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人生的重要基石,自信缺失将给人生带来巨大的失败和挫折感。弗雷德里克·方热身为心理医生,亲眼见证了无数患者因自信缺失而陷入人生低谷,饱受痛苦。自信缺失的根源通常在幼年时期就已形成,曾经一度被视为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性格特征”。但方热通过数十年的医学实践证明,即便是年长的成人,依然可以审视、建立或重塑自信。《医治受伤的自信(精)》介绍了诸多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为世界各地的心理专家所广泛采用,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已被证实。在这个世界上,已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修复和重建自信,真实有效地改善并提高了人生品质。拥有自信将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内心舒适和高质量的生活。在这个领域,一切皆有挽回与提升的可能!
自信是我们人格的一大基本元素,自信的缺失或扭曲,会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上疑虑重重,给我们带来情感和生活上的伤痛,使我们害怕做错事、害怕被论断、害怕爱别人、害怕被爱……最终,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弗雷德里克·方热著的《医治受伤的自信(精)》旨在帮助我们从自信受伤导致的恶性循环中释放出来,以教学的方式介绍了诸多简便而易行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为世界各地的心理专家广泛采用,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已被证实,我们将从中学会更爱自己,学会勇于行动,学会敢于在他人面前坚立自己。
翻开这本书,我们将踏上一段切实有效的治愈之旅!
“我”并不只是我们全部行为的总和。它跟随着时间的脚步、置身于环境和文化中,一刻不停地改变着。
自信缺失与心理疾病
与自信缺失有关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
这是缺乏自信者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自信的缺失几乎就是抑郁的病根之一。抑郁症表现为陷入长期持续的伤感之中,丧失做事的愿望与兴趣,对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有欲求和意志力,认为未来看似无望而难以做出计划。
一些身体症状也会伴随着抑郁出现:行动迟缓(无法做任何事)、疲劳、睡眠障碍、注意力与记忆力退化,以及各种形式的身体机能紊乱。
您的状态可能会维持在中度抑郁,但其持续性会困扰您数年之久,由此形成专家所称的“病理性性情改变”。不过,抑郁症也可能会以非常强烈、显著的形式迅速演变,使您的生活几近瘫痪。这些形式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急需药物治疗。本书第60页的“成见一:‘我做不到……’”和第84页的“成见三:‘我一无是处’”都将提及这些形式。
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
这是缺乏自信者中排名第二的常见心理疾病。此时,自信缺失可以说是加重病症的一大因素。社交恐惧症表现为害怕他人。当一个人缺乏自信,且对自己充满负面评判时,就会倾向于惧怕他人对他的判断,并认为他人也对他充满负面评判。如果这样的想法很强烈,此人便很可能想要避免与他人接触,渐渐把自己关锁在孤独的生活环境中,抽身隐退、拒绝一切邀约和联络、拒绝升迁、拒绝当众发言等等。
这一病症甚为常见。据统计,2%—3%的人都深受其扰;它也较为隐蔽,易被大众忽略,甚至连心理医生都不一定会察觉。然而,它急需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目前治疗该病症的方法已相当有效,我们将在本书第71页的“成见二:‘我需要别人喜欢我,欣赏我,认可我’”中提及。
广泛性焦虑症(英语缩写GAD,法语缩写TAG)
乍一看该病症的法语缩写TAG,会以为它和古城墙上的壁画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它可是广泛性焦虑症!与社交恐惧症一样,它也属于高发心理疾病,患者占人口总数的3%—4%.在易忧虑、易怒、易操心和挂虑过重的人中尤为常见。自信缺失和广泛性焦虑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将在第120页的“成见六:‘我总是自寻烦恼’”中进行探讨。
酗酒、厌食症、心理创伤
除了以上所说的心理疾病之外,还有许多病症与自信缺失有关。某些形式的酗酒便是如此。比如,有些人会以喝酒的方式在糟糕的自我形象中进行自我伤害和自我检视,也有一些人因害怕接触他人而依靠酒精壮胆。 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常有自信缺失的问题。总的来说,缺乏自信是许多疾病的成因之一。
P41-43
“长久以来,我一直都缺乏自信。我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缺点:既有嫉妒心、笨拙,又不是个好妈妈。我讨厌我的性格,觉得没人喜欢我……我也总是怕别人不喜欢我。”
在收到安娜的来信后,我在诊所里接待了她。她补充道:“其实,我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但我需要别人来告诉我这点……我的形象是由别人决定的……如果别人觉得我很蠢,我就会觉得自己很蠢……”听到这里,我问道:“您有什么优点呢?”安娜显然不太习惯从这个角度思考,顿时面露难色:“嗯,我想,我很会倾听吧。别人说,我给的建议都挺不错的。”
塞莉娅说:“我没有自信。我很内向,一直靠别人的眼光生活,总是怕其他人对我有负面评价。我很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参加新的活动,也不敢承担什么责任。我害怕陌生人。此外,我常常有不少焦虑的想法。
一件事还没发生,我却早就开始想象各种可能性了。”丹尼丝倾诉道:“由于我在性关系上有些障碍,一开始我咨询的是性学专家。在排除了所有身体因素之后,他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据他所说,我的问题在于严重缺乏自信。的确,我始终认为自己糟透了,什么都做不好……其实我觉得自己哪儿都不如别人,不论是在生活中、社会关系上还是工作领域里。然而,让我感到很诧异的是,身边的人都认为我非常厉害。他们肯定我的一切,非常信任我,常来问我的意见。看来我的面具‘骗过’了很多人!”
