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著的《游走全国万里行》分为四辑,一是走山吟水周边游,二是走马观花国内游,三是走近界碑边境游,四是走出国门域外游。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自助旅游的某些空白。尤其是填补了一个人的“独游”加“穷游”的中国边境旅游的空白。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各界旅友的出行,有参考帮助作用。
| 书名 | 游走全国万里行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田荣 |
| 出版社 | 陕西旅游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田荣著的《游走全国万里行》分为四辑,一是走山吟水周边游,二是走马观花国内游,三是走近界碑边境游,四是走出国门域外游。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自助旅游的某些空白。尤其是填补了一个人的“独游”加“穷游”的中国边境旅游的空白。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各界旅友的出行,有参考帮助作用。 内容推荐 《游走全国万里行》是作家田荣在退休之后所写的旅游纪实文学作品。全书共分为周边游、国内游、边界游、域外游四个大的板块。透过文字,不仅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风情风景,更为重要的是,作品中字里行间所传递出来的人生感悟和岁月积淀。 目录 自序 壹/走山吟水周边游 西安秦岭太白山游记 西安秦岭唐翠微宫遗址游记 西安秦岭老县城村游记 西安秦岭化羊峪游记 西安秦岭曲峪游记 西安秦岭黄柏峪游记 西安秦岭乌稍峪游记 西安秦岭子午峪游记 西安秦岭涝峪游记 西安秦岭子午峪游记(续一) 西安秦岭小峪游记 西安秦岭白石峪游记 在西安秦岭祥峪森林公园外散步 西安秦岭子午峪游记(续二) 西安秦岭直峪游记 西安秦岭栗峪游记 西安秦岭白道峪游记 西安秦岭甘峪游记 西安秦岭扯袍峪游记 西安秦岭汤峪游记 西安秦岭涝峪游记(续一) 西安秦岭直峪游记(续一) 西安秦岭葛牌镇游记 西安秦岭沣峪西娃娃沟游记 冬日在西安秦岭翠华山下游走 西安秦岭青华山游记 西安秦岭紫阁峪游记 西安秦岭汤峪游记(续一) 西安秦岭太平峪情侣溪游记 西安秦岭小峪游记(续一) 西安秦岭涝峪十寨沟游记 西安秦岭大峪游记 西安秦岭蛟峪游记 西安秦岭大曲沟游记 西安秦岭库峪游记 西安秦岭子午峪游记(续三) 西安秦岭涝峪游记(续二) 西安秦岭太乙峪游记 西安秦岭盆沟游记 西安秦岭皂峪游记 西安杜公祠随想录 游西安大唐芙蓉园 游西安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游西安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游西安观音禅寺小记 在西安张灵甫将军陵园拍照 游西安中国唐苑 游西安赵公明财神庙有感 食长安竹简葫芦鸡记事 西安台沟村游记 访西安车丈沟“张百万”旧居 西安杜陵游记 在西安明城墙上行走 在西安杜公祠拍照 在西安桃溪堡村拍照 在朱子桥墓旁的思悟 在张季鸾墓旁的感叹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观音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宏福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禅经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法幢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牛头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华严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兴国寺 游访唐长安樊川八大寺之兴教寺 在柳青墓旁的回忆 西安弥陀寺游记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游记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游记 