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杨小说编著的《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囊括40位哲学家的思想,包括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阿纳克萨戈拉、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奥古斯丁、阿奎那、笛卡尔、卢梭、尼采、罗素等等。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深刻而难懂,作者借用更通俗的解读让读者更容易消化哲人思想。

作者除了解读哲人思想,还把每个哲人的生活趣事进行了“爆料”,比如罗素的师门风云、弗洛伊德的婚姻、萨特的风流逸事、苏格拉底的“助产婆”、柏拉图的敌人等等。这让读者对于哲人的了解更加鲜活、全面。

内容推荐

阅读哲人故事,感受哲学的深刻与广阔,聆听智者心音,探寻人生的奥秘与意义。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杨小说编著的《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介绍了尼采、康德、柏拉图、罗素、德谟克利特等44位哲学家的生活趣事和哲理故事。人们提起哲学,都会想到干涩、难懂、深奥,而本书作者巧用搞笑、趣味的方式解读严肃正经的哲学哲人背后的思想和故事,引导读者了解哲学家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哲学,以更宽容、更谨慎的心态去看待哲学,从而更积极地探索人生的奥秘,追求人生的真谛。读完这本书,读者可以对于西方哲人有更丰富和全面的认识。可以说,这是一本趣味十足、有料有瘾的通俗哲学百科。

目录

泰勒斯: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

 哲学≠贫穷

 水是万物的始基

毕达哥拉斯:不能对着太阳撒尿

 第一位民众教师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禁忌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爱江山,更爱智慧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幸福是什么?

巴门尼德和芝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芝诺悖论

阿那克萨戈拉:努斯高于一切

 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

智者学派:出售智慧的人

 诡辩的技巧

 智者的故事

德谟克利特: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柏拉图的敌人

 宙斯的惩罚

 什么是快乐?

 受到表彰的犯人

苏格拉底:永远的“牛虻”

 丑陋的相貌,高尚的灵魂

 标榜自己无知的人

 悍妇造就的哲学家

 思想上的助产婆

 哲人之死

柏拉图:哲学为王

 理想国与叙拉古历险记

 走出洞穴的囚徒

 女友和麦穗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逍遥的老师

 什么是领悟?

 不给雅典第二次机会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

第欧根尼:犬儒主义者

 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毕洛:怀疑论的创始人

 像猪一样不动心

伊壁鸠鲁:快乐哲学

 神的悖论

 什么是快乐?

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

 从反叛者到皈依

 上帝存在于时间之外

 托马斯·阿奎纳:上帝是存在的

 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

布鲁诺:烈火不能征服的哲学家

 罗马鲜花广场的悲剧

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简单归纳法的困境

 蚂蚁、蜘蛛和蜜蜂

 传奇人生

霍布斯:一切人生来平等

 什么是自由意志?

 狼吃不吃人?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三个梦与真理之神

 致命的仰慕

 笛卡尔的壁炉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从信徒走到异端

 与教士们的辩论

莱布尼兹: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

 天才的童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从反叛到皈依

 那颗不存在的樱桃

休谟:明天的太阳从何方升起

 默默无闻的哲学家

 休谟问题

伏尔泰:因为我有身体,所以我有思想

 罗昂事件

 选择情人而不是妻子

 猜谜

 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卢梭:浪漫主义先驱

 性情中人的浪漫生活

 卢梭和女人的纠结

 什么是幸福?

康德:没有生活、没有历史的哲学家

 多情女子都爱哲学家

 如太阳般精准的生活

 关于“二律背反”的打油诗

黑格尔:黄昏的猫头鹰

 哲学的国王

 家务与我无关

 黑格尔的比喻

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与黑格尔同时开课的失败者

 法兰克福的隐居

尼采:病态超人

 哲学家等于疯子的来源

 那匹可怜的马

 上帝已死

 超人和权力意志

克尔凯郭尔:具有两副面孔的人

 生下来的老人

 两副面孔的哲学家

 要真正地填饱人的哲学家

弗洛伊德:性欲乃一切人类成就之源泉

 哲人的婚姻

 精神分析学

 梦和释梦

胡塞尔:现象的还原

 瞌睡虫的职业选择

 超越心理主义

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者

 被误认为是修理工的大学教授

 海德格尔的学生与情人

 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罗素: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小罗素

 师门传奇

 中国之行

 我为什么而活着?

