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之城》从爷爷讲的一个故事牵出爷爷不能说的秘密。王元采用抽丝剥茧的写法,一步一步引导读者窥探故事背后的故事。墙壁的罅隙能把人类卷入壁画里头,进入一个童话的世界。
班丹新村里,住着一个与阿公相依为命,名叫“童话”的女孩。在童话七岁那一年,阿公告诉童话,他曾经意外闯入一个叫“童话之城”的神秘之地,并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
多年后,阿公去世。为了实现阿公的遗愿,童话决定书写《童话之城》。
童话的好朋友阿丹读了故事后,发现故事暗藏玄机,怀疑故事里有阿公留给童话的重要讯息。
于是,他们俩便开始针对故事中的疑点,按线索逐步追踪,为的就是找出阿公隐藏在《童话之城》里,想要告诉童话的秘密……
王元著的《童话之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班丹新村的故事。
班丹新村里,住着一个叫“童话”的女孩,她从来不曾离开新村,与阿公相依为命。在童话七岁那一年,阿公告诉童话,他曾经意外闯入一个叫“童话之城”的神秘之地,并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
在童话之城里,天空特别蓝,山谷开满了野花,河水闪烁着七种不同的色彩,居民善良淳朴,那里的动物还会说话!阿公告诉童话:“只要找到白乌鸦,就能打开童话之城的大门。”多年后,阿公去世。为了实现阿公的遗愿,童话决定书写《童话之城》。童话的好朋友阿丹读了故事后,发现故事暗藏玄机,怀疑故事里有阿公留给童话的重要讯息。于是,他们俩便开始针对故事中的疑点,按线索逐步追踪,为的就是找出阿公隐藏在《童话之城》里,想要告诉童话的秘密……
1
“只要找到白乌鸦,就能打开童话之城的大门。”七岁那一年,她第一次从阿公口中听到这句奇怪的话。
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下午,屋外寂然无声,连天上的云都昏昏欲睡。屋内的电风扇发出“嗡嗡嗡”的沉闷声响,把客厅中央的藤摇椅吹得微微摇晃。
“一、二、三、四……”
一个绑着两条麻花辫的小女孩趴在窗边,高高兴兴地数着电线杆上的乌鸦:它们一字排开,像披着黑披风的武士,昂首挺胸,神气十足。她有一张可爱的圆面孔,眼睛又黑又大,显得粉红色的嘴巴特别小。
这个喜欢数乌鸦的女孩有个特别的名字,叫作童话。
童话数到第七只的时候,一阵风忽然吹来,拂开她的厚刘海儿,把窗边挂着的风景画日历吹得“哗哗”地响,随即“啪嚓”一声掉在地上。
童话从小凳子上跳下来,捡起日历,满心欢喜地把它挂回原位。这天的日历印着喜气洋洋的红色,日期是2005年1月1日。有人在日期旁边画了一个蛋糕,写着:童话的生日。
是的,这天正是童话的七岁生日。
童话看着日历上的蛋糕,掩嘴偷笑,把目光移到桌子上——那里有—个粉红色的蛋糕盒。虽然已经偷偷打开了好多次,她还是忍不住走过去,打开盒盖,踮起脚看了老半天,大声说:“阿公,我要吃那个樱桃小丸子!”
“什么樱桃小丸子,那是小樱桃。”
一个系着围裙的老人从厨房里走出来,他长得高高瘦瘦,皮肤晒得黝黑,左边脸颊有一道很长的疤痕。他就是童话的阿公童塔。阿公把手上的两个大碗放在桌上,笑吟吟地说:“吃面线啦!晚上再吃蛋糕庆祝。”
童话急巴巴地说:“阿公,先讲好哦,晚上我要吃两块蛋糕的哦!”
“好好好!两块就两块,先吃面线!”
“为什么一定要吃面线?”童话嘟起小嘴。
“我们福建人生日就是要吃面线。”阿公说,“面线多好吃啊,你爸爸小时候最喜欢吃面线了,每次吃面线,一定要有两个红鸡蛋。”
童话乖乖爬上椅子坐好。桌上除了面线外,还有一碗红鸡蛋和一个大鸡腿。阿公把鸡腿夹到童话碗内,还给她剥了一个红鸡蛋。
“阿公,你怎么不吃鸡腿?”她奇怪地问,“我们一人一半好吗?”
“阿公老啦,吃太多肉会生病!阿公要好好照顾身体,才能长命百岁,看着童话长大。”
“阿公,你为什么要老哇?”童话眨着大眼睛,“我听阿丹说,人老了,就会死,死了就永远不见了。阿公,我不要你永远不见……” “可是如果阿公不变老,童话就不会长大哦。”
“那我就不要长大!”童话天真地说,“像阿丹家的小狗一样永远都是小小的!”
