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沉默了好一会儿,说:“你遇见的可能是山鬼,山鬼能知道什么?顶多能预知一年的事。”当时已是秋季,秦始皇说今年的日子已不多,这话未必能应验。到退朝时他又说:“祖龙就是人的祖先。”故意把“祖”解释成祖先,祖先是已死去的人,因此“祖龙死”自然与他无关。
秦始皇让人看那块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出外巡视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于是秦始皇为此事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迁徙才吉利。他便发布诏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黄河以北的榆中地区,每户授给爵位一级。
秋去冬来,天气严寒,秦始皇担心身体,深居简出。经过几个月的静养竟然没有生病,安稳过年。一出正月,秦始皇身心舒畅,完全消除了几个月以来的惶恐心态,便立即下旨出巡。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他的小儿子胡亥随同出游。大批侍从伴随左右,以左丞相李斯及中车府令赵高最为著名。左丞相李斯精明强干,善解秦始皇之心,秦始皇一方面欣赏他,另一方面也处处提防他。
一日秦始皇抵达梁山宫,登山俯瞰,忽然发现山下有一队人马前呼后拥的不下千余人,一个宽袍大裇的人坐在其中,奢华非常,但是羽盖遮住了他的脸。心中惊疑油然而生,便询问左右道:“这个人是谁,也有这般威风?”秦始皇左右报之实情,秦始皇道:“丞相也有如此威风的车骑吗?”这句话中的怒意显而易见,左右从旁窥透,便有人向李斯报告。
李斯知道皇帝不满自己过于张扬,便在出门时减了排场。秦始皇发觉后,怒不可遏,说:“丞相怎么会知道我对他的不满?宫里一定有内奸!”
左右互相推托,不敢承认,秦始皇因而怒气冲天,竟命武士把左右全部斩首。其他的人都胆战心惊,得了教训,以后再不敢多言。从此,他的行踪朝中便无人知晓,宫中也无人再敢泄漏出去。只在咸阳宫里临朝听事,群臣受旨,至于下朝以后,就无人得知秦始皇的行踪了。
秦始皇走到云梦,在九嶷山遥祭虞舜。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海渚,经过丹阳,到达钱塘。到浙江边上的时候,水波凶险,就向西走了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过。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在那里刻石立碑,颂扬秦朝的功德。
秦始皇返回,途经吴地,从江乘县渡江。沿海岸北上,到达琅琊。方士徐市等人人海寻找仙药,好几年也没找到,花费钱财很多,害怕遭受责罚,就欺骗说:“蓬莱仙药可以找到,但常被大鲨鱼困扰,所以无法到达,希望皇上派善于射箭的人一起去,遇到大鲨鱼就用装有机关可以连续发射的弓弩射它。”秦始皇做梦与海神交战,海神的形状好像人。请占梦的博士给圆梦,博士说:“水神本来是看不到的,它用大鱼、蛟龙做侦探。现在皇上祭祀周到恭敬,却出现这种恶神,应当除掉它,然后真正的善神就可以找到了。”于是命令人海的人携带捕大鱼的工具,亲自带着有机关的弓弩去等候大鱼出来以便射它。从琅琊向北直到荣成山,都不曾遇见。到达之罘的时候,遇见了大鱼,射死了一条。接着又沿海向西迸发。
秦始皇到达平原津时生了病。秦始皇讨厌说“死”这个字,群臣没有敢说死的事情。皇帝病得更厉害了,就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公子扶苏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
信已封好了,存放在赵高那里,没有交给使者。七月丙寅日,秦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
P3-4
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人物,展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从侧面烘托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本系列图书的作者和编辑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此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我们已经征求了部分作者的同意并支付了稿酬,但也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参考图书的作者无法联系上。如书中观点、内容雷同于贵君所著书籍,烦请您及时与我处联系获得稿酬。
项羽是中国古代叱咤风云、勇武绝伦、侠骨柔肠的盖世英雄,是两千多年来广为民间传颂和喜爱的“战神”。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期楚国名将,被秦将王翦所杀。项羽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后率军灭秦,威震海内。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分封十八诸侯王。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后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亡,年仅三十一岁。项羽最令人伤感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悲剧色彩,他是政治和军事上失败的悲剧英雄;项羽最令人敬佩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格,他是精神和道义上成功的盖世英雄。
他勇猛果敢。项羽统率全军北击章邯,渡过漳河后,沉掉舟船,破釜砸罐,烧毁营房,携带三天干粮,以此向士兵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项羽在垓下之战前守无不坚,攻无不克,“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垓下之战后,项羽将坐骑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器交战,一人杀死汉兵数百人,身上也受创十多处,最后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还分成四队向四方冲杀。梁启超指出,项羽“非有绝大之气魄,绝大之胆量,岂能于此四面楚歌之中打开一条血路”。
他刚正磊落。在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多次目视和举起玉玦暗示默然不应,对樊哙多次不恭的言谈举止宽宏大量,对项伯阻挡项庄欲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的行为放任不管,不愿在酒宴上杀刘邦,致使刘邦寻机走脱。气得范增仰天慨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后来项羽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属汉国,鸿沟以东属楚国。双方官兵都为休战喊万岁。项羽还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放归汉营,并守约退兵。而刘邦君臣认为这是灭楚良机,又一次背信弃义,毁约突袭楚军。
他决意献身。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有逃脱机会,他谢绝了,说:“天要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当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今无一人返回。纵然承蒙江东父老怜爱,以我为王,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即使他们不说,我内心也深感愧疚!”有人觉得项羽太傻,照这个逻辑,那么谭嗣同也很傻。维新变法失败,谭嗣同本可以逃走,为什么要静坐赴死呢?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谁能说他的死没有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怎能没有英雄?全是明哲保身的“聪明人”,这个国家和民族能做成什么事呢?
