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最能让我们觉得人生无憾的无非与父母、爱人、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完美而稳定。
然而,这么重要的相处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亲友却从未得到一次教导,于是大家在盲目摸索,过程中经常被巨大的伤害击中,再无法还原。
这本书从心理学出发,资深心理咨询师以丰富的经验和柔软的内心,来一步步引导大家,让大家在亲密关系一途从坎坷到顺遂。
在《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中韩湘景邀请了包括朱建军、武志红、李子勋、岳晓东、胡慎之在内的十九位国内外著名心理咨询大师联手打造了这节亲密关系及家庭幸福成长课,告诉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给自己还有别人带去幸福。
伴随成长脚步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人生困惑,与亲人相处、与恋人相处、与爱人相处、与孩子相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靠着自己艰难摸索。但是一旦错了,便会给我们或者我们的至亲内心造成永久的伤害。
好在,我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拥有一颗智慧和柔软的心,他们就是心理咨询师。
在《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中韩湘景邀请了包括朱建军、武志红、李子勋、岳晓东、胡慎之在内的十九位国内外著名心理咨询大师联手打造了这节亲密关系及家庭幸福成长课,告诉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给自己还有别人带去幸福。
第一章 如何让亲密关系摆脱童年依恋关系的影响 /所有的孽缘都是一个病人与一个病人的相遇。
为何爱会伤人
饱满的爱情,能让两个人活的酣畅淋漓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父母与你如何相处,你与孩子便如何相处
比“徐峥”更专业的催眠大师
萨提亚:把父母、伴侣、孩子当成“人”来看
第二章 为更加亲密蜕变 / 我爱你,不光是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成熟的爱,才能幸福和永恒
好的爱情,就是让各自享受变成一种共同拥有
我想要用语言确立我的存在,但你却不是这么想
婚姻从不是一己之欢
第三章 疗愈受伤的亲密关系 /我们行走的每一步,都决定着亲密关系最后的结局。
亲密关系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你的期待
如何处理不快乐
摆脱被情绪控制的自己
让受伤的心重拾爱的能力
第四章 过好我们的生活 /这是我们亲密之路上,最后的一次求生的战争。
好的婚姻就是自由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
中国妻子只觉醒了一半
中国人的幸福解决方案
教你学点爱情擒拿术
给性增加点儿温度
采访人:付洋
采访对象: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内知名心理专栏作家。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在国内多个城市有分部。著有《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巨婴国》等书,作品销量超过百万册。
观点:爱情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在爱情中,我们想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为何爱会伤人
当情人把你看成一个女神,对你痴心付出;当妻子因为照顾你而废寝忘食、置自己于不顾;当母亲把你捧在手心里疼惜,恨不得片刻不离……你是不是会因为他们的爱而感动?可是心理专家武志红却说,这样的爱是会伤人的。武志红提供了几十种能伤人的爱。其中有3种类型尤其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分别是:轮回的爱、好人的爱和吞没的爱。
轮回的爱:为什么他们的爱人是同一类型
武志红说,爱情其实是一种轮回。我们童年时与异性父母的关系(即母子、父女关系)决定了我们与爱人的关系。在爱情中,我们想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我们在童年中所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将在爱情中找回来。
爱情的轮回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在两类截然不同的异性中摇摆;一种是不断地寻找同一类异性。
第一种轮回的典型例子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克林顿的母亲芭芭拉是一位女强人,妻子希拉里跟芭芭拉是同一种类型的女人:能干、果敢、具有强大的内心和控制欲;情人莱温斯基则是个傻女孩。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女人中摇摆,克林顿其实是想寻找一种理想的爱人。
第二种轮回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寻找同一类型的异性做爱人。
武志红的一个朋友,就是这种类型。这位朋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编剧,相貌英俊,事业有成。他与一个女孩爱得死去活来,并且娶了她。
可是,因为妻子的歇斯底里,两人仅仅结婚两个星期就离婚了。起因是结婚第三天,妻子让他换床单,他不肯。一天里,妻子足足唠叨了这个事情300多次!而且妻子的情绪经常失控,大喊大叫,最后两个人打了起来,只好离婚。
后来朋友说,想来想去终于发现自己当初为什么如此迷恋妻子。因为他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小时候,母亲曾经因为他懒得换鞋,一天唠叨他100多次。
母亲和妻子变态地唠叨,其实都是想用爱来控制他。他既想重温童年时被母亲重视的美好感觉,又想修正童年时被母亲控制的错误。所以他找了一个跟母亲类似的女孩,想改造她。于是亲子关系在爱情里奇迹地轮回了。后来,这个朋友谈了几十次恋爱,找的女朋友多少都有点儿歇斯底里。 其实武志红自己也是如此。他说自己的历任女朋友都是同一种类型:超级需要爱、得到爱之后从不感激、幼稚、任性、不讲理。无论她们的生理年龄多大,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小女孩。而武志红的哥哥找的也是这种小女孩,并且娶她为妻。
这种惊人的相似,让武志红开始回顾自己的童年,并反思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武志红和哥哥都是乖孩子,跟小大人似的听话懂事,从来不给家里添麻烦。
