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纪元后1429年,一个晴明的春天,在摩斯河上,罗伦同香旁义之间,一个服苛奈尔古堡当中。
[鲁白特·波的吕考队长,一个地主阶级的军人,优雅强壮,但是没有坚决的意志的,正在照他寻常的样子,对于他的管事人表示不满,严厉斥责,后者是一个可怜的弱虫,面瘦头秃,年龄要说他是在]8岁与55岁之间均无不可, 因为这个人从来不会有过壮盛的时代,故时间亦不能使他衰老。
[两人同在二楼的石室当中,一个朴素的栎木制的桌边, 队长坐在椅上,可以看见他的左侧身形,管事人以一种卑躬乞怜的态度立在他的对面,13世纪式的格子窗,在他们中间开着,窗侧角上有一堞楼,有小穹门引至盘梯,通到下面天井,桌下有一个坚固的四足凳,又有一个木柜置于窗前。
鲁白特 没有鸡蛋!没有鸡蛋!一千个岂有此理,蠢人,你为什么说没有鸡蛋?
管事 主人,这不是我的过失,这是上帝的力量.
鲁白特 胡说,你告诉我没有鸡蛋,你到以此归咎于上帝。
管事 主人,我有什么办法?我人不会自己生出蛋来。
鲁白特 (冷笑)哈!你倒在讲玩话了。
管事 不,主人,上帝知道,我们大家都没有蛋吃,同你一样,主人,母鸡不肯生出蛋来。
鲁白特 真的! (立起)现在你听我说。
管事 (恭谨的样子)是的,主人。
鲁白特 我是什么人?
管事 你是什么人吗,主人?
鲁白特 (走到他的面前)是的,我是什么人?我是鲁白特.波的吕考地主,这个服苛奈尔城堡的队长呢,还是一个牧牛的童子呢?
管事 哦,主人,你自己知道你在这里是比皇帝自己还要伟大的。
鲁白特 不错,但是现在,你知道你是什么人?
管事 我是一个一钱不值的人,主人,除掉有这个荣誉做你的管事人以外。
鲁白特 (将他的管事人渐渐逼至墙边)你不单是有这个荣誉做我的管事人,并且有这个权利做全法国最坏的,无用的,愚蠢的,胡说的,白痴的管事人。(他迅速的走回到桌边)
管事 (惶恐的样子)是的,主人,在你这样的伟大人物的眼光当中,我当然是如此的。
鲁白特 (回转头来)这大约又是我的过失唔?
管事 (窘极的样子,走到他的面前)哦,主人,你总是把我极无心的说话,这样的扭转来。
鲁白特 我还要把你的头颈扭转来,如其我问你还有多少鸡蛋的时候,你胆敢对我说,你自己不会生出蛋来。 管事 (要想抗辩的样子)哦主人,哦主人。
鲁白特 不要响,不是哦主人,哦主人,应当是不主人,不主人,我的三个巴尔巴利的母鸡还有那个黑的,都是在香旁义地方,最会生蛋的鸡,你倒来同我说没有鸡蛋!是谁偷掉的!告诉我,否则我就要当你是一个胡说的人,并且把我的东西偷卖的人,一脚把你踢到大门外面去,并且昨天的牛奶也是短少,你不要忘记掉。
管事 (窘极)我晓得,主人,我晓得太明白了,现在没有牛奶,没有鸡蛋,明天连什么都要没有了。
鲁白特 什么都没有!你难道要完全偷去吗?
管事 不,主人,谁也不能偷什么东西,但是现在是有一种魔力支配我们,我们是被迷住了。
鲁白特 这种谎话,对我是无用的,鲁白特.波的吕考会烧死魔女,绞杀盗贼,去,正午以前,要拿两打鸡蛋,两加伦牛奶到这个房间里来,否则当心你的骨头,我要教训你怎样是欺骗我的结果。(他以最后决定的态度重复坐下)
管事 主人,我同你说没有鸡蛋,一定是不会有的,就是你因此把我杀掉,也是无用,要是那个女郎还在门内的时候。
鲁白特 女郎?什么女郎?你在那里讲什么话?
