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双身记(一部虔诚的小说新编增补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塞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学帝王米洛拉德·帕维奇继《哈扎尔辞典》、《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之后又一部神作。

帕维奇是诺贝尔奖提名人,在国际文学界地位崇高。去世以后国际文学界称世间再无大师。

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帕维奇是能跻身前十位(卡夫卡、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埃科、科塔萨尔)一流大师行列的伟大作家。

《双身记(一部虔诚的小说新编增补版)(精)》封面采用了黑色法兰绒布面,装帧设计着重表现巴尔干地区的那种神话、神秘、魔幻的氛围。

这本小说是明确的塞尔维亚题材背景,带有明显的东欧风格,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东欧那些诗化电影,还有东欧画家的藏书票。其独特的情色味道也像是直接继承自东欧民间故事。

内容推荐

在《双身记(一部虔诚的小说新编增补版)(精)》这部小说中米洛拉德·帕维奇提醒我们,人身上兼有两种实质,也即是说人有两个身体。一个人到底有几个身体?或许大家都听说过,许许多多人也相信,人不止有一个身体。人可以分身.可以复活,可以转世。除了血肉的身体之外,人还有一个精神的身体,《圣经》中称之为“灵性的身体”。

在小说的开端帕维奇告诉我们,他已经离开人世了。逝世以后的他(他的第二个身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双重身体的故事,这就是《双身记:一部虔诚的小说》,披露他本人以及其他有趣人物分身的秘密,触发我们对血肉和精神双重本质的探索。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来自以弗所的三股智慧之泉

 第二章 活石头的戒指

 第三章 魔诀

第二部

 第一章 奇迹运河边的屋子

 第二章 奶头桥

 第三章 病儿收容院

 第四章 魔鬼的颤音

 第五章 来自庞贝的天平秤

 第六章 绿色的网眼手套

 第七章 音线

 第八章 仆役喜剧

 第九章 四个零的裙子

第三部

 第一章 毛利咖啡加橘油精

 第二章 陶土大军

 第三章 图书馆

 第四章 死后的旅程,或者说,他到了哪里?

第四部

 第一章 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二章 大主教驾到

 第三章 吉佩拉的笑靥

 第四章 上帝和圣母在圣安得烈的圣像画师路加教堂中

 第五章 海上的战舰

 第六章 圣西门日的宴席

1. 为神的羔羊预备的羊圈

2. 为神的羔羊预备的食物

3. 身体

4. 第二个身体

5. 最后的一道是甜食

 第七章 灾祸和苦难

 第八章 遗书两封

1.给鲁吉奇卡神甫的信

2.给西里尔教士的信

第五部

 第一章 第二个身体的食物和圣米歇尔山

 第二章 撒旦喝苹果汁

 第三章 给不愿动脑子的人念的一章

 第四章 丽莎·斯威夫特的梦

 第五章 巴贝村附近的碉堡

 第六章 颈上的吻

后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章

活石头的戒指

巴黎有一个广场可说是欧洲最著名的珠宝商场。旺多姆广场的中心有一座纪念碑,广场的历史错综复杂,没人记得清。我想写下旺多姆广场的历史,列出改变广场面貌和命运的重要日子有二十来个之多。环绕广场的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珠宝店。店家的橱窗很小,宛如一个个项链盒子,欧洲大陆上最珍贵的宝石从早到晚在橱窗里熠熠闪烁。天黑以后,珠宝就全部消失在铁杆和钢帘的后面。

你打塞纳河那边穿过广场,拐角左边那一家店是卡地亚。你先按门铃,等候一个衣着笔挺的年轻男士出门来询问你想看看什么首饰。六月间一个上午,一对游客踱进那家珠宝店。女客用带英语口音的法语告诉接待他们的男士,她想看看戒指。珠宝店底层的小橱窗里有项链、颈饰和戒指,但是那个年轻男士没让客人看。他瞥了一眼,便把客人打量清楚送上楼,由资历更深的上司出面接待。那位女客头戴一顶黑缎帽子,身披一件极薄的阿尔伯特·菲尔蒂毛皮大衣,脚穿萨尔瓦托勒‘菲拉格莫皮鞋。这一身衣着为她鲜红的指甲——法拉利跑车那种红色——和她同样色调的嘴唇提供高雅的陪衬。她的脖子上围着四圈珍珠。男伴没戴帽子,穿一件芬迪大衣,下颌下面系的不是领带,而是一枚饰扣。年轻男士虽然懂行,居然估不出价来,他不知道这枚饰扣的价值也不知道它来自何处。客人踏上环形楼梯的时候,年轻男子给楼上的那几位发出一个难以觉察的信号,通知他们有顾客上楼,他的差使就算完了。

