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惠子抄(我不能接受你将要远去)(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高村光太郎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日本新诗史上,高村光太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其诗歌代表作《智惠子抄》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爱的编年史”。

多次载入日本教科书的不朽情诗,日本昭和年间最纯美的爱情;几十年来,打动无数读者。

《智惠子抄》出版后广为流传,在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个领域都有它的改编作品。

中译本首次引进,收录所有与智恵子相关的诗歌、散文,囊括了高村光太郎一生的爱和思念。

光太郎说:在这世上,我遇见了智惠子,她纯净的爱将我洗净,将我从颓废生活中拯救出来。

内容推荐

日本著名雕刻家、画家与诗人高村光太郎写给妻子漫长的情书。

光太郎与智惠子的恋爱不为家长认同,却对彼此倾注了全部情感。然而,生活的艰辛、艺术创作中的挫折、娘家的破产使智惠子患了精神疾病。在与病魔搏斗数年后,智惠子撒手人寰。《智惠子抄》记录了两人从相恋的不安、婚后贫穷又幸福的生活,到智惠子患病离去的一系列生活光影。

《智惠子抄》出版后广为流传,在影视、戏剧等各个领域都有它的改编作品。那份真诚的爱和痛切,打动了每一代的读者。

目录

智惠子抄

赠人

某夜的心

我怕

某夜

致郊外的人

在冬天早晨醒来

深夜的雪

人类之泉

我们

爱的赞美

晚餐

树下的二人

狂奔的牛

鲶鱼

夜里的二人

你越来越美丽

天真的话

同栖同类

拱手相让于美的监禁

人生远视

随风而去的智惠子

与千鸟游戏的智惠子

无价的智惠子

山麓的二人

记某天

柠檬哀歌

荒凉的归家

致亡人

梅酒

歌六首

智惠子的半生

九十九里沙滩的初夏

智惠子的剪纸画

诗集《智惠子抄》年表

《智惠子抄》补遗

提线木偶之歌

猫头鹰族

赠人

淫心

歌一首

新茶的幻想

某月某日(今天去医院)

某月某日(母亲去世时)

某月某日(又是冬天)

某月某日(今年的盂兰盆节)

《智惠子抄》补遗 作品年表

《智惠子抄》以后

松庵寺

报告

喷雾的梦

假如智惠子

元素智惠子

都市

裸体

向导

那时

暴风雪之夜的独白

与智惠子玩耍

报告

旅途信简 三

“树下的二人”

我与父亲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某月某日

母亲去世时我曾写过一首诗。

死就死吧,

自然自有安排。

一直以来,为我百般着想的母亲,她那慈爱之心似乎仍在照拂着我,然而,一旦咽下最后一口气,她就将从这个世上消失,再也不会回来。这一突然的变故,令我茫然不知所措。“自然自有安排,随他去吧。”是我真实心情的写照。

这回妻智惠子也死了,死亡原是无可奈何,我只能不断把这句话刻在自己脑海里,然而,继续存活的感情,仍如波浪一般席卷我的全身。不,直到现在,我仍无法抵抗这种感情。古人似乎真正理解,父子一世情,夫妻二世情。智惠子的生命仍然充满着房间。智惠子的身体已经化为灰烬,智惠子的存在却化为原子,飘散在空中,无处不在。这是千百倍的复活。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世。我生活于现在,也生活在智惠子的第二世中。高明的自然之手也拿我无可奈何。我可以无视死亡的分离。自然也应认识到人类之力的伟大。

我感到更快乐了。智惠子比活着的时候离我更近。从前,抱着她时,我常感觉歌谣之类的语言都是多余的。现在已经没有这种阻碍了。畅通无阻,自由自在。这真是不合理的真实。在十一月的满月之夜,我曾在自家的二楼和死去的智惠子一起喝过啤酒。外出的护士回家,打破了我们的相聚。不过,对此事我并不觉得奇怪。这不是能不能和异世界交流、存不存在灵界之类的问题。这只是单纯地因为我们更贴近了,更一致了,所以出现了主观诱导的显身现象。当然我也害怕智惠子死后会不会变得奇形怪状,然而,死去的同时,她失去了独存的个体,反而变得强大而无所不在,知道这一点,我就不再恐惧。我曾经以为,智惠子死后.再也不会有人在意我的工作,因此陷入悲伤。现在想想,埋头于工作时,我就触摸到了智惠子。她总是在旁边微笑地注视着我。