管事 那个罗伦的少女,从度内玛来的。
鲁白特 (立起,非常的发怒),一千个岂有此理!一万个浑蛋!你难道说那个女郎,两天以前,胆敢来求见我的,我叫你把她送还她的父亲,教他严加管束的,现在依然还在这里吗?
管事 我是已经叫她回去,主人,她不肯去。
鲁白特 我并没有叫你叫她回去,我叫你把她赶出去,你有五十个武装兵士和一打的强壮工人,执行我的命令,难道他们都见她怕吗?
管事 她是这样坚决的,主人。
鲁白特 (抓住他颈上的领圈)坚决?现在你看,我就要把你丢在楼下去了。
管事 不,主人,请你不要。
鲁白特 那么,你就拿坚决来阻住我罢,这是极其容易,随便一个平常女子都能够做的。
管事 (被他提起,以一只脚站在地上)主人,主人,你就把我丢下楼去,也不能使她因此离开这里,(鲁白特把他放下,他用双膝坐在地上,很沉默地注视他的主人)你看,主人,你是比我更其坚决得多,但是她也是这样的。
鲁白特 我的比你强壮有力,蠢人。
管事 不,主人,不是这个,是说你坚强的性质,她是比我们都更柔弱,她不过是一个瘦小的女子,但是我们没有法子使她离开。
鲁白特 一般无用的东西,你们都是见她害怕。
管事 (慢慢地立起来)不,主人,我们都是见你害怕,但是她给予我们勇气,她真是好像无论什么都不怕的,或者你还可以把她吓退,主人。P3-6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霍尔斯陶穆
乔治·萧伯纳对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始终都没有发生过改变,这从他青年时期所创作的小说中就能初见端倪。纵使有些人不停地指责他毫无正义感,或是控诉他是民主世界中的小丑,但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作品中找到为他辩解的地方。他的作品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让人们感到他根本不会被普通的社会发展所影响,也正是由于他这种始终不渝地坚持,最终将他直接带到了他现在发表演说的讲台上。萧伯纳的思想可以归类于一种抽象而理论化的改革观,尽管这种观念并非是他发明的,但却是经由他而日益明确并且发扬光大的。对他来说,这种观念和少有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打破了常规的束缚,再加上他那生动有趣的幽默语言,从而使他的作品成为文学世界中珍稀宝贵的财富。
人们最困惑不解的就是他那乐观豁达的态度:人们很愿意把这整个过程当作一场游戏,而且非常希望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环节。人们甚至无法想象,萧伯纳曾经公开宣布的他那种看起来漫不经心的态度其实是一种策略:如果他不娱乐大众的话,人们可能会想将他绞死。但实际上,我们非常清楚,既然他能如此直言不讳,就不会畏惧那些充满可能性的后果。而他采用这些方法作为攻击的手段,一方面源于他天生就具有的无惧任何挑战的卓越才能,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方法才是最为有效的,他坚守着良心和忠诚的信念,依靠自己那出众的才华,引导着他其他的一些特性,朝他的目的地走去。
一开始,他的作品主要是在艺术批评和社会学领域中,他本人也自称是改革主义的先行者。而且跟他后期从事的有着不一样的重要性。没过多久,他为自己赢得了评论家、新闻记者和受欢迎的演说家的显著地位。在英国和法国巴黎的戏剧界,他之所以闻名,则是因为他对易卜生的支持和对无聊而肤浅的传统戏剧的反对。他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自己的戏剧理论,而且他进行戏剧创作的时间也比较晚,到了36岁才开始,这时他心中早就积聚了许许多多的素材,所以创作起来文思泉涌,成果卓著。
他尝试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来进行创作,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戏剧形式。我们在对这些作品进行评论的时候,也要根据一些特殊的原则进行。而这种形式之所以与众不同,不全是因为它的形式和结构,更是因为作者才思敏捷,对戏剧熟稔于心,从而可以轻易地让戏剧效果达到他所追求的目的。他追求理想的时候专注而又直接,而且极具斗争精神,拥有丰富多彩的思想观念,这些就是他那卓尔不群的特殊风格。