就这样,我和我的妻子丽莎·斯威夫特开始寻觅一枚宝石戒指,它将标志我们的生存,也将标志我们的死亡。

二楼很宽敞,一扇扇拱形的窗户安装在凹入墙壁的部位之中,俯视旺多姆广场。凹入墙壁的每个位置上有一张桌子和两把给顾客坐的扶手椅。客人一边的座位对着窗,看得见旺多姆广场。有人请我们坐下稍等片刻。安纳特‘阿西斯小姐,卡地亚珠宝专家,马上会有时间来接待我们。我们坐下观望着广场,而不是打量陈列在四周的首饰。我们的举止似乎不同寻常。坐在我们边上的两位男士隔着桌子在低声交谈。年龄大的那位一只脚在桌子下边不停移动,仿佛在地板上写字。我们感觉得到,他表面镇定,心里却非常紧张。

丽莎决定由她做主。她毫不犹豫地说,此时此地要办的事该由女人谈,不该由男人谈。这就意味着,尽管她的法语无法跟我相比,该由她用她带英语腔调的法语说明我们的来意。实际上,我在巴黎为丽莎充当法语活词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你说话总是太哕嗦,讲完一句又讲一句。现在没人讲话用完整的句子。给几个提示就够了。提示中间停顿一下,对方自己加进意思,像发短信一样。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大家要省事。在这方面我比你强。而且我们已经听他说了,桌子那边会是个女的,我跟她说比你跟她说双方理解更快。

正说着,安纳特小姐到了。她人过中年,体态发福,皮肤黝黑,眉宇间精力充沛,她那双眼睛见过金字塔的次数当然超过我们。她的身材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一样丰满,头型却像米罗的维纳斯一般端庄。她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双臂交叉在胸前,胳膊上的两个手镯,一点也不显眼。

——你们想要看点什么?——她问。在接待我们的全过程中,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露出笑容。那副笑容比她的实际年龄至少年轻十岁,似乎是借来的欢颜。在这个地方,笑颜贵如珍宝。

——要一枚戒指——丽莎脱口而出,手指点着我。

——不好意思——安纳特小姐低声对丽莎说——你们做爱的时候,他取下戒指吗?

——取下。

——那就好办。

安纳特小姐伸出一条胳臂,挥手划一个大大的圈子,接着说:

——尽你挑选!这里随便哪一只戒指在你家里都会显得更漂亮,至少好看十倍,而且比在这里显得更昂贵!

——我可是已经选定了!P13-15

序言

本书的作者是虚构的,其他人物大多确有其人。书中多次提到的圣母马利亚之泉位于圣母马利亚故居不远的地方,在以弗所城中,现土耳其境内。故事中的戒指也确实存在。我们在友人家中见过。戒指会根据戴戒指人的身体状况变换颜色。小说中提到的两位作家也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加伏列尔·斯蒂芳诺维奇·凡茨洛维奇(约1680一约1749)和扎哈里亚·奥弗林(1726—1784)。一位住在圣安德烈,在匈牙利境内;另一位在威尼斯生活过一段时间。本书中提及并引用了他们的著作,这些著作流传至今仍可读到。在1772年,威尼斯印刷业主和出版人蒂奥道西出版了奥弗林撰写的巨作《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传记》,今天读来仍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这部著作当时是世界上装帧最精致的一部书籍。亚历山大·普希金的图书收藏中包括此书,他仔细阅读过这部书。十八世纪的威尼斯也确实有过一座有名的孤儿院,收养身患不治之症的病儿。总而言之,书中的许多人物当时都确有其人,例如音乐家扎贝塔,又如十八世纪威尼斯的宗教裁判官克里斯朵夫洛·克里斯朵夫利,但是他们的命运已失落在时间的阴影中。这里讲述的是为他们重新构思的命运。

后记

这样的一本书,读到结尾,现在是读者必然提出疑问的时候了:

——要是如你所说,你已经去世了,这本书是谁写的?

答复很简单:

——在你的书房里,已故作家的书不是多得是吗?你并不在乎。然而现在,突然之间……你问书是谁写的?

——那不是同一回事——你会理直气壮地说——他们写书的时候还活着,后来才死的。要是你还在写小说,你就还没有死。

——你在说什么?我还没有死?对了,那便是这本书一直在对你说的话,说我没有去世,说在某一个地方,我们大家都没有去世。不过,因为我相信读者总是对的,因为文学是由读者,不是作家,引入未来的,所以我要补加一个说明。

这本书当然不可能是我自己写的,理由就是你说的。读者不至于傻得看不出谁是这部小说的作者。这本书是我的妻子在我去世以后写的,用她的母语英语写成的。本书的作者是伊丽莎白·阿玛瓦·阿佐格·艾乌洛伊亚·伊哈一斯威夫特,别名伊摩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51:57