西安明城墙消闲游走记 写在西安张灵甫将军陵园更名之后 西安清水头村夏日观荷记 西安明城墙快速行走记 西安杜陵游记(续一) 西安黄甫村记事 在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拍照 西安阿姑泉观花小记 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游记 陕西安康宁陕县黄草坪游记 陕西咸阳礼泉县袁家村行 陕西渭南华县小夫峪游记 陕西宝鸡眉县赤峪游记 陕西汉中洋县凤县游记 陕西安康宁陕县十八丈瀑布游记 贰/走马看花国内游 西北行 陕西行 甘肃行 青海行 宁夏行 新疆行 西南行 西藏行 云南行 贵州行 重庆行 四川行 中南行 广西行 海南行 广东行 湖南行 湖北行 河南行 华东行 山东行 江西行 台湾行 福建行 安微行 浙江行 江苏行 上海行 ?东北行 黑龙江行 吉林行 辽宁行 华北行 内蒙古行 山西行 河北行 天津行 北京行 叁/走近界碑边境游 中蒙俄朝边境旅游 西安——山西行 呼和浩特——乌兰浩特行 中蒙边境游记 阿尔山 中蒙边境游记 新巴尔虎左旗 (东旗) 中蒙边境游记 新巴尓虎右旗(西旗) 中蒙边境游记 额济纳旗 中俄边境游记 满洲里 中俄边境游记 陈巴尔虎旗 中俄边境游记 海拉尓 中俄边境游记 额尔古纳(拉布大林) 中俄边境游记 室韦(拉吉林) 中俄边境游记 莫尓道嘎 中俄边境游记 根河 中俄边境游记 满归 中俄边境游记 漠河 中俄边境游记 黑河 中俄边境游记 伊春 中俄边境游记 抚远 中俄边境游记 饶河 中俄边境游记 虎林 中俄边境游记 密山 中俄边境游记 下城子 中俄边境游记 绥芬河 中朝边境游记 晖春 中朝边境游记 长白山 中朝边境游记 集安 中朝边境游记 丹东 大连——龙口——西安 中越老缅边境旅游 西安——南宁 中越边境游记 南宁——东兴 中越边境游记 东兴 大清国中越第一号界碑 中越边境游记 凭祥 浦寨一瞥 中越边境游记 凭祥 睦南关大捷 中越边境游记 中越德天跨国大瀑布 中越边境游记 德天——富宁行 中越边境游记 富宁 87人仅有78条腿 中越边境游记 麻栗坡 当年鏖战炮声隆 中越边境游记 河口 南溪河南去流出境外 中越边境游记 赴个旧市觅友记事 中越边境游记 在绿春县夜遇泥石流 中老边境游记 江城在“三国”交界处 中老边境游记 江城 ——磨憨行 中老边境游记 磨憨 富裕的盐井 中缅边境游记 打洛 多民族的渡口 中缅边境游记 孟连一瞥 中缅边境游记 沧源 瓦族之乡 中缅边境游记 芒卡 边陲一村镇 中缅边境游记 南伞 送公主的地方 中缅边境游记 畹町 太阳当顶的地方 中缅边境游记 瑞丽 雾笼罩的翠绿 中缅边境游记 陇川 大象吼叫的地方 中缅边境游记 盈江——境外枪声歇停否 中缅边境游记 腾冲:猴桥口岸 中缅边境游记 腾冲:和顺古镇 中缅边境游记 腾冲:向中国抗日阵亡将士致敬 中缅边境游记 滇人抗英斗争的见证——片马 中缅边境游记 三江明珠----贡山 中缅边境游记 恕江州的香格里拉——丙中洛 贡山——大理 大理——泸沽湖 泸沽湖畔 泸沽湖——西昌 西昌——西安 山东海岸行 屹坶岛印象 桑岛一日 长岛观光行 刘公岛:中国近代海军的切肤之痛 直奔天无尽头处 朱口半日 走近乳山口 海阳海滨美 田横岛上风光好 琅琊台366级台阶 日照:陪受阳光抚爱的城市 苏北访友记 肆/走出国门域外游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一日游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日游 泰国曼谷巴芭堤雅六日游 法国 德国 瑞士 意大利 梵蒂冈十二日游 韩国济州岛五日游 印度“黄金三角”五日游 后记 《游走全国万里行》跋 李鹏来 《游走全国万里行》读后 呼啸 试读章节 西安秦岭太白山游记 1996年7月20日 待开发的陕西太白山,是我国秦岭第一高山。太白山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与宝鸡市眉县、太白县之间,即太白山在三县交界处。当你登上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后,奇观纷现:有高峡平湖,水清如镜;有广阔草原,山花遍野;有冰川遗迹,极为罕见,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太白山中的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不能识别,不知名称。