谈论项羽不能不提刘邦。有人说,刘邦战胜项羽是流氓战胜了英雄。刘邦出身贫贱,好酒好色,对妻儿无情无义,身上确有很多流氓习气。但他也有很多优点,他心胸豁达,志向远大,不拘小节,什么人都容得下。
刘邦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但他悟性很高,不固执。他一向从谏如流,只要是对的,都听得进去。他打进长安后,听萧何的话,“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只取地图,这就看出他不是一般的草寇。
他在与项羽苦战的时候,要求正在齐地作战的韩信救援,韩信这人很不讲政治,在这节骨眼儿上居然讲条件,要求封齐王。刘邦怒,继而醒悟,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慷慨地应允韩信。可见他是一个豁达、灵活、通透的人。
刘邦没有文化,但也没有文化的束缚。他看不起儒生,经常抓起腐儒的帽子,“溲溺其冠”。因为那些儒生的计策,大多不合用。当郦食其来访时,他听到此人高声称自己是“高阳酒徒”,不似一般腐儒,肃然起敬,引入上座。可见,刘邦没有知识,但不轻视知识。当叔孙通为他制订朝仪,让他感受帝王的尊贵时,他体会到了文化的价值。
我们讲,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刘邦有没有德?他不能用有德无德来衡量,他做事爱使诈,有时简直耍流氓,可以说“德”不高。刘邦在创业阶段,藐视道德规范,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他不大看重亲情,在儒家看来,简直是禽兽。
有一次刘邦被项羽的大军追赶得狼狈逃跑,为了让自己乘坐的车子减轻重量逃得快一些,他竟然把儿子和女儿从车上推了下去。他的部下拼命把两个孩子抢回来,他却又把他们给推下去。如此几次三番,连部下都看不过去了。
刘邦永远不会放弃一丝一毫成功的希望,所以他也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对于他来说,只要自己的命还在,成功的希望就还在。但不顾一切地寻求活命总显得太缺乏英雄气概,这也是后人经常指责他为“无赖”的原因之一。
项羽本是天下第一的勇士,假如能够在战场上一对一地决斗,那么刘邦早就已经身首异处。但刘邦根本不会给项羽这样的机会,当两人在战场内外较量时,项羽总有种无处着力的感觉。这是因为刘邦的眼里心里没有任何道德和规范的概念,而项羽却总被各种规范束缚住手脚。有一次他抓住了刘邦的父亲,两军对垒时对刘邦威胁说要把他的父亲给煮了,但刘邦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
“咱们都曾经是楚怀王的属下,曾经相约为兄弟,所以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如果你今天把我父亲给煮了,请分我一杯肉羹。”项羽气得当时就要杀了刘邦的父亲,但项伯劝他说像刘邦这样紧盯着天下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乎亲人的死活,现在就算杀了他父亲也没意义,项羽这才住手作罢。只要能够活下去,只要能够赢,刘邦可以什么也不在乎,不论是父亲还是妻子儿女,他什么都可以不要,项羽却是根本无法理解他这种想法的。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刘邦当上了开国皇帝,而项羽却只能自刎在乌江岸边。
刘邦缺少的东西,我们在项羽身上找到了。项羽失败了,但他所代表的东西也同样很重要,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感到惋惜。所以我们说,刘邦和项羽其实是两种精神价值的代表,关于他们的话题将永远争论下去。
项羽是名将后裔,早年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后率军灭秦,威震四海。
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分封诸侯。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后突围至乌江,自刎而亡,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最令人伤感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悲剧色彩,他是政治和军事上失败的悲剧英雄;
项羽最令人敬佩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格,他是精神和道义上成功的盖世英雄。
《悲剧英雄(项羽)/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项羽是中国古代叱咤风云、勇武绝伦、侠骨柔肠的盖世英雄,是两千多年来广为民间传颂和喜爱的“战神”。项羽出身贵族,早年随叔父项梁起兵,后率军灭秦,威震海内。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分封诸王。公元前202年,项羽为刘邦所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亡,年仅三十一岁。项羽最令人伤感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悲剧色彩,他是政治和军事上失败的悲剧英雄;项羽最令人敬佩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格,他是精神和道义上成功的盖世英雄。项羽勇猛果敢,有丈夫气,心高气傲,不畏强者,同情弱者。
他是中国古代叱咤风云、勇武绝伦、侠骨柔肠的盖世英雄,
是两千多年来广为民间传颂和喜爱的“战神”。
贵族项羽为什么失败,平民刘邦为什么成功?
这是一个谈不尽的话题。
《悲剧英雄(项羽)/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