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意莎·梅·奥尔柯特所著的《小妇人(全译本)》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过程和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小说分为两部,第一部的故事从一年圣诞节拉开序幕,父亲参加了美国南北战争随军在外,马奇家四姐妹伴着慈爱的母亲生活在小城镇。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姐妹长大成人:温柔漂亮、高贵娴雅的美格;不修边幅、热衷于写作、像男孩子一样敢作敢为的乔;善良文弱、热爱音乐的贝丝;小而骄傲任性、却又非常优雅的艾美。第二部的故事跌宕起伏,主要讲述女孩们长大后的感情故事,美格先嫁为人妇,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乔的感情很纠葛,她因个性不同毅然拒绝了自己的初恋,后与自己所钦佩的巴尔教授结婚;贝丝由于前期生病导致身体孱弱,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心追求成为上流社会淑女的艾美,与劳里擦出爱情火花。四姐妹的理想和命运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生活中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露意莎·梅·奥尔柯特所著的《小妇人(全译本)》以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生动描写了作者亲身经历的家庭生活。全书歌颂了家庭的伦理观念,邻里问的助人为乐。本书也被当成,妙龄少女的必读书。
第一章 朝圣
马上到圣诞节了,马奇家的四姐妹都聚集在一起。
二姐叫乔,她正仰卧在有些破旧的地毯上,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唉,没有礼物的圣诞节怎么能叫圣诞节呢?”
“贫穷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啊。”大姐梅格小声回应道,她低头看看自己朴素的衣着,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有,穷人家的孩子却什么都没有,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说话的是马奇家的四女儿艾美,她用鼻孔吸了一口凉气,说出的话充满了浓浓的嫉妒之情。
这时,一直坐在角落里没有说话的三姑娘开口了,她明显不同意艾美的话,说道:“但无论如何,我们拥有爱我们的父母和姐妹呀!”
贝思充满温暖的话语让大家心里的不快一扫而空,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在壁炉暖暖的火光映衬下,四姐妹红润的脸上充满了青春的朝气。
“可惜爸爸不能陪着我们,也不知道再过多久我们才能看见他。”说到这里,乔感觉有些伤心。姐妹们的情绪也受到了她的影响,突然变得低落起来。她们想着,也许爸爸再也不能回来了。虽然这话没有人说出来,但很明显,每个人都在心里将这句话念了一遍。她们的父亲还在前线,她们太想他了。
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不言,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一会儿之后,大姐梅格先开口了,她打破了这令人伤感的氛围。她打算换一个轻松的话题,开口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妈妈取消了我们今年的圣诞礼物吗?因为,马上就是冬天了,家里的男子汉们都冒着严寒,辛辛苦苦地奋战在前线,我们能生活在安稳的环境里已经很享福了,就不用再浪费钱财买礼物了。虽然我们不能在其他方面帮助他们,总能在这些小事上做些贡献吧。所以,我们应该高高兴兴的。但是,我还是很难高兴起来。”梅格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一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圣诞节礼物就这样没有了,她就感到非常沮丧。
“依我看,我们买圣诞礼物根本花不了多少钱,能有什么贡献呢?我们每人只有一块钱,就算省下来对军队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我倒不指望能收到妈妈送的礼物,但我真的非常想买一本《水仙女》,我期待那本书很久了。”这是二姑娘乔的声音,她向来爱书如命。
贝思也感到非常遗憾,叹了口气说:“本来,我也想为自己买一本乐谱的。”她的声音非常轻,宛若游丝。
“我最想要一盒高级的画笔。”这是艾美,她讲话一向直截了当。
“妈妈并没有说我们应该把这点钱花在什么地方,我想她也不想看到我们在圣诞节一无所有。不如我们自己看着办,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至少图个高兴嘛!毕竟为了挣这些钱,我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呢!”乔一边大声嚷嚷着,一边神态自若地欣赏着自己的鞋。
“就是就是!我们每天都跟那些讨厌又难缠的孩子们打交道,真是累死人了。好容易到了圣诞节,我们就该好好休息,放松一下!”梅格随声附和着,她也感到满心郁闷。
“你哪有我辛苦。”听到这话,乔说道:“我每天都和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太太关在一起,大半天都不得离开,忙得要死,而且那老太太还从来没有高兴的时候。有时候,我真想大哭一场,然后离开这个烦闷的世界。所以,请你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的辛苦吧。”
P1-2
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作家,比如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西方推理小说的鼻祖爱伦·坡、不朽名著《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等。和这些赫赫有名的作家相比,《小妇人》的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这并不能掩盖她的才华、智慧和勇气。1868年,《小妇人》一经出版就在美国社会中掀起了一阵热潮,受到了众多年轻读者的热爱,成为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本书不仅被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更是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一再放映,其所提倡的自立自强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
《小妇人》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于1832年11月29日出生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她的父亲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她的母亲坚强、质朴,是一个按照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生活的传统女性。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对路易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父亲长期沉浸在对哲学的追求中,所以家里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母亲和几个孩子身上。为了维持生活,路易莎不得不出去从事各种工作,她做过家庭教师,也从事过服务工作,还为报刊写过各种赚人眼球的故事。虽然一家人经济上非常拮据,但家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生活得非常和睦快乐。
1868年,路易莎应出版商邀请,写成了以自己的家庭为原型的《小妇人》一书的上部,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销售量惊人。1869年4月,《小妇人》下部也正式出版,成了一部很受年轻人喜欢的畅销读物。