某月某日

又是冬天。从秋转冬之时,水管流出的水,冷暖感觉十分微妙。地上已经刮起了带着冬季凛冽的寒风。地下还残留着秋日的暖阳。地上一日是晴爽温暖的秋日,隔一日又像是换了季节,寒冷刺骨。地下的铁管里流出来的水也因此忽冷忽热,交错变化,正好与地上的温度相反。

水温的微妙变化,在我每次拧开水龙头时,带给我意想不到的触觉上的愉悦。到了一月,地下的冬天才真正到来,水才变得冰冷彻骨。水管里的水冷得直刺人心之时,我的创作欲望正熊熊燃烧,战斗的季节就要来临了。

我去智惠子的医院,在那里陪了她一刻钟左右,每次都感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极端疲惫之下,走在路上,我步伐沉重,街头的景物也都变得索然无味。我仿佛正在异国的街头茫然不知方向。上了电车,我的脑子里一片昏沉,睁着双眼,却不知身在何处。周围的声音听起来远在天边,一幕一幕都似无声电影般不祥。我完全丧失了食欲,一直到晚上,一根面条也吃不下。我一直走啊走,根本不想回家,一直在街头流浪到深夜,直到自己口干舌燥。困顿之极,才回到自己家,一下子躺在床上,白天智惠子的身影和言语在我眼前生动地浮现出来。人们都说她疯了,我只能责备我们的生活方式。过着极端纯粹的生活,谁都会疯狂。极端的纯粹,就不允许社会性的存在。丧失了社会性,人就必然会被社会抛弃。人们把这种人叫作疯子。纯粹是一种理想,人间却不容许过度的纯粹存在。到达极度的纯粹,人和人之间就要切断联络。人类伦理的真意在于,既保持纯粹性,又保持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沟通。

片片白云,明亮透明的西方暮空,今夜上弦月和星星的土耳其旗真美。天体与天空的光度和谐,令人耳目一新,似有不知名的气体反射回光。在这样的瞬间,所谓以太七层中的秘密也许就会显现吧。

古代佛画中的晕渲彩色运用之巧妙,令人惊叹。要拯救当今日本画稀薄的存在感,必须再次让这种深厚的色调重生,再次学习这种超现实真理中的现实件。

前些日子在友人邀请之下,去水道桥的宝生流能舞台观看了能剧。许久未看,梅若万三郎的安宅、喜多六平太的羽衣、观世左近的道成寺,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能剧的形式构造如此讲究,令现今的人们也惊叹不已。在那狭窄的舞台上,放上十多个僧侣角色,也纹丝不乱,运筹帷幄之高明,确实颇得要领。樱问晋太郎的终场“歌占”那一幕,也令我叹服。不过令我在意的,还是舞台的照明。我平常从没仔细观察过能剧舞台,不算行家,那里的舞台,从天花板上电灯打下强烈的光,与能剧的氛围有些许违和。羽衣和道成寺的面具与衣衫的阴影似乎太浓,有损美感。在道成寺这个角色身上尤甚。应当以巧妙的间接照明,营造出笼罩全场的光之面纱才好。

当时还有一个感受,观看能剧的观众不得要领,令我感到意外。观看能剧的观众层,应当和看戏的大不一样,但能剧结束,演员走向通往后台的走廊时,观众已经大半都站起身来,开始喧闹。鼓声响起时,观众席上只剩下稀稀疏疏几个客人,而且都已经转过身去。难道这就是看能剧的习惯吗?我大吃一惊。我看到了中匕层阶级人们的傲慢。P113-117

后记

《智惠子抄》是日本近代家喻户晓的爱情诗集。它的作者高村光太郎生于一八八三年,是日本近代著名雕刻家、画家和诗人。在日本新诗史上,高村光太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的代表诗集《路程》《智惠子抄》中的诗篇多次收入日本教科书。其中,《智惠子抄》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爱的编年史”。《智惠子抄》收录了高村光太郎从三十岁至七十一岁的四十年间,面对爱情的唯一对象——他的夫人智惠子——写下的诗篇。

