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孙悟空的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 书名 | 西游记(小学生版彩图注释版四大名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明)吴承恩 |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孙悟空的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内容推荐 《西游记》共一百回,主要叙述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的出世和取经缘由以及后来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作者吴承恩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在神幻的外表下,同时也包裹着现实生活的本质,寄寓了广大劳动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 目录 第壹回 石猴如世 第贰回 巧取金箍棒 第叁回 搅扰蟠桃宴 第肆回 大闹天宫 第伍回 唐三藏西行 第陆回 猴王保唐僧 第柒回 收服小白龙 第捌回 黑熊精盗袈裟 第玖回 计收猪八戒 第拾回 黄风岭降妖 第拾壹回 流沙河收沙僧 第拾贰回 四圣试佛心 第拾叁回 偷吃人参果 第拾肆回 三打白骨精 第拾伍回 宝象国遇险 第拾陆回 智激美猴王 第拾柒回 迎战金银角 第拾捌回 乌鸡国捉妖 第拾玖回 大战红孩儿 第贰拾回 车迟国降三怪 第贰拾壹回 天兵战青牛 第贰拾贰回 女儿国斗毒蝎 第贰拾叁回 真假美猴王 第贰拾肆回 遇阻火焰山 第贰拾伍回 扫塔洗沉冤 第贰拾陆回 误入小雷音 第贰拾柒回 错坠盘丝洞 第贰拾捌回 降魔狮驼岭 第贰拾玖回 救难比丘国 第叁拾回 被困无底洞 第叁拾壹回 识破玉兔精 第叁拾贰回 取经回大唐 试读章节 第壹回 石猴出世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下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地属东胜神洲的傲来国有个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内孕仙胎。突然有一天,仙石崩裂,产下一石猴。这石猴终日在山中嬉戏玩耍,倒也快活。 这日,山中群猴在一座大瀑布下戏水,只听那些猴子议论道:“这瀑布好生了得,若谁能寻到它的源头,我等便拜他为王!”话音刚落,就见那个石猴跳出来应道:“我去,我去!”说罢,石猴纵身跳入瀑布中,再睁眼看时,见里面并没有水,只有一座铁桥通向一个石洞。洞口有块石碑,上面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十个大字。石猴走进洞,只见洞内十分宽阔,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等物,石猴喜不自禁,忙跳出洞外。 众猴将石猴团团围住,问道:“里面到底怎样?水有多深?”石猴道:“里面没有水,十分宽敞,真是个安身的好住处!咱们都进去吧,免得受老天的气。”众猴欢喜道:“好!好!你来引路!”于是石猴先跳入洞中,回身叫道:“快来!快来!”有胆大的猴子先跳了过去,胆小的则伸头探脑、抓耳挠腮,思虑再三,也都跳了过去。 进入洞中,众猴开始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将那些物件搬过来、移过去,再无一个宁时,直搬得力倦神疲方止。一番混闹后,众猴想到之前的约定,都拜石猴为王。石猴自此登上王位,号称“美猴王”。 猴王率众猴在水帘洞中玩闹嬉戏,不知不觉就过了三五百年。一天,群猴又大摆宴席,吃喝玩乐。猴王想到虽然现在快活无比,但将来终会死去,不禁烦恼叹气。一个机灵的猿猴见他叹息,忙询问原因。猴王道:“我等虽终日享乐,却终有一死,不免遗憾。”群猴听了,也纷纷落泪。 这时,有一只猴子道:“五虫之内,唯有佛、仙、圣这三种不受阎王管束,可以长生不老。大王何不去寻访那三类,学些长生不老之术?”猴王连连称好,第二天就辞别众猴,渡海寻仙去了。 猴王此去,经历了许多波折,却并没有访到神仙。这天,猴王遇见一位樵夫,樵夫说灵台方寸山的三星洞里就住着一位神仙,叫做菩提祖师。猴王问清了位置,寻到三星洞前,却不敢敲门,且跳上松树玩耍起来。 少顷,那洞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清秀的仙童。仙童喊道:“师父说外面来了个修行的,是哪一个?”猴王连忙跳下树应道:“是我是我!”仙童便领他进去。猴王一见菩提祖师便跪下磕头,连呼“师父”。 祖师问:“你从哪里来?姓甚名谁?”猴王答道:“弟子来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没有父母,没有名姓,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 祖师笑道:“如此说来,你是天地所生。