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直男朋友告诉我,在他玩过的所有电子游戏里,他最爱《古墓丽影》里的安吉丽娜·朱莉演的劳拉,性感又能干,搞掂一切的样子。世界那么残酷,但她却有一种不由分说就爱上这个世界的倔强,真动人。我说,那我喜欢的理由跟你一样,但我更爱安吉丽娜·朱莉本人。
不由分说就爱上这个世界的人,年纪小一点的时候,真是不懂欣赏,只觉得他们太进取、危险。但年纪较长,你会慢慢接受他们,钦佩他们。再到后面,甚至会爱上他们,就像我爱上安吉丽娜·朱莉的过程。
最开始,我当然是不喜欢她的,因为她实在太美,又太招摇。如果你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到洛杉矶,如果你看到身边疾驰过一辆似乎即将失去了方向的粉色敞篷车,沿途不断掉下匕首、仿真手枪、蛇、名贵的红酒以及还没有熄火的烟头——那你就一定是碰到了红得发紫的影坛新人安吉丽娜·朱莉。
她总爱涂一种黑到发紫的唇膏,露着她的大胸,甩着她的大长腿招摇过市。这样的女孩当然是天之骄女,有着无与伦比的傲人身世。父亲是著名的大影帝,母亲是优雅的大名模,她自称12岁开始就已经一个人生活,她承认过的惊世骇俗的事情包括和哥哥的不伦之恋。她曾经爱上过女人,在接受一家女同性恋杂志社采访时,她也坦然说:“我平等地去爱女人和男人,我把人看成人,把爱看成爱。我爱的女人会明白我对她的欣赏和爱恋。这种爱,就像我对男人的爱一样。”
在结束了二十出头那段轻佻的婚姻后,她果断嫁给了著名的坏小子比利·鲍伯·瑟顿。这段婚姻基本泡在酒里,朱莉和比利都是大酒鬼,时尚杂志的编辑描述过这位性感女明星的床,床上不但有薄如蝉翼的蕾丝性感睡裙,还有许多的零食、名贵的古巴雪茄和烈性酒,甚至一条叫Harry Dean Stanton的眼镜蛇。原因是她觉得这条巨蛇和她一样,有着性感无敌的双唇……当然,这对明星夫妻最著名的一点是他们的脖子上都各自挂着一只红色的小瓶子,那里装的是对方的鲜血。
只可惜,这段把鲜血都抽出来的老少恋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安吉丽娜·朱莉遇见了自己的真爱。
如果你看过电影《史密斯夫妇》,你大概可以知道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这一对全世界最著名的漂亮人儿有多么一见钟情,有多么干柴烈火。2003年,朱莉离婚,2004年皮特离婚,全世界都被这一对俊男靓女给雷翻了,他们俩怎么可能?肯定是荷尔蒙作祟,肯定是玩玩罢了,肯定是随时分手。但是人们等啊等啊等啊,等了十来年,看着他们到处领养孩子,看着他们生了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们抱着孩子结了婚,这对恩爱夫妻似乎还没有分手的迹象。
这让我们再次认识到生活的复杂和多样,并不是每一对白头到老的夫妻都出于真心,也不见得每一对半路夫妻都是苟且。一对在一起十多年,生了三个孩子,养了一群孩子,多年后还会手拉手的夫妻,无论结局如何,多少也有点真心吧。
安吉丽娜·朱莉这样评价他们的婚姻:“我们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走到一起,我们之间相互启发。我们有时会闹别扭,我们有时也互相仰慕,有时也会把对方气得够呛。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有交情了。当你和一个人有了这么多年的‘交情’,你们成为拥有非常真实深厚感情的朋友,你们在一起十分舒服、泰然。我们就这样在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也因此更深深地爱着对方。”
男女之间,只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才能进入亲密关系真正美好的境界。这个过程,真的需要自己领悟。朱莉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自信,她也从来不是一个自信的人。“直到40岁,我才开始接受自己,不完美也OK。”朱莉在推特上坦白地说。是啊,谁能想到呢,这样一个美丽似妖精的女人,在叛逆的表象后面原来也有破碎了一地的心。
朱莉有一对出名的父母。可是在她还是婴儿时,父亲就抛弃了她们。母亲因为她像父亲而格外讨厌她,只喜欢哥哥。童年是不快乐而混乱的,十来岁她就离家出走,一个人漂在电影厂里。她一度非常恨她的父亲,把名字里父亲的名字改掉,对外号称:“我没有父亲。”她年轻时沉迷于性,不相信男人,更不愿意生孩子。
P2-4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怨妇
一
这是我的第11本书,不是炫耀,近乎某种程度的失败。因为我有一个损友曾笑话我说:“你看你多失败,写了十本书你还没有红(指像郭敬明、韩寒那种红)……”
