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刻(特辑余生皆假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相信每一个人,不论是正在工作中,或者仍在进行着学业,都有过一个大胆的幻想,那就是有朝一日不用去上班。世界上真的有不用上班的人吗?他们都在做什么呢,是靠什么支撑着现在的生活呢?爱格编辑部编的《时刻(特辑余生皆假期)》旨在分享那些不用上班的人生活和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世界那么大,那些疯狂的梦想,真的有人实现了。而其实,最后你会发现,不上班仅仅是一种形式,如何一直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课题。

内容推荐

爱格编辑部编的《时刻(特辑余生皆假期)》讲述了25岁的宋京夏是S市某整形集团的文案,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打破,也让她结识了外表冷漠内心闷骚的整形医生蒋玄。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场风波,只是暴雪来临前的一个小小预兆,一切早已蓄谋已久。接踵而来的好友的背叛,老板的排挤,撤职调去山区援建……接二连三的事件将她推进职场的风暴中心,她和她的工作小组将何去何从?

目录

P1 卷首

 骑风的少年/那夏

P4 特辑·视觉

 我用一辈子喜欢这世界

P11 特辑·余生皆假期

 送自己一个不无聊的人生/韩小暖

 脱逃艺术家/罗赛迩

 需要假期的两个理由/真树乃

 不可爱的我/电光水母2P

 我想和你虚度光阴/沈不期

 睡很多的床,爱唯一的你/良昭

 隐的修炼/二白

P26 采访

 任素汐:红了这个事对我来说不是很有吸引力

P8星球:一个理想与创造力的永无岛

P30 专栏

 【一个人·方悄悄】如能工作似度假

 【卫星之爱·猫河】失年

 【朝九晚五·鳄鱼姐】选择三观相符的人抱团

 【一席茶事·简洁】与刻薄保持距离

P34 专题·乐活指南

 时间澡堂/猫河

 乐活一日,从smoothie开始

 手作的温暖生活

 多肉先生,跟我回家吧

 你喜欢话剧,而我喜欢

 和我在集市的街头走一走

 聚会不重样,主题趴带你飞

P48 ESSAY·散文

 蛋包饭/曹小优

 光阴与假期/简洁

P56 热议点

 假期不只有眼前的被窝,还有诗与远方

 完美逆袭,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关关”!

P60 小说

 在你心里故地重游/陈若鱼

 浮云一别后/Claire

 弥生三月/猫河

 勇者斗恶龙/真树乃

P80 策划·最好的邂逅

P86 宅人的一天

P88 不教遗憾后余生

P90 征集·等我八十岁的时候

P92 小说

 茫茫/林深之

 夜深忽梦少年事/若若的小猪

 流云散/章青定

P106 心赏

 今夜必有暴雪(连载终)/鳄鱼姐

P112 知“二”

P114 编读往来

P116 绘本·闯入者

P122 推荐

P126 假日少女的手游时间

试读章节

送自己一个不无聊的人生

文/韩小暖

很多个早晨,长安街上环卫工人扫起满地的树叶。我坐最早一班的公车出发,摇摇晃晃,看薄雾渐渐散去,在临近七点的时候,买张票,溜达进景山公园。

这是游客还没到的时候。老头老太太们在空地上踢毽或打太极拳,树梢挂着一个个披着蓝布的鸟笼,世俗之微,却满是韵味。

我听喜欢的歌,蹦跶着登上万春亭,不过才八十九米的海拔,却已够俯瞰整座城市。晨曦笼罩下,南侧是恢弘的故宫,人潮未到,在这空旷的方方正正的框子里,有太多故事,也有太多秘密。再远一点,东侧能看到国贸CBD,有多少人从远方来到这里,带着青春和孤注一掷的梦想,只为留下来。

有朋友曾说,这一刻,觉得,这是紫禁城。遥远却近在咫尺,仿佛拥有,却又遥遥相望。橙红色的太阳从城市的一边慢慢升起来,照亮脚下这座城市的坚硬和软弱。

可你知道吗?我常常在面对北京、这座我生长的城市时,有一种极大的好奇。或许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有无数从未发现的角落。哪怕旅行去到再远的地方,也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想寻找北京的美。可又或许,是我害怕因为拥有,就随之而来的麻木。拥有大把时间,于是肆无忌惮虚度,拥有别人旅行所至的城市,就看不见它的璀璨。

