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所著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1870-1916)》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放弃了将传教士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笔者研究传教士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最终要讨论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模式,传教士的个人问题、基督教问题都不是本书的重点。这样既立足于中国社会内部,又兼顾了外部世界,并且最后又回到中国社会内部来讨论问题。
| 书名 |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1870-1916)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何菊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菊所著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1870-1916)》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放弃了将传教士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笔者研究传教士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最终要讨论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模式,传教士的个人问题、基督教问题都不是本书的重点。这样既立足于中国社会内部,又兼顾了外部世界,并且最后又回到中国社会内部来讨论问题。 内容推荐 何菊所著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1870-1916)》讲述,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华生活长达40多年,有着突出的社会影响。根据他的实践活动,运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考察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视角下,李提摩太作为传教士在中国社会中扮演“内部他者”的角色得到突显。他一方面将外部世界的要素带入中国社会,使之与中国内部的变革要素相结合;另一方面因为身处中国社会之中又使自己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一种内部力量。通过内外力量的转化,中国社会文化对传教士等外来要素进行包容和吸纳,整合之后激发新的社会力量促成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因此,中国社会变革最终是精英和民众基于本土社会文化的积淀,包容和融合外来文化而实现的。 目录 引子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冲击一回应”: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外部模式框架 二“中国中心观”: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内部研究视角 三后现代思想对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启示 四关于传教士与中国社会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 一文本资料中的田野工作 二历史人物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基督教传教士人华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19世纪60年代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西域交通时期 二海上交通大发展时期 第二节 基督教传教事业的发展 一宗教改革运动及基督教发展新特点 二基督教的海外传教事业 三基督教入华的进程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宗教政策 一秦汉至明代以来的中国外来宗教政策 二清朝的基督教政策 第四节 李提摩太入华传教的社会条件解读 第二章 救赎大众:李提摩太与中国地方社会 第一节 从游历到定居的在华生活 一初到烟台摸索生存 二宁海城和青州城的租房风波 第二节 山东、山西两省的赈灾活动 一“丁戊奇荒”期间山东和山西的灾情与官赈概况 二李提摩太倡导的国际性赈灾行为 第三节 李提摩太深人中国地方社会的行动逻辑 第三章 宣传西学:李提摩太与中国中层社会 第一节 为传播西学积累受众群体 一针对官员和学者的西学演讲 二与官员、学者的社会交往 第二节 主事广学会 一阻力与新机遇 二常规工作 三争取晚清政治精英的支持 第三节 李提摩太对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文化渗透 第四章 顾问政治:李提摩太与中国上层社会 第一节 李提摩太与维新变法运动 一联络维新派与晚清政治精英 二参与维新派组织活动 三挽救维新失败的危机 第二节 李提摩太与庚子新政 一教育办学以平息教案、推进改革 二与晚清政要论辩新政 第三节 李提摩太与辛亥革命 一反对暴力革命:对孙中山的劝说与评价 二赞赏与失望:对袁世凯的双重态度 三“尚贤堂”的改革讨论 第四节 李提摩太与中国社会上层精英的政治共谋 第五章 勾连世界:李提摩太与国际社会 第一节 宗教性的国际活动 一为在华基督教传教事业争取国际支援 二考察亚洲地区基督教传教工作 三寻访亚洲的佛寺 第二节 倡议推进和平运动 一在满洲建立国际红十字协会 二宣传王子和平联盟观点 三建议成立多国联盟组织 第三节 李提摩太纵横联结中国与国际社会 第六章 传播福音:李提摩太与中国基督教 第一节 传教方式的探索 一三种布道形式 二两个传教计划 三文字工作 四宣教成果 第二节 教会管理工作 一指导与组织教徒 二教会基地建设 三促进在华基督教传教士联盟的形成 第三节 争取在华基督教合法性的努力 一福音联盟的成立与面见英国公使 二代表教会上书北京 三被朝廷任命为新教差会的代表 第四节 接通基督教与汉化佛教 一早期的佛教接触 二参观中国佛教名寺 三深入了解大乘佛教 第五节 李提摩太践行的基督教本土化 结论 一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有限选择 二内部的他者 三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机制与特点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