我一翻白眼:“也好过你一本都没有写……”
其实……讲真,我是同意的,真是蛮失败的呢。年纪不小了,出过那么多书,浪费了那么多纸浆、人工,砍了那么多树,最终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写作者,对于世界,毫无建树,对于他人,毫无用处……
可是,怎么办呢?这就是我。
对于这个失败的我,此刻的我是蛮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蛮喜爱的——这也许正是写了这么多书、浪费了这个世界这么多资源为自己谋得的一个好处,那就是鄙人从一个瞧不起自己甚至恨自己的人,变成了眼下这个对自己充满了喜爱之情的小胖子。
最明显的表现是:以前我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会在一秒钟之内满心憎恶地扭过头去,“怎么会有这么胖这么丑的女人……”恨不得马上撕掉;现在的我看到自己的照片会热烈地端详很久,然后转过头去和蓝小姐相视一笑,“怎么现在会汶么胖……”
是啊,真是胖到笑,是应该减一下了,可是,“这也是本人在生时的形态之一吧,活着的时候我们有一千种形态,有一种形态有点胖也是应该接受的。”现在的我会对自己这样说。所以我猜,现在的我真的是蛮喜欢自己的。
二
我喜欢自己什么呢?
我喜欢自己是现在的自己。
我喜欢自己现在的全部,优点以及缺点。优点让我是我,缺点更让我是我。我不是完美的,然而我是我自己的。
我喜欢自己变成了现在的自己,兴致勃勃地活着,对一切都无比地好奇。我在尽全力体验我的生命,尽全力探索这个世界,虽然这探索有点迟,它应该在我十多岁的时候发生,可是,晚到总比没来好。现在的我好爱这个世界,最大的烦恼是时间实在太少,想做的事情太多,一天要是有48个小时该多好……而我以前呢?最大的烦恼是为什么没有人爱我,要是有一个人接管了我该多好。
你看,差别真大,这本书也因此而起。
特特成立了出版公司,非要签我一本书,我本想偷懒把2010年出过的一本已经绝版了的情感专栏集子《浮世爱情》改改就给她,但我认真翻了一遍,合上书,就跟特特说:“哎呀,我得重写了。”真的就相当于重写了。《浮世爱情》里的那六七十篇稿子里大约只选了十来篇,也就是说,今天的我对于六年前的文章,只有六分之一是赞成的,其余统统枪毙,有的是写得不好,有的是写得不对——觉今是而昨非,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我的朋友姚远东方有一天认真地对我说:“亲爱的,你知道吗?你和十年前的你,至少隔着八个自己。”我知道她的意思,变化太大了。从前的我,爱谈论感情,独独不爱自己;现在的我,学会了爱自己,却独独不爱谈感情。并不是说感情不重要,而是我觉得它被女人看得太重要了。情感太重要了,世界就变小了。所谓的为情所伤不就是那些事吗?我爱他他不爱我了、失恋了、劈腿了、被人欺骗了、被人抛弃了……在这么狭窄的世界里痛心疾首,讲真,是挺没出息的。我这么说似乎有点没心肝,鉴于我以前困在这么狭窄的世界里痛心疾首了好多年,容我小小地鄙视一下从前的自己——是的,真没出息。
没出息是因为见识少,见识少是因为看过的世界不多而且兼被洗脑,我们的文化太过强调感情对于女性的作用,乐于塑造痴情的女人。从前的女人没有工作的权利,除了依靠男人没有第二条出路,除了痴情没有第二个选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女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有了工作的权利,如果你仍然在内心深处觉得除了依靠男人没有第二条出路,除了痴情没有第二个选择,那么只能说明你太傻,太容易被洗脑,或者说明你太懒,因为那几乎相当于一种逃避,躲在那粉红的小天地里,就可以掩耳盗铃不用面对人生大江大河里的滔滔浊浪了——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说得好,有时人类会刻意逃避自由,不愿意承担因为选择而面临的一切后果,而把自己困在所谓的感情问题里,也许是许多女性逃避人生的最佳借口——感情是一张温情脉脉的大被,掩盖着我们人生里许许多多切实的问题,制度的、规则的、性别的、心理的、生理的……其实质正是,我们是如此害怕真正面对自己的生命。
三
你手里的这本书和之前的《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世界》很像,版式相像,那是因为编辑是同一个人,因为《姑娘》和杨帆的合作很愉快,所以这本书我特地死拉硬拽地拉上了她;但内容不像,这本书不讲道理,只讲事实,这本书没有来往的信件,只有真实的人生。这本书写的是这些年曾经触动过我的人和事,有的有名,有的没有名,有的是我朋友,有的是我仰望的偶像。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真实地活在我们的这个世界。