武志红从来没有挨过母亲打骂,甚至,他向母亲要10块钱,母亲会给他15元钱。但是,他和母亲的关系是存在问题的。他们之间缺少亲密感,没有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
母亲虽然经常抱他,甚至在5岁之前,一直搂着他睡觉。但是,武志红没有从她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她的喜爱与愉悦。母亲不爱笑,不善于直接的情感表达。他们拥抱,是因为童年的武志红伸出手,死死地抓着妈妈不放。
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轻松、自由、甚至是肆无忌惮的。而武志红与母亲之间却是礼貌、客气,压抑的,武志红甚至不敢肆意向母亲索取爱。P3-5
心理专家其实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拥有智慧和一颗柔软的心。他们告诉我们如何做自己,如何给别人带来幸福。他们帮助我们处理情感困惑,改善亲密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会和谐,这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我以前在《广州日报》做编辑,是一个媒体人;现在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所以,我很高兴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把看起来高高在上的专家学者与现实中琐碎的夫妻、婆媳、亲子问题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理学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更能服务于普罗大众。通过阅读书中这些心理专家所经历的故事,他们所阐述的精辟观点,我们可以受益良多,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再通过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最终达到改善婚姻与家庭关系的目的。
借助心理学的理论,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婚姻和家庭的一些伤人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从而改善它。如同我们回忆童年创伤,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
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结婚之初,都是想和伴侣过好这一生的,否则就没必要结婚了。现在早已不是独身就无法好好生存的年代。
那么,为什么很多夫妻过不好这一生,甚至在冲突中怨恨彼此呢?
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得一个道理:婚姻,找的是伴儿,不是梦。你明明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却非要他变成另一个你想象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个人的真实存在,而是无比幸福或无比痛苦地将你心中的“好东西”与“坏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你是在与一个幻想中的人相爱。问题是,没有谁愿意被改造,所以,伴侣势必和你做斗争,这就造成了种种的婚恋冲突。
要化解这些冲突,你就必须看清楚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并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学习与对方的真实存在相处。因为,接受了那个真实的人,以自己的真实存在与对方的真实存在相处而生出的爱,才是最踏实、最真切的爱。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我也会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婚姻就是一次重生的历程。
另外,不要将你人生的答案、你幸与不幸的原因都归结到对方的正确或错误上,而是要归结到另一点——你的内心。做个比喻:好像我们住在一个牢笼中,牢笼的大门非常牢固。我们以为,要走出这个牢笼,必须有一个超级英雄来拯救自己。但我们最终会发现,这个牢笼的大门其实是轻轻一推就可以打开的。并且,别人并不能将你拉出牢笼,因为你有一大堆办法拒绝别人的帮助。钥匙其实就在你的手中。你需要学习的是,在不完美的关系中去寻找爱的证明,用你手中的钥匙,打开困住自己内心的囚笼。 在婚姻中,不要轻易逃走。如果不是对方有很糟糕的问题,如滥交、如暴力,或其他你认为的原则性问题,那么,请给对方以宽容,请给你们的关系以耐心,在这个亲密关系中,修炼你的心。
武志红—口述人
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内知名心理专栏作家。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在国内多个城市有分部。著有《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巨婴国》等书,作品销量超过百万册。
李子勋—口述人
原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主任,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等诸多栏目特邀心理专家。作品有《家庭成就孩子》等等。
朱建军—口述人
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意象对话技术的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主任、博士,心理咨询与治疗督导师。著有《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等数十本心理丛书。
胡慎之—口述人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微表情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湖南卫视《变形记》等多家媒体特约专家。著有《变形记—十天变成一个好孩子》《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童心密码》等书。
韩湘景—主编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编审。曾获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百佳”出版工作者、首批“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称号和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