《小妇人》开篇,作者通过姐妹四人的对话将读者带进了马奇家的世界。故事开始于圣诞节前夕,大姐梅格、二姐乔、三妹贝思、四妹艾美聚集在一起就圣诞节没有礼物一事展开了一场谈话。从她们的谈话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现状:父亲上了前线,母亲担起了维持家庭生活的重任,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拮据,甚至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还要为礼物的事情发愁。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的,作者用自然流畅的文笔描写了四姐妹从小女孩成长为成熟的“小妇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关于生活、梦想和爱情的故事。
大姐梅格聪明漂亮、心灵手巧,在料理家务方面非常出色。为了补贴家用,她从事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由于是家里的长女,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像小妈妈一样照顾着几个妹妹。故事开篇,梅格说:“贫穷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啊!”是的,没有人愿意过贫穷的生活,梅格也是一样。起初,她对上流社会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她希望不用做家务,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过着惬意的日子。但是,当她拿出自己最好的一切去参加一场豪华宴会之后,却发现自己和那样的生活格格不入。最后,她嫁给了清贫的布鲁克先生,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她享受到了家庭的幸福。 二姐乔是一个特立独行、与传统意义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的人。故事开篇,大姐梅格劝乔说:“你已经是大姑娘了,个子高高的,头发也盘了起来,你要时刻记得做一个淑女。”乔情绪激动地辩驳说:“我真的不想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必须做马奇小姐。我不喜欢穿正统的长礼服,也不喜欢做柔柔弱弱的淑女。我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瞎闹,我欣赏男子汉的风度。但我却是一个女孩子,这太让我失望了。没有生成男孩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更让我难过的是我不能上战场,不能和爸爸一起并肩作战。现在我只能在家里做那些烦人的家务活,像个没有生机的老太婆一样!”在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就是做一个淑女,在家相夫教子,等着被自己的丈夫养活。但乔不一样,她有强烈的女权意识,她希望自己能像男孩子一样上战场杀敌,能在社会上承担一定的责任,能靠自己写作所得的稿费养活自己的家人。其实,乔的形象正是以作者路易莎本人为原型的,路易莎在美国内战时期在华盛顿担任过军队救护人员,成名之后更是积极投身于妇女选举运动和禁酒运动。维护妇女的权益,像男人一样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正是路易莎通过乔这个形象所要表达出的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妹贝思是一个像天使一样至纯至善的人。她心思细腻、温和胆小,但却有一颗强大的、乐观的、善良的内心。故事开篇,当大姐感叹贫穷可怕,二姐抱怨圣诞节没有礼物,四妹愤慨社会不公的时候,贝思站出来说:“但无论如何,我们拥有爱我们的父母和姐妹呀!”正如话中所述,贝思看到的永远是生活中美好的、温暖的一面。她不世俗,不渴求金钱与漂亮衣服,也没有像二姐乔那样对梦想的执着,但她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些东西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她真诚而无私地对待家人,心甘情愿为家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她热爱音乐,但从来没有向家人提出过购买乐器的要求,直到劳伦斯先生送给她一架钢琴之后,她才在音乐世界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她用一种绝无仅有的善良对待他人,当姐妹们将贫穷的赫梅尔一家抛诸脑后的时候,她毫无怨言地去照顾婴儿,甚至因此而感染了猩红热,致使身体虚弱,在最好的年华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四妹艾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这造成了她有些自以为是,爱耍小性子的性格。故事开始的时候,艾美还是学校的学生。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她有些小小的虚荣心,爱面子,对自己的贫穷生活不满意,抱怨社会不公。但随着不断磨砺与成长,她也成了一个成熟的小妇人,和劳里结成夫妻,过上了平淡但却幸福的生活。
《小妇人》一书,正是围绕着四姐妹所展开的平凡却真实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作者用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本自传式的小说,向人们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哲理。或许有人会问,描写生活的故事很多,为什么它们不能取得如《小妇人》一般的成就?是的,描写生活的故事很多,但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描写出如《小妇人》一样的生活。我们在《小妇人》中看到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到了爱。父母之爱、邻里之爱、姐妹之爱、男女之爱,这本书的字里行问都在向人们传达着一个伟大的主题,那就是爱。例如,在四姐妹和母亲正准备欢度圣诞节的那个早上,母亲说附近有一个刚生了孩子的贫苦女人,她们生活拮据,缺吃少穿。于是,富有同情心的四姐妹就带着自己的早餐去看望这个女人。虽然,四姐妹的生活也不是很富裕,但她们仍然充满爱心,愿意去帮助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
其次,我们看到了梦想和蜕变。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的蜕变中完善着自己的生命,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例如文中最具个性的主人公乔,开始的时候,“她”是一个“假小子”,希望以这种外显化的形象表达出自己想要自立自强,像男人那样承担社会职责,成为一个作家赚钱养家的愿望和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写过毫无内涵、只赚眼球的小说,置一个作家的使命与尊严于不顾。但在别人的指引下,经过内心的挣扎和斗争之后,她放弃了这种虽然赚钱但却偏离梦想的道路,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奋斗、前行。文章最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蜕变之后的乔,她成了一个作家,完成了最初的梦想,也改变了当初“假小子”的形象,变成了端庄有礼的“马奇小姐”。梦想完成与形象改变,这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升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已经不再执着于表面的东西,而是真正看到了本质,那就是作为一个从内而外的女人,也能够承担起社会职责,和男人一样赚钱养家。
《小妇人》告诉我们的不止于此,还有虽然对立但却和谐、彼此之间互相帮助的穷人和富人;摒弃表面的虚荣、奢华,最终归于平淡和幸福的爱情与婚姻;以心为引,包容、引导和尝试的教育。总之,《小妇人》是一部平凡却震撼人心,给人们感动和鼓舞,让人们豁然开朗的好书,它不会辜负我们对它的期待,更不会辜负我们为读它所花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