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共6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巴金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共6册,包括《风雨故人》、《短章》、《说真话》、《海的梦》、《爱的十字架》、《憩园》。

故人、短章、说真话、童话、爱情、家庭,六个主题,涵盖一个人的一生,也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且让我们静下心,阅读巴金作品,感悟生命,永远拥抱青春!

内容推荐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共6册,内容分别如下:

《憩园》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续篇。小说以一座易主的花园为中介,把享用祖宗遗产的两个家庭的离合悲欢联结到一起,并以作家黎先生这一人物作为故事叙述者,把众多的生活片断加以连缀,在展现公馆新主人姚国栋的家庭生活时,叙述了公馆旧主人——败家子杨梦痴人生堕落的经历。

《海的梦》辑录了巴金写的童话《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海的梦——给一个女孩的童话》和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星孩》、《忠诚的朋友》、《快乐王子》。

《爱的十字架》辑录了巴金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创作的多部优秀短篇小说。一样的赤子情深,一样的文学水准,让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巴金。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一片赤诚之心,表现普通人的可爱,表现女孩的孤独,抨击残酷的战争对人情和亲情的毁灭……

《短章》从“人在旅途”、“生命感悟”、“序跋之美”三方面精编了巴金千字左右的文章,如《鸟的天堂》、《繁星》、《海上的日出》、《月夜》等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作品。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将引领我们真正走入巴金的世界,去感受“愿化泥土”的巴金精神。

《风雨故人》一书中,你可以看到巴金和同时代的人共同经历的磨难,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爱情,为社会进步而坚守的信仰和情操。

《说真话》从“说真话”和“把心交给读者”两方面辑录了巴金追求真理的作品。不论是对现实的感兴,还是对往事的追思,他都将笔触伸向社会、历史的深处,又坦率地挖掘自己的灵魂。

目录

《憩园》

《海的梦》

《爱的十字架》

《短章》

《风雨故人》

《说真话》

试读章节

灰砖的高门墙,发亮的黑漆大门。两个脸盆大的红色篆体字“憩园”傲慢地从门楣上看下来。本来关着的内门,现在为我们的车子开了。白色的照壁迎着我。照壁上四个图案形的土红色篆字“长宜子孙”嵌在蓝色的圆框子里。我的眼光刚刚停在字上面,车子就转弯了。车子在这个方石板铺的院子里滚了几下,在二门口停下来。朋友提着我的皮箱跨进门槛,我拿着口袋跟在他后面。前面是一个正方形的铺石板的天井,在天井的那一面便是大厅。一排金色的门遮掩了内院的一切。大厅上一个角落里放着三部八成新的包车。

什么地方传来几个人同时讲话的声音,可是眼前一个人的影子也没有。

“赵青云!赵青云!”朋友大声唤道。我们走下天井。朋友向左边看,左边是门房,几扇门大开着,桌子板凳全是空着的。我又看右边,右边一排门全闭得紧紧的,在靠大厅的阶上有两扇小门,门楣上贴着一张白纸横条,上面黑黑的两个大字,还是那篆体的“憩园”。

“怎么到处都写着‘憩园’?”我好奇地想道。

“就请你住在这里头,包你满意!”朋友指着小门对我说。他不等我回答,又大声唤起来:“老文!老文!”

我没有听见他的听差们的应声,我觉得老是让他给我提行李,不大好,便伸过那只空着的手去,说:“箱子给我提吧。”

“不要紧。”他答道,好像害怕我会把箱子抢过去似的,他加快脚步,急急走上石阶,进到小门里去了。我也只好跟着他进去。

我跨过门槛,就看见横在门廊尽处的石栏杆,和栏外的假山、树木、花草,同时也听见一片吵闹声。

“谁在花园里头吵架?”朋友惊奇地自语道。他的话刚完,一群人沿着左边石栏转了出来,看见我那位朋友,便站住,恭敬地唤了一声:“老爷。”

来的其实只有四个人:两个穿长衫的听差,一个穿短衣光着脚车夫模样的年轻人,和一个穿一身干净学生服的小孩。这小孩的右边膀子被那个年轻听差拖着,可是他还在用力挣扎,口里不住地嚷着:“我还是要来的,你们把我赶出去,我还是要来的!”他看见我那位朋友,气愤地瞪了他一眼,噘起嘴,不讲话。

朋友倒微微笑了。“怎么你又跑进来了?”他问了一句。

“这是我自己的房子,我怎么进来不得?”小孩倔强地说。我看他:长长脸,眉清目秀,就是鼻子有点向左偏,上牙略微露出来。年纪不过十三四岁的光景。

朋友把皮箱放下,吩咐那个年轻的听差道:“赵青云,把黎先生的箱子拿进下花厅去,你顺便把下花厅打扫一下,黎先生要住在这儿。”年轻听差应了一声,又看了小孩一眼,才放开小孩的膀子,提着我的皮箱沿着右边石栏杆走了。朋友又说:“老文,你去跟太太说,我请了一位好朋友来住,要她捡两床干净的铺盖出来,喊人在下花厅铺一张床。脸盆、茶壶同别的东西都预备好。”头发花白、缺了门牙的老听差应了一声“是”,马上沿着左边石栏杆走了。

