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大元帅(上下红色将帅)(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金戈铁马,浴血鏖战,他们是缔造人民军队的璀璨群星!沃血中华,舍生忘死,他们在革命时尚留下了耀目英名!”李庆山主编的这套《十大元帅(上下红色将帅)》是近年来关于十大元帅的一部全书,浓墨重彩地概述了十位元帅的戎马生涯,包括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等。

内容推荐

李庆山主编的《十大元帅(上下红色将帅)》选取了十大元帅一生中的精彩片段,全方位展示出十大元帅的一生。在那个前所未有,风起云涌的时代,在那个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的英雄。几十年戎马生涯,他们挥兵塵战。神州大地纵横驰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骄傲,他们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

目录

开国元帅朱德

 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

 艰难的读书生活

 走进讲武堂

 参加辛亥革命

 四年官升六级

 留洋

 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举旗南昌

 南下首克钱大钧

 血战三河坝

 “要革命的跟我走”

 重整旗鼓

 寻找毛泽东

 智取宜章

 点燃湘南起义烈火

 向井冈山转移

 朱毛会师

 粉碎敌人“进剿”

 “朱德扁担”

 “和天下穷人心连心”

 开创赣南根据地

 粉碎五次反“围剿”

 统帅三军行万里

 “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

 临大节而不辱

 八路军总指挥

 率部转战太行

 屯垦南泥湾

 运筹与决胜全国解放战争

 亲临前线克石门

 在小的司令部里

 瞒天过海

 穿着补丁鞋进京

 在天安门上检阅三军

 中华帅

 情系国防现代化

 生命的后时刻

开国元帅彭德怀

 苦难的少年

 做帮工

 “闹粜”行列中的小英雄

 救贫行动

 考入讲武堂

 入党

 举行平江起义

 三个月转战

 奔赴井冈山

 守山

 奔袭雩都

 红三军团总指挥

 出其不意攻长沙

 力排众议渡赣江

 怒杀黄梅庄

 光脚板千里回师

 挖地道炸城

 痛斥李德

 果断指挥突破封锁线

 亲临前沿夺遵义

 唯我彭大将军

 率部战斗在华北战场

 声慑顽固派

 运筹帷幄百团大战

 指挥陕北作战

 杀鸡用牛刀

 虎口夺食

 调虎离山

 沙家店里用奇兵

 漂亮的围宜打援

 解放大西北

 挂帅出征

 将计就计

 朝鲜战场上的两次脱险

 急见毛主席

 他收下了一份贵重的礼物

 殚心竭力于国防现代化

 彭老总浩气长存

开国元帅刘伯承

 小时勤奋好学

 十五岁成为全家主事人

 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立志从军

 率领川东护国军讨袁

 川中“名将”

 出川考察

 领导泸顺起义

 参与组织南昌起义

 留苏

 主办红校

 出任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长征途中:“刘伯承是条龙”

 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

 杰作

 坚决北上

 出任129师师长

 神机妙算叠伏日寇

 用兵如神

 立马太行

 千里挺进大别山

 元帅教育家

 家风

 不朽的丰碑

开国元帅贺龙

 军家后代

 夺枪起义

 桑植农民军总指挥

 两把菜刀起家

 加入护法靖国军

 建国军中将

 北伐中的“钢军”

 南昌起义军总指挥

 创建红二军团

 围点打援

 诱敌深入

 会师后的仗

 运动中迫敌就范

 万里转战

 连克晋西北七城

 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

 巧打预期遭遇战

 避实击虚

 经略陕甘宁晋绥

 率部入川

 向西藏进军

 从战斗篮球队到国家体委主任

 举行全军大比武

 帅星陨落

开国元帅陈毅

 五岁接受启蒙教育

 寄人篱下

 深得老师器重的勤学好问者

 就读工业职业学校

 留法勤工俭学

 “勤工”未“俭学”

