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纪元》是蝉联九届银河奖,拿下亚洲首座“雨果奖”;《三体》作者,刘慈欣代表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个让人穷尽想象力的世界,一个只有孩子,美好而又可怕的世界。
改编自《超新星纪元》的同名科幻电影正在筹备,即将被搬上银幕!
刘慈欣2016年重磅作品,人类科幻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绽放“中国想象力”。
| 书名 | 超新星纪元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刘慈欣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超新星纪元》是蝉联九届银河奖,拿下亚洲首座“雨果奖”;《三体》作者,刘慈欣代表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个让人穷尽想象力的世界,一个只有孩子,美好而又可怕的世界。 改编自《超新星纪元》的同名科幻电影正在筹备,即将被搬上银幕! 刘慈欣2016年重磅作品,人类科幻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绽放“中国想象力”。 内容推荐 《超新星纪元》是“中国科幻之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精选辑,其中包括《思想者》、《圆圆的肥皂泡》、《诗云》等多篇获得过“中国科幻银河奖”的经典作品,通过本书,读者能真正领略到刘慈欣的科幻作品魅力,并持续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 目录 西洋 思想者 山 超新星纪元 白垩纪往事 圆圆的肥皂泡 纤维 诗云 梦之海 光荣与梦想 试读章节 西洋 1420年,非洲,索马里,摩加迪沙沿海 这是明朝舰队打算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永乐皇帝也只让走到这里,现在,200多只船和2万多人,静静地等待着返航的命令。 郑和沉默地站在“清和”号的舰首,他面前,印度洋笼罩在热带的暴雨中。四周一片雨雾,只有闪电刺破这一片朦胧时,舰队才在青色的电光中显现,“清远”号、“惠康”号、“长宁”号、“安济”号……如同围在旗舰四周纹丝不动的巨大礁石。众多的非洲酋长在船上欢宴三天后已上岸,激越的非洲鼓声从雨中隐隐传来,岸上棕榈林中打鼓的黑人狂舞的身影如暴雨中时隐时现的幽灵。 “该返航了,大人。”副将王景弘低声说。在郑和身后,站着远航统帅部的全体成员,包括7名四品宦官及众多的将军和文官。 “不,继续向前走。”郑和说。 在统帅部其他人的感觉中,这一刻,空气和雨滴都凝固了,“向前?!到哪里?!” “向前走,看看前面有什么。” “那有什么用呢?我们已证实建文帝不在海外,他肯定死了;我们也给圣上搞到了足够的珍宝,该回航了。” “不,如果天圆地方,大海就应有边缘,大明的船队应该航行到那里。”郑和的双眼渴望地看着雨雾深处,看着他想象中的海天连线。 “这是违抗圣命,大人!” “我意已决,不从者可以自己回去,但最多只能带10艘船。” 郑和听到身后有剑出鞘的声音,那是王景弘的卫士的剑;接着有更多的出鞘声,那是郑和的卫士的剑,然后一切都沉默着,郑和没有回头。 像来时一样突然,暴雨停了。太阳的光柱刺破云层,天水相连处金光灿烂,显示出无法抗拒的神秘诱惑。 “起航!”郑和大声发令。 1420年6月10日,明朝舰队浩浩荡荡,撞开印度洋的滚滚波涛,向好望角驶去。 1997年7月1日,欧洲,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中国国旗降下后,英国国旗在《上帝保佑女王》的乐声中升起,在旗的上缘接触杆顶时,时钟刚刚走过零点,这时,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已是外国人了。 虽有幸参加交接仪式,但是我也只能站在最后排,所以是最早走出议会大厅的。15岁的儿子在外面等着我,静静地,我们最后看看北爱尔兰。这是典型的英伦夏夜,潮湿多雾,雾在街灯的黄光中轻纱般飘过,拂在脸上像毛毛雨。在幽暗的灯光和迷蒙的雾中,贝尔法斯特像一个宁静的欧洲乡村。这是我度过前半生的地方,一小时后我们会带着所有的东西离开,但我带不走自己的童年、青春和梦想,它们将永远留在这块宁静而多雾的土地上。 本来,中英联络组要工作到下世纪初,但我还是说服领导,早早调到新大陆去。表面上我给自己的理由是:对自己的前途来说,早走比晚走好;但内心深处真正的理由是想尽快远远地离开一起生活了16年的刚刚离婚的前妻,她虽是中国人,但作为领事馆的高级官员,她还要长期留在北爱尔兰。我已经没有希望留住她,就像中国没有希望留住北爱尔兰一样。好在儿子跟我走。 “是你们丢失了北爱尔兰!”儿子愤怒地对我说。在儿子眼里我是国家元首,更准确地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国家元首。他认为我应该把俄罗斯再分成更小些的几个国家;他认为我给贫穷的西欧太多的贷款,却对他们提了太少的要求;特别是北爱尔兰问题,他认为我应该以主权换治权,而不是拱手相让……一句话,他认为中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正从我手里丢掉,尽管我只是个副司级的普通外交官。儿子好像浑身都长满了咄咄逼人的精神长矛,这点真像他妈妈,而我的忍让和儒家风度他一点都没继承,反而成了他对我感到失望的原因。他跟我回国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作为一个外国人生活在北爱尔兰。 一小时后,运送中国最后一批撤离人员的专机把北爱尔兰留在了下面的浓雾中,我们在夜色中飞向自己的新生活。 1997年7月1日,欧洲,巴黎 飞往新大陆之前,我们在欧洲大陆短暂停留。