能不能真实地活着,在我看来,是一切的根本。
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面对千疮百孔的人生。在痛苦里辗转流离过,在绝望里披荆斩棘过,在挣扎里进退失据过……那些打磨,一点一点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你;那些冲击,一点一点引出你真正的生命力——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力?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爱自己、爱活着本身这件事,这就是真正的生命力。
在2016香港书展的讲座上,止庵老师说张爱玲写的所有人物其实都在找一个活着的立足点,王佳芝活着为了找爱,曹七巧活着为了找钱,薇龙活着为了找男人,可是到了《同学少年都不贱》里,活得很失败的恩娟,当她在洗碗的时候听到肯尼迪总统被刺的消息,脑子里回荡的声音是:“肯尼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那是四十多岁历尽坎坷的张爱玲对生命立足点的新的定义:真实地活着、真实地感受也是一种意义。1959年3月16日在致邝文美的信上,张爱玲写道:“任何深的关系都使人vlalnerable(容易受伤),在命运之前感到自己完全渺小无助。我觉得没有宗教或其他system(制度)的凭借而能够经受这个,才是人的伟大。”
生命是什么,是一次旅程;活着是什么,是一次体验。自然人在这体验里努力追寻快乐,社会人则在这旅程里寻找价值。夜空飞过流星,湖面飘过柳叶,真实地活着,真实地爱,真实地忍受痛苦,真实地找寻出路。在这披荆斩棘里生出真的力量,生命开花结果,落叶无香,世界尽在左右,不由分说。
祝旅程愉快!
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
我的职业是记者,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
在我所有做过的众多杂事里,只有做记者是最持久最永恒的,从1999年开始,我一直在陆陆续续做着采访。我采访过的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名人明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普通人。我记得我做过的最为奇特的采访是访问一个做过AV明星的台湾女孩,她告诉我,她收入的大部分都用来做SPA和买各种精油乳液,因为要保证身体的优美无瑕,这倒让我大吃一惊。
除了满足好奇心,我喜欢采访的原因是可以在短短一两个小时之内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也顺便了解她或他的人生。让我最觉得有意思的事是,很多看上去非常平常的人却有着魔幻的人生。
比如她,就算过了很多年,我也忘不了她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那张焦灼的脸,背后只有一只空空荡荡的破旧的沙发。
是的,她长得挺漂亮,哪怕是人到中年,哪怕发胖了,哪怕穿一件普通的白色衬衣、黑色裙子,但腰是腰,屁股是屁股,小腿有一条优美的弧线,那是岁月留给她的曾经让人目眩神迷的证据之一,我想象得出她年轻时艳光四射的样子。
她从小就是一个美女,还不爱读书,虽然不爱读书,但非常聪明。十几岁就当模特,自己做生意,很早就成为百万富翁,那是真正的百万富翁,当时全中国都没有几个。因为入世早,人机灵,她也很会看人,嫁了一个没有多少钱但是人品很好的广州本地人。老公对她很好,又很听她的话,两个人的公司开遍全中国。三十岁出头时,她意气风发,俯瞰全国觉得无一人是她对手,无一人如她那样懂生活,也觉得这世界没有她办不了的事,没有她搞不掂的人,世界尽在掌握之中。
再然后,她雄心大志想大展鸿图,把公司从广州搬去了北京。也不知道是不是风水的缘故,总之她的生意因为各种局势动荡,突然就不好做了。再后来又来了一场金融风暴,身家亏得一塌糊涂。老公因为压力太大得了病,她自己更是患上了焦虑症,东西都被债主搬走了,家里最穷的时候,只剩那张旧沙发……
我是在她最难的时候碰到的她,但也就只能听她焦虑地叙述,实在帮不上忙,也不知道怎么帮。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我想来想去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之后她又销声匿迹了好几年。有一天我在天河南闲逛,逛到一家颇有品位的家居店,赫然看到她盘腿坐在一张罗汉床上,正在泡茶,旁边点着一炉香,像极了电视剧里那些森女系的女子。她的脸丰润了不少,看得出日子过得不错,这家小有名气的生活用品家具店被她经营得顺风顺水。也是,当年那么大的生意都做过,何况这一盘小生意呢?
