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介绍:安徒生创作的精髓是他的丰富的幻想力。幻想渗透在安徒生所有门类的文学作品中,也把他的所有创作串联在一起。在丹麦,安徒生被人中肯地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童话故事决不是对任何事件、人物或者现象的简单叙述,而是洋溢着智慧、充满了激情的诗篇。安徒生和德国的关系十分密切,深深受着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他对大自然的描述,不论是写其秀丽,还是写其残酷,都能紧紧地抓住他的读者,或令读者心旷神怡,或令读者心惊胆战。他的童话里有丹麦人特有的幽默和风趣。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他的童话是所有丹麦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安徒生童话》介绍: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许多童话反映的是他的亲身的或者他的亲友的经历;有的是在叙述解释一个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现象;有不少是在介绍历史;有的是他从父亲或者祖母或者朋友那里听到的各个地方的传说、民问故事。他的童话故事中还有不少是寓言,是神话。晚年他也写了一些教训人的童话故事。安徒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饱经风霜,在国内外的广泛游历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要讲的、可讲的东西实在不少。在谈到他写童话故事的时候,他说过,“它们就像种子一样在我的脑中,只消一丝和风,一道阳光,一滴温雨,便可以促使它们绽放出花儿来。”
丑小鸭
这里住着一位老妇人。带着她的猫和她的母鸡。她把猫叫小儿子,小儿子会高高地把背拱起来,还会呜呜地咕噜,他的毛还会冒火花,不过,只有你逆着摸,他才会这样。母鸡呢,腿短短的,因此得了个“矮腿咯咯”的名字。她很会生蛋,妇人喜欢她就像喜欢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大早,这只从远处跑来的小鸭就被发现了,猫儿开始呜呜咕噜,母鸡也咯咯地嚷起来。
“怎么回事!”妇人说道,往四周看了看,可是她的眼神不怎么好,以为小鸭子是只跑丢了的肥鸭子。 “这真是发了意外财!”她说道,“这下子我有鸭蛋了,如果不是公鸭就好了!让我们试试看!”
于是她就让这只小鸭试了三个星期,可是没有生出蛋来。在这屋里猫是先生,母鸡是夫人,他们说话总要讲“我们和世界!”因为他们以为,他们就是半拉世界,最好的那半拉。小鸭子认为,别人也可以有另外的看法,母鸡却不能容忍。
“你会生蛋吗?”她问道。
“不会!”
“好啦,那就闭上你的嘴吧!”
猫问:“你会不会把背拱起来,会呜呜咕噜吗?会发火花吗?”
“不会!”
“好啦,在和明白事理的人谈话的时候,你不要发表什么意见!” 小鸭子蹲在犄角里,情绪很低落。他想起了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从心里涌起一阵奇异的渴望,想到水上去漂游,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他必须对母鸡讲自己的想法。
“你是怎么搞的?”她问道。 “什么也不干,所以才会想入非非!下蛋去,要不呜呜咕噜几声,那念头就过去了。”
“可是,在水上游着真的很开心啊!”小鸭说道,“让水淹过头,一下子钻到水底太舒服了!”
“是啊,可真舒服!”母鸡说,“你大概是疯了!问问猫,他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最聪明的。看看他是不是喜欢在水上游,或是钻到水里去!我不说我自己!——问问我们的主人,那位老妇人,世界上没有人比她更聪明了!你以为她会喜欢去水上漂游着让水淹过头吗?”
“你们不了解我!”小鸭子说道。
“我们不了解你,那谁了解你?你大概总不会比猫、比老妇人更聪明些吧,还不用说和我比!别自吹自擂了,娃娃!你该感谢上帝才是,他给了你这么多好处,难道说你没有住进暖和的屋里,交上了可以向他们学习的朋友。可是你蠢透了,和你交朋友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我的话你记住!我是为你好,我对你说这些不中听的话,你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快去吧,好好下蛋,要不就咕噜一阵,或冒点儿火花!”