维特根斯坦:哲学家就是瓶子里的苍蝇

 希特勒的同学

 你们永远不懂我在说些什么

 监狱里写成的著作

 脾气古怪的哲学家

萨特:他人即地狱

 拒绝诺贝尔奖的文人

 咖啡馆里的哲学家

 风流的思想家

 不安分的政治活动家

 存在先于本质

马克斯·韦伯:宣告众神时代的来临

 影响世界的小人物

 众神时代

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

 求真的哲学家

 从逻辑的观点看

福柯:追求欲望的后现代大师

 不一样的知识分子

 话语就是权力

弗洛姆:自由的囚徒

 孤独的童年

 战争与成就

 毒蛇的小屋

 梦是无需翻译的

波普尔:电视使人类变坏

 童年的思考

 电视使人类败坏,无异于战争

柏格森:生命的本质在于创新

 “哲学家大道”与午夜阳光

 讲座明星

 这个哲学家也是外交家

 连续不断的“意识流”

 柏格森的比喻

 记忆

爱因斯坦:幽默的巨人

 不拘小节的人

 爱因斯坦逸事

试读章节

一天上午,一个教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办公。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教授打开门一看,只见走进来一个壮实、朴素的高大汉子。此人穿着当地农民常穿的服饰——吊带花饰皮裤,厚厚的白色过膝长袜,看上去健壮结实,肌肉发达,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土包子。教授想:“这肯定是派来给我修水管的修理工。”于是对着访客说道:“这里的水管都坏了好几天了,你赶快帮我修好吧。”

这位来访者愣了一下,问道:“请问,您今天是不是约了马丁·海德格尔教授?”

教授也不由愣了一下,说:“是啊,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这下子,那个被当作修理工的访客笑了:“我就是马丁·海德格尔教授。”

这样一个故事或许是杜撰的,但海德格尔在服饰上的随意与朴素、无疑遭到过许多当时德国学者的嘲笑。在当时的德国学术界,教授们都十分重视高雅的装扮。像海德格尔的老师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就喜欢穿着正装,头戴宽边帽子,手拿镶金边的手杖,显出优雅和文明。不仅在装束上,在言谈乃至行为举止上,海德格尔都与高雅、自由、充满贵族气息的德国学界保持着一种格格不入的距离。

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农家,他一生也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农民。只有穿着农民的衣服,说着农民的话他才觉得自在。如果不是为了学习哲学,他原本并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在他的哲学里,也始终充满着对于农民简单、朴素充满生机的生活方式的推崇。海德格尔感慨传统的农民式的诗意生活为现代技术的普及所破坏,希望为现代人找到一条心灵安置的道路。

海德格尔的学生与情人

海德格尔是个风流的思想家。他于1917年与丽德·佩特瑞结婚,由于佩特瑞是新教徒而海德格尔是天主教徒,他们举行了两次婚礼,一次在新教教堂,一次在天主教堂。但两次婚礼的承诺也并未能够保证海德格尔对妻子的忠贞。

海德格尔虽然长相一般,穿着打扮上更是显得土气,但他聪明绝顶,又在哲学界具有相当高的声誉,时常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经不起诱惑甘愿为他献身。而海德格尔也被许多人看作“勾引天真无知的女生上床的色狼,达到目的后就一脚踢开”。在海德格尔诸多的情人中,与他交往最为密切也最为著名的就是汉娜·阿伦特——一位在后来取得极大声誉的女哲学家。

1922年的时候,还是副教授的海德格尔迁居一个叫马尔堡的地方,在当地的大学任教。这个小城风景十分迷人,但却有着德国小城特有的保守和封闭,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马上人尽皆知。而海德格尔的妻子丽德,对于自己丈夫的好色本性也是十分了解,她几乎可以说是死死地盯着海德格尔,还有他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学生。然而海德格尔还是勾搭上了一位漂亮的犹太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就是汉娜·阿伦特,当时她才十八岁。如果他们敢于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实在是非常不般配的一对。海德格尔当时三十五岁,粗壮结实,习惯穿着标准的农民服装,看上去像个干体力活的人;而汉娜则一头短发,身材修长,穿着时髦的服饰,年轻漂亮,高雅大方。