在伦敦时,还能感受到英国人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但欧洲大陆对此似乎没什么反应。一出北爱尔兰,西欧其他城市的那些混乱和贫穷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交通被自行车的洪流所堵塞,空气浑浊。一出巴黎海关,我们便被一大群渴望换到人民币的法国青年围住,好不容易才摆脱他们。同行的其他人还处于“北爱综合征”之中,没精打采地躺在机场饭店中不出来。但儿子硬拉着我去看古战场。 初升的太阳驱散了晨雾,古战场显出一片醉人的绿色。这地方我们不知来过多少次了,特别是在去年,几乎每个星期天我们都要乘英吉利海底隧道列车来一次,每次在这里儿子都要对我进行一番例行的折磨,现在又开始了。像以往每次一样,他站在纪念碑的底座上,慷慨激昂地背诵起小学的历史课本: “1421年8月,明舰队到达西欧沿海,欧洲惊恐万状……”P1-3 序言 写给女儿的信:200年后的世界(代序)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在服务合同里,我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200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现在你打开了信,是吗?这时纸一定是比较罕见的东西了,这时用笔写的字一定消失已久。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有200多年了。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有人指出:第一个永生的人其实已经出生了,当时我是相信这话的少数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和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再换一个……我还可以想出其他很多种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你们的生命已经飞跃到什么样的形态,你还是你,甚至,在你所拥有的漫长未来面前,你此时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孩子。 你能收到这封信,还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银行对这封信的保管业务一直在正常运行,这两个多世纪中社会的发展没有重大的断裂,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其他的预言大概也都成了现实。你出生后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我写下了“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儿。 你是在哪儿看我的信的?在家里吗?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么样子。对了,应该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这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能变成显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随时让四壁消失,置身于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经觉得我可笑了,就像一个清朝的人试图描述21世纪一样可笑。但你要知道,世界是在加速发展的,21世纪以后,200多年的技术进步相当于以前的200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不是像清朝人,而是像春秋战国的人想象21世纪那样想象你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力与现实相比将显得极度贫乏。但作为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人,我想再努力一下,也许能使自己的想象与你所处的神话般的现实沾一点边。 好吧,也许你根本没在看信,信拿在别人手里,那人在远方,是他(她)在看我的信,但你在感觉上同自己在看一样,你能够触摸到信纸的质地,也能嗅到那两个多世纪后残存的已经淡到似有似无的墨香……因为在你的时代,互联网上联结的已经不是电脑,而是人脑了。信息时代发展到极致,必然实现人脑的直接联网。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但与人脑互联网带来的新世界相比,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真的无法想象了,还是回到我比较容易把握的话题上来吧。 说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这封信吗?在那个长生的世界里,还会有孩子吗?我想会有的,那时,人类的生存空间应该已经不是问题,太阳系中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如果地球最终可以养活1000亿人,这些资源则可以维持10万个地球,你们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你家的周围应该很空旷,远处稀疏的建筑点缀在绿色的大自然中。城市化可能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信息网络的发展将使城市变得越来越分散,最终消失,人们将再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网络上的虚拟城市将更加庞大和密集,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置身于时尚的中心。 