

二、向国际证监会建议

三、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建议

 第十五章 向国家决策部门建议

一、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建议

二、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建议

三、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建议

四、向中南海建议

 第十六章 向国家部委建议

一、向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建议

二、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

三、向最高人民法院建议

四、向中国人民银行建议

五、向商务部建议

六、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建议

逆袭报国篇

 第十七章 状告美联储

一、概述

二、起诉状

三、致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开信

四、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五、第一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六、上诉状

七、第二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九、第三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第十八章 状告日本银行

一、概述

二、起诉状

三、北京二中院退件通知

四、状告日本银行特别说明

 第十九章 举报国际金融巨头

一、概述

二、利率垄断举报信

三、恳请查处利率垄断的情况说明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四、完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迫在眉睫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金融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制度维护市场竞争大势所趋。根据作为竞争制度核心的《反垄断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分别履行相应职责。在《反垄断法》中,金融业未被视为特例,对于金融竞争的执法由以上三大部门承担。但鉴于金融监管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而治之的“一行三会”模式,国务院虽未直接提及金融业竞争行为由谁监管,但默认了四家执法部门都有监管权。2009年7月15日,商务部就会同“一行三会”共同制定了《金融业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计算办法》,金融业经营者集中正是金融竞争执法的规范对象。实践中,维护金融业竞争的执法体系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和“一行三会”组成,但却有很大弊端。各部门执法标准存在差异,执法权确认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执法机构执法时会面临依法无据的尴尬,加之分业监管、金融创新等因素,均会导致监管套利,严重影响建立金融生态的远景目标。

与美欧经济体相比,我国没有采取政府直接救助的方式应对危机,国际金融监管潮流似乎与我国“四万亿”计划无任何关联,维护金融市场竞争无从谈起。然而,若从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后的困局来看,反而说明了建立金融竞争制度异常迫切。在设计“四万亿”“一揽子”计划时,初衷非常明确——应对金融危机。该计划所包含的项目主要是以银行信贷供血,但中国一直以来信贷资源过度集中,激起通货膨胀忧虑的天量信贷增长与金融资源过于集中且未能有效监管有着微妙的关联。2009年,信贷急速增长时,金融监管高层就曾隐晦地指出,这是银行在疯狂地争夺市场份额。在我国,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基础是提供信贷的银行业形成了高度的产业集中,也就是说,银行产业的集中度越高,信贷投向的集中度也就越高。信贷投向过度集中时,形成特定行业产能过剩的可能性非常大,若放任,就会助推该行业出现结构性垄断,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该行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演化为“大而不倒”,一旦市场剧烈波动,就会迫使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助,从而降低宏观调控效率。2008—2009年,我国房地产从流动性干涸到井喷式发展即是例证。

要有效调控信贷投向过度集中,须以调整银行产业过度集中为前提;而调整银行产业过度集中的重要途径正是监管银行业竞争。监管银行业竞争实质上是金融竞争性监管的内容,而金融竞争性监管又是以金融竞争制度为基石。当下,尽管金融业竞争执法体系已初显端倪,可远未发挥应当具备的效能。从整体来看,当局积极维护市场竞争,但集中在电力、通信、石油、饮料和矿产资源等领域,未从根本上触及金融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建立完全覆盖金融业竞争的制度首当其冲。  从制度功能来看,建立我国金融竞争制度是突破目前经济发展瓶颈的一条可行之道。在国际环境中,金融竞争制度能有效抵制金融保护主义,维护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合法权益,在保障我国金融安全时,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此外,其在国内环境中也将发挥重大作用。第一,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在确保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顺利运行的同时,积极支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二,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分配质量和效率,防止信贷投向产能过剩及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第三,有助于缓解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防范资产泡沫形成;第四,有助于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为人手点,进而与其他相关制度政策形成合力,有效转变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第五,有助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过度积累;第六,有助于通过立法明确金融竞争性监管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执法权,杜绝执法真空;第七,有助于缓解“三农”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第八,有助于优化金融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培育金融竞争生态;第九,有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确保以市场手段改进现有收入分配制度,增强金融业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第十,有助于扩大就业,促进积极的就业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在世界崭露头角,我国政府逐渐深刻意识到了建立金融竞争制度势在必行。2008年至今,全国人大代表群策群力共商如何稳步增强金融业竞争,“金融竞争性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村镇银行建设”“出口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制度”和“贷款条例”等与金融竞争紧密联系的议案、建议纷纷浮现。2009年年末,人民银行表示正着手研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而此两大制度的核心与金融竞争制度密切关联:通过金融竞争制度以有效抑制金融机构过度关联是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重要目标;通过金融竞争制度推进金融市场竞争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最有效的方式。2010年,监管中国金融垄断终于在最高决策层拉开大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的《求是》杂志中指出:“要深化垄断行业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一直以来,垄断问题非常敏感,我国政府对于哪些行业可定性为垄断谨言慎行。此项旨在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工作部署,破天荒地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作为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这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金融机构已被归为垄断行业。改革现有金融制度,有效监管金融垄断,切实维护金融竞争,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可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完善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必将郑重登上历史舞台,承担护航我国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责大任。P82-84

序言

前言:金融反垄断的“中国梦”!