P222-224

序言

一直以来,哲学都像是神庙上的神谕,被人们视为神圣却又晦涩深奥的学问,以至于连追求哲学的哲学家都被人们供奉在高高的神龛之上,成为人们敬而远之的一个群体。然而,哲学家绝不是“思想艰深”“性格古怪”“行为诡异”和“脱离世俗”这些词的结合体,这些词描绘的只是哲学家的一个个侧影,远远不是全貌。事实上,哲学家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生活在现实的世界。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趣味哲学和哲学故事的书,在那些著作中,深奥的哲学理论被蕴涵于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事例中,让读者在轻松的环境中去了解哲理、体味哲学;让读者相信哲学不应该被束缚在神庙里,成为少数人和众神飨食的祭品;让读者相信哲学就是生活,并且蕴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人都可以学哲学。受到这些著作的启发,我们也希望能够还哲学家们真实的面貌,展现出一个个哲学家的全貌,而不是他们的侧影。

哲学家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的可爱是不应该被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艰深的思想所掩盖的。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标准的哲学家,他聪明绝顶,却又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生活上清心寡欲,拒绝继承巨额财产,过着准修道士的禁欲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生活是人们想象中的哲学家式的枯燥生活。但是,我们在他的生活中仍然可以看见许多闪闪发光的趣事。当维特根斯坦阅读完罗素的著作后,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就跑去问罗素他是不是一个天才,如果是,他就研究哲学,做一个哲学家;如果不是,他就回去开飞艇。还有一次,他和病重的摩尔讨论问题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探病时间,摩尔的夫人指责他妨碍摩尔休息,影响摩尔健康。他却说,谈论哲学问题是摩尔的兴趣所在,如果真的在谈论问题过程中,摩尔因为过于激动而死去,那就让摩尔死好了,因为那样死得其所,一个人应该用他毕生的精力去从事自己所擅长的事,而不应该单纯为了延长生命而放松对工作的努力。在众多哲学家中,这样可爱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或是因为自己的机智,或是因为自己的痴迷,或是因为自己的单纯,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让我们觉得可笑却可敬的行为。他们确实是一群很可爱的人,只是需要我们去亲近、去发现。

哲学家也是一群浪漫的人,在理性的天空放牧着白云般的绵羊。诚然,哲学家的队伍中有很多像康德、阿奎纳这样老学究式的人物,但也不缺乏卢梭、罗素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他们具有诗人一般的气质。他们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罗素曾经就说,对爱情的渴慕、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无与伦比的同情,这三种情感极其强烈地支配着他的一生。这三种情感是罗素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大部分哲学家的生活的写照。

当然,哲学家由于他们的性格,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由于他们研究的领域,也会做出一些糟糕的行为,在常人看来这些都是匪夷所思的。像毕达哥拉斯阻止人们鞭打一条幼狗,说它体内寄托着他一位朋友的灵魂。而尼采则抱着马脖子哭泣,说“我的兄弟啊”。黑格尔曾经说,对于同一条宗教格言,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说出来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这个老人来说,这条格言包含着他所有的生活;而对于这个小孩来说,或许他能够理解格言的意思,但是格言只是格言,里面没有生活。对于哲学家来说,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哲学,他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我们可以不理解,但我们必须宽容,我们要捍卫他们的权利。除了糟糕的行为外,哲学家也会犯下一些错误,就像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十磅重的铁球下落速度是一磅铁球的十倍。或许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思想伟大的人,犯的错误也大。

哲学家是一群爱思辨的家伙,他们有自己可爱的一面,有自己的浪漫情怀,有自己的搞笑天分,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接触他们的逸闻趣事,就是接触他们的生活,而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就是了解他们的哲学。我们的目的不是抬高哲学家在神龛上的位置,也绝不是要把他们从神龛上拉下来。我们希望通过收集整理哲学家们的一些哲理故事、生活趣事,向读者们展现一个个丰满的、全面的哲学家形象,引导读者了解哲学家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哲学,以更宽容、更谨慎的思辨心态去看待哲学。笛卡尔说:“最伟大的人有最高尚的美德,同时也能做最糟糕的坏事。”那些试图从哲学中寻找人生智慧的人应该小心,尽管哲学能够启迪你的智慧,但是不要迷恋哲学家月光下的侧影,小心迷失了回家的路。那些爱思辨的家伙的另外半张脸,你看见了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