剩下一个车夫,惊愕地站在小孩背后。朋友一挥手,短短地说声“去吧”。连他也走开了。

小孩不讲话,也不走,只是噘起嘴瞪着我的朋友。

“这是你的材料,你很可以写下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朋友得意地笑着对我说,然后提高声音:“这位是杨少爷,就是这个公馆的旧主人,这位是黎先生,小说家。”

我朝小孩点一个头。可是他并不理我,他带着疑惑和仇恨的眼光望了我一眼,然后把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大人似的问我的朋友道:

“你今天怎么不赶走我?你在做什么把戏?”

朋友并不生气,他还是笑嘻嘻地望着小孩,从容地答道:“今天碰巧黎先生在这儿,我介绍他跟你认识。其实你也太不讲理了,房子既然卖给别人,就是别人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常常进来找麻烦呢?”

“房子是他们卖的。我又没有卖过。我来,又不弄坏你的东西,我不过折几枝花。这些花横竖你们难得有人看,折两枝,也算不了什么。你就这样小气!”小孩昂着头理直气壮地说。

“那么你为什么老是跟我的听差吵架?”朋友含笑问道。

“他们不讲理,我进来给他们看见,他们就拖我出去。他们说我来偷东西。真混账!房子都让他们卖掉了,我还稀罕你家里这点东西?我又不是没有饭吃,不过不像你有钱罢了。其实多几个造孽钱又算什么!”这小孩嘴唇薄,看得出是个会讲话的人,两只眼睛很明亮,说话的时候,一张脸挣得通红。

“你让他们卖掉房子?话倒说得漂亮!其实你就不让他们卖,他们还是要卖!”朋友哈哈笑起来,“有趣得很,你今年几岁了?”

“我多少岁跟你有什么相干?”孩子气恼地掉开头说。

那个年轻听差出现了,他站在朋友面前,恭敬地说:“老爷,花厅收拾好了,要不要进去看看?”

……

P7-9

序言

青春是美好的——“巴金经典主题系列”总序

算算日子,一九七八年岁末我与陈思和兄商量一起开始研究巴金,竟然已有三十八年。时间快得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当年不到三十岁的我们,如今已进入花甲。青春不再!

可是,青春怎么可能离我们远去呢?

“青春是美好的!”这是巴金在一次演讲中说的话,这也是他的作品沛然而至的青春气息。应该感谢巴金的作品。读巴金作品,总是强烈感受到他的青春活力。即便人在晚年,他仍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又一次成为“五四时代”的那个青年巴金。“文革”浩劫之后,在八十年代历史场景里,一位八旬老人发出一次又一次的青春呐喊。颤巍巍的他,坐在轮椅上的他,没有让读者感到他的衰微与苍老。相反,他在《随想录》里的历史反思,他对社会的敏感与关注,他对现实问题的干预与介入,总是让人感到锐气、胆识与坚韧,甚至有深刻的苍凉。这一切,因为在他的心中,漫溢着青春生机。

晚年巴金,以他的笔,再一次拥抱青春!

谁说衰老就一定意味着精神活力枯竭?

三十八年时光流逝,年届六旬的我,并不觉得青春已经远去。一个人,因青春而充满活力,因青春而不会与年轻人存在代沟,因青春而拥有透明,拥有真诚。

青春是美好的!

美好不是因为年轻,美好在于生命的蓬勃生机,在于虽然衰老却如同年轻人一样勇敢面对现实,以勇气、坚韧、坦诚,写下心中最想表达的思想、情绪。巴金一直说“把心交给读者”。与读者同在的人,永远年轻!

去年秋天,万玉云姑娘前来约稿。聊得开心。我说,何不编辑一套巴金作品主题系列,由她所在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一位总是把心交给读者、从未衰老的巴金,应该以不同方式走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读者,相信他们会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他们或许缺少的另一种青春活力。很高兴,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落实。这套书确定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并得到小林大姐的全力支持。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分为六种。

1、《风雨故人》

巴金散文写作中,故人往事与追思,占据相当大的篇幅,从鲁迅、沈从文、老舍、胡风、赵丹、曹禺等文坛同仁,到二叔、大哥、萧珊等亲友。特从中挑选若干,按照所写人物的出生年月排序,好处在于可以有相对清晰的历史脉络。巴金笔下的这些人物,或伟大,或普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是他们的人格与故事,构成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场景。我很喜欢“风雨故人来”五个字,故将“风雨故人”作为书名。历史风雨,潮起潮落,故人的生活细节与精神状态,写作时的纷繁心绪,读者的情感呼应,尽在风雨之中。  2、《短章》