“我想出去,到宽广的世界里去!”小鸭说道。 “那好,请吧!”母鸡说道。
于是小鸭走了。他在水里游,或钻到水下。但是因为他丑,所有的动物都看不上他。
秋天到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金黄色的,大风使劲地吹树叶,于是它们漫天飞舞着。天气很冷,云朵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老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哇!哇!’’直叫。想到这些,你会冷得哆嗦,可怜的小鸭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一天,当太阳高高兴兴地沉下去的时候,丛林里飞起一大群漂亮的大鸟。小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鸟,浑身是闪亮的白毛,颈子细长。他们是天鹅。他们发出了一种奇特的声音,舒展着漂亮的长翅膀,飞离寒冷的地区,到暖和的不结冰的大湖栖息。他们飞得高高的,很高很高。丑小鸭的心情奇异地不安起来,他像一只轮子似的在水里一圈圈地转悠:把颈子伸得长长的望着这些鸟,叫了两声,声音很高很奇怪,连他自己都有些后怕。啊,他太喜欢这些漂亮又幸福的鸟。当他再也看不见这些鸟的时候,马上钻到水底,又钻了出来,失魂落魄的。他不知道这种鸟叫什么,不知道他们飞向何方,可是他——从来没有喜欢过别的东西的他,却非常喜欢他们。他怎么能奢望自己能和他们一样漂亮呢,只要鸭子能容忍他在他们中间,他就高兴了——可怜的丑家伙!
冬天冷极了,冷极了。小鸭子不得不在水里不停地游着,免得湖水完全封冻。可是,他游的圈子越来越小了。水冻结起来,发出“咔咔”的声音,小鸭只得不停地用脚踩,让水不全封冻起来,最后,他筋疲力尽了,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那里,冻在冰里了。P8-10
安徒生,这位以童话而名扬世界的丹麦诗人,离开人世整整120年了。他的17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世界各国的孩子读他的童话,世界各国的成年人也读他的童话。孩子和大人都深深地被他的童话感动。他的童话故事被改编为话剧、电影、电视剧、连环画和舞蹈,在世界各地上演或印行。安徒生遗留给后世的作品已经成了世界宝贵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许多童话反映的是他的亲身的或者他的亲友的经历;有的是在叙述解释一个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现象;有不少是在介绍历史;有的是他从父亲或者祖母或者朋友那里听到的各个地方的传说、民问故事。他的童话故事中还有不少是寓言,是神话。晚年他也写了一些教训人的童话故事。安徒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饱经风霜,在国内外的广泛游历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要讲的、可讲的东西实在不少。在谈到他写童话故事的时候,他说过,“它们就像种子一样在我的脑中,只消一丝和风,一道阳光,一滴温雨,便可以促使它们绽放出花儿来。”
不过,安徒生决不是在粗制滥造童话故事;他在童话故事里倾注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信念。在发表自己的童话前,他常常要先把写的东西读给最好的朋友,读给孩子听,注意他们的反应。
安徒生创作的精髓是他的丰富的幻想力。幻想渗透在安徒生所有门类的文学作品中,也把他的所有创作串联在一起。在丹麦,安徒生被人中肯地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童话故事决不是对任何事件、人物或者现象的简单叙述,而是洋溢着智慧、充满了激情的诗篇。安徒生和德国的关系十分密切,深深受着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他对大自然的描述,不论是写其秀丽,还是写其残酷,都能紧紧地抓住他的读者,或令读者心旷神怡,或令读者心惊胆战。他的童话里有丹麦人特有的幽默和风趣。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他的童话是所有丹麦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1867年12月6日是安徒生一生中最光荣的日子:这一天他出生的城市奥登斯授他为“荣誉市民”。这一天,奥登斯市全市悬挂国旗,学校放假,市政厅举行极隆重的仪式,丹麦国王发来贺电。晚上,在市政厅举行了有240人参加的盛大宴会,参加宴会的宾客为安徒生九呼万岁。晚上,奥登斯市举行了火炬游行,安徒生站在市政厅楼上的窗前向市民和儿童频频致意。
1869年9月丹麦国王授给安徒生“二级国旗卫官勋章”;1871年10月挪瑞联邦国王卡尔十五世授给安徒生“卫官十字勋章”;1874年丹麦国王又授给安徒生“国务参事”的衔位。1875年,魏玛大公授给他“白隼卫官勋章”。安徒生自幼体弱,60岁以后,他的身体逐渐变坏,病痛开始折磨他。1872年起,安徒生便时常得卧床休息,他的身体状况成了丹麦王室关心的事情,国王甚至亲自到安徒生的住所探问他的病情。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05分,安徒生病逝于哥本哈根。医生诊断为肝癌。
安徒生写过一篇题为《天鹅巢》的童话。他把丹麦比喻为一个天鹅巢,把丹麦的杰出人物喻为一只只的天鹅。安徒生自己正是从丹麦这个巢中飞出的一只洁白的天鹅;一只跨越时空飞向永恒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