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以及设计服务已经渗透并贯穿在各领域各行业,逐渐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的态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创意改变产品服务内容和质量、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是培育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在此背景下,赵玉宏著的这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北京文创产业为例》以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关联、辐射作用。
赵玉宏著的这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北京文创产业为例》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和难点。第二章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是本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及方式,分析指出技术创新、企业驱动和政府推动是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这些因素促使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企业融合。这一部分的分析是为了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依据,为本研究的对策提出部分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第四章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利用PEST分析模型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信息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技术产业环境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所在。同时,这一部分还将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类别,将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融合进行分门别类的描述。第五章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内部融合业态和外部融合业态进行个案分析,探讨适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各门类的发展方式,论述涵盖了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内部融合以及旅游产业和农业的外部融合。第六章是结论及对策建议部分,对全书的结论进一步汇总、分析,进而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技术发展加速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高成长性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外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二)国内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动因研究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三)融合案例研究
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和方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一)基础驱动力:技术创新
(二)内部驱动力:企业驱动+需求拉动
(三)外部驱动力:政府推动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
(一)技术融合
(二)产品融合
(三)市场融合
(四)企业融合
第四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基于PEST宏观分析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二)经济与信息环境
(三)社会与人文环境
(四)技术与产业环境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类别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
(二)文化创意产业内部融合
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创意产业链融合发展不足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有待提高
(三)对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缺乏统一指导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案例研究
一、内部融合案例——影视产业和文化旅游业融合
(一)影视旅游概念
(二)影视旅游的类型
(三)影视旅游的特点
(四)影视旅游案例分析——北京怀柔影视基地
二、外部融合案例——旅游业与农业融合
(一)旅游农业概念
(二)北京旅游农业产业现状
(三)北京旅游农业融合开发模式
(四)北京旅游农业融合的意义
第六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探索“大部制”的融合型政府管理模式
(二)放松管制,优化产业融合的配套政策
(三)建立全面的人才体系,消除文化产业融合的人才瓶颈
(四)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
(五)推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进程
二、社会层面
(一)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对接政府职能部门
(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搭建融合信息平台
三、企业层面
(一)产业渗透融合发展模式
(二)产业延伸融合发展模式
(三)产业重组融合发展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