近些年来,不断地有旅游者在山中或失踪或遇难的消息传来,人们不敢只身入山游。不过,由于酷爱旅行,并带有一些想冒险的心理,我还是去了太白山。又不过,我是与佘树声老师、小女儿一起去的,接受周至县老子研究会发起人魏耀堂相邀而去,多人行。此次,入太白山游,从拥有完整的人生而言,增添了一番体悟,那就是累、特累,几乎是把人累日塌了!(西安方言,日塌,指坏了之意) 1996年7月19日,魏老指派工作人员杨春明开车来接,佘老师、我女儿,还有画家童赞入伙,乘车去了周至。先到楼观台,与魏老会合,当晚入住楼观台旅社。次日,我们一行六人,由魏老带队,驱车西去,过马召镇南去,进山。到达厚畛子乡时,已到中午了。魏老安排第二日,由此攀登太白山,目标拔仙台,海拔3767米。当日午饭,一人一碗臊子面,臊子有鸡蛋、木耳、香菇、萝卜,好吃。午休后,在街路与河边散步,适应一下山中的气候与环境。魏老说,不要赶路,慢悠悠地往上上,路远山高不能心急,一步一步行走莫贪快。魏老,80岁了,身体硬朗,此行做导游。 从西安出发时,还是红日高照。进入秦岭后,绿荫遮阳,天气凉爽多了。 次日,早晨,离开厚畛子,向河流的上方行走,凉意飕飕,心情愉悦。渐入大片森林之中,唯有几缕阳光从树枝与树叶中穿透,还有几声鸟鸣与游人做伴。 当天晚上,我们夜宿南天门。晚饭,买开水,泡方便面就火腿肠吃。睡木棚下大通铺,一人五角钱。而一同上山的村妇,她们是朝拜佛祖来的。她们没有双背肩书包,而是背着编织袋,背带竟是线绳或铁丝!袋中装有小麦粉或苞谷糁,土豆或粉条或食盐。这些中老年妇女们,不是来太白山旅游的,是去山上的佛寺或道观,给爷像上贡,供养僧人与道士。她们为节省五毛钱,几乎一夜未眠,围坐在木棚外的树下石旁的篝火旁,唱道情,唱: 天有多大地多大,母亲生养不容易,怀孕一月如珠露…… 又次日,由于山路陡险,还得两三天才可以登顶。经过商量,魏老与佘老师,就此止步,不前行了,折回,从原路下山,返回厚畛子。我与女儿,还有画家童先生,在杨春明陪同下,去海拔3767米的拔仙台。陪同者,给画家背着画板、画笔、颜料等继续前进。这一天,不仅走得很累,而且还与他俩在路途中,失去联络了。 傍晚前,我与女儿到达玉皇顶道观,向孙信民道长借宿。这时,早已有先到的村妇在烧水、煮苞谷糁了。在场者,可随意取食,稠乎乎的,非常好吃。饭钱也随意,面交道长或投入功德箱内。我投放了五元钱。说到借宿,也只是借用殿内一角土地避躲风寒而已,山中夜间气温低,饱受高处不胜寒之苦。大家脱鞋围坐在竹席上,把脚(腿)伸在那有两三床脏兮兮的棉被下,弯腰、抄手,伏在双膝上闭目眯瞪一会儿吧。夜冷,睡意浅,肌肤全凉。勉强打起精神来,尽管殿内地上,有火堆,空气还是凉的,透心儿凉。真正是体验与感受到大热的七月天,山中还要烤火取暖的奇闻逸事一桩。睡不着,那就听同行者讲故事吧,太白山上的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神灵有预验。水深测不出,有一年,陕西省政府,报告国务院,借来苏联的海军潜水员,下到水里,竟然探寻不到水底在何处…… P2-3 序言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对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享求,则是永恒的追觅。这衣食住行 吃喝玩乐中的行与玩,就含有走山玩水之意,倘佯于山水之间。行与玩,即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旅游。 ?古人出游,官贵富绅,骑马乘车坐船。穷人,基本是徒步行走的。但在封闭的不发达的农业经济社会里,加之受儒家倡行“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制约,人们的旅游观念的拓展相对滞后。故而,行者不是很多的。又尤其是专业的游走,天下海内自由行,则更是凤毛麟角。其实,行者天下行,也不全是为“游”而游。对于文化人来说,则是把出行作为开阔视野、增长学问,立功建业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汉司马迁,若无当年的学术考察活动,遍游大江南北,饱览历史社会与山水凤情,是不可能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 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巨著。