萨比娜如是说:“我总是很神经质,成天忐忑不安……如果要做一件事,我会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思忖,因为我很怕做不成。我非常缺乏自信……一旦有人与我意见不合,尤其是对我产生质疑时,我立刻就会攻击对方。还有,遇到困难,我从来都不去解决。我把许多事都归咎于自己。我也一直担心别人把我当作傻子。”
雅克告诉我:“要知道,我为公司卖了一辈子的命。59岁那年,我却被老板告知,不能再继续参与我一手创立的项目了。要知道,这个项目可是花了我整整十五年的心血。我为它付出了一切,但现在公司竟这样表达对我的感激,要让一个年轻人接替我的位置!为了公司,我每星期工作七十个小时,没有朋友,甚至都没法亲眼看着孩子
们长大,而现在,他们就是这么报答我的……”雅克抽泣起来,继续说道,“而且,我现在还能干什么呢?其他的事情我什么都干不了。我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公司里了。什么兴趣爱好、娱乐活动,我完全没有。我好几年都没有联系朋友了……”三个月以来,雅克一直在休病假。他完全失去了动力,自信的缺乏使他无法再振作起来。
身为精神科医生,我注意到,绝大多数前来就诊的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信。无数情感和工作上的伤痛都是由自信缺失引起的,其表现包括害怕做错事、害怕被论断、害怕爱别人、害怕被爱。
自信远不只是我们头脑中某种单纯的机能。自我们幼年时起,就有一座金字塔被建立在自尊的基石上,它的顶端所显露出的是自我肯定,而它的中心就是自信。
因此,自信是我们人格的一大基本元素。它一旦缺失,便会带来伤痛。过去,自信与否被看作生来命定的性格特质,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即便自信看似从来都与我们无缘,我们仍可以获得它。本书就是为所有在为人处世上怀疑自己的人而写就的。自信的缺失形如桎梏,而本书将帮助您从中释放出来,走出不断失败的恶性循环。我深愿这些文字能让读者学会更爱自己,学会勇于行动,也学会敢于在他人面前坚立自我。许多时候,究其根本,我们缺乏的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尊,缺乏对自己本身的包容。
二十年的从医经历使我每天都会接触到最真实的病例,它们都为撰写本书带来了大量灵感。所有第一手资料均来自我亲自接待的患者,因此,本书将时常引用他们的亲口讲述。当然,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我对各人和其经历中的细节都进行了适当修改。
在这些个人见证之外,您还将了解到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科研结果,通过书中简单、普及式的讲解优化日常生活。本书旨在以严谨的方式分析主题,展示经科学验证的各项技术。
在序言末尾,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本书的大纲。您无须按照顺序通读,尽可根据您的个人需要和经历选择性地浏览:
第一部分将详细阐释自信的机制,建议每位读者阅读。
第二部分列出七大“成见”,即我们从幼年起对自己的各种看法。这些成见正是自信缺失的成因。它们包括:“我做不到……”、“我需要被爱”,或“我必须做得更好”等。请仔细阅读这些成见中您所具有的部分,由此您会更清楚自身缺乏自信的缘由。
第三部分将为您提供一套自信疗愈方案。按照逻辑顺序,此处罗列了三大关键,但您可以根据您的问题所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依我所见,每种方法至少“尝试”一次之后,您便可更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自信缺失的根源通常在幼年时期就已形成,但即便是年长的成人,依然可以审视、建立或重塑自信。在这一领域,一切皆有挽回的可能。事实上,只要您愿意,曾经一度被视为“性格特征”的自信状况是完全可以被改变的。
本书向您介绍了诸多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为世界各地的心理专家所广泛采用,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已被证实,您可尽情翻阅。本书以教学的方式传授这些方法,供您学习后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助您重拾自信。
提升自信将为您带来真正的内心舒适和高质量的生活——这些过去您未曾经历的体验即将成为现实。与此同时,您也将能够避免多种心理或身体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酗酒、吸毒等)。这些疾病在前来接受治疗的人中甚为常见,且有相当一部分都与自信缺失有关。
使用这些方法的患者均出现了可喜的康复迹象。身为心理医生,在亲眼见证了这一切后,我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加。对治疗方法,对您,我都颇有信心。您一定能做到!祝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