余生那么长,按倒计时来算的话,只担心没能好好将美景看完,于是每一秒,都要好好度过。

从景山出来,路边捡一辆共享单车,拨动车铃时,像小时候那样胡同里传来的声音,清脆而跳跃。一路经过北海,骑到后海。

每座城市都需要一片水域,就像这里,哪怕只是小小的湖,却依旧带来四季的美。夏天被沿岸的树木映上郁郁葱葱的绿,冬天被飘落的雪覆盖上宁谧的白。

小时候总在湖边的早餐摊,点一个炸糕,一碗腾着热气的炒肝。这些如今都不复存在,也没关系,还要开着的老字号店铺,能用一碗馄饨安安心。

大概一个人旅行久了,最擅长打发时间。推开一家咖啡馆的门,在人来人往的落地窗旁坐一坐,点杯美式咖啡,掏出包里的书。如果是去到相熟的咖啡馆,会和老板娘寒暄几句。常客的好处,是会被邀请试试新烘焙好的豆子冲出来的手冲咖啡,就像多日不见的老朋友,看你来了,就好了。

于是舒服的氛围里,便埋头看书。总是最喜欢专注而投入地读一本书,遇到喜欢的书,会忘掉周围的一切,就投身在字里行间中。于是,就算电子设备再丰富有趣,我也总是舍不得丢掉那种在书页间独享一个世界的畅快。

孤独的时候,到书里去。圆满的时候,朝着千山万水飞奔。这些,是生活中的力量,也是慢慢栽种起来、总会绽放的种子。

再回过神,路边传来附近学校里早操的声音,如果刚巧经过,会看到穿蓝色校服的少年们蹦蹦跳跳,一幅永远不会老的模样。

他们在懂得这世界之前,被这世界好好呵护着。一如曾经的自己。

那时的北京,还不像一座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森林,它带着历史的沧桑,也带着灰旧的壮阔,沉默而匆匆。午后,阳光会从树梢洒下来,每个人披着金色的夕阳骑着自行车回家。以至于后来读初中时,离这里只有一两公里,课少的下午,几个同学也会结伴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平安大道、新街口,甚至到故宫附近的南池子、护城河。

校服被灌进风,宽大地罩在身上,车铃声清脆地陪伴被日光照亮的故宫外围红墙,两边槐树成荫,打在地上的影子,细碎成这座城市衣衫上的零星碎花。

我见过许多人,还未长大,就已老去。我不想成为这样的大人,我想带着年少时的热情和梦想,在告别校服以后,依然自由地在世界上穿行,自由地寻找我渴望拥有的生活。然后,在逐渐靠近那份理想生活的过程中,习惯料理好这样的日子,不觉寂寞,总有收获。

晚上,会去逛书店。最喜欢三里屯的PageOne,从外面看过去,像一个发着橙色光芒的水晶盒。我从香港一路追着这个书店品牌,盼到了它落地北京。

曾有一次到这里参加朋友的读书沙龙,几十个人在灯光下读着同一本书,那一瞬间竟也觉得,读书的人,都总是相互陪伴的吧。写书的人,将自己心中的内容通过一纸书页递到陌生人面前,读书的人,也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喜好,挑选着眼睛的归属,这份因书而完成的情感传递,大多数都只存在于冥冥中,却如一个朋友,一场对话,真实地渗入生活。

晚餐精挑细选一家私房菜馆,约朋友晚餐。推杯换盏,舌尖是味觉视觉嗅觉的综合体,它会在未来某一天,为你开启想念,让你一下子便能记起这座城市的鲜活。

我们将心事交换,把那些没有相聚的时光一一弥补。走出来,带着一身的清爽和温暖,投入车水马龙的夜。回归到夜幕的北京,车灯的光影连成绵长的线,盯着天空好好看一阵,也能找到一颗颗星。

