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的小说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创作风幽默。欧·亨利继承了美国文学中的幽默传统,他的幽默属于黑色幽默。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在《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全译本)》中,欢笑、泪水和叹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
欧·亨利以幽默的笔调勾画了人生的千姿百态,让读者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所隐藏的苦涩,为主人公坎坷的命运和无奈的生活感慨不已。正是这种黑色幽默的写作风使得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具有了历久弥新、不同凡响的价与意义。
欧·亨利小说的另一个特色是情节离奇曲折,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小说中的结尾向来为人称道,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将读者一步步引入自己精心设置的迷宫,却在结尾处使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惊愕之余不禁为作者的巧妙构思拍案叫绝。这是欧·亨利小说独具的文学魅力。
欧·亨利是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在约十年的时间内,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由于作品内容贴近群众生活,篇幅短小精悍,情节引入入胜,语言富于艺术表现力,甚为读者喜爱,他被誉为“美国的莫泊桑”。《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全译本)》收录了他的一些名篇都堪称短篇小说的杰作,如《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
麦琪的礼物
1.87美元,找来找去,找了所有可以翻找的地方,只有这些了,而且这些钱里面还有6美分是在买杂货、买菜和买肉的时候砍价慢慢攒下来的硬币,回想起当时和别人分毫必争的样子,德拉就感到非常尴尬。她把这些钱放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点了好几遍,怎样数都是1.87美元,而圣诞节马上就要来临了。
德拉很伤心,对此深感无助,只能趴在破旧的小睡椅上放声大哭。哭完以后,她还不禁产生很多感慨,原来生活就是哭泣、哽咽和笑容,其中要数抽噎占多数时候。
当这位家庭主妇慢慢平复心情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这个家吧。这是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房租是每周8美元。房子的样子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清楚,但要是说它是乞丐帮的住所也不会有人怀疑的。
楼下门道里的信箱从没有人投进去过一封信,电铃也从没有人按响过。在楼下门道旁边贴着一张名片,上面印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的名字。
“迪林厄姆”这个名号是主人在之前生活如鱼得水的时候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周有30美元的进项。但到了目前这个时候,他的薪水少到只有20美元了。“迪林厄姆”这几个字母也变得看不清楚了,似乎它们正在严谨地考虑是否缩写成谦虚、符合实际的字母D。但是,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太太,也就是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德拉,每天都会在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回家并走进楼上的房间时,亲切地称呼他“吉姆”,而且会和他热烈拥抱。这当然是特别幸福的。
停止哭泣之后,德拉在脸上扑了些粉底以遮盖脸色,然后来到窗前,看到黯淡无彩的后院里有一只灰白色的猫正在灰白色的篱笆上行走,她盯着这一景象出神。明天就是圣诞节了,然而她目前手里只有1.87美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而且这还是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费尽心思一分一毫地积攒下来的。一周20美元的开销实在是难以承受,他们的支出总是比预算超出很多。只有1.87美元给她的吉姆买一份礼物,她的吉姆啊。她准备了那么多的时间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充满爱心的礼物,一件灵巧、珍贵的礼物——至少与吉姆相配的东西才成啊。在他们房间的两扇窗户之间有一面壁镜。你或许见过这种每周房租8美元的公寓壁镜。如果你是一个身材瘦小、身体灵动的人,观察镜中自己那一连串的长条子影像,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有一个大致了解。德拉的身材就十分瘦小灵动,对这门艺术已非常在行了。
很快,德拉就像一阵风似的离开窗口,来到壁镜前面。她的眼睛散发着光芒,但20秒钟之内她的面色又恢复了之前的平淡。她迅速把头发打散,让它们完全披散开来。
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到目前为止都分别有一件让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男主人引以为豪的是从他祖父那里传承下来的宝贝——一块金表;女主人引以为豪的就是她的秀发了。假如希巴女王同样住在天井对面的那幢公寓里,当某一天德拉把头发披散下来在窗外晾干时,那女王看到后肯定会觉得自己的头发不如她的;假如地下室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而所罗门王在那里守卫的话,每次迪林厄姆走到那里时,一定会把金表掏出来,好让那所罗门王嫉妒得眼冒火星。
P1-3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波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于美国文坛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以“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与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闻名于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1862年,欧·亨利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林斯波罗镇,从此开始了他坎坷而传奇的一生:他做过药房学徒、牧童、会计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等,并一度因为账目问题而入狱……从1899年开始,他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关注。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既有百万富翁、将军、律师、法官,也有小职员、水手、骗子、小偷和强盗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面貌,在讴歌和赞美人性真善美的同时,也无情地批判和鞭挞了人性中的假恶丑。这些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描写了美国西部辽阔的草原和纯朴、勤劳、粗犷的牧民生活;一类主要描写了拉丁美洲黑社会惊心动魄的斗争和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政策;一类描写了纽约曼哈顿市民的生活。其中以第三类作品的数量最多,描写得最精彩,所蕴含的人文和社会意义最为深刻。
欧·亨利的小说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创作风幽默。欧·亨利继承了美国文学中的幽默传统,他的幽默属于黑色幽默。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欢笑、泪水和叹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
欧·亨利以幽默的笔调勾画了人生的千姿百态,让读者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所隐藏的苦涩,为主人公坎坷的命运和无奈的生活感慨不已。正是这种黑色幽默的写作风使得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具有了历久弥新、不同凡响的价与意义。
欧·亨利小说的另一个特色是情节离奇曲折,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小说中的结尾向来为人称道,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将读者一步步引入自己精心设置的迷宫,却在结尾处使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惊愕之余不禁为作者的巧妙构思拍案叫绝。这是欧·亨利小说独具的文学魅力。
欧·亨利以短篇小说蜚声文坛,他的作品和声誉早已漂洋过海,并且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仍保持着长久的影响和魅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去书中领略欧·亨利短篇小说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