2014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紧接着反垄断执法部门调查美国高通公司和微软(中国),对日本十二家企业价格垄断处于12.35亿元的高额罚款,这些举措不但标志着我国《反垄断法》破除了“无牙老虎”的歧视偏见,而且为金融反垄断制度在“中国梦”之下孕育成长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

1890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反垄断法——《谢尔曼法》。在一个多世纪里,鉴于对金融业适用反垄断法会加速金融市场竞争,导致金融机构破产,进而可能引发挤兑等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反垄断法与金融业绝缘。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辗过20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化,金融业的“竞争性”特质凸显,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正演绎着“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不但不能确保金融稳定反而会积累金融风险,过度垄断逐渐成为了公平与效率的桎梏,成为了社会稳定的公敌。于是,国际社会掀起了金融业须适用反垄断规制的思潮,美国在2011年就爆发了旨在根除金融垄断的“占领华尔街”(Occutpy Wall Street)运动。

与此同时,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化程度加深,金融市场跨境、跨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比特币、余额宝、互联网金融、交叉性金融产品等创新蓬勃兴起,金融信息服务、信用评级、银行卡等领域遭遇狙击,国家金融安全备受考验!

《状告美联储:金融反垄断的崛起》,汇聚了十年来对金融反垄断从探索到实践的亲身经历,恰逢在当下群雄并起、竞相逐鹿的金融战国时代孕育而牛。

著作锁定公平与效率,既富于理论,又不乏实践。全书分为醒示前瞻篇、探秘起底篇、谏言献计篇和逆袭报国篇,揭露了金融世界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起诉美联储货币发行垄断权一案为何可行?断言日本中央银行是私有机构有何证据?发达经济体推行量化宽松的司法漏洞在哪里?党中央、国务院认同怎样的金融反垄断战略?怎样的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实现李克强总理所说的“使金融业回归竞争性行业”?摩根大通等知名金融机构操纵国际利率对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有多大影响?国家金融安全近年来受到怎样的挑战?经济发展困局如何以全新的视角破题?银联世贸案中孰胜孰败?国内高油价与国际垄断势力操纵有何关联?国外金融信息服务商如何撬开我国大门?第一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全国人大建议究竟怎样与众不同?金融消费者应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大中型银行在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不久为何又意图折返?作为城镇化重要融资方式的市政债潜藏怎样的致命漏洞?首份民事反垄断司法规定将如何冲击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吸取怎样的国际教训?理财产品潜藏着哪些风险?谁先提出了“人民金融”理念?……

2004年,我到金融监管部门工作。在与金融界和法律界的专家交流中,许多观点直接或者间接地倾向于不受规制的金融垄断,“将金融和反垄断合二为一简直是‘异想天开’”“金融垄断可以增强规模效应”“金融垄断有助于市场创新和金融稳定”“金融业在反垄断历史上一直是豁免领域”……

对于从事反垄断研究并崇尚公平、效率、法治精神的我而言,这些意见无疑是晴天霹雳!即便如此,由于禀性执着,坚信被广泛尊崇的“经济宪法”完全能渗透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查阅数千份专业论著和时事评论后,我惊喜地发现了“切人口”,金融业乐于接受反垄断硬币的另一面——“竞争”!只要以“竞争”为纲,充分整合法律与经济,方可打通公平与效率的任督二脉。

经过两年的准备,我以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分拆后面临的挑战为背景,草拟了第一篇研讨文章《中国金融反垄断规制初探——兼论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创新》。2006年年初,向著名经济学家易纲教授(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担任主席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创新与科技论坛”投稿。半年后接到通知,文章荣获头奖,并得到宋逢明教授、华如兴教授等财经领域专家的充分肯定。

2007年年底,和一位朋友合作为参加2008年“第三届经济法治论坛”撰写了第二篇研讨文章一《金融监管变迁下的中国反垄断三十年法制沿革》。由于该文选题新颖、视角独到,富于战略性、前瞻性、现实性和针对性,我们被论坛邀请进行了主题发言。在交流期间,刘瑞复教授、史际春教授、徐孟洲教授、朱国华教授、曾粤兴教授、齐红丽教授等法律界前辈对于金融反垄断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于前两篇论文大获成功,我深感找到了通往未来的钥匙。之后,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陆续研发出了金融反垄断的“衍生品”:金融竞争政策、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竞争性监管、金融竞争生态、金融竞争文化、金融竞争制度、国家金融安全战略防御体系、人民金融和金融宪法。

在接下来的探索中,金融反垄断不断得到认可。《设立温州金融试验区为金融改革探路》《依宪治国背景下创新金融改革视角》《世贸裁决助推银联改革》等文章陆续登载《学习时报》《法制日报》《中国经济导报》《金融博览·财富》《月旦财经法》《环球财经》、求是理论网、人民网、国研网、半月谈网等权威媒体刊物。

