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事先作好准备,例如先浏览来宾名单(如果有的话),或是下定决心给初次碰面的人留下最好的印象。
◎抱持正面思考心态,多想想认识新朋友的好处,而不要一直担忧会记不住别人的名字。把每次认识新朋友都当成增进事业发展的机会,因为你永远无法预知那个人将来会扮演何种角色。
◎认识新朋友时要在当下保持专注,用心听清楚对方的名字,而不是一直想着自己打扮如何、该说些什么俏皮话或被其他事情分心。听到对方的名字时要专注地看着对方,暂时抛开所有事情。
◎把握介绍的时机认识对方,诚心与对方握手,仔细听对方的名字。这时候可别因周遭事物而分神,务必在一开始就清楚记住对方的名字。如果可能,甚至可以假装第一次没听清楚,请对方再说一遍。有些人习惯于握住对方的手不放,直到听清楚名字。
这个步骤看似浅显易懂,事实上有很多人无法在第一次时就听清楚对方的名字,之后当然会觉得很难记住。当一个人站在身边时你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以后又怎么可能记得住?第一次听到对方名字时就要专心记住,这样才能为将来奠定基础。总之要专注在当下。
2.提问——提出问题以厘清并确认细节
即使在第一次就把对方的名字听得清清楚楚,仍有必要提出问题,以便再听一次。这么做的原因如下:
◎相似的名字很多,必须确定自己听到的是“黄”而不是“王”。
◎与其聊了一会儿再问清楚,不如一开始就先确认。前者表示你完全忘了对方的名字,后者表示你没听清楚。
◎提出问题可加深记忆。
◎对方看你这么努力地记他的名字,会觉得很高兴。
以下是一些既不失礼又实用的发问方式:
◎“对不起,您刚刚说太快了,您的大名是?”
◎“抱歉,我没听清楚,您说您的大名是?”
◎“抱歉,这里太吵了,您是说……吗?”
◎“我怕搞错,请问您的名字怎么写?”
◎“您的名字凯西是K还是C开头?”
◎“我最喜欢记名字了,请说清楚一点。”
◎“您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真巧,我有个朋友名字也叫……”
步骤二可以不着痕迹地强化步骤一的效果。下面是一些通过提问得到的收获:
◎使自己更专注,把对方的名字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确定对方是否喜欢别人以简称来称呼他,如罗伯特是否愿意被称为罗伯或鲍伯。
◎可借机聊聊对方名字的背景,以后会更容易记住。例如,当初对方取名字时可能有特殊原因或是民族渊源,可以此作为将来回想的线索。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提问的技巧要拿捏到位。如果你问一个姓王的人“王”字怎么写,他会觉得你有点奇怪。同样,如果你的问题太热切或太私密,过分涉及个人隐私,对方可能觉得你不像专业人士,倒像是挖人隐私的狗仔队。总之,一定要表现得轻松自在,不要太严肃。
大声说出对方的名字很简单且效果非常好。科学研究发现,听到一条信息和把它用语言说出来时大脑中的神经反应过程是不同的,说出来时脑部的记忆中枢会建立先前没有的新的神经连接。询问对方的名字能帮助自己日后更轻松地记住该名字。
所幸多数人都很乐意别人注意自己的名字。你甚至可以告诉对方你刚看过一本关于记忆名字的书,问他是否愿意帮忙。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