我们在她摆满俄罗斯细花的店里聊天的时候,她笑嘻嘻地对我说:“知道吗?我到现在才明白,其实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每个人都注定要经历苦难,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那样的。到这时,你才会明白人生并不像你年轻时那样理所当然,你才会真正懂得,你才会真正珍惜手边的一切,也许这不是你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但你觉得已经足够。”
说这话时,傍晚的阳光扫在她并不年轻的脸上,镀上一层金,让人觉得有点佛相。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天下晚自习时,我们都要经过一条两边长满桂花树的小径,可以望见教职工宿舍昏黄的灯光,可以听到里面的电视机声音,也可以听到炒菜的声音。当然也经常可以听到叫骂训斥的声音。有时我们会撞见满面憔悴的男物理老师,有时会撞见满脸泪痕的女生物老师。有一次,最惊险,一个洗脸架子从天而降,就散落在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一只碰得稀烂的搪瓷脸盆在我面前转了几个圈,又轰然倒下,像极了他们的生活——中年人的生活。
十来岁的我们想象不到十年、十五年以后是什么样子,但我们觉得那一定是美的,是舒心的,是快活的,因为我们不是他们,他们一定是因为太蠢太笨,才会过上这样狼狈不堪的生活。“真可怕,他们怎么能活得下去?”我对我的同学叹道,充满不屑,我们寝室的一位女同学甚至决绝地给出一个建议:其实物理老师活成这样,应该去自杀。
那时我们觉得天空很遥远,鸽群很惆怅,桂花很俗气,室友的长腿在窗台上晃啊晃……我们的笑声还没有落在地下,青春的龙卷风就如约而至,把每一个人都包裹进去,转得晕头转向。
很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我们原来并不聪明,我们也不曾例外,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这场龙卷风吹得衣衫凌乱,头发不整。有人失恋,有人丧亲,有人失业,有人永远没钱,有人在奋不顾身地与老公二奶争斗,有人为脸上长斑而痛苦不堪,有人在职场你死我活,有人在为一个省级幼儿园名额而朝思暮想,有人得了大病……我们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或许都有些狼狈不堪,可是我们仍然活着,真的或者假的坚强地挺立着,就像那个叫嚷着要物理老师自杀的高中女同学刚刚经历一场痛苦的婚变,净身出户。奇怪的是她不但不要自杀,反而宣布要好好活着,还说:“从来没有这么神清气爽过……”
蜘蛛侠创造者斯坦·李说过一句话:“不管多么富有,多么美丽,没有人不曾经历过艰难时光,谁又有真正无懈可击的生活。”
是的,很多很多年后,我们成了他们,我们经历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才发现,其实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侥幸在这场龙卷风里留存下来的人,大部分仍然在用有鱼尾纹的眼角微笑,用有唇纹的嘴巴亲吻。这时我们才发觉天空并不遥远,鸽群也不让人惆怅,而细雨中的桂花,细品下来,原来也有一种清香。
谨以这本书,献给我生命中遇到的女人们。 献给所有无惧生活、微笑向前的勇士们。
有些女人到了某个阶段就不愿意再继续生长,可有些女人却在一直往前走。
黄佟佟著的《不由分说爱上这世界》一书中探讨了56张温柔沉静的面孔,生机勃勃地在世俗的环境里野蛮生长,在坚硬的世界里活得又酷又强大又自由。故事里的她们是一群始终在路上、有方向的倔强姑娘,懂得命运却不沉溺,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对往事情深义重,也不吝于付出温柔。特别美,特别狠,特别有光芒。
仔细读下来,你会发现,她们不但腔调十足,更懂得如何从内心出发,不被潮流左右地做自己。当你跟随着她们一起,深潜到这些穿江过海的人生故事里,了解那些或残酷或温柔的活;当你的眼睛懂得看向不一样的方向,就会在这里遇到一些真正有阅历的,可以说得上话、志同道合的女人们。
《不由分说爱上这世界》一书为黄佟佟最新写作的告天下女人书,以详实事例+深刻洞见,揭开了众多一线明星、文化名人情感秘闻和生活内质,于条分缕析中呈现人生的参差百态,于感同身受中理解人性的痛与升华。全书敢说敢评,犀利痛快,让人茅塞顿开,顺手拈来的金句更是让人会心一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