随着对金融反垄断研究的深人,我逐渐感到,金融反垄断作为制度应该是一项更具包容性、现实性和普惠性的顶层设计。2010年,金融反垄断研究出现了第一次转折:参与制度改革。在国外,多次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IS)、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组织推介以金融反垄断为核心的金融竞争制度;在国内,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重大改革活动。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新一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举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克强总理重申:“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作为一名公民,我深受触动,希望找机会践行研究成果,而此轮国际金融危机赋予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2009年3月18日起,美联储以救助金融市场为名,先后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QE)措施,大量涌人的美元强烈地冲击我国经济,百姓感到沉重的通货膨胀负担,房价、油价、物价只涨不跌,国家宏观调控难度持续加大,外汇储备在迅速膨胀的同时却又不断贬值,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空前压力。

2013年春节吃年夜饭时,义兄罗先生意味深长地说:“阿震,这几年你确实遭受了不少屈辱。但是,你冷静地想一想,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时,你的个人荣辱与国家荣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如果你的研究能发挥作用,就不要犹豫了!现在,不但是展现你个人能力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国效力的机会!”

在习总书记“中国梦”的感召下,在李总理“壮士断腕之志”的激励下,在义兄“精忠报国”的鼓舞下,金融反垄断研究出现了第二次转折:理论升华为实践。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我激活了蛰伏于内心多年的法律人天性,“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法律为武器,炮轰国际金融垄断。

2013年上半年,作为母亲的委托代理人,我分别起诉了美联储和日本银行滥用货币发行垄断权,实施量化宽松措施。其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针对起诉美联储制作了特别节目:“我把美联储告了!”同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面向全球同步报道。案件在美国、英国、德国、希腊、俄罗斯等经济体激起轩然大波。

2013年下半年,依法实名举报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12家世界级知名金融机构操纵国际利率,严重侵害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并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等部门取得联系。知名资讯机构parr-global闻讯后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国际社会密切注视我国当局对利率操纵案的调查动向。

于世界而言,中华民族崛起势不可当,然而复兴之路绝非坦途!祖国欲屹立世界强国之林,尚须谨记习总书记倡导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迅速搭建起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切合我国实际的制度体系。  我坚信,十年前饱受讥讽的“异想天开”“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在不远的明天定可涅槃为捍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金融普惠的强大后盾!

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这,就是金融反垄断的“中国梦”!

后记

铸剑十载今朝现,精忠报国勇为先!

2004年到201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十年,是我探索金融反垄断的十年,同时,也是我经历生离死别、屈辱离弃、跌宕起伏的“精彩”十年!

感谢我的家人,外婆外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杰晟、舅舅、五叔、三姨、干妈以及在北京、广东和四川的亲人们,你们让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回顾十年,最痛彻心扉的事莫过于外婆2011年5月24日上午8时5分突然去世。至今,我还清晰地记着她在离别前夜挥手对我用纯正的四川自贡荣县方言说的最后一句话:“再见……!再见……!明天早点回来!”外婆1929年生于四川省自贡荣县,外公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是结义兄弟,外婆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为了爱情与外公不远千里来到云南,曾做过幼儿园阿姨、学校老师、百货公司营业员。由于外公在大理工作,外婆留守昆明,一个人把舅舅、三姨和妈妈拉扯大,一个人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自小,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和外婆的感情非常好。外婆一直把我带在身边,我现在还记着外婆带我睡大木床,外婆背着我去医院打针,外婆为我缝制的正宗四川“少林寺老奶鞋”,忘不了那块被我摔坏的外婆的“小钟钟”,陪着外婆打羽毛球,跟着外婆摆摊卖水果罐头及红豆,陪着外婆看中医、抓中药,和外婆一起去燕子洞和石林,外婆亲手做的塞满了肉的四川大抄手和红烧肉,外婆的牙刷在口缸里搅动发出的“嗒嗒嗒”的声音……一切是那么地记忆犹新,就如同是一秒钟前才发生!外婆,坚忍、执着、顽强、不屈,一直激励着我义无反顾地照着目标前进!

感谢那些对我无微不至关爱的“亲”们,你们对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督促,你们对我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考验,无不让我“拨开云雾见青天”,无不是最终促成我从研究转变至实战的动力源泉。

最后,引用一个遥远的古罗马传说:

To every man upon this earth,death comes soon or late。And how can man die better than facing fearful odds,for the ashes of his fathers,and the temples of his gods?(Horatius Cocles)

李震

2014年9月12日

滇池湖畔

书评(媒体评论)

状告美联储——勇气可嘉!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严重性,并进行深入的法理分析,但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持续做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徐洪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

金融反垄断是大势所趋。对外,是构建国家金融安全战略防御体系的基石;对内,是李克强总理誓言使金融业回归竞争性行业本来面目的依托。该论题横跨两大复杂领域,融会贯通殊为不易,本书是难能可贵的尝试,希望能让您有感、有悟、有获。

——黄勇,反垄断法专家,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

金融反垄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书是对金融业与反垄断有效对接的有益探索,脉络清晰、依据详实,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作者潜心十载研究金融反垄断,并身体力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下,在反垄断执法步入新常态之下,尤其值得倡导!

——时建中,经济法学家,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