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雨故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巴金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巴金散文写作中,故人往事与追思,占据相当大的篇幅,从鲁迅、沈从文、老舍、胡风、赵丹、曹禺等文坛同仁,到二叔、大哥、萧珊等亲友。《风雨故人》一书特从中挑选若干,按照所写人物的出生年月排序,好处在于可以有相对清晰的历史脉络。巴金笔下的这些人物,或伟大,或普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是他们的人格与故事,构成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场景。

内容推荐

巴金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所以那个时代涌现出了一批足以在历史上留下芳名的社会精英。

在《风雨故人》中,你可以看到巴金和同时代的人共同经历的磨难,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爱情,为社会进步而坚守的信仰和情操。

目录

鲁迅(1881—1936)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秋夜

 怀念鲁迅先生

二叔(生卒不详)

 怀念二叔

马宗融(1890—1949)

 怀念马宗融大哥

匡互生(1891—1933)

 怀念一位教育家

叶圣陶(1894—1988)

 我的责任编辑

茅盾(1896—1981)

 悼念茅盾同志

方令孺(1897—1976)

 怀念方令孺大姐

郑振铎(1898—1958)

 怀念振铎

丰子恺(1898—1975)

 怀念丰先生

老舍(1899—1966)

 怀念老舍同志

冰心(1900—1999)

 《冰心著作集》后记

 致冰心

陈范予(1901—1941)

 悼范兄

王鲁彦(1901—1944)

 写给彦兄

顾均正(1902—1980)

 怀念均正兄

胡风(1902—1985)

 怀念胡风

沈从文(1902—1988)

 怀念从文

冯雪峰(1903—1976)

 纪念雪峰

罗淑(1903—1938)

 纪念友人世弥

李尧林(1903—1945)

 纪念我的哥哥

吴克刚(1903—1999)

 关于克刚

黎烈文(1904—1972)

 怀念烈文

卫惠林(1904—1992)

 怀念卫惠林

叶非英(1906—1961)

 怀念叶非英兄

陆圣泉(1908—1942)

 怀陆圣泉

靳以(1909—1959)

 他明明还活着

丽尼(1909—1968)

 关于丽尼同志

曹禺(1910—1996)

 怀念曹禺

赵丹(1915—1980)

 赵丹同志

满涛(1916—1978)

 怀念满涛同志

萧珊(1917—1972)

 怀念萧珊

 再忆萧珊

方之(1930—1979)

 悼方之同志

试读章节

秋夜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张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暗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毕毕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被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红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我吃惊地发见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P6-9

序言

青春是美好的——“巴金经典主题系列”总序

算算日子,一九七八年岁末我与陈思和兄商量一起开始研究巴金,竟然已有三十八年。时间快得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当年不到三十岁的我们,如今已进入花甲。青春不再!

可是,青春怎么可能离我们远去呢?

“青春是美好的!”这是巴金在一次演讲中说的话,这也是他的作品沛然而至的青春气息。应该感谢巴金的作品。读巴金作品,总是强烈感受到他的青春活力。即便人在晚年,他仍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又一次成为“五四时代”的那个青年巴金。“文革”浩劫之后,在八十年代历史场景里,一位八旬老人发出一次又一次的青春呐喊。颤巍巍的他,坐在轮椅上的他,没有让读者感到他的衰微与苍老。相反,他在《随想录》里的历史反思,他对社会的敏感与关注,他对现实问题的干预与介入,总是让人感到锐气、胆识与坚韧,甚至有深刻的苍凉。这一切,因为在他的心中,漫溢着青春生机。

晚年巴金,以他的笔,再一次拥抱青春!

谁说衰老就一定意味着精神活力枯竭?

三十八年时光流逝,年届六旬的我,并不觉得青春已经远去。一个人,因青春而充满活力,因青春而不会与年轻人存在代沟,因青春而拥有透明,拥有真诚。

青春是美好的!

美好不是因为年轻,美好在于生命的蓬勃生机,在于虽然衰老却如同年轻人一样勇敢面对现实,以勇气、坚韧、坦诚,写下心中最想表达的思想、情绪。巴金一直说“把心交给读者”。与读者同在的人,永远年轻!

去年秋天,万玉云姑娘前来约稿。聊得开心。我说,何不编辑一套巴金作品主题系列,由她所在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一位总是把心交给读者、从未衰老的巴金,应该以不同方式走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读者,相信他们会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他们或许缺少的另一种青春活力。很高兴,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落实。这套书确定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并得到小林大姐的全力支持。

“巴金经典主题系列”分为六种。

1、《风雨故人》

巴金散文写作中,故人往事与追思,占据相当大的篇幅,从鲁迅、沈从文、老舍、胡风、赵丹、曹禺等文坛同仁,到二叔、大哥、萧珊等亲友。特从中挑选若干,按照所写人物的出生年月排序,好处在于可以有相对清晰的历史脉络。巴金笔下的这些人物,或伟大,或普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是他们的人格与故事,构成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场景。我很喜欢“风雨故人来”五个字,故将“风雨故人”作为书名。历史风雨,潮起潮落,故人的生活细节与精神状态,写作时的纷繁心绪,读者的情感呼应,尽在风雨之中。  2、《短章》