那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天空是人类所面对的最恒久不变的景致,但我相信那时你们的天空已经有了变化,空中除了日月星辰,还能看到一些别的东西,地球应该多出了一条稀疏的星环,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和重工业都已经迁移到太空中,那些飘浮的工厂和企业构成了星环。从地面上看,那些组成星环的东西有些能看出形状,像垂在天空上的精致的项链坠,那是太空城,我甚至能想出它们的名字: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纽约…… 也许你现在已经不在地球上了,你就在一座太空城中,或者在更远的地方。我能想象你在一座火星上的城市中,那城市处于一个巨大的透明防护罩里,城外是一望无际的红色沙漠。你看着防护罩外的夜空,看着夜空中一颗蓝色的星星,你是从那里来的,200多年前我们一家也在那里生活过。 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所在的时代应该只有少数人还在工作,而他们工作的目的已经与谋生无关。但我也知道,那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十分艰险。比如火星,其环境不可能在两个多世纪中地球化,在火星的荒漠中开拓和建设肯定是艰巨的任务。同时,在水星灼热的矿区,在金星的硫酸雨中,在危险的小行星带,在木卫二冰冻的海洋上,甚至在太阳系的外围,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寒冷寂静的太空中,都有无数人在工作着。你当然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会为你而骄傲。 在你们的时代,我相信有一个一直在想象中存在的最伟大的工作或使命已经成为现实,它的艰巨和危险,它所需要的献身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那就是恒星际的宇宙航行。 我相信在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第一艘飞向其他恒星的飞船已经在途中,还有更多的飞船即将启航,对于飞船上的探索者来说,这都是单程航行,虽然他们都有很长的寿命,但航程更加漫长,可能以千年甚至万年来计算。我不想让你生活在一艘永远航行中的飞船上,但我相信这样的使命对你是有吸引力的,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你在那时过得快乐吗?我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烦恼,我无法想象你们时代的烦恼是什么,却能够知道你们不会再为什么而烦恼。首先,你不用再为生计奔忙和操劳,在那时,“贫穷”已经是一个古老而陌生的字眼;你们已经掌握了生命的奥秘,不会再被疾病所困扰;你们的世界也不会再有战争和不公正……但我相信烦恼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巨大的危机,我想象不出是什么,就像春秋战国的人想象不出地球温室效应一样。这里,我只想提一下我最担心的事情。 你们遇到TA们了吗? 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吗?人类与TA们的相遇可能在10万年后都不会发生,也可能就发生在明天,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不确定的因素。我写过一部关于人类与TA们的科幻小说,那部书一定早已被遗忘,但我相信你还记得,所以你一定能理解,关于未来,这是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你们已经与TA们相遇了吗?虽然我早已听不到你的回答,但还是请你告诉我一声吧,只回答“是”或“不是”就行。 亲爱的女儿,现在夜已经深了,你在自己的房间里熟睡,这一年你13岁。听着窗外初夏的雨声,我又想起了你出生的那一刻,你一生出来就睁开了眼睛,那双清澈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让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是21世纪第一年的5月31日,儿童节的前夜。现在,爸爸在时间之河的另一端,在200年前的这个雨夜,祝你像孩子一样永远快乐! 书评(媒体评论) 刘慈欣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探索和宏观之美的兴奋感,是对于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 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和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相媲美。 ——《纽约客》 他用一系列强有力的作品,让科幻突破了传统的势力范围,让科幻文学拥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用一部经典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幻想的强悍,让中西方科幻交流从此由单向变成了平等的双向。他用一座雨果奖奖杯重塑了中国科幻史无前例、功勋卓著。 ——第26届银河奖颁奖词 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 ——《科幻世界》评语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