他在法国被誉为“20世纪的莫里哀”。事实上,他俩的确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萧伯纳觉得自己在戏剧创作时有古典主义倾向。他提到的“古典主义”,就是说强烈的理性思维,采用辩证的视角,同时反对所有的可以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事物。他的第一部作品名为《不愉快的戏剧》(1898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这部作品之中并没有应观众的需要而发表一些空洞虚无又沉溺于感情的教条,而是将那残酷丑恶的社会现实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作品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探讨社会弊端:穷苦的人被剥削压迫以及被逼良为娼,而那些剥削他们的人却在想办法依靠这些来保住他们的地位。
萧伯纳对整个社会进行了人木三分的批判,但是又公正不阿。而且,他刻画那些恶人的嘴脸时,还能洞察他们的心路历程,这就是他的特色,即使是在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中,他最优秀的一个特点——人道主义精神,已经展露无遗了。
在《快乐的戏剧》(1898年)中,他创作的主题相同,但风格上有了改变,营造了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其中有一出戏《武器和武士》让他崭露头角,他在这出戏中揭露,连年争战会彻底摧毁人们的生活,使一切都不堪一击,同时与和平时期那种稳定而又平平淡淡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他的反战论调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同,这种认同超过他之前得到的所有认同。而在《坎迪德》中,这是一个与《玩偶之家》风格相似的剧作,只不过结局是喜剧式的。这是他最有诗意的一部作品,主要是因为剧中那个优秀而坚强的女性,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被他塑造成一个普遍的榜样,具有了更热情、更丰富、更文雅的内涵。
在《人与超人》(1903年)中,他宣扬因为女人拥有现实而坚韧的本性,所以她们是天生的超人;在剧中,很多人热烈地期盼超人的到来,而且超人的到来是早就被预言了。这是一出让人忍俊不禁的喜剧,不过作者将自己的意图蕴含其中,这部喜剧甚至可以让你从中联想到作者反对早年英国人崇尚温顺圣女的观念。
接下来一部戏剧《巴巴拉少校》(1905年),意义较为深远。这是一部伟大的思想剧。它讨论应该怎样压制邪恶:是通过内在的乐观精神和宗教式的牺牲呢,还是通过外在的消灭贫困并且根除社会弊端的方式?他在剧中塑造了一个最为突出的女角色,但是最终也在金钱的诱惑和救世军的权力下选择了妥协。在剧中,作者对思想变化的过程做了生动详细的描述,当然,里面的某些观点也有些模棱两可。这出戏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他向人们展示了在现实的生活信仰当中,仍然存在着让人拍手称快的、鲜明的、清新的快感和诗意。萧伯纳,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在这里的处理方法相较于平时而言,更加的开放和更具有侠义豪情。
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不能再继续讲述他下一步的活动过程,甚至去谈谈他其他的杰出作品。现在,我们不谈其他,我们只来谈谈他是怎样不露声色地将矛头指向所有他觉得不公平的地方。在《伤心之家》(1919年)中,作者毫不客气地出击,用喜剧的方式尽力挖掘人们为科学、政治、艺术、工作和美色等琐事所累,表现出的各种刚愎自用、虚伪做作,而且也描绘出文明社会发展中的病态,无视真理、良心泯灭、内心残忍等具体现象。不过,可能是因为素材太过庞多繁杂,抑或是很难用轻松的方法来描绘此种题材,令这部作品只能以空虚的象征主义的形象惨淡示人,最终只能收藏于博物馆中。
在《回到麦修撒拉时代》(1921年)中,他写的序言比往常更加具有智慧。剧中是一个绝望而缺乏欢笑的世界,这部剧作想表达的观点是人类必须将其正常的年龄延长数倍,才能获得足够的智慧来管理这个世界。在这部剧中,作者好像过多地运用了他那丰富的思想,以至于极大地损害了他固有的那种创造力。
