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相信未来(食指诗选)(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食指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食指,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相信未来》就是他的一部诗选,收录了其自1965年创作的近体诗,共计140多首,包括《还是干脆忘掉她吧》、《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陨石雨的神话与传说》、《人生的启示——记蒋筑英》等。

内容推荐

《相信未来》是由作者从自己四十余年创作的作品中精选精编而成的诗集,也是迄今最完备的一本食指诗选。书后的创作大事年表也比以往所见大为充实,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修改,将是一本会引起读者和研究界关注的诗歌选本。

目录

自序

第一辑(1965—1975)

 书简之一

 书简之二

 海洋三部曲

 命运

 鱼儿三部曲

 你们相爱

 烟

 酒

 希望

 我这样说

 相信未来

 还是干脆忘掉她吧

 寒风

 难道爱神是

 灵魂(之一)

 冬夜月台送别

 黄昏

 送北大荒战友

 回文诗

 在你出发的时候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窗花

 新情歌对唱

 等待重逢

 杨家川

 给朋友

 农村“十一”抒情

 我们这一代

 序诗

 南京长江大桥

 新兵

 架设兵之歌

 刺刀篇

 澜沧江,湄公河

 吹向母亲身边的海风

 壮志篇

 红旗渠组歌

 灵魂(之二)

第二辑(1976—1984)

 雪后赏菊——病后一

 长城——病后二

 陨石雨的神话与传说

 写在朋友们结婚的时候——纪念陈铁军、周文雍

 记红军师长汪烈山同志一写给年轻的指挥员

 挑起重担——记王昭

 风雪中的红军哨兵

 母爱——记李发姑和她的第一个孩子

 心胸——记曾记才

 人生的启示——记蒋筑英

 海礁赋

 田间休息

 疯狗

 热爱生命

 日落

 北京的安徽女佣

 愤怒

 在自由市场里

 也许

 我爱(之一)

 我爱(之二)

 遐想

 献给你

 祖国

 给朋友,也是自勉

 我的心

 诗人的桂冠

 愿望(之一)

 愿望(之二)

 人生(之一)

 人生(之二)

 人生(之三)

 我的小房间

 真想再见你一面

第三辑(1985—2001)

 大地和落叶的对话

 黎明的海洋

 致失败者

 枯叶

 我不知道

 秋意

 受伤的心灵

 向青春告别

 在精神病院里

 归宿

 走

 给妈妈

 我的祖国(之一)

 我的祖国(之二)

 我的祖国(之三)

 我的祖国(之四)

 我的青春

 诗作

 答友人(之一)

 答友人(之二)

 啊,难忘的这几年

 对家乡的祝愿

 诗人命苦

 人生舞台(之一)

 人生舞台(之二)

 人生舞台(之三)

 人生舞台(之四)

 人生舞台(之五)

 想到过去

 想到死亡

 奠名的沉重与悲哀

 告诫

 生活在自己的祖国,我很骄傲

 欲望

 雨夜

 什么比男人间精神上的互补更强

 当你老了

 我这样写歌

 中国这地方

 生涯的午后

 在精神病福利院的八年

 愿为普天下的父母请安

 我从冰天雪地中走来

 暴风雪

 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青春逝去不复返

 相聚

 致年轻的女孩

 给伤残病友

第四辑(2002—2015)

 解冻的心潮

 啊,尼采

 我的梦

 走在北京的大街上

 诗神来了

 精神的驿站

 二〇〇四年第一次听雨

 年轻时的朋友来相会

 我的歌声

 观《卢昂大教堂》有感

 题秋

 歌和诗:《歌唱二小放牛郎》

 秋雨

 秋阳

 苦夏

 秋收的庆贺

 远离尘嚣

 春雪?

 六年回首

 我军将士的百年一哭

 六十花甲

 冬日的阳光——给寒乐之一

 家——给寒乐之二

 寒风中的鸟窝——给寒乐之三

 命运的平衡木 我的独木桥——给寒乐之四

我的生活创作大事记

编后记

附录 迷茫年代的憧憬——再谈《相信未来》翟寒乐

试读章节

海洋三部曲

一 波浪与海洋

喧响的波浪

深沉的海洋

引我热烈地追求

使我殷切地向往

因为我有时惆怅

所以我喜爱大海宽阔的胸膛

因为我有时怯懦

所以我喜爱大海的无比坚强

这是因为我能力寻常

所以我渴求大海的巨大力量

这是因为我形体丑陋

所以我酷爱大海的碧蓝和明朗

我将永远为你歌唱

那喧响激昂的波浪

我将永远为你倾倒

那碧蓝深沉的海洋

二 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不!朋友,还是远远地离开

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我噙着晶莹的热泪劝你

去寻找光辉灿烂的未来

远远地离开它吧

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它已沦落安息

像屋檐下过夜的乞丐

失去了青春的热情

失去了言语的坦白

然而更可怕的——

是失去了正直的胸怀

朋友,你为什么流泪了

要哭就索性哭个痛快

不是哭它那逝去的青春

而是哭一颗曾战斗过的灵魂

远远地离开这沉默的海吧

但千万千万不要忘记

它也曾一度波潮澎湃

汹涌不息地奔向未来

如今,它可怕地沉默了

多少感情在它心中藏埋

它仍然积蓄着力量

它还在焦急地等待……

不!朋友,还是远远地离开

远远地离开……留下我自己

守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蹒跚地踱步、徘徊

三 给朋友们

少用眼泪叙说悲欢

多写诗歌赞美勇敢  1

“开船嘞——”

激动的风热情地召唤

一种令人振奋的喜悦

把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不是到一起重温旧梦

而是再一次并肩作战

我年轻的战友啊

快快扬帆解缆

“就这条可怜的小船

也配做战斗者远航的兵舰”

