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曰(上下)》是台湾柏杨先生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耗费五年时间编撰而成,可谓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炼版。柏杨的历史著作向来被视作“中国历史的枕边书”,因其亲切、生动,同时又不乏真知灼见,本书是作者《中国人史纲》之外的又一部史学经典著作。
| 书名 | 柏杨曰(上下)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柏杨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柏杨曰(上下)》是台湾柏杨先生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耗费五年时间编撰而成,可谓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炼版。柏杨的历史著作向来被视作“中国历史的枕边书”,因其亲切、生动,同时又不乏真知灼见,本书是作者《中国人史纲》之外的又一部史学经典著作。 内容推荐 史之有“太史公日”、“臣光曰”,有“论曰”,有“赞曰”,无非是史家在相对客观的史事陈述之后,明确表达他的史观、史识,《柏杨版资治通鉴》的“柏杨曰”亦然,柏杨语译司马光《资治通鉴》,十年有成,八百六十二则“柏杨曰”是另一项更重要的成就,辑录成书,以“《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为名,“通鉴学”在二十世纪再添成果,与王船山《读通鉴论》前后相互辉映。 但诚如唐德刚先生所说,过去的史论家论史,从“太史公日”到“臣光日”,就只是孔门一家的框框之见,而柏杨在翻译《资治通鉴》时,从他本身的现代多元文化背景,读不下去而痛批之,是为“柏杨日”,它为传统的论赞学打下了句点。所谓“读不下去”,约有以下数端,一是司马光所述的那个史事本身,其次是司马光之“所述”或隐或显表达的褒贬议论,最后是“臣光曰”的史论所存有的价值。而司马光所代表的正是传统的儒家,因此柏杨通过“柏杨日”除了和历史对话,和司马光对话,也和众多的儒家菁英对话。 柏杨所标举的是现代的民主、法治以及人权的新价值。柏杨说,抚今思昔,历史也就不再是舞台上的往事陈迹,因此他试图从历史着手,去了解我们这一代苦难的根源;他以古为鉴,要表达的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领悟与感受。 目录 (上) 提要 序 再版序 正名主义 赵无恤狡狯 君子和小人 田文当宰相 吴起 田因齐晋谒周王 不可思议 桂陵战役 马陵战役 田忌 公叔痤的话座 义利并不冲突 齐魏称王 合纵瓦解 一段奇异鬼话 把错误反而说成美德 芈槐轻浮 张仪、苏秦的贡献 赵雍“胡服骑射” 天下第一脓包 人人都知团结好 第一个饿死的君王 宋偃和希特勒 田地之死 小聪明与小动作 司马错与汉尼拔 英雄行径 论乐毅 形势比人强 互相出卖 赵胜 魏齐与须贾 丝袍之情 司马光语无伦次 福气和灾难 白起杀降 中途跳楼 魏齐 杜邮之祸 横挑强邻 荀况呓语 年号制度造成混乱 “人主”的威力 弱者有时更凶暴 孔斌论高士 传统史学的特征 魏无忌死于内斗 世界第一奇计 英雄不敌鲨鱼 剧辛与庞媛 警觉太迟 茅焦神话 …… (下)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