回望过去少年的时光,以为去远方,才是追求和向往。如今却明白,能在每一天,都用力鲜活而热烈的活着,才是此时此刻、以及未来永远不变的梦想吧。

无论是家乡这座城市的陌生街角,还是遥远国度的绚丽远方,人生漫长的路途中,总想带着旅人般的心情,慢慢走,经过每个角落。毕竟,美梦和理想的自己,从不只存在于远方。走得出去,停得下来,才是自由。  几年前曾在一本合集的书里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作:活得像旅人。当时记录下一句很喜欢的话:与世界平等,才足以与世界对望。

这些年,飞行过近百次,去过很多国家和城市旅行,拍过几千张照片,甚至有时候半个月的长途旅程结束,照片足足有十个G。

可我还是习惯拍北京。无论是洒满银杏树叶的三里屯使馆区,玉渊潭开满的白色粉色樱花,还是故宫角楼飞过的鸽群,它们都定格下来,在一张又一张照片里,装下这座城市最多的面貌,装下我真切而真实的生活。

如旅行一样,永远保持热情,永远心存向往的生活。

类似这样的日子,还有太多太多。我像一个记录者,寻找值得聆听的故事,也像一个旅人,漫步在自己的城市里,凝视每条街道,铭记街头巷尾的烟火美好。

这样的生活,是种天赋,也是份礼物。它是我献给我自己的,永不无聊的人生。P12-13

序言

起意做这期选题,完全是因为我自己很想放假。可能因为大家跟我一样暗暗怀着这样的心思,这期《时刻》完成得是前所未有的迅速又悄无声息。

中途阿怪还抽空去苏梅岛晒了晒太阳,我也跑去土耳其遛了遛弯。唯有徐欢欢同志,秉承着这些年来年假统统家里蹲的伟大传统,哪儿也没有去。

但我觉得。我们都给自己完美地放过假了。

念初、高中的时候,对假期的认知还比较直白也比较狭隘,长一点的假期等于寒暑假,短一点的包括“五一”、“十一”之类举国同休的节日。

可是假期对那时的自己来说也根本谈不上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三天的假期明明只比普通的周末多一天,却会平白无故多出一倍的作业。这科学吗?并不。

所以对放假这件事,我根本期待不起来,印象中几乎是睡个懒觉再起来写写作业,假期就灰溜溜地结束了。

相比之下,读大学以后就自由多了,因为那时已渐渐学会了鸡贼地自己给自己凑假期。

打个比方,周四只有上午有两节专业课,周五全天只有两节非专业课,那么把周五的课逃掉,周四上午上完课就出发,加上周末的两天,也就是说,我拥有了三天半的假期。

比端午节还多出半天呢。

就这样,我用这种自己给自己凑出来的,并不那么值得骄傲的假期,走过了不少地方,享受到了人生最初的,真正意义上的悠闲。

但我现在提到这些,并不是在跟你们推崇自己曾经的做法,因为我压根儿没有觉得那种“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的说法是正确的。

在许多非原则性问题上,我也不认为有正确的错误一说。

但确实有更渴望一说。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想给自己放假的渴望远远超越了对那两节课的渴望,所以我逃课了。并且在走出校门的一刹那,我已做好了承担对于逃课可能造成后果的准备——那么,我觉得,去做这件事就是没有问题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包括对假期的选择。

就好比徐欢欢的选择是瘫在家里一动也不动,而我的选择则是跑去被评价为有点不安全的地方每天走上十几公里,但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选择快乐,难道不就足够了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周前和先生的闲聊,说到国内某处城中村聚居着一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只做那种日结工资的短工,上一天班领到钱后。就休息两天,在网吧无所事事地打打游戏,是真正意义上大众眼中的游手好闲者。

我先生算是个蛮有觉悟的年轻人,说这群人对社会治安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安全隐患。  我想了想,问他,有证据表明那里的犯罪率更高吗?

他说,没有。

我又想了想,说,也许他们只是想过那样的生活呢。

先生思考了片刻后说。似乎也有点道理啊。

也许在很多朝九晚五地工作的人眼中,那群人应该隶属于人生的败者组,没有一份正式的职业,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处于挂机状态。但,如果那的确是他们向往的生活呢?

我始终不认同人生是有绝对的胜者组和败者组的。

但有真正意义上的骑风少年,那种每一天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的人。无论有的人的活法够不够得上世俗意义上的体面,我都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的选择。

就算成年后发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在有限的人生里,起码还可以拥有向往的假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