 边学习边寻求救国

 参加反帝反封建民众斗争

 投笔从戎

 协助朱德率部南移

 担任红四军军委书记

 转战在中央苏区

 险被错杀

 血洒老营盘

 率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驰骋大江南北

 临危受命新四军代军长

 在华东战场上

 指挥百万大军夺中原

 挥军渡江向东南

 上海市任市长

 元帅外交家

 开外交史先例

 青松挺且直

开国元帅罗荣桓

 有欢有忧的童年

 勤奋好学的“书呆子”

 勇于接受新思想的少年

 求学于长沙

 边读大学边参加反帝斗争

 红军党代表

 实行民主制度

 刀下留人

 逆境显本色

 开辟晋东北

 开创晋西南

 率兵进山东

 发起梁山战斗

 提出“六字方针”

 留田突围

 创造“翻边战术”

 抱病任职

 发动大反攻

 “真正的英雄”

 参与指挥辽沈战役

 首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反对教条主义

 不要特殊照顾

 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同疾病作斗争

 毛泽东悲痛逾常

开国元帅徐向前

 生于一个穷秀才家

 上私塾

 书店里的学徒

 考取山西国民师范

 当教书匠

 考入黄埔军校

 大元帅卫队队员

 蒋介石找谈话

 加入共产党

 寻找毛泽东

 参加广州起义

 在东江打游击

 走进大别山

 提出游击战七条原则

 活捉老上司

 接连指挥四个战役

 建立川陕根据地

 粉碎敌人六路围攻

 率四方面军长征

 会师

 会见毛泽东

 “终生抱愧的错误”

 南下

 孤身一人去陕北

 回故乡

 响堂铺伏击歼日寇

 率部挺进冀南

 奔赴山东

 重返延安

 带病出征

 两战运城

 攻破“卧牛城”

 发动晋中战役

 决战故乡

 新中国位总参谋长

 遗言

开国元帅聂荣臻

 困苦的童年

 立志求学

 抵制日货

 留学生涯

 投身军旅

 在香港结识终身伴侣

 在白区工作

 任红1军团政委

 长征途中先遣部队的政委

 奔赴抗日前线

 参与指挥平型关大战

 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指挥消灭阿部规秀

 “聂荣臻是新的鲁智深”

 司令员与日本小姑娘

 驰骋华北战场

 参与指挥平津战役

 任开国大典总指挥

 协助毛主席抗美援朝决策

 夙愿

 中国国防科技奠基人

 亲临导弹发射场

 让人们学习中国女排

 生命的后

开国元帅叶剑英

 风华少年

 剪辫子

 考入梅县务本学校

 东山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

 进入云南讲武堂

 追随孙中山

 执教黄埔

 率部东征

 任梅县县长

 参加北伐

 通电反蒋

 策应南昌起义

 任广州起义副总指挥

 赴苏留学

 在中央苏区

 一次漂亮的伏击战

 万里长征

 西安事变前后

 致力于统战

 在高统帅部

 在战略决战期间

 主政广东

 总导演

 开拓军事科研事业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果断处置“四人帮”

 请求退位

 安眠于广州烈士陵园

开国元帅林彪

 青少年时代

 参加南昌和湘南起义

 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

 长征路上

 首战平型关

 出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

 在辽沈战役中

 会战平津,进军中南

 从挂职养病到毛泽东的接班人

 抢班夺权

 林彪“手令”

 政变阴谋彻底破产

 周总理接到密报

 林彪携叶群仓皇出逃

 全国禁空令

 折戟沉沙

试读章节

1911年8月,朱德从讲武堂特别班毕业,被分配到蔡锷领导的新军第19镇(相当于师)第37协(相当于旅)第74标(相当于团)第2营左队(相当于连)任副目(相当于副班长),后来任司务长。

司务长这个工作,管钱管粮管被服,接触士兵的机会最多。朱德就利用这个便利条件,积极而又巧妙地去完成同盟会交代给他的一项任务——在士兵中宣传保路运动,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同盟会在各地组织武装起义的情况,为云南的武装起义作准备。