北魏郦道元与明徐霞客,若无走遍万里山川,涉足千百条河流,实地考查调研测绘,也是难以写出《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的。行与知,可见知在行之后了。 鉴于古代社会的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旅途的食宿又不能得到及时供应和保障,古人的旅行充满艰险,饱尝风霜与劳累,乃至危及生命。他们徒步出行,或为异地求学、赴考访友,或为域外拜佛、求法取经,或为避乱躲难、贬黜边关…… 路漫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在路上行,倍感孤独和无助,一路行来,对沿途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景观,零距离亲近与融入、体验和认知人与天地的相合相谐,在游览中,领略了无尽的困顿、美丽与风流,悟得精神最大的愉悦时,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喝漫思茶。”(苏轼《浣溪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便是旅行家的心灵感受的真实写照与流传了。所幸,那时的天下名山大川、古迹遗址,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书生、行者来访,是不收取参观费用的,因而古人的旅游花费很少,仅限于必要的食宿与交通支出,根本就没有购买门票一说。李白 高歌“五岳寻仙不辞远”,吟唱“一生好入名山游”,所到各地,无须购买“门票”,为今天的出游者叹羡仰慕。同时,也为出游者不齿的是,时下一些地方的旅游业,被一味地商业化开发,乃至归属国有全民无偿共享的国有公共旅游资源,也竟纷纷沦为地方上一部分人的敛财手段——出售高额的门票,遭人诟病。 从退休后的2001年起,我心中格外高兴。高兴的是有时间去做想做之事了,从前日月属官家,现今时光归自己。现在,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想做之事,在家里烹文煮字,出远门游走天下。借此两件事,消耗与消费晚年的在世时光。依旧是选择独游加穷游,从附近周边市内游开始,入终南山中游。并逐年向外扩展,专程去不收取门票的边陲地带游,走遍全国万里行,各地人情社会、自然风光入目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放飞了郁闷,收获了愉乐。在徜徉中快哉、在游走中爽悦。在且行且思中,写出心之有所悟与得。我视所写,为一得之见也就是了。这也就是,但写真情与实境,写出在观察与思考人生社会,访觅与探讨旅游文化时,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和讴歌生活之树长青,坦露在下对人生的思悟与挚爱的痴恋。所写,自抒心声而已。 我在这里所讲的,出远门游走天下,远,也只限于国门之内。所言天下,非指广义的天下。 广义的天下指世界,世界太大了,宇宙极为宽泛与辽阔无垠。旧说,天在地之上、地在天之下,那么大地便为天下了。故天下,又代指君王的统治权力,或所能达到与撑控的地盘,因而又有“得天下”与“失天下”之说。可见古人讲到的天下,也确与今人不同。所以,这里需要对天下,作以地域界定,否则在下会落有无知与狂言之嫌。天下,在这里专指狭义的天下,又特指中国,并含有社会的意思在内。 作为本书,《游走全国万里行》四辑之一的,走山吟水周边游的“短游”来说,但逢双休日,除去酷寒的冬季和雨天外,我尽可能的在西安市周边附近游走。周边,是指西安城市的郊县一带。特别是时常进入有“西安后花园”之称的秦岭山中游走,但还不敢说是走遍秦岭北麓72峪无遗漏。只能够说,把归辖于西安的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周至县,一区三县的秦岭峪口,几乎都去过了。此外,也还去了渭南的华县、宝鸡的眉县,与秦岭南麓的商洛、安康、汉中市的,商南、榨水、宁陕、岚皋、洋县、凤县游,读山访水,乐陶陶,如在画中行。 作为本书,《游走全国万里行》四辑之二的,走马观花国内游的“长游”而言,全国各省、自治区与中央直辖市,全都去过了。我在寻求和等待拙著《城乡逸事》与《百年西安》(上册)出版的逝去年月内,不间断地在游走与写作。写作,一是忆写我在全国各省区的旅游见闻;二是补写新篇,西藏与海南、台湾的旅途观感。这样,“长游”所含,就更加丰满、丰富了。 