我一直觉得巴金的散文短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一九二七年离开上海前往法国留学途中,在轮船上写的游记,如《海上的日出》等,巴金已经证明自己擅长写千字左右的短章。《醉》、《生》、《梦》、《死》、《醒》、《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多短章,是巴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界的瞬间捕捉,文字优美而清新,可谓精粹之作。这类短章,包括短小精美的序跋,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和年轻人阅读。微信阅读时代,这些短章,更适合以新的形式予以传播。

3、《说真话》

晚年巴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与解剖自己,对多年来的人云亦云为之汗颜。他在《《随想录》中,反复强调“独立思考”,执着地呼吁“说真话”。九十年代初,曾有人批评巴金“真话不代表真理”,也还有人认为“说真话只是小学生一二年级水平”。来自不同方面的指责,其实都回避了“说真话”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应有之义。选择《说真话》为书名,其实也是为了突出真实、真诚在我们心中应该占有的重要位置。同时,特地选择一组文章列入“把心交给读者”。早年巴金喜欢与读者交心,他所写的《我的呼号》、《给一个中学青年》等,倾诉苦闷、忧郁、创作心绪……晚年巴金呼吁“说真话”,其实是与过去的一种衔接,只不过因为历史沧桑感的增加,而更加具有沉甸甸的现实力量。

4、《海的梦》

这是一本童话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巴金创作的一组童话,第二部分是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巴金喜欢童话,他写《长生塔》、《隐身珠》、《能言树》等,假借童话,写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实现的梦想。巴金童话的偏于成人化,现实性、政治诉求更为强烈,巴金选择王尔德童话翻译,其实也体现他的这种标准。他写道:“我喜欢王尔德的童话,喜欢他那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严正控诉,对贫苦人的深刻同情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灵魂。”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堪为译文精品。

5、《爱的十字架》

因《灭亡》、“爱情三部曲”轰动一时的缘故,走上文坛之初的巴金,在青年读者心目中一直被视为擅长写爱情的作家。《爱情三部曲》等小说中的爱情,总是与社会革命相关。爱情是载体,指向是革命,陷入爱情中的青年人,情感令其困扰,他们在挣扎中而不得不放弃爱情。其实,巴金的一些短篇小说,《初恋》、《丁香花下》、《哑了的三角琴》、《天鹅之歌》、《爱的十字架》……受西方爱情小说影响,择选生活片段,以忧郁和淡淡的哀伤叙述中外年轻人的爱情经历。三十年代初,在翻译世界语作家巴基的《秋天里的春天》小说之后,巴金在泉州听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遂以《春天里的秋天》为题,创作这一中篇小说,语言的敏感与哀伤,恰与主人公的爱情遭际相吻合,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

6、《憩园》

从《家》开始,巴金对家庭题材的成功描写,奠定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十几年后,巴金在《憩园》和《寒夜》中,对家庭的看法有了新的变化。“家庭”这个概念,在巴金早期作品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体化,与青年所走的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其实,如果细细阅读巴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乃至对大哥等亲人的叙述,可以明显看出,巴金内心里未必对家庭完全抱有敌意。年轻的他对家庭形式的抨击,对高家大院种种不肖子孙的声讨和谴责,也许正包含了他对这种家庭形式的本能关怀。实际上,即便在《家》中,他也没有对于家庭的瓦解完全冷漠。相反,他一直赞美母爱,赞扬兄妹、兄弟、父女之间的平等友爱的关系。另外,他对挥霍祖产,倒卖家宅的行径,始终充满鄙视和反感。正因为这种对家庭的矛盾感情,才使他在《家》中能够动人地写出高老太爷弥留之际的感人场面。这种对家庭的关注,在《憩园》和《寒夜》里有了进一步发展。巴金有意识改变以前那种绝对的感情方式,不再单纯以“憎”作为爱的对立形式来表示心中的痛苦。相反,他表现对人类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家庭形式也是如此。《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觉慧那样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维护者。但杨家小孩与觉新也有所不同,觉新是容忍旧家庭的罪恶,杨家小孩面临的不是毁坏,而是建设。在他身上,可以说倾注了巴金对平等、宽厚、友爱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的理想境界。后来生活的巴金正是如此。夫妻之间,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从未听说有过彼此矛盾。他以建设性的姿态,拥有了所期待的理想的家。巴金曾经说过,《憩园》可以看作《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憩园》是《家》、《春》、《秋》的自然衔接和发展,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延伸。《憩园》之后巴金创作《寒夜》,小说中汪文宣一家婆媳充满不和与猜疑,但是巴金不再如以往那样谴责家长的保守落后,而是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叹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最终他为这个家庭的破裂而感叹。这种留恋和哀婉,这种对理想家庭的向往,才使得《憩园》与《寒夜》不是单一的控诉,而是更有人情味的描述。《憩园》作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的最后一种,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最好的压轴之作。

故人,短章,说真话,童话,爱情,家庭。

六个主题,涵盖一个人的一生,也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且让我们静下心,阅读巴金作品,感悟生命,永远拥抱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巴金如是说。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日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