在当时,搞这个工作是相当危险的,若是被清朝的密探们抓住了是要掉脑袋的。可是朱德有办法。他发现队伍里哥老会的成员挺多,于是便秘密参加了哥老会。利用这两种关系去开展工作,则万无一失。

果然,工作开展得很顺利。朱德已经交了不少要好的朋友,甚至包括警卫云贵总督衙门的卫队营管带(即营长)李凤楼。他向他们宣传同盟会的政纲,逐字逐句地讲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口号的实际内容和现实意义,给他们灌输革命的思想,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

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在武昌领导起义,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这胜利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云南的革命党人。他们摩拳擦掌,加紧了响应起义的准备工作。清朝的云贵总督李经羲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恐慌,便一方面在总督衙门内外修筑工事,调集卫队营、辎重营和两个机枪连来保卫总督衙门;另一方面又秘密逮捕革命党人,清洗军队中的不可靠分子,收缴不可靠部队的枪支和弹药。在这紧急关头,蔡锷、唐继尧、李鸿祥、谢汝翼等领导人果断决定:起义在10月30日晚(旧历9月9日重阳节)举行。

30日晚8点半钟,队里接到命令:紧急集合,先到巫家坝集结,而后进攻昆明。可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仍然没有听到集合号声。朱德正在不安。忽然一个哥老会兄弟来报告,说刚才队官带着两个连的士兵逃跑了。朱德早就知道队官是个顽固的帝制派人物,但没有料到他在这紧急时刻来这一手。朱德想:如果让这个家伙逃进昆明,昆明会立即戒备起来,必然给起义军攻城造成极大的困难。事不宜迟,他立即命令几个同盟会员带领一部分部队抄小路赶到前面去堵,自己则带领其余部队在后面追。

果然,不到10分钟,被拉走的部队就被追上了。朱德飞步跨到队官的前面说:“队官大人!怎么丢下我们走了?”

“你们既然来了,那就跟上吧。”

“不!协统不是让我们去巫家坝集结吗?”

“你!你是个共和分子!把他抓起来!”说着,双方都亮出了枪械。

朱德为了不致过早地放枪暴露目标,便对队官说:“你不愿意参加起义,我们不勉强。但你此时此刻不能去昆明。”

队官一看,前有堵兵,后有追兵,再争下去对自己也不利,便软了下来,说:“那好吧,我们不去昆明,往南走,这总行了吧。”说着,便改道南行了。

朱德看队官走远了,便带着部队往巫家坝急速进发。到巫家坝一看,起义军总指挥蔡锷正在用激昂的声音讲话:“弟兄们,二十天前,武昌举行了起义。接着,全国又有十二个省宣布独立。恢复中华的壮举正在席卷全国,蔚为大观。我们云南从今天起,立即成立共和军政府。同盟会诸公推我为云南共和军都督。我宣誓:誓死效忠共和!”

“誓死效忠共和!”全场壮士齐声高呼。

在朱德的印象里,蔡锷将军只是个单纯的军人。平时,他从不像其他人那样在讲话中多少要渗入一些革命思想,或明或暗地流露出对清政府的不满。正相反,他平时的讲话可以说是纯军事的,毫无政治色彩。每次讲完话,他就回到自己的住处,过深居简出的生活去了。虽然为了请他解答军事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朱德也曾不止一次地去过蔡锷的住处。但他除了谈学术之外,很少谈论时事。不过从蔡锷阅读的大量书刊中,朱德也隐隐地觉察到他绝不可能是个不问政治的人。蔡锷有缜密而深刻的思想,有独立而清晰的见解。他的“稳”是猛狮搏斗前的准备,他的“冷”是不见火焰的白热。可是,直到今天,朱德才第一次看见猛狮终于站起来了。他那短短的几句话,爆发出了多么巨大的光和热啊。朱德真是兴奋极了。他跑步过去向蔡锷报告:“报告总指挥,刚才我们的队官跑了。”

P9-11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