作为本书,四辑之三的《游走全国万里行》走近界碑边境游,新奇而刺激。不过,最使我愜愉而又倍感旅途孤寂,且在事后,有些后怕的,便是在云南绿春,夜遇泥石流。这些,就是走进界碑的“边境游”的内容之一。边境游,对我来讲,说走就走,背起背包或拽上拉杆箱就出发,一个人,去了中蒙俄朝越老缅印不尼边境,察访山水观人情,境外风光亦美好。在下,独行天下边境游 。北上,游走到中国的东北角漠河与抚远县,隔江眺望俄罗斯;南下,转入西南角的瑞丽与腾冲市,缅甸联邦在眼前。独游在白山黑水之滨与桂滇高山之中、山东海岸,且行且思,写出心有感悟ABC,总计有百余篇吧,在望不见终南山的新浪博客,连续刊出。此事,引起媒介关注。《老年周刊》记者吴宽宏、《西北信息报》记者刘章合、《华商报》记者 杨萌、《新西部》记者 陈小玮作了报道与评价。谢谢。 作为本书,四辑之四的《游走全国万里行》走出国门域外游,可怜的仅有亚洲三国而已,内容实在太少了。当我把出游的重点,放在周边与国内时,又当一但进入边陲地区,撞上当地有出境游的组织活动時,便毫不放过。加入其内,满足一下好奇心,看看“老外”的衣食住行,及两国文化差异的本质表现……在中俄边境游时,出境,去了俄国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于中越边境游时,出境,去了越南河内。此外,又还去了泰王国游。接着,还想去尼泊尔与欧洲游呢。 据以上所叙,我的游记分类,也就有了,在以周边游、国内游 、边境游、域外游为支撑的,走山吟水、走马看花、走近界碑、走出国门,四个不同版块的划分,叙述了快乐的旅行及那快慰人生的,敬畏天地、感恩自然,热爱生活、且行且思。尽力做到,唯陈言之务去,文以记实、以表心声;不仿形迹、必出于己的一得之悟。敬请有阅读兴趣的朋友,不必花费很多的时间,一册在手,随意翻阅、各择所需吧。如果,本书提供的信息,能对读者中的游友的出行,有些微的参考与帮助作用,我满足、我欣慰。 谢谢! 田荣 2015年12月31日 后记 《游走全国万里行》读后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旅游,作为脱离了口腹之欲的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从古至今便一直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田荣先生却在这一司空见惯的游玩活动中,“玩”出了新高度、新境界。以74岁高龄,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出行的情况下,用双脚丈量,用双眼见证,用心感悟,用笔记录,终成《游走全国万里行》一书。本书共分周边游、国内游、边界游、域外游四个部分,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间有所思所感,蕴含着作者多年来的人生积淀和旅途感悟。 若用201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画旨》),形容田先生的出游,最为恰当。没有“万卷书”的储备,他就不会将那些历史典故、风俗人物,乃至“红学”、三国的内容在书中信手拈来;没有“万里路”的积累,他也不能沐风栉雨,厚积薄发,得成此著。通过本书,你会发现,田先生其实并不老,年逾古稀的他,虽然恋旧,偶尔“唠叨”,但比起绝大多数的同龄人,却生活得充实,更为神采奕奕;田先生的思想也不老,书中那些陶醉、感触和充满真实情感的文字,’都似一位谆谆而言的长者,教我们如何对未知保持足够的好奇、思考和观察;田先生的心态更不老,他去过许多常人不愿去、不敢去的地方,无论是让人生畏的“世界屋脊”,还是漫长的祖国边境,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我想,他偶有的遗憾,也只是尚未走遍这世间所有他在意的“荒芜”与“苍凉”吧。 孔子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用来形容田先生,我认为“略有不妥”。与田先生年龄一起增长的,可不仅仅是沉稳和理性,还有那一股老陕所特有的“倔”劲和“噌”劲。“倔”劲让他永不服输,哪里他都敢去:“噌”劲让他始终保持动力,并将心里的精彩付诸行动。而这些可贵而可爱的品质,应该就是这位“花甲背包客”最让我们“嫉妒”的地方吧。 最后,恭祝田先生《游走全国万里行》一书付梓! 呼啸 2015年年末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