接下来的《圣女贞德》(1923年)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诗人创作的巅峰。作者是专门为了舞台演出而创作这出戏。当时,剧坛上经常演出和被重视的是一些能够让人们立马感到愉快的作品。而他不顾地方上的抗拒,设法表现他的真实价值。萧伯纳不满足于自己之前的历史戏剧,所以,自然而然地,他将自己丰富而敏捷的才思和一种故意为之的历史想象力和真实的空缺交相融合。在他所构造的世界当中缺少时间因素。但是,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这样的缺失和空间意识的缺失并不是一回事。这样的不幸使他对历史少了几分敬重,同时有一种和任何的教条格格不入的倾向。
总的来说,在创作《圣女贞德》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仍然存在着相似的观点,但是他的内心却在一个虚幻的世界当中找到他所塑造的女英雄的立脚之处,也就是这样,他才能在这个血肉之躯上加诸他丰富的想象。通过一种现在仍被质疑的修正,让她拥有单纯的形象,但是在语言文字上,这个形象栩栩如生。他让人们的心被圣女贞德牢牢地抓住。在这个真正的英雄主义已经没落的时代,萧伯纳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塑造的这个以英雄主义为个性的作品,非但没有失败,反而在全球绽放光彩,因为其无可置疑的艺术价值。
用这个观点,我们追溯萧伯纳的佳作。从他对圣女贞德这个英雄人物的描绘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能从他那插科打诨和反对挑战之中,找到同一个理想主义的特性,他批评社会现象、展望社会发展,虽然我们会觉得他的理论太过直接,思维也不够缜密,观点没有系统化;但是,他同那些缺乏任何固定基础的传统观念做斗争,与那些真假难辨或是半真半假的传统情感展开辩论,这些都能证明他的志向远大,而他更加让人赞叹的是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法用情感的方式来表达的令人尊敬的美好品德——心灵的自由、勇敢、忠诚,还有思路的清晰——在当今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我上面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萧伯纳一生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我还没有提及他著名的序言——也许可被称作是论著——分散在大部分的剧本之中。这些序言大多是佳作,其文风简练、才思敏捷、才气纵横,难有人与之匹敌。他的戏剧让他成为“当代最具魅力的作家”,而他的序言则使他成为能够与伏尔泰相提并论——当然是和伏尔泰最著名的作品相比。从朴实无华的风格和古典的陈述方式来讲,它们将他的思想,将他对时代的新闻记者式的评论表露无遗,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让他像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屹立于英国文坛之中。
这本《圣女贞德》包含乔治·萧伯纳最著名的两篇著作:《圣女贞德》和《卖花女》。
《圣女贞德》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的作品,它对宗教信仰、妇女问题、社会形态乃至影响历史发展及个人命运的政治因素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发人深省的讨论。贞德是西方人耳熟能详的一个人物,她也许是除了耶稣以外最人尽皆知的一个。街上的路人都能够勾勒出她的形象:一个穿着铠甲的女孩。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法国青年女爱国者,她领导农民群众击退英军的围攻。但后来被诬为女巫,在卢昂广场处以火刑。萧伯纳在这部作品中,鲜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女英雄的形象。《卖花女》中身世可怜的卖花女,终日为三餐奔波,有一天遇到语言教授,教授与上校朋友打赌,女孩在他的教导下,一定能脱胎换骨,成为上流社会淑女,即使王公贵族也扯看不出她的本面目,教授教卖花只是赢赌为乐,未料在调教成功后却爱上她,最后终于放下骄傲面目,和女孩相爱。
乔治·萧伯纳编著的《圣女贞德》讲述了,农家姑娘贞德是在法国抗英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英军兵临要塞奥尔良城下,她率兵冲破敌军重围,奋力冲杀,击溃英军。她的英雄事迹四传传颂,被称为“奥尔良少女”。但也因此引起法国贵族的妒恨。在贡比涅战役中,她被出卖,落入勃艮第叛军手中。英军企图以重金换取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