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也较为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邓元煊主编的《元曲品读》主要根据内容和题材的差异,将所选散曲分为友谊赠答、思乡怀人、咏史怀古、咏物寄兴、写景记游、民俗风情、言志抒怀、避世归隐、愤世嫉俗、劝世警世十类,集中了元曲不少名篇,足见其内容特征和艺术特色。
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友谊赠答篇
天净沙·梅梢月(西风落叶长安)
四块玉·闲适(旧酒投)
普天乐·别友(浙江秋)
寿阳曲·别珠帘秀(才欢悦)
沉醉东风·闲居(雨过分畦种瓜)
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微风不定)
寿阳曲·答卢疏斋(山无数)
山坡羊·酒友(刘伶不戒)
凌波仙·吊乔梦符(平生湖海少知音)
蟾宫曲(正东风杨柳依依)
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气横秋)
殿前欢-省悟(去来兮)
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故人别我出阳关)
凭栏人·赠吴国良(客有吴郎吹洞箫)
道是春归人未归——思乡怀人篇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潘妃曲(一点青灯人千里)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大德歌·春(子规啼)
凭栏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
寿阳曲·夜忆(窗间月)
步步高·题洞庭鹿角庙壁(雨晴云散)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
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
山坡羊·闺思(云松螺髻)
水仙子·归兴(淡文章不到紫薇郎)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江梅的的依茅舍)
清江引·惜别(湘云楚雨归路杳)
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
普天乐·潇湘夜雨(白蘋洲)
凭栏人·闺怨(垂柳依依惹暮烟)
凭栏人·闺怨(啼得花残声更悲)
庆东原·泊罗阳驿(砧声住)
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旅中(长江远映青山)
后庭花(西风黄叶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咏史怀古篇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咏物寄兴篇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写景记游篇
春盘宜剪三生菜——民俗风情篇
困煞中原一布衣——言志抒怀篇
跳出红尘恶风波——避世归隐篇
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愤世嫉俗篇
休教无德人轻慢——劝世警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