我一直觉得巴金的散文短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一九二七年离开上海前往法国留学途中,在轮船上写的游记,如《海上的日出》等,巴金已经证明自己擅长写千字左右的短章。《醉》、《生》、《梦》、《死》、《醒》、《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多短章,是巴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界的瞬间捕捉,文字优美而清新,可谓精粹之作。这类短章,包括短小精美的序跋,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和年轻人阅读。微信阅读时代,这些短章,更适合以新的形式予以传播。

3、《说真话》

晚年巴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与解剖自己,对多年来的人云亦云为之汗颜。他在《《随想录》中,反复强调“独立思考”,执着地呼吁“说真话”。九十年代初,曾有人批评巴金“真话不代表真理”,也还有人认为“说真话只是小学生一二年级水平”。来自不同方面的指责,其实都回避了“说真话”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应有之义。选择《说真话》为书名,其实也是为了突出真实、真诚在我们心中应该占有的重要位置。同时,特地选择一组文章列入“把心交给读者”。早年巴金喜欢与读者交心,他所写的《我的呼号》、《给一个中学青年》等,倾诉苦闷、忧郁、创作心绪……晚年巴金呼吁“说真话”,其实是与过去的一种衔接,只不过因为历史沧桑感的增加,而更加具有沉甸甸的现实力量。

4、《海的梦》

这是一本童话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巴金创作的一组童话,第二部分是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巴金喜欢童话,他写《长生塔》、《隐身珠》、《能言树》等,假借童话,写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实现的梦想。巴金童话的偏于成人化,现实性、政治诉求更为强烈,巴金选择王尔德童话翻译,其实也体现他的这种标准。他写道:“我喜欢王尔德的童话,喜欢他那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严正控诉,对贫苦人的深刻同情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灵魂。”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堪为译文精品。

5、《爱的十字架》

因《灭亡》、“爱情三部曲”轰动一时的缘故,走上文坛之初的巴金,在青年读者心目中一直被视为擅长写爱情的作家。《爱情三部曲》等小说中的爱情,总是与社会革命相关。爱情是载体,指向是革命,陷入爱情中的青年人,情感令其困扰,他们在挣扎中而不得不放弃爱情。其实,巴金的一些短篇小说,《初恋》、《丁香花下》、《哑了的三角琴》、《天鹅之歌》、《爱的十字架》……受西方爱情小说影响,择选生活片段,以忧郁和淡淡的哀伤叙述中外年轻人的爱情经历。三十年代初,在翻译世界语作家巴基的《秋天里的春天》小说之后,巴金在泉州听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遂以《春天里的秋天》为题,创作这一中篇小说,语言的敏感与哀伤,恰与主人公的爱情遭际相吻合,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

6、《憩园》

从《家》开始,巴金对家庭题材的成功描写,奠定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十几年后,巴金在《憩园》和《寒夜》中,对家庭的看法有了新的变化。“家庭”这个概念,在巴金早期作品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体化,与青年所走的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其实,如果细细阅读巴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乃至对大哥等亲人的叙述,可以明显看出,巴金内心里未必对家庭完全抱有敌意。年轻的他对家庭形式的抨击,对高家大院种种不肖子孙的声讨和谴责,也许正包含了他对这种家庭形式的本能关怀。实际上,即便在《家》中,他也没有对于家庭的瓦解完全冷漠。相反,他一直赞美母爱,赞扬兄妹、兄弟、父女之间的平等友爱的关系。另外,他对挥霍祖产,倒卖家宅的行径,始终充满鄙视和反感。正因为这种对家庭的矛盾感情,才使他在《家》中能够动人地写出高老太爷弥留之际的感人场面。这种对家庭的关注,在《憩园》和《寒夜》里有了进一步发展。巴金有意识改变以前那种绝对的感情方式,不再单纯以“憎”作为爱的对立形式来表示心中的痛苦。相反,他表现对人类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家庭形式也是如此。《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觉慧那样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维护者。但杨家小孩与觉新也有所不同,觉新是容忍旧家庭的罪恶,杨家小孩面临的不是毁坏,而是建设。在他身上,可以说倾注了巴金对平等、宽厚、友爱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的理想境界。后来生活的巴金正是如此。夫妻之间,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从未听说有过彼此矛盾。他以建设性的姿态,拥有了所期待的理想的家。巴金曾经说过,《憩园》可以看作《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憩园》是《家》、《春》、《秋》的自然衔接和发展,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延伸。《憩园》之后巴金创作《寒夜》,小说中汪文宣一家婆媳充满不和与猜疑,但是巴金不再如以往那样谴责家长的保守落后,而是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叹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最终他为这个家庭的破裂而感叹。这种留恋和哀婉,这种对理想家庭的向往,才使得《憩园》与《寒夜》不是单一的控诉,而是更有人情味的描述。《憩园》作为“巴金经典主题系列”的最后一种,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最好的压轴之作。

故人,短章,说真话,童话,爱情,家庭。

六个主题,涵盖一个人的一生,也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且让我们静下心,阅读巴金作品,感悟生命,永远拥抱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巴金如是说。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日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