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凌著的《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理论探究》将从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基本观念、当代意义与传播要素出发,探索该领域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并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和案例实证研究(含21个典型案例),做出理论思考,尝试提出“四码传播论”、“能量增益理论”等适用于汉典外传的多方面专门理论,建构源自实践且对现实传播活动具有参考意义的传播模式(9种主要模式)。在纯理模式和实践模式的研究基础上,书中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可将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作为汉典外传模式建构的两个重心。前者注重传播工具、科技和渠道运用在传播模式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后者侧重于考察典籍内容和文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的保持或变化规律。第二,设置专门的国家级荣誉和奖项来鼓励中华文化的经典传播,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提升汉典外传事业的国际地位和社会价值。最后,在方法论和哲学层面,书中将进一步明确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具有统一的关系;同时强调,典籍文化的内面实质是文化模式;典籍中蕴藏着中国的语言观;我们应该通过典籍的对外传播来开启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话。
李志凌著的《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理论探究》分别从传播的文化理念、系统观念、实现效果、内部机制、跨文化交流、实践策略与方法等角度,特别提出了一组适用于汉典外传研究的专门理论,即“和谐涵化”理论、“全景视野”论、“散点透视”的认知理论、“异质美构”的文化理念、“客体需求制导”论、“一心双核”的传播方略、“三级透进式”的传播方略和“上导下行,中观运筹”的运作策略。基础理论研究部分继续指出汉典外传中需要注意的文化构形、主体身份、话语权力、传播价值、传播范式等问题。
绪论
第一节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当代意义
一、汉语典籍对外传播在国家语言生活中的意义
二、汉典外传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汉典外传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
一、国外对汉语典籍传播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汉语典籍对外传播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题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汉典外传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汉典外传研究的主流趋势
第四节 论题研究的结构设计
一、主题研究板块设置
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三、本研究的理论探索构架
第五节 论题主要研究方法
一、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
二、鸟瞰法与深描法相结合
三、归纳分析与推演分析相结合
四、文献分析与实践评析相结合
五、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六、理论假设与质性实证研究相结合
七、全球视野比较法与宏观系统分析法相结合
第六节 本论题研究的其他辅助说明
一、研究范畴的整体规划
二、研究的操作路线
三、本课题研究前期分析
四、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第一章 汉语典籍国际传播的语言与文化二重属性分析
第一节 汉典外传中两个基本问题的反思
一、传播中的选择
二、汉语典籍国际传播的基本要义
第二节 汉语文献经典中的语言属性及传播意义
一、静态的语言属性
二、动态的语言属性
三、语言属性在对外传播中的遗失与补偿
第三节 汉语典籍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属性思考
一、社会属性
二、历史属性
三、时代属性
四、文学属性
五、民族属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文化中的典籍与典籍中的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文化载体问题
第一节 文化结晶下的典籍产品
一、过程论下的文化观及其运动本质
……
第三章 从传播体系内部结构看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本体构件
第四章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探讨
第五章 汉语典籍的对外传播力研究
第六章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模式的纯理论研究
第七章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
第八章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哲学思考
第九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