高村光太郎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是雕刻家高村光云。高村光云本是东京下谷一介贫穷的木雕师,后来得到皇族的赏识,成为一代名匠。高村光太郎称自己的父亲光云是“德川末期明治初期一个典型的手艺人”,在江户匠人的审美意识和伦理观影响下长大的光太郎,大学时代醉心雕刻和文学。明治初期的开明风气,令年轻的高村光太郎认识了西欧文学和美术。二十岁出头,他看到罗丹的《思考者》照片后受到震动,远赴纽约、伦敦、巴黎等地留学,受到欧洲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回国后,对日本社会的陈旧价值观和美术界的权威主义深深反感。他在自述身世的随笔《我与父亲》中曾写道:“对于艺术界一切既成的规矩,我深深厌恶。弥漫艺术界的毫无气节的趋炎附势,气量狭小的门户之见,也令我无法忍受。艺术界最关心的无非是荣誉、名利,真正认真思考艺术的少数几个人则被压制,无法出头。以日本艺术的代表自居的文部省艺术展览会,也只是浅薄粗俗的表面技术的商场。衣冠沐猴们在那里互相倾轧,为自己的派系争名夺利。”他拒绝了东京美术学校的教职,参加“潘之会”等艺术团体,一九一。年发表了著名评论《绿色的太阳》,呼吁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追求艺术上的自由。高村光太郎在雕刻创作的同时也参加了日本的文学团体“昴”。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是“为了保护雕刻创作的纯粹,不让文学等其他因素混进雕刻”。一九一一年,二十八岁的高村光太郎结识为杂志《青鞜》创刊号绘制封面的女画家长沼智惠子。

长沼智惠子一八八六年生于福岛县一家世代酿酒的富商之家。十九岁时她来到东京,进人日本女子大学校的家政学部。其间她迷上了油画,大学毕业时,她说服双亲让自己留在东京,去太平洋画会研究所继续学习油画。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她因为绘制了女性主义刊物《青鞜》封面,崭露头角,在友人的介绍下认识了高村光太郎。与长沼智惠子的相遇,对高村光太郎来说是找到了“自己精神上长久以来寻找的女性”。他所追求的,是解放了的人与人在爱情与互敬的基础上构筑起的小世界,因信赖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两人的感情在交往中加深,高村光太郎写下了《智惠子抄》的代表性诗篇《我们》,从中可以一窥他们的关系:

差异于我们之间已失去意义  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绝对

这里没有世上所谓的男女之战

这里有的是信仰虔诚 恋爱和自由

还有巨大的力量与权威

人的一极和另一极融合

我意识到

我的疼痛 就是你的疼痛

我意识到

我的快乐 就是你的快乐

我倚仗自己 就像倚仗你

我的生长 就是你的生长

我相信 我坚信……

二○○五年左右,我在上外的虹口校区写自己的硕士论文。没有课的下午,我就去泡学校图书馆。只要不是期末,图书馆里读者总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外文资料室。在这段闲散的时光中,我随心所欲乱翻书,无意中闯入了日本近代诗歌的世界。学习外语的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因为并非母语(也算是无知),一门陌生的语言展现在你眼前时往往是赤裸的原木本色,因为少了文化附丽,反而较母语更为纯朴可亲。当遇到《随风而去的智惠子》时,它的惊艳把我感动得无以言表。“智惠子已不愿为人/美得可怕的黎明天空/是智惠子最好的散步场/智惠子飞起来了”,这样空灵的诗句,对一个些许厌世的年轻人来说,像一场刚刚好的迷梦。《智惠子抄》从此成为我念念不忘的一本诗集。

中国古代不乏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又如沈复那部追念亡妻的《浮生六记》,都是“夫妇”这一命题的珍贵佐记。《智惠子抄》因沐浴了近代的时代之光,更为读者展示了近乎理想中的夫妻像。智惠子支持丈夫的艺术创作,光太郎也在她逝世后自责因为自己埋头创作湮没了智惠子的才华。智惠子病中留下的剪纸画,光太郎念念不忘,数度在文章中提到,不吝赞美之词。两人在结合当初,甚至无视一纸婚书,直到一九三三年智惠子才入籍。他们身上的现代性,或许更能引起读者诸君的共鸣。

感谢这本书的出版人楚尘先生和它的编辑徐松廷先生,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才能令这部作品出版。我于诗歌并无天生的才华,翻译之初有颇感滞涩之处,要多谢我的文友之夏的耐心修订。还有我的恩师谭晶华老师,蒙他不吝指教,能令细节更加精准。日本古典文学方面的专家张龙妹老师,虽与我只在邮件中有过交流,也热心帮助我对诗集中短歌部分的疏漏进行了订正。还有李长声、朱卫红、施小炜等诸位师长,学问远胜于我,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可说是这部译诗集的福分。希望读者拿到这本译诗集,从中得到如我少年时初见的那份感动。

安素

二○一六年六月十百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