“傻孩子净说傻话,你又不是小狗。”阿公呵呵地笑起来,“快吃快吃,吃了才能长大。”
童话“哦”了一声,旋风似的吃光了一个大鸡腿,吃得满嘴都是油。
阿公撕下一张面巾纸帮她擦嘴,她急切地问:“阿公,我吃完啦!我乖不乖?”
阿公笑眯眯地说:“乖!乖!”
吃饱后,童话和阿公抢着洗碗,结果童话赢了。她一边洗碗一边想:今天是我的生日,阿公会送我什么礼物呢?
每一年她的生日,阿公都会直接问她要什么礼物,而童话的答案总是故事书。她虽然还没上小学,可是已经在幼儿园学会很多字。她还很喜欢听故事。每次从幼儿园带回一本图书,就会磨着阿公把故事念给她听。
阿公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同样一个故事,由幼儿园的王老师说来,听得人呵欠连天;由阿公嘴巴里讲出来,却令她听得津津有味。她最喜欢听的就是美丽的童话故事。为此,她常常感到自豪,因为自己的名字就叫童话。
“阿公,我的名字是你替我取的吗?”有一次她这么问。
“是啊。怎么啦?”
“王老师称赞我的名字很好听,说像个小公主,问是谁替我取的。”童话喜滋滋地说。
“臭美!”阿公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她扑哧笑出声来。
所以,阿公虽然今年没有问她要什么礼物,但童话却深信阿公一定会送自己故事书。
想到可以得到一本崭新美丽的故事书,童话激动得脸都红了。她加快速度洗好了碗,兴冲冲地奔出厨房。
阿公坐在摇椅上,脸上笑眯眯的。他伸出右手招她,左手则藏在背后。童话登时心花怒放:阿公一定是把礼物藏在背后了!她快步走到阿公面前。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童话都七岁了,过几天就要上小学啦。”阿公感慨,“今年,阿公要送你一份特别的礼物。”
P1-5
十岁那年,我感染上一种病毒,至今依然残存体内,无法治愈。
那是一个橙黄色的黄昏,爸爸带我逛街,偶经一家小书店。店小而陋,长桌上堆着砖块般的套书。我被那淡雅的水墨画封面吸引,晃了晃爸爸的手,央求他买。
爸爸就给我买了。
那是个炎热的年终长假,买回书后,我一睁眼就抱着书缩在沙发上拼命看,直到夜晚降临,不得不上床为止。那一阵子,我整个人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吃饭都敷衍了事,惹得妈妈很生气,扬言要丢掉我的书。可我真没办法放下书,那些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情节,驱使我不由自主地一页页往下读。
等一套书终于读完,我像发完一场高烧,精神恍惚。那些看似无趣的白纸黑字间,居然藏着一个虫洞,让你穿越进一个异彩纷呈的江湖,继而如痴如醉,难以抽离。
从那天开始,我便像摄魂怪一样到处吸摄着所能看到的故事,一发不可收拾一我感染了“故事综合征”。
每一个故事都存在着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波情节推动一波情节,直到抵达结局。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我人生的序列中,如果抽掉十岁那年的那一幕,也许今天的我,不会从读者切换成一个写作者,不会从新世界的窥探者转变成构建者。
五年来,我一点一点在自己的世界里增砖添瓦。偶尔为蹦出的灵感火花兴奋难言,偶尔为自己跳不出窠臼灰心沮丧。每一次推翻重来,我都希望新世界的落成。能在时空的某一个角落,钻开一个小小的虫洞,让一些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交集的人,在偶然的情况下掉入那个未知的平行世界,体验当年十岁的我曾经有过的触动。
然后,也许,在多年以后,他也会在穿越过形形色色的平行世界后,开始建构自己的世界。
曾经有读者私信询问,到底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写故事的人呢?我总是条件反射地回应——多看书。如果你喜欢看书,写作不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因为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一个因果序列。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喷发;阅读是感染的一场病,写作就是救治病症的药。
但愿这美好的感染在人类时空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找到白乌鸦,就能打开童话之城的大门。”童话之城这本书包含了爱、亲情与友情,甚至还有暗藏在文字里的玄机,等待主角与身为读者的我们发掘。跟着书的节奏一步一步地揭开谜底,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这让身为读者的我很有满足感,真相忽远忽近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郭嘉怡
QUEK KIAYEE
如题,故事与童话有着莫大的关联。作者巧妙地应用了童话故事带出接下来的故事——一个非常新鲜的故事。作者笔下生花,透过文字传达出情感,每一个情节都深刻地记在读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整个故事是如此流畅,几乎没有停歇,就像是一气呵成的。能借童话牵扯出主角的身世,作者的灵感可谓难得。作者的文字使读者在阅读时不忘童话的美丽,也不忘故事的奇特。
郭蜻茜
KWOK JIN 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