算了吧!酒桌旁的醉汉

生活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

“生活的欢乐就是挥霍金钱

勇气将能换来丰富的酒宴”

可耻

一副拜金者贪婪的嘴脸

也有人在和爱神一起消磨时间

草掩的荒径走过年轻的侣伴

他们不再渴望暴风雨的欢乐

而只沉湎于小家庭的温暖

“开船嘞——”

失望的风呜咽地呼唤

止不住的热泪扑向沙滩

把几行远行者的脚印吻舔

2

我突然心酸地觉察到

握住桨柄的手臂是那样嫩小

远航者的行装、衣着

又是那样朴素、单薄

一套毛泽东选集

贴身放在火热的胸前

一枚毛主席像章

夕阳辉映下金光灿烂

一身洗白的军衣

曾跟从父母经受烽火的考验

一条军用的皮带

也伴随孩子历尽风浪的惊险……

高举起向岸边挥动的哟

是再见的手臂

簌簌淋落胸前的哟

是离别的泪雨

一位霜发老人匆匆赶来送行

沉陷的眼眶里热泪晶莹

“孩子啊,要把握住前进的方向

必须双眼不离北斗星”

深情的嘱托絮絮的叮咛

乘驾海风随帆船飘零

待海风再把它们送回岸上

已化为令人心碎的桨声  3

这夜,深远的夜空中星光黯淡

狂风在命运的海洋里燃起狼烟

落了帆的小船是一匹狂癫的战马

扬起的脖颈上带着鲜血和勇敢

它突然跃进浪谷

沉埋在无底的深渊

在哪儿,在哪儿啊

我所期望的帆船……

呜咽的风啊掀起滔天的浪

精神的船啊划着意志的桨

这儿已不是递送微笑的沙龙

我们正踏进流着鲜血的战场

像秋风卷走了一张枯叶

命运的海洋啊

你将把这条船带向何方

地狱呢,还是天堂?

“快把船靠向我们,靠向左边

这里是鱼儿群居的海湾”

声音从右边极远的方向传来

原来是一只在命运的海洋里谋利的渔船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海洋深处被压抑的呼唤

“让胆怯的死亡吧

活着的将更加勇敢”

看哪!我们的小船

它已昂首于浪巅

瞧她那高傲自大的神气

多像一只得意洋洋的海燕

…………

…………

朋友,请不要用目光问我

这样结束是不是有些突然

只待暴风雨式的生活过去

再给我们留下热情真挚的语言

1965年2月—1968年2月1日

P7-14

序言

这是第一本由我在爱人翟寒乐的帮助下,亲自整理出版的诗集。

将自己心中所受的震撼化作诗句表达出来,是诗人的根本。诗人的认知和情感是丰富和发展变化着的,同时也受着年龄和历史的局限。像我在“文革”中写的有关红卫兵及歌颂工人阶级“登上上层建筑”的《南京长江大桥》,和在部队的一些诗歌创作,还有像对革命老一辈的赞颂等,读者不应该感到奇怪。

诗是真诚的,她真实地保留了我的历史情感,珍贵地记录了诗人成长的历程。至于喜欢不喜欢,由读者选择。但我认为,标签化地把诗人简单归类是不妥的,这是上个世纪将文艺政治化、简单化的遗风。

中国新诗的形式一直是个大问题。我在形式上的变化,是在这一问题上的探索,需在这里点明。

在书后所附的《我的生活创作大事记》中,翟寒乐依据历史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我。由于误传偏差太大,所以讲我在部队的生活和复员前军里举办篮球赛的情况较细,还有就是对我的第一次婚姻及离异也作了较清楚的说明(有证人)。另外对个别诗作的创作背景也作了介绍,如《难道爱神是》,一些人的凭空猜测和传言是非常荒谬和可笑的。特郑重说明,以正视听。

读者阅后,如果说“这个为写诗不顾一切的人就是疯子”,我无话可说。如果说“诗人就是这个样子”,也可以。再过两年我就七十岁了,翟寒乐接我出福利院到出书的时候,也已满十四年。这个问题在此就不多说了。

我不参与各种争论,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诗,用诗和文章说话。

本书能顺利出版,特别感谢我的爱人翟寒乐的协助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支持。

乙未年端午凌晨3:20—4:22初稿

早上5:44定稿

乙未年立冬日最后修订

后记

看诗集校样时,感觉作品的时间跨度较大,所以考虑将全书大致分为四部分。

分成四部分的原因: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去分,二是有些作品如《红旗渠组歌》和写老一辈的作品及后来写的《人生舞台》,写作年份跨越较大,但归在一处,较为合适。故1974年写的《灵魂》(之二)排在《红旗渠组歌》后;1977年写的《陨石雨的神话和传说》放在1976年写的《写在朋友们结婚的时候》之前;1989年写的《人生舞台》(之一)和1993至1995年写的其余几首《人生舞台》排在了一起。

留心的读者会注意到,1973到1983年间,作者同期写出的诗中情绪反差较大,这和作者的痛苦经历、飞速发展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有关,细心的读者想必理解。

留心的读者还会注意到,在精神病福利院里(1990—2002年),1997年到2000年期间作者的作品和其他住院时期的作品,格调明显不同,这也与作者的“特殊”经历有关。以后会著文说明。

我认为这样分四部分更利于读者清晰地分辨诗人思想发展的脉络。

诗集中附录了翟寒乐《迷茫年代的憧憬》一文,以便于读者了解《相信未来》写作的历史背景和当时写作的情况。

食指2015年12月15日凌晨4:3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