我与你取个姓氏吧!你看上去像个吃松果的猢狲。猢字去了兽旁,是个古月。古月者,老阴也。老阴不能化育,不好。狲字去了兽旁,是个子系。子系者,婴孩也,正合婴儿之本论。你就姓‘孙’吧。” 听了这话,猴王非常高兴,立即磕头道谢。祖师又说:“我门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你是第十辈小徒,正好是‘悟’字,你就叫‘悟空’吧。”猴王自己叨念了一遍,喜道:“好!就叫孙悟空!就叫孙悟空!” 话说悟空自从投入菩提祖师门下,平时与众位师兄弟讲经论道,闲时便砍柴挑水,一晃七年就过去了。一天,祖师在堂上问悟空想学哪样法术,悟空说只想求长生,不想学法术。祖师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在他头上敲了三下,便从后门出去了。师兄弟们都怪悟空惹恼了祖师,悟空却反而欢喜起来。 夜里三更,悟空从后门溜进了祖师的睡房,见师父正睡着,便跪在床前等候。过了一会儿,祖师醒了,悟空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了。”祖师披衣起来,喝道:“猢狲!你不好好睡觉,来这里做什么?”悟空道:“师父昨日在高坛前敲了徒儿三下,又从后门走出,是叫弟子三更时从后门进来,在这里传授我长生不老之术。所以弟子才来此等候。” 闻听此言,祖师心中暗喜:“这猴子果然悟性极高,竟能参透我这暗谜!”想到这里,祖师便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当夜,祖师便将长生不老的秘诀传给了悟空。之后三年,祖师又教悟空学了七十二般咬化,还传了一下就能翻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一天,悟空与师兄弟们在庭院里玩闹。只见他摇身一变,变成一棵松树,师兄弟纷纷叫好。喧哗声惊动了祖师。祖师见悟空这般招摇,便叫过悟空叹道:“你我师徒缘分已尽,你回去吧!” 悟空听了如五雷轰顶,问道:“师父要我回去哪里?”祖师道:“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悟空跪下哀求道:“师父厚恩,弟子尚未报答,怎么能走呢?”祖师道:“哪里有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牵带我就罢了!” 悟空没奈何,只得拜辞,祖师又说:“你此去以后,不可对人说起你是我的徒弟。”悟空含汨答应,又与诸位师兄弟道别,然后翻了个跟头,便驾起筋斗云回了东海。 P2-5 序言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是一部散发着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想象新奇、出神入化,已臻登峰造极之境界,历时四百余年而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自幼聪慧过人,但科考不利,长期靠卖文为生,晚年出任长兴县丞,后因痛十艮官场的尔虞我诈,愤而辞官回乡,历时八年,著成《西游记》一书。该书以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古印度)学习并带回佛经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同时参考了一些外域民间传说以及元明话本和戏曲,由作者进一步整理加工而成。吴承恩在原有人物石猴精(孙悟空)和玄奘(唐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黑猪精(猪八戒)、沙和尚(沙僧)和白龙马三个艺术形象,使故事更加丰富生动。 全书共一百回,主要叙述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的出世和取经缘由以及后来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作者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在神幻的外袁下,同时也包裹着现实生活的本质,寄寓了广大劳动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 虽然《西游记》的文字风格较为通俗,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存在诸多的阅读困难。为此,我们根据原文精心缩编文字,并对部分不常见的字词进行注音和注解,既保留了《西游记》原著的风貌,又为小学生扫清字词方面的阅读障碍。书中还配有大量精关的彩绘和线描图,这种图文呼应的阅读方式,能让小学生快速穿越到小说中的场景,去切身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享受一种更直观、更有趣的阅读新体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